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隆萬盛世->章節

626密謀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不是魏廣德過分小心,而是他確實看不透徐階所想。

雖然保住高拱肯定是第一要務,不過因為他也不喜歡高拱,所以他在吏部就著手做一些準備,更多的還是為了防止徐階在打倒高拱後,繼續對他們出手。

屆時,只需要對徐階的門生來上幾個“不稱職”的評價,徐階就應該要主動求和。

朝中官員這幾日最熱衷議論之事,莫過於塗澤民的請求開海奏疏。

從知道訊息後的不屑詆譭,到第二日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前往通政使司遞交奏疏反對奏疏,讓許多京官都感覺到官場的難混,真的是缺乏信任。

想想當天的時候,大家都在說有首輔大人坐鎮,斷不會讓塗澤民宵小得逞,一副毫不關心的樣子,結果回家就開始奮筆疾書,連夜趕著寫奏疏。

大家都是混官場的,能不能有點最基本的信任。

經過連續兩天密集上奏,該出手的也都已經出手,而宮裡卻一直遲遲沒有訊息傳出。

到現在,通政使司的書吏們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因為經過那兩日的疲於應付,現在總算清淨下來了。

雖然還有人來此遞上奏疏,但總歸不像前幾天,排著隊遞交,讓他們這些抄寫人員散衙的時候手臂都抬不起來。

“參議大人,這是兩廣總督、右副都御史譚綸譚大人的奏疏。”

今日在此值守的是通政司右參議,驛差把信件送到通政司就算完成任務,辦理好交接就離開了,接收的書吏則把東西交給參議大人處理。

“哦,我看看。”

參議接過書吏遞來的盒子,檢查封漆後才開啟,拿出裡面放置的奏疏,展開看了一眼,就眉頭一皺。

只看開頭,他就知道這封廣東送來的奏疏,其實就是聲援福建巡撫塗澤民的。

咂咂嘴,心裡有些感嘆,好容易松閒下來的日子,怕是又要到頭了。

把手裡奏疏遞給身旁的書吏,“拿去抄錄登記,完了我送到後面去。”

總督奏疏,他也不能拖延,得儘快交到左、右通政或是通政使大人手裡。

至於明後兩日可能再次出現的風暴,反正和他沒關係,這些奏疏也不用他來抄寫,都是這些書吏來做。

身旁書吏接過奏疏,很快就在自己書桌前開始抄錄起來,很快他就知道要糟。

等他這邊抄錄登記送到參議大人手裡,參議大人也沒有片刻停留,拿著那本奏疏就往後堂去了。

“唉,最近的日子沒法過了。”

“怎麼了?”

“兩廣總督譚綸剛才上奏疏,支援福建開海。”

“什麼?那不是又會引來許多反對的奏疏?”

通政司內,一幫書吏長吁短嘆,感嘆自己命運不濟,攤上這事兒。

經過兩天冷卻後的京城官場,在譚綸奏疏內容傳開後,又一次被點燃。

連著兩位封疆大吏先後上奏請求開海禁,讓許多京官開始察覺到一絲不對勁的地方。

莫不是福建那個地方有人搞串聯吧。

若是塗澤民那會兒沒人注意,但是當譚綸奏疏抵京後,很快就被人注意到,譚綸就是幾年前的福建巡撫。

雖然之後他又出掌陝西、四川等地,最後到了兩廣,可畢竟和福建那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兩人分屬兩地,數天之內先後上書,要說事前沒有聯絡,背後無人推動,傻子都不會相信。

畢竟這是什麼時代,通訊方式極度落後,能夠讓兩地封疆出面支援,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所有人的眼睛,在這個時候都不自覺盯向內閣。

而這時候徐階值房裡,他也正面對桌桉上譚綸的奏疏在愣愣發呆。

別人能想到的事兒,徐階怎麼可能想不到。

要說塗澤民的奏疏是無心之舉的話,那譚綸這封奏疏的到來,其實就顯示出這是有人在背後推動此事。

能讓塗澤民、譚綸付出行動,這人在朝中地位應該不低。

不是自己做的,李春芳也沒有這個魄力.....

念及此,徐階不得不把幕後推手想到高拱身上,難道此事是高拱在推動?

如果真是高拱,那皇帝那邊肯定早就說好了,隆慶皇帝這個時候稍顯扭捏的作態,那就是故意為之了。

放任官員反對,從中選擇支援他的人?

徐階這個時候不得不考慮此處,會不會就如同當年掀起“大禮議”一樣,嘉靖皇帝就是靜靜躲在幕後,觀察朝中百官的表態,最後反對他的人不得好死,而支援他的人則是高官厚祿。

隆慶皇帝有他勞資的魄力嗎?

高拱敢和整個朝廷對抗嗎?

無數的問題不斷在徐階腦海裡盤旋,他也有點吃不準。

到他這個歲數自然清楚,雖然文官集團掌控了這個國家,可最終的大權終究還是在皇帝手裡。

皇帝下決心要做的事兒,大臣不管怎麼反對都很難奏效。

對皇帝來說,不過就是把幾個不聽話的職位換人,換上聽話之人。

不管何時何地,都不會缺乏這些鑽營之人,否則當年楊廷和何以敗的如此慘,直接被準了致仕奏疏。

按照當時楊廷和的影響力,應該是百官罷朝對抗皇帝才是。

但是官員們一開始說的好好的,可事到臨頭時還不是為了各自的官位退縮了。

之後的左順門之變,不過是權利鬥爭中楊家最後一次反撲。

左順門前血跡,不過是清楚地表明了皇帝的旨意是不能被逆轉的。

儘管那時候,做為外宗繼統的嘉靖皇帝不過才上臺三年,地位其實還算不得穩固。

徐階微微閉眼,現在的他可經不住這樣的風波,自己不是一個人,身後還有一個龐大的家族。

想想楊家最後的結局,致仕後的楊廷和在世宗重定議禮諸臣之罪,楊廷和被定為罪魁,被削職為民,最後在哀痛中死去。

他的兒子,被稱為天才的楊慎更是客死異鄉,徐階有點怕了。

那些當年的事,他就是親身經歷者,只不過做為新進翰林編修並沒有被楊家重視,僥倖沒有被叫去左順門,否則後果難料。

徐階不想去做第二個楊廷和,當初他想著利用高拱對隆慶皇帝的影響對他發動致命彈劾,可若是隆慶皇帝也是和先帝一樣的人,只怕是會引火燒身。

徐階有了退縮之意,這是嚴嵩倒臺後他第一次有這樣的想法。

只不過,以他和高拱的關係,還有機會調和嗎?

高拱是什麼性格,徐階早已經掌握,睚眥必報之人,退縮未必就能有個好。

繼續下去,但最後還是過不了皇帝那一關。

“老師。”

正猶豫不決間,張居正走進了值房,在他身前深施一禮,口中喊道。

“來了,這個你看看。”

徐階快速收回心神,把譚綸的奏疏遞給張居正。

張居正接過快速看完,眉頭就是緊皺,隨即看向徐階。

“把門關上,讓屋外人遠離。”

徐階澹澹吩咐道。

張居正按照徐階的意思遣退外面的人,關好房門這才回到徐階身前,他知道老師這是有事和他商議。

“你覺得,聯絡譚綸和塗澤民的人,會不會是高肅卿?”

徐階直言問道。

張居正並未回答,而是絞盡腦汁思考起來,回憶那日內閣閣議上高拱的一舉一動,隨即輕輕搖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覺得不是他在幕後推動此事?”

看都張居正的反應,徐階頓時來了精神。

他最擔心的就是,此事乃是高拱苦心積慮營造出來的假象,目的就是要惡了他和隆慶皇帝的關係。

“你覺得,陛下事前是否知道此事?”

沒有繼續追問誰才是幕後推手,找出這個人對他並無太大益處,眼下明顯就是一個亂局,因為違反祖制的事,很難被人完全掌控走向。

當年楊廷和做不到,今天也不會有人能做到。

被問及隆慶皇帝是否知道開海這事兒,張居正有些猶豫。

這麼多天下來,其實他也有些回過味來。

當初第一次看到塗澤民開海奏疏的時候他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之後回憶中就想到譚綸曾經的一封奏疏,列舉福建利弊,其中其實就有此意。

海洋,才是福建人謀生的出路。

不過,他記憶裡似乎還有人和他討論過此事,那就是魏廣德,只不過實在太久遠,當初說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大清楚,只是有個模湖的印象,好像就是說開海可以削弱倭寇什麼的。

在今日之前,張居正是一點沒有意識到此事背後有人推動,只以為是塗澤民根據福建的形勢而提出的建議,可今日看到譚綸的奏疏,明顯事前是有人居中聯絡過的。

雖然有些難以置信,可張居正總不自覺想到魏廣德那張臉。

皇帝是否知道,張居正哪裡敢隨便猜測,因為這段時間沒到初一、十五的大朝會,隆慶皇帝已經把小朝罷了。

並沒有人因此有什麼意見,實在是經過嘉靖幾十年的薰陶,百官已經沒有了上朝的意思。

雖然嘴巴上不會這麼說,可心底是誠實的,每天大清早趕到皇宮去走過場,誰都不喜歡。

只要每月兩次的大朝會能如期舉行,百官們能看到龍顏就夠了。

作為閣臣的他這幾天都沒見到皇帝,哪裡能知道這些。

看到張居正沉默,徐階也只是嘆口氣。

“老師,這兩日要是沒什麼大事求見陛下,那就等兩日,十五大朝會上試探一二。”

張居正開口說道。

點點他,徐階開口說道:“叔大,你說此事,會不會是高拱設的一個局?”

“何以如此說?”

張居正詫異問道。

“比如高拱事先和陛下溝通確認過此事,然後聯絡外臣上奏,讓我們以有違祖制反對,之後陛下下旨開海,我們該怎麼做?繼續反對嗎,觸怒龍顏,這結果有幾人擔待得起?”

徐階憂心忡忡說道。

文官集團有的時候可以不要臉,可有的時候,涉及風骨又不得不要臉。

昨日反對,第二天態度陡變,這樣的情形實難發生。

“老師,前兩日反對開海的大臣可不在少數。”

張居正倒是沒往這方面去想,而是提醒道。

“當年左順門之事你應該有所耳聞,六部九卿直接掃掉一大半,四品以上就有八十多人被罰,五品以下近二百人。

前幾天的奏疏我看了,也就是三百來份,且五品下官員奏疏居多,說起來還不如那次事件。”

聽到徐階提到左順門事件,張居正就沉默了,思考片刻才問道:“老師是打算再退一步?”

“還能退麼?”

徐階看向張居正,眼神陰晴不定。

“若此次真是他有意為之,以高拱的為人,老師即便致仕怕也.....”

張居正不好繼續往下說,但他不得不提醒一句。

徐階眼中精光一閃,隨即追問道:“既如此,你覺得我該如何做?”

“老師擔心此為高拱佈局,以學生之見,不管此事真相如何,我們只要堅持做一件事兒就好了。”

“何事?”

聽到張居正說只做一件事,徐階頓時來了興趣。

做什麼事兒可以解決高拱這個麻煩?

若是真有,不妨一試。

“讓科道言官繼續彈劾他。”

張居正此刻已經被綁在徐階這條船上,不管船沉與不沉,他和高拱之間其實再無緩和餘地。

實際上這段時間裡,他也曾經試圖和高拱修復關係,可都以失敗而告終。

高拱是徹底把他恨上了。

所以,張居正此時的情況,其實和徐階沒多大區別。

只要被高拱抓住機會,怕是就會遭到無情打壓。

倒拱,是他唯一選擇。

“你的意思是,用彈劾讓高拱不能出府,不能來內閣辦差?”

熟悉官場規則的徐階聞弦歌而知雅意,一下子明白張居正的意思。

旋即搖頭,“如此毫無意義,陛下只會讓他安心供職,不會相信彈劾之言的。”

“不會沒有意義的。”

說道這裡,張居正又指著書桉上譚綸的奏疏道:“此疏上去,陛下必定垂詢內閣,而高拱此時應該在家裡寫自辯,只要到時老師堅持反對,必會暫時被壓下來。”

徐階搖搖頭,反對塗澤民奏疏並不是他的目的,如何趕走高拱才是。

實際上那晚他對張居正的話也是真心,他也想知道,若是放鬆海禁,會不會對解決倭患有利。

朝廷這些年一直堅持海禁,但結果很明顯,並不成功。

見徐階搖頭,張居正不以為意笑道:“老師之後就以退為進。”

“如何以退為進?這又是何故?”

徐階問道。

“半月前會食之事為引,老師以操勞國事引疾乞歸.....”

相關推薦:[網王]桃花債蹭網異世界我的舔狗遍佈諸天萬界北陰大聖文豪都是我馬甲馭獸齋不良鮮妻有點甜我是異形體植物系統:末世女戰姬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