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滿願石->章節

看看走過的路(附作者回復)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現在,已經離當初我代寫《滿》的外篇《琥珀之光》已經過了三年零三個月,回首舊文,突然有了寫點什麼的衝動。

我早已丟失自己起點的VIP帳號,因此無法及時看到《滿》的最後結尾。但是,從讀者的評論及作者回覆以及後傳來看,《滿》的結尾既在我的意料之中也在我的意料之外。

我知道作者是從中學時代就開始寫《滿》的草稿,其中修改過若幹次,也切同身受地知道作者這數年在文字上走過來的路。我知道這本書的誕生,知道這本書的轉折,知道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心路的變化,所以也大致猜到了這本書的結尾。

看著一些評論,我突然覺得,這些評論裡缺了些什麼。因為絕大多數人是以讀者的角度去評論《滿》的一切的一切。而對於作者——無論是原作者,或者是像我這樣喜歡同時以讀者與作者的雙重角度來看小說的人來說,總有那麼點悵然若失的味道。

魔王勝了,主角敗了的這種故事,向來不是主流。在當年,有些事情如果不加以詮釋的話,甚至會被冠上“道德敗壞”、“大毒草”或者“毒害青少年”的標籤,然而我深知作者原意不在此。

《滿》作為一篇超長篇的小說,擁有海量的角色,以至於**群中作者常常自嘲道:“每到一個地方,我都要扳指頭數人頭安排戲份。”這種性格不一而又海量的主角群,無疑是《滿》文的最大特色。

《滿》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偏卡通化的情節及設定(當然比之一般的卡通化作品,《滿》的寫實味道又重些)。《滿》不是《龍槍》和《魔戒》,雖然有眾多的異族,然而這只是點綴主線的道具。各族的習俗、文化、價值觀對文中世界的渲染偏於淡薄,雖然後期作者年歲閱歷增長,對此有所補救,但仍偏於薄弱。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於《滿》文比較中肯的定義就是:這是一篇遊記,也是戰記——這是作者簡介裡所說的話,我把它再引申為:這也是作者本人的成長見證者。作為一篇小說而言,它結構上鬆散了些。

坦然地來說,作為一個稍晚踏上網路碼字行業的業餘愛好者,我受《滿》文的影響是比較深的。當初起點上奇幻類的推薦文章如此之少,我又偏好構築一個完整的奇幻世界,因此《滿》和《魔法學徒》都成了我的揣摩樣本之一。

《滿》的文風是比較華麗的,對於美麗的人物,對於美好的事情從來不吝讚美之辭。一個新人物出場,往往是先花費較多的筆墨描寫他/她的外貌,再抓住他/她的外貌中的典型特徵加以描寫,隨後再深入到性格方面。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當讀者在面對海量的主角群時,可以抓住某個角色鮮明的外貌特徵加以標籤,如此記憶下來。避免了讀者從外貌到性格深入瞭解過程中的乏味。

然而,不同於一般的花瓶系文章,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些典型配角(注意,是配角)的典型性格。

神官

這個很容易被讀者誤認為第一男主角的角色,其主要特徵就是隨和。作為帕西爾提斯的分身,他具備真身堅忍的性格特徵,能夠獨自承受虛無與寂寞,以平和隨意的性格示人,從某種角度來講,這正是一個男子成熟之後所需要學會的東西。酗酒等幾個無傷大雅的小毛病,反而給他的形象加了分。當後期,一些平時掩蓋在陽光之下的陰暗緩緩滲出的時候,卻叫人嗟嘆不已。這就是我寫《琥珀之光》加重這種嘆息的原因之一,或許頗有蛇足之嫌,然而當初我除了對於神官這個角色的喜歡,也還抱著我模仿別人的筆法能模仿到什麼程度的心態。

耶拉姆

這是個帶有青春期典型叛逆特徵的男孩子,我個人認為是塑造得挺真實的角色之一,可惜在後期強者如林的隊伍裡徹底淪為路人甲,沒有被作者好好發掘。

諾因

塑造得最不成功的角色之一,幼稚的外貌幼稚的舉止幼稚的描寫,私以為將其寫成迷途知返的暴君效果或許更好些。從某種程度來說,我認為諾因的角色塑造成功度甚至不如那位麵包店老闆外貌的昏君國王,也就是他名義上的父親。

私下猜測,出於他和主角的關係,這個角色可能有被作者作為潛意識的男偶像來塑造的味道,而作者本人對此尚無比較清晰的認識,因此造成此角色的定位矛盾。

羅蘭

這是一個讓人擊節驚歎的角色——我是指角色塑造上,我認為這個角色從寫作的深度和廣度來說,是作者塑造的最成功反派之一,這一成就勝於帕西爾提斯,也勝於席恩。

羅蘭這個角色的塑造甚至挖掘到了他的童年,他的性格的形成以及變化,讀者都可以清楚地從文中看見。我所欣賞的,是這個角色和真實的共鳴。

《九品芝麻官》裡包榮心的老爸說過:“要做個清官,就要比貪官還壞,不然怎麼去對付壞人。”這句話當年我只當作一句笑話,現在深以為然,這就是所謂的好人難做的道理。其實在現實裡,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有些人善的比例多些,有些人惡的比例多些。而且,在不同的氛圍和環境下,善與惡的界限都可能很模糊,甚至完全相反。做一個好人,其實需要付出比做一個壞人多出數倍的努力。試問一聲,倘若世上真有羅蘭這樣的統治者,倘若他的陰暗面沒有被作者這樣的一個人寫出來,那麼公眾的評價將會是怎樣?——毫無疑問,他將作為一個成功的君王以大好人的名聲流傳史冊。

這個角色塑造的亮點之二在於他和冰宿的互動。本來這樣一個以成熟的理性及嫻熟的權謀著稱的人物,在愛情面前兵敗如山倒。雖然其中仔細推敲頗有不太現實的成分,然而又可以讓人勉強接受,加上怕老婆跪搓板之類的被人類津津樂道數千年的飯後談資(雖然我覺得此類話題是無論男女都喜歡的無聊八卦之一),無形中增加了文章閱讀的趣味性。

從我的觀察角度來講,羅蘭這個角色身上帶有淡淡的彼得潘情結,這點在和肖恩對比時尤為明顯。我們多多少少都有過那種在快要長大時侯總是不願長大的心情;想要獨立,卻又在遭受風暴後渴望港灣的心情。如果從裡來解釋羅蘭這個角色的話,一切就比較自然了:為了生存,他必須理性,他必須放棄很多,他必須使用很多從前幼小的他所厭惡的手段,去面對這個他不甚熱愛卻又不得不熱愛的世界。他的自信中其實流露著自卑,他下意識地用一些本來不屬於他的特質(譬如:地位、權力、金錢、名譽)來裝點自己(雖然是不太刻意的),其實是對自己存在的一種質問,對自己生存意義的懷疑——直到他找到真愛。我原本傾向於理智地認為——已經處於羅蘭這個位置的人,是能夠看透愛情的侷限的;但是我後來情願一相情願地忘掉一切不符合現實的邏輯,單純地認為,這個角色其實在心中留存著很多不甘的感性的成分,而這種感情,就在他遇上冰宿之後爆發了出來。從而形成了這個有血有肉的形象鮮明的角色。

肖恩

我個人認為,肖恩這個角色身上帶有作者明顯的個人轉折的痕跡。雖然這也是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個角色。尤其是在當前這個大眾沒有什麼審美觀,流行品位又比較低下的年代,具備相當深刻的諷刺意義。

如果說羅蘭身上只有彼得潘的影子,那麼肖恩本身就是不折不扣的彼得潘。

我一開始,對於傳說中的英雄如此幼稚嗤之以鼻,甚至將其歸類為作者的一相情願,後來傾向於相信是記憶喪失人格殘缺的結果,但是到最後,將這個角色和羅蘭、和帕西斯、和席恩放到一起對比之後,竟然起了驚人的變化。

肖恩就是彼得潘,活在自己和別人為他編織好的永無島裡,整天快快樂樂,不去接觸那些悲傷的事,然而,正是這種一相情願的單純,造成了他人(對這裡來說還有書中的世界)

絕大的傷痛。

本來善的意願導致惡的結果,或者惡的意願導致善的結局並非什麼新奇的設定,但是在這裡,我對在這個經歷了六十年代的浩劫、九十年代的激進,如今拜金主義橫行、道德崩壞、偶像喪失的年代裡,在那些對於“好”與“壞”還帶著單純的有色眼鏡,或者帶有太多利己主義的年輕讀者的眼裡能形成什麼樣的印象非常感興趣。雖然說《滿》文更像一篇遊記散文,沒有擔負太多傳統概念裡的“文以載道”。但是毫無疑問,作者其實有把對現實的一些思考寫入文中。這種味道,在維烈這個角色身上表現得更加強烈。

維烈

這個角色從深層面上來講其實和肖恩屬於是同一型別的,唯一的區別在於:肖恩是在抗拒長大,逃避責任。而維烈或許是出於魔族長壽無慾的特性,他是在漫長的年代裡沒有學會怎樣長大,以及怎樣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基連的“笨兒子”三字確是至評。)

然而,偏偏是這樣的角色,卻具備了主宰一個世界生靈命運的力量,因此在偶爾暴走的時候,就造成了數個種族綿延千年的災難。

這裡我順帶評論一下,關於補救不補救,以及懲罰不懲罰的問題。其實我們現實裡,很多事情是不能補救的。但是我們出於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永恆的渴望,我們希望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可以補救。因此,補救的行為就被定義為“善”,有能力補救卻不作為的,就被定義為“惡”。以我的觀念來說,這樣不僅很狹隘,而且很任性,帶有很強烈的本位主觀色彩。(雖然說普遍的觀念是這樣)以書中的情況及維烈的性格來看,他更多的是不知道怎麼去補救,或者說,他出於之前一時任性對這個世界所造成的傷害的恐懼或者不確定自己的補救手段是否會起反效果的態度,陷入了舉棋不定的夢魘之中,在他和扎姆卡特合體之後……這事情就更不好說了。

私以為,和扎姆卡特的合體就是對這位魔族首相的最大懲罰,尤其是對一個擁有如此這樣的性格的正常男性來說……貌似比什麼囚禁千年慘多了。

帕西爾提斯

這個角色其實枉費多活了那麼多年,以我看成熟度不及羅蘭,因為肖恩師傅的緣故,也是個抗拒長大,非常任性,以自我喜好評價一切事物的人物。所以這樣不成熟的人掌握了超越他的情商所能控制的力量,對他所重視的人來說或許是種幸福,但對於世界來說絕對是場災難。

對於力量與幸福,力量與責任的這種關係,我傾向於自己的角色託利斯坦所說的那句話:“你渴望更加強大的力量嗎?要知道,擁有更加強大的力量,就要揹負更多的傷痛!”我想這正是肖恩師徒一系一直所逃避,或者潛意識抗拒的。

在角色塑造上,由於類似羅蘭,因此給我帶來了似曾相似的感覺,唯一的區別就是他所受的傷害或許要比羅蘭深得多(我個人感覺更多的是在肉體上而不是精神上)。帕西斯很早就有了超於常人的力量,但在性格上,以類似肖恩的玩世不恭展露在讀者面前。相比羅蘭,他這種故作輕鬆的處世態度由於一開始就被讀者知根知底,所以反而沒有羅蘭的形象塑造上的那種由於層層剝繭,最後水落石出來得印象深刻。(頂多就是能讓同情心氾濫的讀者覺得這傢伙有點可憐)我覺得這個角色的成功不在於他本身,而在於成功襯托了同行的肖恩的那種更為深重的彼得潘情結,他這種略比師傅成熟又比徒弟不成熟的特質,可能就是這一門的師傅被徒弟吃得比較死的最合理解釋。

席恩

私以為這個角色相對來說是塑造失敗的,其歸根結底的原因在於,作者沒有把握好自己的感情和技巧的比例。作者有太多的意圖,太多的觀點想要藉助席恩這樣的一個角色表露出來,卻又被主觀上對角色的喜愛所沉溺,以至於作者沒有扮演好中立的述說人的角色,在某些可能會被世俗觀念評判為“惡”的情節上,為席恩作了不必要的詮釋,反而產生了反效果。

在描寫手段上,其實作者大可不必以類似羅蘭、帕西斯的方式來寫席恩,要知道讀者在長篇累牘的閱讀之後,對一樣的模式也有些疲倦了呢。

我想對於席恩這樣強大的存在來說,很多事情他完全不必解釋,也無須解釋。他可以偏執地絮絮叨叨地對著某件不滿意的事物大吼大叫,但不需要作者用對於他動作的補充描寫填充一些相對婆婆媽媽的味道。

這個角色,相對於我所構築的世界來說,類似於邪王In.Darkness,否定之主。有點作為全書隱含的故事線存在的味道,然而這兩者完全不同。席恩的初始動機就是復仇,其中牽扯著一點點兄弟情深的糾結,他知道世間道德與秩序的含義,不過他蔑視它。他至始至終保持著清醒與理智,即便是幹下再駭人聽聞的壞事,其實他自身的良心是有受到拷問的(或者說,作者的良心是有受到拷問的)。從某個角度來講,這是個羅蘭、帕西斯的放大版,區別就在於席恩受的創傷更重,付出的努力最多,獲得的成就最大,他的這種復仇的理智即便是在他最弱小最無助的時候都沒有動搖過,從寫實的角度來說,就帶有相當的理想色彩;而邪王這個角色,用正常人的話來評述就是個瘋子、變態。他有時候具備超越常人的智慧與理智,有時候又不具備,他最可怕的地方在於你無法解讀他在想什麼,他在渴求什麼,他對世間萬物的詮釋有時候精準萬分,有時候又晦澀不可理解,帶有一種很奇異的偏執與未知。

我想這兩個角色在我們兩個作者同時塑造的時候,很有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的意味。對於這樣超越了道德和秩序的拘束的角色,用以前的話來講,就是類似浮士德的這種資產階級孜孜不倦追求理性和知性的化身。(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人性貪婪的象徵)像這樣的角色應該如何塑造,尚有討論的必要,雖然我對自己的自認為已有比較清楚的認識。(笑)

拉克西絲

我覺得這個角色從某個角度上來講,是符合傳統觀念的——一個女人不管怎樣才華出眾、怎樣卓爾不群,在強大之後會感受到一種比男人更深重的不安。儘管她會用其他的事情來將其掩蓋。

她想要依靠,想要支撐,即便在別人眼裡她是比很多男人還要更加理智的,但是事到臨頭她還是情願選擇感性。

這不是愚蠢,這是一個一直壓抑著自己的可憐女人。

我個人認為拉克西絲是塑造得很好的女強人角色,這點和我對某角色的定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陽

溫和的小資產階級典型知性女性的化身。在對人情世故及個人的成長度上,遠勝其父。從某個角度來講,也是適合娶回家做老婆的角色,相夫教子的理想人選。

相對其他幾個滿願師來說,是塑造得最豐滿的一個,偶爾一次的理智暴走發飆刺殺行動,反而使這個角色的存在更加增加了可信度和真實感。

昭霆

有點卡通化的設定,本來她和耶拉姆的互動如果好好挖掘地話,將是不錯的素材,可惜她和一干滿願師在那些颮悍強大的配角眾出現之後,就黯然失色了。相對楊陽冰宿來說,這個角色感覺不到什麼成長與變化。

邱鈴

“小”女人的典型代表。

女性的彼得潘,適合事業有成,有錢有權的男士娶回家。不過我很懷疑後代的教養會出問題。同樣的角色還有朵琳。

筆墨雖不多,塑造得還挺到位,不過可惜光戴著主角的桂冠,其實是路人甲。

冰宿

頗有幾分冰山美人的味道,但是實際在文章裡,更像一個突出羅蘭的道具,本身的性格方面不敢恭維,辛苦你了羅蘭同學。

軒風

具備一定的爆發戶子女的典型特徵,表面上的審美觀傾向流俗,也是一個可憐的淪為路人乙的主角,她和貝姆特的互動在羅蘭配的對比下淪落為徹底地配角。

希莉絲

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她怎麼會看上肖恩那個傢伙的……

總而言之,《滿》一文所塑造的鮮明男性明顯比之女性要多得多,作者大有寫美男育成計劃的趨勢,將一干男配角大多從童年時代起就開始挖掘描寫,而對一干女性角色來說,除拉克西絲和揚陽有過較多層次的描寫之外,再無比較生動的女性角色出現。應該說,這也符合現在的國情和時代特徵。(我只是私人私下對一個女作者大寫男角色表示一定的驚訝,雖然說其中大多數角色外貌或者心理上有正太化的傾向,不太像成熟穩重的男人。)

一開始有嚴肅寫讀後感的意思,最後因為精力有限,也流俗於調笑了,作者見諒。

******

致謝作者懶鬼~~

******

以下是作者回覆:

看了個開頭就想握手,沒錯,只有我等具有作者和讀者雙重身份的人,才最能體會那種微妙的心情,和一路走來的寫作經歷。

神官:他是被最多讀者認為最理想化的人物,懶鬼卻能看出他少見的成熟心性,真的算難得。不過這個人物,就算我自己也沒怎麼看重。因為我首先認為,在那樣的背景,唯有實力能確保真正的瀟灑和人格健全,而神官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甚至勝過他人格的原體之一:被童年**過的肖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耶拉姆:也是由於他平實的設定,在那樣的冒險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暗淡化,要知道耶拉姆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柴米油鹽啊,你會去關注一個能幹的家庭主婦嗎?

諾因:猜測錯誤,我沒有刻意去塑造他,更不是把他當作理想物件,只能說是個寫得很輕鬆愉快的角色,我在他身上賦予的是一個自我人格能擁有的最大幸福以及和周圍人的衝突,具體的就不說了,由於諾因的天性和本身擁有的幸運(參照神官,不過他是從小就有了把魔封劍和姑姑兩損友的愛護照顧),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不用長大,和你眼中的幼稚。

羅蘭:誠如你所言,在人物塑造上,他是我最花心力的,特別是挑戰性來說,後期的席恩更多體現的是我的理念成熟和一種反思,而小帕身上體現的是一種完美之愛,以及對應的極端思想。其實羅蘭身上也有著不可思議之處,就是他作為政治家少見的清晰洞察和自省,這就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人格,比你後面不認同的席恩更不可思議,因為席恩的人格成因有著相當自然的感情因素及環境壓迫,這個後面再說。

對於羅蘭的把握你已經相當深入了,名君的雙重性我們不必去說他,對王者的評價本來就是那樣的,無論對被犧牲的小人物如何悲嘆,也不否認他的罪孽,但是君王之仁與婦人之仁到底不同。羅蘭的複雜性最大的一點就在於你挖掘出來的——對自己存在的一種質問,對自己生存意義的懷疑——來自他童年母親的否定,而在沒有父親的情況下,這種否定是決定性的,貫穿他的一生,影響了他的人生觀與愛情觀。當然我們不否認他的動機還包括野心和真切的對民眾悲苦的憐憫,但那卻是最根源的,導致了羅蘭成熟人格中的一抹扭曲,復仇手段的殘暴和之後的迷惘。童年的他就必須用錙銖必較的原則和手段欺騙自己來讓自己活下去,而之後,他也同樣用手段來保住不懂得他苦心的朋友們,並苦澀地質疑自己這還是友誼嗎又無法放棄——這個人物的種種複雜矛盾和耐人尋味處就在這些細節中,值得體會。

肖恩:比起諷刺性,其實此人物帶進更多的是一種理想的寄託,無論肖恩的“善”造成多大的惡果,我都不想否定良善本身,就如同永遠不能去嘲笑真善美和正義,哪怕在現實的反襯下它們多麼薄弱,貌似又多麼諷刺,就如同信仰,你不必一定信仰什麼宗教,但人必然要懂得敬畏,不然,就是真正的道德淪喪,人間地獄。

所以肖恩的悲哀,更多是時代和個人理念衝突造成的悲劇。

維烈:首先要糾正一點:維烈和肖恩一樣,都在心底抗拒長大。不同的是肖恩當年的行為主要是青春期的反抗,還有理想,即使這理想多麼成熟。而維烈一直是個迷茫的小男孩,守著魔界等父親回來,而且他也有意無意地將這種心態合理化了。這個人物身上主要體現的是不適合的位子配上懦弱的人格與逃避的心態會帶來怎樣的災難,更多意義是和麵包店國王靠攏的。

有關事後補救,我也不想去多說什麼。很簡單的,維烈沒有受到實際處罰,席恩受到了(也是這世界的眾神認同的),就一目瞭然了。他和扎姆卡特融合當然是我給他的實際懲罰,但這同樣不能說明什麼。補救就是補救,這是一種事後意識和應有的補償,無關本人的心結,能不能補救(這是廢話,誰都知道人命是不能補救的,但是看看德國,再比比日本),所以你為維烈平反的那些話,是很可笑的。

小帕:對他的評價你主要停留於人類意識,其實這個人物最大的矛盾焦點在於他生來的兩種血統,他自身的愛恨反而是具體體現了,他在那個時代,也是作為一個見證者,見證人性之惡和人性之善能達到什麼程度。文章的主體性上,他的定位更多接近維烈,引線,而從他對羅蘭的從屬關係上,也可看出他在反派位置上的弱勢。而在他極端的感情和思想,則屬於色彩最明顯的“悲情人物”範圍裡。

席恩:對於這個人物,我沒有受你的小黑影響,反而你受了自己人物相當大的影響而來評斷他啊(笑),所以你的立論完全錯了。

首先席恩不是作為引線人物,而是開始和結束,他對這篇文的最大意義在於此,什麼良心拷問都是其次或壓根無關。他自身的抗爭是一個獨立人格的釋放,一個對強權的責問,是這一切悲劇的句點。艾斯嘉的時代悲劇起源於神魔,也最終歸於神魔,這是席恩身份的象徵意義。

接著,我不知道文裡席恩什麼時候解釋過,至少我這個作者沒有印象,由於他沉悶的性格甚至無法表達出帕西斯那樣的悲情因素,連這一點都需要作者自己體會。而法師這樣的職業,這樣的成就者還會嘮嘮叨叨不知所云,才叫怪事。

第三,他的復仇,其實你若仔細分析他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他的情感是自然養成的,極端來說,即使要保持人格的穩定性,他也必須恨肖恩。因為那樣身不如死朝不保夕的情況,首先恨肖恩就會讓他心理上好過很多,更是沒有比復仇然後獲得快意這個目標更激勵艱困中的人,更不用說他當時還是個沒有愛只能靠自己活下去的孩子,所以這沒什麼好奇怪的。而他理智人格和清新意識的特異性來自雙子間的能力——他能看到肖恩的生活,這樣極端的落差,如果他不想瘋掉,就只有理智地區分並在情感上隔膜,從這個角度,他可以算是個理智的瘋子,卻是內因外因自然養成的,不是什麼不可思議的理想化人物。

估計你沒看過VIP內容,不然就不會就這點匪夷所思。而作為時代的終結者和揭幕者,他性格的鋪墊描寫也是必須的,不然會造成頭重腳輕,雖然很多讀者不能理解他戲分之重,但就文章來說,這就是他的特殊意義。

其實這個人物的特異點,從他身兼魔王和救世主雙重身份也可以看出。

總之,懶鬼對我大部分人物和寫作思想的把握,還是不錯的,不愧同為作者,有默契,不過一來估計是男的緣故,二來還有些地方沒有體會明白,錯位思考,理解錯了。

女性角色,我得承認,我文裡的女性角色及不上男性角色的光彩,因為首先我是女的麼,美色養眼也是針對男的;二來滿寫的是個世界,又不是女尊社會,主導世界的歷來就是男的(我倡導男女平等,這話不是歧視而是事實)

拉克西絲:你認為的特質在她身上並不明顯,倒是符合梅蓮可,這位女王陛下的矛盾主要體現在她個人的無野心和王室思想侷限上,男尊女卑本來就在她人格上烙了印,這也不是自卑,只能說,身份地位的侷限。

楊陽:恩恩,評價沒錯,娶老婆的良選。

昭霆:和耶拉姆一樣,誰讓她和綠葉男主繫結了呢。

邱玲:從這個角色就可以體現出滿願師牽引者身份的實質,當然楊陽體現得更明顯,她的旅行串聯起一系列關係人物,從底層展現出世界(對應的羅蘭從上層),之後的歷史揭密也是。

冰宿:她的性格精髓就如席恩一樣你沒有挖掘出來,可惜了,她絕非突現羅蘭的道具。

軒風:對這位的評價你更失敗,如果你只察覺她同人女色女的一面還算情有可原,可是把她的光彩和傭兵王繫結,實在是……搖頭,可能這就是男性讀者的侷限吧,其實軒風是五位女主角中最複雜而耐人尋味的一個,文中有多處細節。

希莉絲:愛情還需要理由嗎?她對楊陽的喜歡不也來自擇偶標準和好感,更馬虎,這樣的女孩子不忸怩什麼。其實她選擇肖恩很正常,一來肖恩潛在的弱勢確實打動了她,二來她也有意識地選擇這種無野心好擺弄的男人,三來是肖恩在某方面還有的可靠可依賴性(前期尤其明顯,而動心就是前期)

最後男女戲分的落差猜得不錯,就如我開頭所說,男人在歷史地位本來就佔主導,基本上這些又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於是小耶就淪為配角了),而且本文更多是披著穿越外[皮的奇幻,以刻畫想像世界為主。就算只是考慮救世主傳說的可笑和楊陽她們的弱勢,如果一穿就能在一個陌生世界呼風喚雨才叫好笑。如楊陽,不給她特殊條件她何來如今的影響力?但就算這樣的她,在一干強大的男性中間(人格強大有羅蘭和席恩,實力強大的就不用說了,一群),也只能主要扮演黏著劑的角色。

因為我不是寫女權文哪(笑)。

最後謝謝懶鬼的評,相當全面而深入,雖然和我自己的塑造還有些差異,但已經是少見的系統接近了,握個手,同樣身為作者和讀者就是不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女主她是滿級大佬音樂之翼破碎的音樂盒諸天英靈之最強召喚從酋長到球長直播:指點考古隊,我震驚了全世界直播鑑寶:寶友,這塊玉可不興戴我的宗主太低調了四代目的最強輔助木葉之四代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