頂點小說網->都市->美利堅財富之路->章節

第346章:458億美元利潤的反響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16日早上。

美國日銷量第一的第一大報紙。

去年才剛剛從黑白單調,變成彩色報紙的《華爾街日報》今日份的報紙出來了。

有讀者買到手的話,就會發現《華爾街日報》今日的頭版頭條,標題是——

《誰是美國最賺錢的公司?》

【眾所周知,通用電氣已經連續七年,成為美國股票市場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而通用電氣2000年的銷售收入是1299億美元。淨利潤 127億美元(每股 1.27美元)】

【排在第二名的是沃爾瑪,沃爾瑪超級市場集團2000年零售總額為1350.13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45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38美元。淨利潤為41.41億美元】

【這是前兩名,我們可以再看看去年福特汽車集團的資料。去年福特汽車集團全球銷售額為1,700億美元,總共銷售汽車740萬輛。歸母淨利潤54億美元。】

【然後是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霸主微軟公司。微軟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229.6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為94.2億美元。】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金融行業的巨無霸之一,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去年每股增殖0.5%,透過計算,它的淨利潤大約是70億美元左右】

【這五家企業,全是美股市場上,不同領域的第一名。這五家巨頭企業,除福特汽車集團以外,它們每一家的股市市值都在千億美元以上。】

【其中沃爾瑪與通用電氣,其市值更是超過三千億美元以上。微軟公司2000年初市值甚至一度超過通用電氣,突破4000億美元,後面網際網路泡沫破碎,微軟受其牽連,目前市值約為2679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市值1650億美元,福特汽車集團市值650億美元】

【看到這裡的讀者,可以簡單做一個加法,那就是這五家美股市場上行業第一的巨無霸,它們去年所有的利潤是多少?】

【答桉是389.5億美元。全美五大行業的頭部公司,去年的利潤就是這個數字。】

【那我們再看看另一家公司,2000年11月-2001年11月財年淨利潤】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史密斯資本,想必許多讀者都不陌生。】

【而史密斯資本本財年總利潤為458.6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為428億美元。】

【看到這裡,筆者想問讀者們一個問題。那就是428比389.5大多少?】

【答桉是35.5。】

【也就是說,史密斯一家公司今年一整年的利潤,比去年美國五大行業頭部企業一年淨利潤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35.5億美元。】

【而去年通用汽車集團一年淨利潤,大約為37.85億美元。】

【換句話說,要在通用電氣、微軟公司、沃爾瑪超市、福特汽車集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五家公司之上,再加一個通用汽車集團。】

【這六家公司2000年全部的淨利潤加起來,才能超過史密斯資本今年一整年的利潤】

【換另一種演算法,筆者查詢了去年美國股市5000+上市公司的財報。】

【經過資料歸納總結,排除那些經營不善負利潤虧損的上市公司以後。筆者發現史密斯資本今年的淨利潤,大約相當於利潤墊底的300家左右的美股上市公司去年的利潤總和!】

【看到這裡的讀者,想必已經明白標題那個問題,答桉是什麼了。】

【沒錯,除了美聯儲和IRS以外!美國去年最賺錢的公司,就是史密斯資本公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經營者,大家想必也不陌生。】

【他就是亞伯·史密斯先生,今年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首富,一位到明年四月份才會滿二十二週歲的年輕人,一個....】

【....】

《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和文章,一如既往的講究資料和嚴謹。

它會把自己搜查到的能用的資料,全部一股腦放到報紙上,讓讀者們觀看。

這種做法,讓它的閱讀體驗不是很好。起碼要有一定的學歷,一定的數學基礎,才能夠通篇閱讀它的文章。

可即使如此,它銷量還是穩定並且多的誇張,是美國銷量第一的大報。

由這就可以看出來,基本上美國文化最高的那批日報讀者,都會有閱讀《華爾街日報》的習慣。

否則的話大家為什麼不去看更輕鬆,標題更爆炸,內容更有娛樂性的《美國太陽日報》、《紐約郵報》這種報紙?

在美國,不客氣的說,《華爾街日報》就是最大的財經與時事新聞日報。

《紐約時報》要再加一個《洛杉磯時報》,東西海岸兩大報紙總共加起來,在銷量上才能夠和《華爾街日報》對比。

這麼龐大的日銷量,也就意味著它的讀者散佈的疆域極為廣闊。

基本整個美國國度之內,只要是精英階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這也就意味著“誰是美國最賺錢的公司”這件事,也在今天一天之內被它推向了全國。

更重要的是,做出類似報道的不止《華爾街日報》一家。

畢竟一年總利潤458億美元,淨利潤425億美元這個數字。

它在2001年的當下實在太誇張了。

白房子的量化寬鬆政策才剛剛開始,美元通貨膨脹還沒像後世那麼誇張。

在這個市值四千億美元,就是全球最值錢公司的時代。

一家公司一年四百多億美元的利潤。

這樣的新聞,大抵上就相當於在2021年的時候,有一家公司當年利潤是3000+億美元一樣誇張。

因為2021年另外五家淨利潤最高的公司,它們的淨利潤加起來也只不過是2400億美元左右。

這五家公司的名字叫蘋果、特莎阿美、霓虹軟銀、華夏商工、美國微軟。

這樣的一條大新聞,不止《華爾街日報》馬上報道。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華盛敦郵報》、《紐約郵報》、《芝加哥日報》等等等等美國全國性日報,也全都刊登了類似的新聞報道。

向來喜歡用驚人標題,吸引讀者眼球的《紐約郵報》,今天對這篇報道的標題更是直接用上了——【誰能把美國買下來?】

這麼多報紙刊登了,再加上那驚人的數字。

就連原本對這些事情不關心的普通人,也忍不住讀起這些報道來。

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在今天中午休息時,美國運通公司的股價首次超過45美元,狂長11.1%。

支援這次股票瘋狂上漲的理由很簡單。

那就是對運通公司“勢在必得”的亞伯·史密斯,他都有錢到這種程度。

那他如果真的想要買下運通公司,對他來說不就是一年利潤的事情嘛?

他今年一年就可以賺一個美國運通,那他真想買下美國運通的話,豈不是只是籤張支票的事情而已?

那不趁著現在多買一點股票,等亞伯過來接盤的時候,豈不是要少賺一大筆錢?

那些股票論壇上的專家們,還有那些股票公司的交易員們,反正是這麼對客戶們分析的。

市場情況火熱,大量的機構也開始小小搶籌。

在史密斯資本今年驚人的利潤,被公佈出來,引起全美國甚至全世界一片羨慕嫉妒恨的驚歎以後。

買了美國運通公司股票的韭菜們,全都希望在亞伯身上分潤一點好處。

可就在大家,都在等著亞伯·史密斯過來接盤的時候。

16日中午。

最新一期,11月16日釋出的雙週刊《紐約觀察家》上面,刊登了一篇雜誌對亞伯·史密斯的小型專訪。

這篇專訪裡面,有亞伯·史密斯的授權圖片,還是《紐約觀察家》這家史密斯旗下最重要的雜誌公佈的。

這也就意味著,它很可能會透露亞伯·史密斯對運通公司的態度。

得知這一訊息以後,所有投資了運通公司股票的人,人手一份瘋搶購買雜誌。

就讓這份雜誌在這一期的銷量,起碼比上期增加100%以上。

事實上專訪裡也確實透露了亞伯·史密斯,對運通公司的態度。

在專訪裡面,面對記者“您為什麼想要購買運通公司”的提問。

亞伯·史密斯說:“我剛來紐約剛賺到錢的時候,甚至連豪華酒店都不怎麼會住。是運通幫了我,它非常優秀的高階客戶服務,讓我在這方面避免了許多麻煩,節省了大量時間。我想要更好的享受運通在這方面的服務,那我覺得成為它的老闆,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記者又提問——“不是因為運通對太平洋銀行作用大才收購的嗎?”

“單純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我覺得BOK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蒙特利爾銀行、加拿大帝國銀行等等等,它們有更大的價效比。”

“尤其是加拿大帝國銀。它在加拿大有900家分行,在美國也有100多家分行。關鍵是它便宜,它的市值現在只有200億美元。我要是為了商業互補的話,我覺得收購它,才是太平洋商業銀行應該做的事情。因為那樣會讓我們一下子開啟加拿大的市場,成為北美區域性的大銀行。”

“那您收購運通公司,主要是為了它的高階旅遊服務?”記者提問。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當然了,它是個老品牌。擁有這樣一個老品牌,在某種方面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紐約觀察家》的記者,在小型專訪裡最後的一個提問是“那您有沒有什麼話,想對那些投資運通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說的?”

“有。但也只有一句話。”

“什麼話?”

“投資有風險,入股需謹慎。”

採訪到這裡就結束了。

這篇文章裡,《紐約觀察家》的美女記者阿什莉,洋洋灑灑寫了兩千多個單詞,很長。

但其實這次專訪根本就沒有發生,亞伯只是對大衛·瓊斯提了一句話。

也就是專訪後面,對投資者勸告的那句話。

其他內容全是阿什莉和總編迪蘭,一半瞎猜一半杜撰出來的。

可這篇專訪隨著新一期《紐約觀察家》上市以後。

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它就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在中午美股市場重新開放以後。

上午狂升了11.1%的運通公司股票,開盤之後馬上就下跌了1.2%左右。

隨後一路向下,等到三點鐘左右的時候,今天原本11.1%的上漲,已經只剩下4.5%左右。

換句話說,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因為《紐約觀察家》這篇專訪的問題,它下跌了快七個百分點。

但之後它下跌的速度就變慢了許多,原因是有專家、大師、精英評論員很快站出來。

他們說這篇專訪極可能是亞伯·史密斯,故意放出來打壓運通公司股價的。

亞伯·史密斯越是這麼做,就意味著他其實越看重運通公司股票!

大家快點買啊,晚一點就沒有了。

這些呼聲的出現,止住了運通公司暫時下跌的趨勢。

但早上那種氣勢如虹的上漲,也無法重現就是了。

而在專訪裡,被阿什莉和迪蘭亂編一通的那幾家銀行的股票,在下午開市以後,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尤其是加拿大帝國銀行,股價一直都很低迷的它,居然一個小時漲了5%多。

這對加拿大帝國銀行的股東和投資者來說,毫無疑問是個意外之喜了。

可這時候,這些被點到名的銀行,他們原本的投資者們,沒一個想在這時候賣股票的。

大部分都是買入的更多,原因就是萬一亞伯真的對運通沒了興趣,過來收購這些市值更低更好收購的銀行呢?

從這些投資者,還有運通公司那些投資者們的態度。

其實就已經看得出來,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第一名,和九一一出來救市以後。

亞伯已經在美股市場上,擁有了僅僅只是言語,就能夠影響到股票漲跌的能力了。

在美股市場裡,有這種能力的,之前其實只有巴菲特。

所以巴菲特後來被禁言了,股神不被允許在媒體上,討論任何與股票、上市公司有關的話題。

就是因為巴菲特的某些話,能夠影響到大量美國上市公司的股價。

相比之下,索羅斯反倒沒有這種能力。

他是華爾街的金融之劍,對外砍小國的時候非常好用。

對內的時候,就算是索羅斯也得乖乖盤著,想割美國自己家的韭菜,也只得小心翼翼的來。

原本只有巴菲特一個人有的能力,現在又多了一個亞伯·史密斯。

就是估計巴菲特享受的待遇,亞伯可能很快也將遇上。

就是他再也不能在媒體上亂說話了。

啪——

曼哈頓下城,

查理布朗披薩店裡。

坐在店裡面的索羅斯,把剛才蒂姆斯拿過來的《紐約觀察家》雜誌,砸在桌子上。

這位油人金融資本家,微笑看著對面的亞伯說道:

“加拿大帝國銀行?我覺得蠻不錯的,我覺得你應該收購它。”

“好的,那就聽你的。有機會我就把它買了。”亞伯笑吟吟說道。

昨天晚上酒會裡面。

兩人約好了私底下談談。

地點亞伯來挑,時間索羅斯來定。

亞伯把地點挑在了查理布朗披薩店這裡。

索羅斯更急,直接把今天約為兩人談話的日子。

“想和我說些什麼呢。喬治,挪威那邊的事情都已經結束。你不會到現在還記恨我吧?你知道的,當時又不是我不幫你。當時是你拿不出讓我心動的好處,而挪威那邊拿出來了。”

“你知道的。我們這種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你們不喜歡說出來,只是做。而我這個人,我不怕說出來。”

“所以...”

亞伯朝索羅斯攤開雙手,“喬治,你想和我談什麼呢?”

亞伯有一句話,索羅斯很贊同。

那就是對他們這種人來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別看索羅斯是油人,很多時候也都在努力的維護油人集體的利益。

但那主要也是因為他這麼做,可以給他自己帶來大量利益。

油人作為一個龐大的金融、傳媒集體,他們聚集在一起,可以彼此提供幫助,成為一個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但如果有一天,背叛油人們帶來的利益,比讓索羅斯站在油人這邊的利益更大的話。

索羅斯絕對會比誰都先對油人下手。

真正的資本家連吊自己脖子的絞繩都能賣,何況區區種族?

想到這裡,索羅斯輕聲開口道:“好吧,那我也不囉嗦了。我就直接說了吧。”

“亞伯。”

老家夥看著亞伯,輕聲說道:“不知道你對華夏怎麼看?”

聽到了華夏這個單詞,亞伯不禁精神一振,他忍不住道:

“你想對華夏下手?得了吧,他們金融管制,水火不入,比烏龜殼還要硬。你還不如再去割一遍毛熊國呢。”

“那倒也是。但我想說的不是華夏,我說的是華夏的港島。華夏本土水火不進沒錯,可是港島呢?”

索羅斯看著主角。

“港島...”

亞伯沉吟了下,故意笑著問道:“你這是想報仇嗎?”

1997年的時候,索羅斯帶著肆虐東南亞的餘威,領著國際遊資來到港島。

本來是想吃一波港島的,最後卻一無所得。

這算是他不多的失敗經歷之一。

亞伯故意這麼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相關推薦:舊日棋手苟在修仙界當靈脈超元氣!異世的奇蹟公主我家師兄,絕不可能是臥底我建的月球基地曝光了重生,我真在努力拒絕了種田從朝九晚五開始丹師當自強網遊之暴走風神養生武聖:從泡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