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陸海巨宦->章節

之五十八 洮河口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竊據了安南大權的阮敬自與佛郎機人勾搭上以後,聽到的便都是好消息:索薩襲新加坡、奪婆羅、攻馬尼拉,大明一退再退,再往中原一打聽,更妙了,聽說自廟堂到地方都亂了!

這時北邊俞大猷似乎也受到了朝政的牽掣,兵力北縮,只是南邊形勢有些不好,占城國王沙古卜洛聯合了清華黎氏,在南邊蠢蠢欲動,其中似乎有華人的身影,阮敬命北疆嚴防死守,又派遣重兵南下防範占城、黎氏,數月無事,阮敬自以為得計,自此日日與武氏尋歡淫樂,不復憂愁。

那安南的版圖,形狀若三角形,北面與雲南、廣西接壤,南面經過一道下場的海邊低地通佔城,西邊隔群山與寮國相鄰,東南則面南海,全境的精華地帶即洮江(紅河)衝擊出來的三角洲,都城所在的升龍(河內)就在洮江邊上。所以這個地區傳統的國防壓力,也是一在北,一在南,面東的海岸線,倒成了一個安全穩定的大後方。

俞大猷剛剛到達欽州時,參軍盧復禮曾經獻策繞過十萬山與分茅嶺,走海路從洮江三角洲登陸,然後逆流而上直撲升龍,但俞大猷當初卻只是很淡淡地說了一句:“再說吧。”就沒了下文。

而如今,呂宋戰況方熾,索薩和洛佩茲正防備著李彥直從澎湖撲下,他們已在馬尼拉灣一帶做好了準備,只要一發現擋不住李彥直的攻勢馬上會撤回巴拉望。

但在歐洲人還沒發現大明海軍有南下跡象之前,李彥直那艘碩大無朋、飄揚著雙龍旗的主艦還逡巡於澎湖時,南海的西岸——洮江的入海口就有駐防的官兵發現海面駛來了一支不對頭的船隊。

“咦,那是什麼?被海風打偏了的商船嗎?”

風浪之中,四五艘尾舵高如城樓的四桅大福船出現在海平線上,又過了片刻,四五艘變成了六七艘,當最領先那艘福船靠近洮河口時,在視覺所能望見的海域已湧至十二艘大福船、七艘大廣船和三艘佛郎機式大海船!這支驚人的船隊把洮河口的安南官兵都驚呆了!

駐防於此的安南部隊,人數只有五百,是根據升龍方面的命令從附近點出來的民兵,武器是很刀劍,簡單的盔甲,雖也有海船,但噸位最高不過五百料,平時的主要任務是治安巡邏,遇到有漂流到此的船隻即以安南的律令捕掠上報。

而此刻,那二十二艘鉅艦卻猶如二十二座海山一般壓了過來,最小的一艘也有一千五百料的噸位,更有數十艘海滄舟環列護航,而且每一艘都有精良的裝備與炮火,這樣,就絕不是洮河口這點駐防官兵所能抵敵的!

“不妙!快上報!告急!”

這支大船隊的動作極為迅速,大船靠近後,放炮轟擊洮河口駐防碉樓,以絕對優勢的火力控制了洮河入海口,同時又有三十多艘小船穿梭直岸邊,把大船上的兵員迅速運送到海岸上來,每艘小船運兵二十到二十五人,幾個來回就將數千人運送上岸,洮河口駐防軍驚訝地發現:走在最前面的部隊裝束十分眼熟——竟不像來自海外的敵人,而就像安南莫氏政權的部隊。

他們的判斷沒錯,這支部隊正是安南莫氏的部隊,由莫正中率領著,人數雖只四百多人,但作為嚮導卻足夠了。大明的官兵才是真正的主力!衝在明軍中最前面的,竟然是俞大猷的副將唐舉。

洮河口駐防部隊的將領才智平平,主將怯懦,就要率眾逃走,結果出了碉樓沒多久便被趕上包圍住,副將見勢不妙慌忙閉緊碉樓,卻被一陣火炮轟塌了一側圍牆,唐舉帶人衝了進去,他的官位此刻已經不低,但李良欽教授學生,素來不主武將學運籌帷幄的從容而主以勇服眾,這次登岸戰唐舉是主將,他持刀跳入,慌得左右士兵忙舉盾牌衛護,士兵們眼看大將衝鋒在前,哪裡還敢惜命?亂吼著也跟著衝了進去,不片刻裡頭就傳來驚呼聲。

莫正中是個老滑頭,生平臨戰都要謀定而後奪,若覺有危險他就先跑到安全的地方,他本想將碉樓圍了起來在慢慢圍困攻心,沒想到,見到明軍不但炮火猛烈、兵器精良,而且敢死敢戰,他和跟隨他的莫氏舊部都生了畏懼之心。

此戰本來是他求明軍出手,現在他倒像成了旁觀者。

這是一場以多攻少、以強擊弱,沒有一點懸念的戰鬥,只持續了半個時辰,唐舉就佔據了這個碉樓,跳到碉樓上揮舞大旗,向船隊傳達已經勝利的訊息,這時二十餘艘鉅艦都已經下錨停泊,而二十餘艘大船之後,居然還有船隻逐步靠攏——這究竟是來了多少人啊!

岸邊水淺,主艦離岸十五丈就沒法再近前,二十餘艘小船搭成海上浮橋,連線了海岸與主艦,便見一千二百名鳥銃手列隊踏著浮橋小跑上來,跟著是近戰士兵,再跟著才是十餘名指揮使級別以上的戰將和指揮使同知級別以上的參謀,再接下來才見一個人踏著浮橋走上岸來,殷正茂上前稟奏道:“都督,洮河口拿下了。”

竟然是本該在澎湖的李彥直!

原來李彥直在上海點齊兵船後南下,到了澎湖卻不馬上增援呂宋,而是把自己那艘掛著“四海來朝”大旗的鉅艦留下,嚇得探訪的佛郎機船隻都以為他人在閩南,李彥直卻留吳平鎮守,自己率領三十餘艘大福船、大廣船構成的龐大船隊,夜行曉止,繞過廣東海面,直奔合浦。

到了合浦以後,他向俞大猷問明西南戰況,然後便採納了參軍盧復禮的建議,匯合留在合浦港的八艘大海船,運了俞大猷手下的一萬五千名官兵,從合浦出發,直撲洮河口!

這洮河口雖有些安南水軍,但哪裡是李彥直的對手?吹一口氣就滅了,登岸以後,莫正中跪下賀喜,道:“恭喜侯爺旗開得勝。”

李彥直哪裡把這麼個小小的勝利放在心上,揮了揮手,不置可否,殷正茂問是否就岸安營,李彥直道:“安什麼營!要安,到升龍去安!”

此言一出,周圍武將士氣大振,都叫:“不錯,到升龍去安!”

莫正中被這股氣勢壓住,頭縮了縮,取出一幅安南的地圖來,指著地圖上離洮河口最近的州縣說取這裡,取這裡,而後大明水師就能立定腳跟了。

李彥直卻問:“這裡離升龍還有多遠?道路難走不?沿途可有要塞?平常可有重兵把守?”

莫正中一一答道:“這裡離升龍有三百二十裡路,沿河而上,路倒也不難走。沿途都是村落州縣,並無要塞。我安南的重兵,一般都佈置在南邊、北邊,面東這一路一般沒什麼重兵。”

李彥直笑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帶路吧,逆河而上,取了升龍再回來報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莫正中驚道:“現在就去?”

“兵貴神速!”李彥直道:“現在不去,什麼時候去?”

盧復禮也來了,插口道:“都督,不如先往憑祥州、分茅嶺一帶,與俞都司前後夾擊,把安南北路大軍解決了,然後再南下升龍,不是更保險?”

殷正茂則道:“還可派一隊兵馬向南,騷擾安南南路重兵,與黎氏、占城裡應外合,那時安南南北俱失,升龍可不戰而下。”

李彥直卻道:“分兵兩路,不如集中為一部。我這次來就是算準了安南中部空虛,阮敬的要害都已在我們眼前了,為何不直接插上一刀,這才是最快捷的戰法——還理什麼南軍北軍?就算萬一我所料不中,咱們這支人馬,就是在百萬大軍包圍中也突得圍出來,無須有太多顧慮。勇往直前!取升龍去!”

便命莫正中派他弟弟莫文明帶舊部百人為嚮導,唐舉以西南系兵馬八千人在前面做先鋒,殷正茂監五千人為第二撥,莫正中隨行,喝降沿途州縣,盧復禮監五千人為第三撥,李彥直率領大軍兩萬人為中軍繼進,四支部隊,相距為半日路程,留林道乾在洮河口掌管水師。

三萬五千人以急行軍向西北進發,唐舉所帶的八千桂系兵馬,是俞大猷到廣西後募集的,兵源都是廣西全境千挑萬選的好漢,再經過俞大猷魔鬼式的訓練,配上海軍都督府發下的精武器,其戰鬥力可想而知。廣西與越南地形與生態環境相似,所以這批士兵到了這裡有了類乎本地作戰的適應性。

這洮河三角洲一馬平川,又都已開發成了農村,不再是密林狀態,莫氏舊部又熟悉道路,因此進軍甚快,沿途州縣鄉村,見到有一支軍隊匆匆往都城方向趕去,都不知出了什麼事情,這裡乃是安南腹地了,地方官員手裡都沒有重兵,見到了都無力阻擋,甚至反應不過來。

莫正中在第二撥部隊裡,所到之處便宣稱:“莫氏大軍來復國倒阮了!”

莫家在安南雖然算不得仁聖之主,但阮敬為政倒行逆施,所以安南境內士民多念莫氏,竟有不少州縣聞訊易幟,出糧犒軍,待得問明白軍隊的主體是大明的人,要再反悔時已來不及了。再則明軍雖然入境,卻也並不擾民,只是讓莫正中派遣親莫氏的士紳官臨沿途州縣,安南士民見大明軍隊果有些救民於倒懸的意思,加上強弱懸殊,缺乏組織,便都沒有貿貿然起來反抗。

洮河口守軍向升龍告急的使者,到升龍竟然只比唐舉快了不到一天,阮敬聽說大明軍隊已在洮河口登陸,嚇得屁滾尿流,這時他手裡只有幾千兵馬,哪裡還顧得南北邊疆可能不穩?急急派人出城去調南北兩支大軍回援,並號召臨近州縣出人出力來“勤王”。(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qidian.,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怪異人生模擬器開局成為諸葛亮師弟鬥戰神宦海風雲明宦醫聖宦海沉浮宦臣為後宦海雲飛何宦無妻一品權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