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魯班傳人在美國->章節

第239章 一個原因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據傳最早得到張獻忠寶藏的人便是楊展——那場發生在江口之戰的將領。此戰差些讓張獻忠全軍覆沒,以楊展大勝而終。”楊坤娓娓而言,

“基於此,後人猜疑,張獻忠江口沉銀被楊展所獲。清人費密在《荒書》中的記載,楊展起初並不知道沉船中藏為何物。

“後來,一個漁民將其打撈上來,數萬兩金銀才盡歸楊展所有。”

據楊坤所說,清人沈荀蔚所著史書《蜀難敘略》載,當年張獻忠江口戰役大敗而焚舟之時,一位倖存船伕投奔楊展,據實相告。

楊展於是針對木筒特點,命部下用長槍在江中打撈,一旦發現木筒,便將其釘住、拖出,得到了這批寶藏。

楊展是蜀地樂山人,在整個巴蜀因戰亂饑荒嚴重之時,唯有樂山富庶穩定,時人在稱讚楊展時也說“蜀為賴之”。

後人因此推測,楊展正是靠著打撈上來的飛來橫財,才做到這一點。

可讓後人懷疑的是,即便楊展得到了張獻忠的寶藏,也不可能是全部。因為楊展在張獻忠死後兩年也戰死疆場,

短短兩年內,他怎麼可能花完張獻忠數千萬兩黃金白銀?關鍵是,絕無史料記載有人從楊展府邸和軍營得到大量財寶。

又據《蜀難紀實》載,張獻忠一千多艘木船裡的金銀財寶沉入了彭山江口境內的水域後,

“累億萬,載盈百艘”,那些滿載金銀珠寶的沉船堵塞了江道,水流改道,水漫田埂。

根據這一記載,彭山_縣境也先後出現過與成都“錦江淘銀”類似的掘寶事件,但前赴後繼的尋寶者所發現的金銀只是零零星星,少之又少。

那麼張獻忠這一筆金銀財寶到底流落到哪裡了呢?

《彭山_縣誌》載:乾隆五十九年冬,漁者於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轉報總督孫士毅,派員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並珠寶玉器等物。

實際上,在張獻忠的船隊沉沒後不久,清王朝就組織過大規模打撈行動,部分沉銀被打撈起來充實了國庫。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根據後世多方考證,清廷所打撈出的這些金銀只是張獻忠寶藏中極少的一部分。

到清末,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為解決朝廷的財政困難,清翰林院編修陳泰初舊事重提,

呈請尋找這筆財寶,並說曾親眼看到彭山、眉山等地居民撈到遺棄的銀子。

捉襟見肘的咸豐皇帝於是命令成都將軍裕瑞“悉心訪察,設法撈掘,酌量籌辦”,最終卻一無所獲。

“你說的這些,都是明清兩朝各方人馬和勢力在尋寶,但他們找了幾百年都沒有找到,這對我們來說沒任何意義。”厲凌聽到這裡插了一句,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三張藏寶圖,這和你說的這些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史實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因為張獻忠的確是將那筆巨大的寶藏藏在了一個地方。”楊坤答道,

“明清兩朝的各方勢力尋找寶藏,往往根據一些史志和風聞,自然無功而返。

“因為在清王朝鹹豐帝之前,江湖上雖然盛傳張獻忠寶藏有藏寶圖,卻從來沒人找到過。

“但在咸豐皇帝即位之後,江湖上便開始流傳清王朝找到了藏寶圖,只不過,當時江湖各方勢力自然不敢和滿清王朝作對、到大內去偷藏寶圖。

“只是,清廷雖然得到了藏寶圖,但他們同樣還是沒找到寶藏,這讓天下尋寶之人匪夷所思。

“按道理,清廷有了藏寶圖,以一個王朝的實力,他們是絕對能找到寶藏的,於是,江湖上便開始流傳,清王朝找到的藏寶圖是假的。

“應該是清同治七年,紫禁城內發生了一樁沒有記錄在史書上的事件,而這件事,將我們楊家人和劉家人都卷了進去。

“到那一刻,我們才知道,張獻忠藏寶的確是有藏寶圖的,而且,一共有三張。

“而清王朝之所以沒能根據藏寶圖找到寶藏,是因為他們只找到了兩張,第三張藏寶圖他們一直找不到,是以功虧一簣。”

厲凌微微頷首,根據三師兄所說,當時劉基告誡後人,一定要阻止滿清王朝找到張獻忠藏寶。

因為如果清廷找到這筆寶藏,清王朝的國祚氣數可能還會再延續兩百年,如此,漢人要收回河山要等到1世紀了。

而劉家後人也不負所望,他們找到了一張藏藏寶圖。

清王朝雖然找到了兩張,卻因為一直缺劉家人手裡的第三張,所以滿清尋找張獻忠寶藏的大業最終失敗。

“清王朝同治七年,應該就是1868年。”厲凌稍一計算說道,“紫禁城內發生了什麼事,和你們楊家,還有劉家有什麼關係?”

楊坤向厲凌伸了個大拇指:“我說出同治七年,厲大師就能換算出公元紀年,厲大師果然是高人!”

“拍這個馬屁有什麼意思?”厲凌苦笑,“我高祖父便是清朝同治年間來到美國淘金的,那些年份我記得比較清楚。

“那時候,美國西部正處於黃金開荒時代,而清王朝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也搞得是熱火朝天,那個時代,華夏赴美國淘金之人實是不少。”

楊坤點點頭道:“我簡單說說這件事的起源吧,大清道光皇帝一共有九個兒子,但道光皇帝晚年,他能立為儲君繼位人的選擇卻不多。

“當時最合適、且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個皇子分別是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我們都知道,最後繼位的乃是皇四子奕詝,也就是鹹豐帝。

“不過,無論是史書記載,還是民間野史,當時天下朝野,皆認為皇六子奕訢才是最合適的國君人選。

“只因皇六子奕訢文韜武略,德才兼備,賢名盛傳,而皇四子奕詝卻是資質平平,毫無出眾之處。

“但歷史不會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資質平庸的皇四子奕詝成為了新的皇帝,於1851年即位,便是鹹豐帝。

“無論後來史有名留的恭親王‘鬼子六’當時是個什麼心態,總之,這就是大清王朝始終沒有找到張獻忠藏寶的一個原因。”(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好萊塢巨星XX史[穿越]連環殺手在美國校園籃球風雲-美國篇重生美國兄弟連重生之二戰美國大兵重生在美國美國之殤一醉經年美國8大名案美國大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