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亂明天下一根釘->章節

第二百七十九章 英靈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陳海平也沉默下來,又過了一會兒,陳海平繼續高聲道:“這是題外話,我們言歸正傳,還是說心。徐老大人的心是第一流的,我的心是第二流的,這第三流的就是像劉宗周、文震孟那樣的士大夫,那他們的心又是什麼樣的呢?”

“諸位,在我看來,像劉宗周、文震孟這些士大夫,他們有學問、有氣節、有操守,也肯為百姓做事,但是,對這些人而言,造福蒼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他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和發揚他們所謂的道統,為此可以不惜一切。”

“這個道統說穿了,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女子三從四德的那一套屁話,是劉宗周、文震孟那些人心裡真正的神主牌。”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這麼說,將來劉大人和文大人他們知道了,一定會不服氣。好,要是劉大人和文大人不服氣,那麼請聽我接下來說的是否還有點道理。”

“陝西年年遭災,朝廷不僅賑濟不利,當地官紳依舊盤剝無度,以致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對這些不反抗就得餓死的百姓,劉大人和文大人他們是怎麼看的呢?我想,對劉大人、文大人他們而言,不管什麼原因,造反就是不對,就是大逆不道,就是罪該萬死。”

笑了笑,陳海平繼續道:“讓我想想,劉大人和文大人聽到我的話後會是個什麼反應?對了,我想劉大人、文大人會同意我後面說的,造反就是大逆不道、罪該萬死,但是不會同意前面的話,他們依然會認為自己是在造福蒼生。”

“諸位,對劉大人、文大人他們,我實在是無可奈何,一點辦法都沒有。”陳海平無奈地搖了搖頭。

沒有人笑,很多人都在默默思索。

稍稍停了片刻,陳海平又道:“諸位,也許你們當中很多人會不高興,因為今後我會告訴每一個小孩子,如果旁邊的那人家裡糧食堆積如山,而你卻看著老父老母、妻子兒女凍餓而死,那你就是豬狗不如!”

陳海平的話裡有著壓抑不住的冷冰冰的憤怒,很多人聽了,脖子後似乎直冒涼風。

“諸位,一句話,今後在我們的學校裡,我會灌輸給孩子們一個觀念,就是哪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

陳海平這句話一說,很多人的耳朵震的直嗡嗡。

“不要以為這些話刺耳,更不要覺得是扎了你們的心。實際上,這些話會救你們子孫的命。”掃視著眾人,陳海平接著道:“佛家講究輪迴,我不信佛,但我知道有一種輪迴是存在的。三百年,大地必然得血流漂杵、白骨盈野一次,這就是輪迴?為什麼?帝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是絕對的,絕對的因素就是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的愚蠢和貪婪所致。”

“一代又一代,歷史已經無數次地證明了,上位者自己逃脫不了這個輪迴,所以,要想擺脫這個輪迴,就必須讓那些千千萬萬的普通百姓強大起來,強大到上位者不敢壓榨的太過分。”

看著下面的人,陳海平很悲觀,這些話的道理多麼簡單,但真能接受的又有幾人呢?

------

三月二十九日,晴空萬里無雲,雄偉的布達拉宮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金碧輝煌。

雪山腳下,一隊隊鐵騎肅穆而行。

陳啟立勒住馬頭,對身旁的一位三十來歲的男子說道:“玉文,就送到這裡吧。”

男子馬上拱手,道:“大人,那玉文就不送了。”

看了男子一眼,陳啟立道:“玉文,話我就不多說了,總之一切好自為之。”

男子臉色肅穆,正色道:“大人放心,玉文再不會踏錯半步。”

陳啟立點了點頭,一催馬,馳下了山坡。

男子按住馬頭,久久凝望著漸漸遠去的如龍鐵騎。

男子是鄧玉文,鄧玉文字是和王佑禮一個量級的俊傑,文武全才,但在江德奉江家負責訓練那些佃農時,收了江青海送的金銀和女人,從而惹得陳海平震怒。

這兩年,鄧玉文一直在山西一個偏僻小縣石樓當縣令。在這期間,鄧玉文真心悔過,兢兢業業,把石樓治理的是百姓無不安居樂業,考績年年第一。

年前,鄧玉文突然奉召入京,然後就隨陳啟立兵出青海,接著又揮軍入藏。

鄧玉文是第一任的青藏總督。

當得知陳海平要他幹什麼的時候,鄧玉文簡直傻了。從一介縣令到一方總督,這樣的跳躍任誰都會茫然無措。

哪個男兒不是雄心萬丈?尤其是看著昔日的夥伴一個個手握風雲,鄧玉文的心情就可想而知。

鄧玉文深知,這是他最後的機會,在青藏總督的任上,僅僅兢兢業業是遠遠不夠的,他必須完成身負的使命。

鐵騎漸漸消失在茫茫的雪山之間,終於看不見了,鄧玉文深深吸了一口氣:三五天後,羅桑卻吉堅贊護著五世********喇嘛阿旺羅桑嘉措就要到拉薩了。

既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系統牢牢管控藏地,又要越少使用武力越好,同時還要藏地上下歸心。

這就是他在藏地的使命,但難呢!不過,好在陳海平送了他四個字-循序漸進,意思就是不要求時間,只要方向正確,有進展就好,而不要求最終的結果。

鄧玉文明白陳海平的意思。

藏地普遍施行的是農奴制,而這種制度顯然與他們的制度格格不入,但藏地的情況又極為特殊。

藏地距離關內不僅極為遙遠,地勢又特殊之極,從外極難進入,而這就決定了治理藏地的特殊性。

生活苦寒,民風必然彪悍,這本是鐵律,但在藏地卻發生了逆轉,原因就是藏傳佛教。

還僅僅在八九百年前,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竟然能與強大的盛唐抗衡,以致不得不採取和親的手段以籠絡松贊干布,而這對一代雄主李世民的臉面自然不好看,但還是做了。

可自藏傳佛教傳入藏地,藏地的情況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大變。

藏傳佛教主張犧牲,鼓勵宗教奉獻。藏人不僅一生有大量的時間要消耗在宗教儀式上,還要把自己的財富相當的一部分奉獻給宗教:建設寺廟、供養僧侶、繁瑣宗教儀式的開支、獻義工等等。藏地的宗教開支超過全部收入的九成。

這些投入既不能形成生產性的投資,也不能改善藏人的生活,多少年來,藏人一生的血汗就消耗在這種宗教中。

另外,由於大量成年男子入寺成為僧侶,導致藏地的人口萎縮。

凡此種種,就導致曾經可與最強盛的唐朝抗衡的地方,藏傳佛教興起之後,軍力始終不堪一擊。

所以,正因為這些特殊性,治理藏地就絕不能遏制佛教的傳播。

鄧玉文清楚,陳海平很想廢除農奴制,但又不能影響到藏傳佛教的傳播和藏地的穩定,而這就是他要做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

------

瀋陽,皇宮。

空曠的宮殿裡,皇太極煩躁地來回走著。

皇太極這麼煩躁,是因為一件事他決定不下來,這件事就是攻不攻打朝鮮。

自去年七月,從北京回到瀋陽,這件事就一直盤旋在皇太極心頭。這八九個月,皇太極和范文程、寧完我這些漢人大臣把這件事掰開了揉碎了,一遍遍地分析。

成破利害早就擺在那兒,但皇太極就是決定不下來,因為這件事太重大了,有極大的隱患,這個隱患將來極可能把他炸個粉身碎骨,但不打朝鮮,他似乎還是沒有活路。

對陳海平,皇太極沒有絲毫的瑜亮情節,他對陳海平完全是撼山般的無奈。

陳海平完全改變了他們以往對大明朝戰爭的模式,范文程告訴皇太極,今後的戰爭比拼的是國力,國力強者勝,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勝利者。

但,他的國力能和陳海平比嗎?何況,陳海平還握著另一把同樣讓他無可奈何的刀。

貨幣成為武器,而且是致命的武器,這完全超出了皇太極的想象之外。

經濟竟然是這麼複雜的東西,皇太極已經知道,與漢人的貿易只有兩條路,一個是徹底斷絕,一個是徹底放開,沒有中間的路可以走。

徹底斷絕,在大明朝那會兒還可以,但現在,徹底斷絕只有死的更快。因為,一方面飛速發展,而他們最多是維持現狀。這樣下去,國力的差距會越來越大,而一旦到了某個點,那不用陳海平打來,自己就垮了。

所以,只能徹底開放,而徹底開放,貨幣就又成了陳海平懸在他頭頂上的一把刀,隨時都能把他砍個遍體鱗傷。

這個道理,一開始,懿安皇後透過袁崇煥的夫人布木布泰傳話給他時,皇太極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最後還是範三拔的兒子範毓賓給解釋清楚的。

為此,範毓賓給皇太極任命為商院大臣,成為了漢人高官中的重要一員。

貨幣這把刀讓皇太極無可奈何,明知危險重重,卻毫無辦法;攻打朝鮮也是陳海平給劃下的道兒,皇太極同樣無可奈何。

攻打朝鮮不是一把刀,而是一枚炸彈,能把他炸個粉身碎骨,但不打朝鮮,似乎同樣不行。

現如今,漠南蒙古已經被瓜分,他們再也不可能向蒙古方向發展,袁崇煥的遼西和陳海平的關內就更別提了,所以現在要發展,就只有攻佔朝鮮這一途了。

他們不缺土地,最缺的是人,所以把遼西海州四衛給袁崇煥根本不算什麼。

如今形勢大變,陳海平那兒一天比一天更強盛,如果他們停滯不前,那最後只能是死路一條,可要發展,又只有攻打朝鮮一途。

攻打朝鮮,皇太極怕的不是在他攻打朝鮮的時候,陳海平來打他,他怕的是把朝鮮打下來之後的事兒。

一旦把朝鮮打下來,那就等於懷裡抱著顆炸彈,而這顆炸彈,陳海平又隨時可能引爆,因為一旦到了陳海平要動他的那一天,只要陳海平鼓動朝鮮復國,那就必定會耗去他極大的力量,而陳海平就可趁此機會,大舉進兵,到時他如何能抵抗得了?

可以想見,只要他攻打朝鮮,陳海平必定設法收留朝鮮皇室。

路,路在哪裡?

一八五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皇太極兩萬女真鐵騎、兩萬蒙古鐵騎、兩萬女真步軍、兩萬漢人步軍,共八萬大軍越過鴨綠江,開啟了滅朝之戰。

-----

五月十七日,天空漂浮著一塊塊的陰雲。

大地上,萬眾肅穆!

今天,迎接英靈回家!

此次滅元入藏之戰,共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將士陣亡,陳啟立率師回京,一個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護送這些英靈回家。

在以北京城為核心的這所亙古所無的大園林裡,英靈園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英靈園是國家安葬、祭祀那些為國捐軀的將士們的英靈之地。

英靈園在八寶山。

八寶山是一個大土丘,位於西山山前的平原上,高度約四十幾丈,山勢低緩,呈北東向延伸。

英靈園附近山間出產耐火土、白土、灰石、紅土、青灰、坩土、黃姜、砂石等八種建築材料,因此被稱為八寶山。

永樂初年,司禮監太監剛鐵墓修築於此,旁邊建延壽寺,後改名褒忠護國寺。以後,這裡就成為太監年老離宮後的世代養老地,有寺廟、農田、菜園。

陳海平要建英靈園,地點自然要選在八寶山。

英靈園的建設完全不同於其他的墓地,這裡沒有正常意義上的所謂墳塋,這裡有的都是一尊尊威武肅穆的雕像。

訓練營建立之初,陳海平就想到要建英靈園,他命人給每一位戰士留像,如果戰死,那雕像就是墳塋,也是墓碑。

每一位戰士的墓地面積都在丈許方圓,一排一排,隨著山勢而建。

這樣的墓地肅殺,但更威武雄壯!

很多陣亡將士的父母家人,他們原本想把孩子運回家鄉安葬,但在看過英靈園之後,沒有人再有這樣的要求,因為,所有人都相信,安葬在這裡,孩子到了陰間就絕不會受欺負。

這裡,就是閻羅王也要退避三舍。

陣亡將士的名單早已送回,匠人們日夜趕工,所有的雕像都已完成,都已安放在陵園。

一個個骨灰罈被安放在了雕像下的墓穴裡,陳海平黑衣素服,親自拈香,禱告上天,祭奠烈士英魂。

這一幕被無數人看在眼裡,其中包括很多江南士子,比如顧炎武,此外,還有朝鮮李氏王朝派遣來求救的使臣鄭南享。

-----

當晚,紫光閣裡,陳海平、孫傳庭、鹿繼善、徐光啟、成基命、陳啟立和陳奇瑜七位國事局的成員俱都在座。

陳啟立帶回來的,由鄧玉文寫的《治藏疏》已被謄寫數份,國事局的成員人手一份。

對於如何治理藏地,陳海平心裡並沒有成見,他知道時空環境不同,不能把那一世的東西照搬過來,所以,更多的還要依靠現在的這些人,依靠他們的智慧。

大家都看過之後,陳海平問道:“諸位大人,鄧玉文的方略如何?”

鄧玉文的治藏方略,基本思路是分權,扶持黃教,但也要予以足夠的牽制。牽制黃教,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外部的牽制就是保留噶馬派在後藏的勢力,內部的牽制就是把黃教內部的兩套傳承系統確定下來。

具體而言,就是讓黃教的****一系駐前藏,羅桑卻吉堅贊一系駐青海,噶馬派駐後藏。

此外,鄧玉文還在《治藏疏》中建議,由政府賜發金印金冊,冊封羅桑卻吉堅贊為活佛,使其羅桑卻吉堅贊一系的地位等同於****一系。

格魯派是一代大宗師宗喀巴所創,宗喀巴有兩大弟子,大弟子是賈曹.達瑪仁欽,二弟子是克珠傑.格勒巴桑。

格魯派是宗喀巴所創,但格魯派的穩定和發展,兩大弟子賈曹.達瑪仁欽和克珠傑.格勒巴桑居功至偉,因而後世的格魯派教徒把宗喀巴、賈曹.達瑪仁欽和克珠傑.格勒巴桑尊為“師徒三尊”,或者是“父子三尊”。

因而,三人之後,格魯派內部又分為兩個派系,既是賈曹.達瑪仁欽所傳一系和克珠傑.格勒巴桑所傳一系。

萬曆年間,蒙古土默特部可汗俺答邀請索南嘉措到青海傳教,俺答本人以及土默特部都改信格魯派,並給索南嘉措贈送“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喇嘛”的尊號。

從此,賈曹.達瑪仁欽所傳的這一系就被稱為“****”,索南嘉措就是四世********喇嘛。

克珠傑.格勒巴桑所傳一系在格魯派的地位僅次於****一系,所以鄧玉文建議,賜增羅桑卻吉堅贊尊號,以使這一系與****一系可以分庭抗禮。

權力這種東西,聖人也好,俗人也把,抓在手裡就放不下。某個個人還可以,但作為一個系統,權力的誘惑是不可抗拒的。

陳海平一問,眾人紛紛點頭,贊同鄧玉文的治藏方略,鹿繼善道:“大人,您看該賜增羅桑卻吉堅贊什麼封號呢?”

沉默片刻,陳海平緩緩地道:“就賜羅桑卻吉堅贊為****無上尊吧。”(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青銅王座大降頭師縱橫四界童話異世界明武天下玄玉道途開局一千普朗克,制霸加勒比海大秦第一熊孩子大明無敵熊孩子我一個人砍翻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