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陸海巨宦->章節

之三 科場無論師徒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出現在門口的年輕人,身材與蔣逸凡差不多,若放在南方人裡算比較高,放在北方卻只是中等偏上,但是他的穿著打扮,卻與蔣逸凡的儒生打扮全然不同——頭頂戴著一頂虎皮帽,膀上披著一截虎皮披肩,腰裡系著一條虎皮裙——這三樣衣飾的材料,卻是他在深山打到了一頭華南虎,帶回家後由蘇眉親手製成。若單看這身打扮,哪裡像傳說中那個有名的尤溪才子?分明是一個才從山上下來的獵戶嘛!只不過,獵戶應該是手持獵叉,而不是腰佩寶劍,尋常獵戶的眼光,大概也不會像眼前這個年輕人這樣,於銳利中蘊藏著儒雅。

這個年輕人,正是皮相年齡十八歲了的李彥直。

六七歲時的他,因為常躲在屋中或者林蔭下讀書學字,又能注意保持衛生,所以一二年間便養出了一張白白嫩嫩的臉,鄰居見到了都笑話說他不像一戶礦工的兒子。但十年以後,當尤溪人都稱他是才子時,他卻因常常在烈日下訓練、行軍,而曬出了一身的古銅色,哪裡像傳說中的斯文才子?

李彥直進門後將蔣逸凡狠狠瞪了一眼,解下佩劍,扔給了他,便直入屋內,接過侍從奉上的清茶,漱了口,侍從又奉上了一杯濃茶。

蔣逸凡平時吊兒郎當,其實還是有些怕李彥直,這時見他顏色不善,更是侍立在旁,不敢出聲,李彥直卻不管他,且問風啟道:“這邊可有急事、變故?”

風啟道:“沒有。”

李彥直道:“那好,我先去沐浴更衣,然後去博文館拜見過至聖先師,再談大比的事情。”所謂大比,就是鄉試。

風啟忽道:“三舍,這大比真的有必要麼?我們現在做的很多事情,就是進士也未必能做到!我們現在給地方上老百姓帶來的好處,更勝過了許多官員!你每年擠出那麼多時間來溫習那些沒有半點用處的時文,值得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們是做成了很多事情。”李彥直道:“可我們的事業現在就快到達瓶頸了!很多事情,明明能做卻不敢做!因此我們的影響便始終局域在地方,不是因為我們不能越境出省,而是我們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我們怕!我們在尤溪可以大展拳腳,在福建可以小試牛刀,但若放到整個天下來看,我們的這點力量卻還不算什麼!北京城裡,伸出兩隻手指就能捏死我們的人不知有多少!就是在福建,我們也都總是夾著尾巴做人!難道你希望我們永遠如此?至少我不希望如此!若我們還想更上一層樓,就必須有個功名來作保護傘!這舉人我是勢在必得!如果能考到進士那就更好!”他看了風啟一眼道:“你的眼光素來不錯,該不會連這一點遠見都沒有吧?”

風啟低了低頭,道:“我知道有個功名在身會比較好。只是這兩年對官場接觸得多了,大感其中又黑又深,進去了的人,就是菩薩也得滾出一副天魔心腸來才能站得住腳!到裡面還能乾淨走出來的,我到現在是一個也沒見到。所以我,我擔心……”

他沒說下去,李彥直接口道:“你是擔心我進到了裡面也會腐化掉?”

風啟道:“是。我覺得咱們現在這樣其實也挺好,雖然很多事情被條件侷限住了做不成,動不了體制的根本,但對身邊的事情還是能盡力。所以我覺得,只要繼續保持下去,一點一點地努力、一點一點地改變,就很不錯了。”

李彥直卻搖了搖頭,笑了笑,但那笑卻殊無歡意,而是在否認:“你錯了!我們的事業做到現在這個份上,便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些年來我們極力保持低調,做什麼花錢的事情都是拉著一大幫人幹,以避免被人說我們同利有多少多少的產業。饒是如此,還是引發了許多人的妒忌。這妒忌現在雖然還沒爆發,但那是因為人家在等我們露出疲弱!所以我們不但不能露出疲弱,還要不斷進步!這樣別人才不敢輕易來動我們!”說到這裡,他忽而仰頭一嘆,道:“至於擔心進入官場之後被腐化,這樣的話,我也曾經對某人說過……不過你放心,我不是別人,我是李彥直!就算考上了進士做了官,我也仍舊是李彥直!這一點不會變的!”

風啟便不再說什麼了,只是頷首而已。

那邊早有人去安排了熱水,兩個年不滿雙十、容顏身材均佳的婢女替他寬衣解帶,三人赤身入桶,兩婢為李彥直搓洗汙垢,李彥直閉著眼睛,任她們將全身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搓了個遍,因科舉臨近,費精神的事情頗多,也就沒心思放在別的事上了。

沐浴已畢,他卻又將臉上的胡渣子刮了個乾淨,換上了一身儒服,梳頭戴冠,這樣一來,除了那古銅色的皮膚一時難改之外,武夫之氣便已蕩盡,變成了一個溫文爾雅的儒生了。

三合館雖是三座建築,但因同屬一家,所以三館之間有兩道秘門相通,李彥直帶著也沐浴一新的風啟、蔣逸凡,穿過秘門,來到博文館後後堂,在“萬世師表”匾額下行禮,禱道:“夫子,你的後進子弟文勝於質,所傳徒子徒孫,十有八九都是仁義其表,禽獸其實!今吾等將深入汙泥之中,為夫子除穢去詬!區區禱言,非為求未必有之神明保佑,不過略表吾等之志向,以壯行色!”說著又行了大禮,與風啟、蔣逸凡一起到了博文堂中一偏屋內,坐定了問風啟:“考試的時間定下沒有?”

風啟道:“定下了。仍如定例:初九第一場,十二日第二場,十五日第三場。”

明代鄉試,都分三場:第一場考八股制義,用經書闡發聖賢微言,作七篇八股文;第二場考論,要作論一篇、判五道,詔、誥、表三者選作一道,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考公文寫作;第三場考策,即對策,類似於問答題,內容可以是問經史,也可以是問時事,策論不太崇尚文采,要求按實回答,忌用架空排句搪塞。

不過這只是規定,在實際的情況下,起到關鍵作用的乃是第一場八股制義,而第一場中又只重“首藝”——也就是七篇八股文中的第一篇。若第一篇八股文作好了,下面的幾道程式只要能過關就行,反之,若是“首藝”沒做好,那麼下面的文章做得再好,這場考試也懸。又由於“首藝”的內容十分狹窄,所以若要撞彩考上科舉,也不用做到真正的融會貫通,最重要的還是要把一些成為標準答案的範文讀它個滾瓜爛熟,讓自己的行文和這些腐爛文章依稀彷彿,就有可能高中了。

李彥直當日初聞此事時,常深嘆這考八股和後世的公務員考試沒什麼不同,依舊是不問真才實學,只要買到幾本歷年真題,把它做熟了吞在肚子裡便可以上考場,至於最後能否中選,去除掉後臺因素之外,基本就看臨場發揮以及本人的運道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怪異人生模擬器開局成為諸葛亮師弟鬥戰神宦海風雲明宦醫聖宦海沉浮宦臣為後宦海雲飛何宦無妻一品權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