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龍的咆哮->章節

第十二章 菊和刀的美麗傳說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地球上有兩個飢餓地帶,一個是非洲,一個是日本。前者是物質上的飢餓,後者是精神上的飢餓。

特蕾莎修女

在白天浩總書記特意接見第二炮兵許樂天司令員後,許樂天司令員因為心裡深藏著巨大的秘密,開始對日本有了濃厚的興趣,他開始花費時間來研究日本了。

中國人對日本有實際上的多少瞭解?日本人的大腹便便的相撲、風度翩翩的藝伎、精緻的插花、生動的卡通片、眼花繚亂的電器、省油汽車、或許還有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日本人很好學。古代,他們學習中國人先進的文化文明,即所謂的“唐學”。近代,他們學習荷蘭人先進的科技文化,即所謂的“蘭學”。現代,他們學習美國人發達的高精尖科學技術,即所謂的“美學”。

遠在日本的“明治維新”中頒佈的《學制》就明確指出:要讓整個日本“邑無不學之戶,戶無不學之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日本出現了1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當許樂天司令員他讀到這個數字時,直覺的汗顏不已。這也難怪啊,日本每年的專利申請案件,接近40萬件,屬世界第一。

但有一點,許樂天司令員覺得不可思議。日本人從中國和西方國家學習並吸收了東方人的人性和西方的理性文化。但是,日本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像孔子,黑格爾那樣的聖賢夫子;也沒有產生過像英甘地,羅斯福那樣為世人敬仰的偉大人物。便是同為小小島國的英吉利王國,也算是出了個讓人刮目相看的丘吉爾。而日本,除了臭名昭著的山本五十六,殺人不眨眼的東條英機,好像再也沒有拿得出來的人物讓世人印象深刻了。當然,日本人有他們自以為至尊的天皇,但面容麻木的天皇在外國人的眼裡就像是一尊神廟的雕塑,一點都不可愛,都不不討人喜歡。

所以,諾貝爾獲得者,特蕾莎修女曾經尖銳地指出,“地球上有兩個飢餓地帶,一個是非洲,一個是日本。前者是物質上的飢餓,後者是精神上的飢餓。”

許樂天司令員讀到這裡時,不禁由然而笑。不知道日本人如果聽見了特蕾莎修女的話後,會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

當然,日本人當中,也不乏明辨是非的人物。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他的《百年激盪》裡寫到,“古代的中國擁有非常先進的文明,對日本人來說,常常學習中國,是一個莫大的恩惠。”

許樂天司令員個人一直覺得:中國人的所謂“寬容”,只不過來源於中國人民族性格的懦弱的姑息,或者說是統治者不負責任的其特殊政治利益的訴求。比如,中國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權利,便是領導者的一種道德缺陷。這種道德缺陷可以用兩個意思來表達:一是對人民的蔑視;二是對民族尊嚴的漠然。領導者的道德缺陷很可能導致自己所領導的國家陷入萬復不劫的深淵,其後果是災難性的。

早在五十年代,毛澤東就在一個場合對日本說,“這一套可以忘記了,你們已經賠過不是了,不能天天賠不是。不要講什麼謝罪的話了。現在,日本新政府離過去發動侵略的日本軍國主義已經相當遠了。現在,我們應該向前看,而不應該向後看,要解決今後的問題。”

然而,毛澤東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寬宏大量”,在60年以後,引來的日本的“恩將仇報”。以他的倔牛火暴脾氣,如果他知道日本人在釣魚島問題上一再挑釁中國,他一定會從水晶棺裡爬出來找日本人“討一個說法”的。

喬治?弗裡德基這樣評論日本:“日本從來就不是令人信服的和平主義國家,作為一個國家,它從來言行不一。”

許樂天司令員看了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的小說《牡丹》。書裡面描寫一個性格怪癖的日本老頭子,他年輕時候曾經參加過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戰後的和平時期,老頭閒賦在家,他養成了一個習慣,成天就照顧著他精心栽種的幾百棵牡丹花。慢慢地,鄰居們才知道,老頭對牡丹花的情有獨專與他早年在中國的戰爭經歷有很大的聯絡。在中國,他曾經對數不清的姑娘有過性侵害,他覺得,這些經歷是自己的驕傲,是自己的光榮。他懷念過去的輝煌。事實上,眼下,他所培育的那幾百多奼紫嫣紅牡丹的每一棵都象徵著一位中國姑娘。所以,他才會天天興致盎然,樂此不疲了。

“看來,日本帝國主義真是亡我之心不死呀。”看了三島由紀夫的《牡丹》,許樂天司令員發出了由衷的感嘆。

其實,應該說,大和民族是一個性格相當古怪的,難以琢磨的族類。地球人都知道,在他們的家庭私生活裡,普遍存在著令人難以啟齒的情形,有些怪異的行為在人類社會都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外國人,既然你不可能深層次地觸及到裡面,那麼,外人對日本真正意義上的瞭解,只能是皮毛之事了。這是一個巨大的鴻溝,決非輕易可以跨越的。

早在1887年,當時的日本軍部首腦,參謀總長山縣有朋就制定了所謂的《征討清國策》。在這個計劃裡,它規劃日本以5年為期做好準備,抓住時機準備進攻,要對中國進行一場同國運相賭的大規模的戰爭。

《征討清國策》建議:一,在戰爭爆發後,日軍一部分南下佔領中國長江流域的戰略要地,阻止江南清軍北上,而以日軍主力進攻北京。二,如果日本戰勝中國,則在於中國締結和約時,將中國的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舟山群島,臺灣,澎湖列島和長江兩岸十里之內,劃歸日本版圖。三,同時,將中國全境肢解為東北,華北,江南,青藏,內外蒙,甘肅,準噶爾等小國。可以分別由清政府,前明朝皇室後裔,**喇嘛,蒙古王公或部落首領統治。但是,他們都必須在日本的監護之下。”其野心勃勃,讓世界為之震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美國記者愛潑斯坦就在湖南常德所親眼目睹的日本軍隊暴行,他給《時代》週刊發了一篇這樣的報導,“人們會問,日本農民在國內視糧食為珍寶,十分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但為什麼到了中國以後,他們不僅掠奪中國農民的大米,而且朝著運不走的糧食大小便。人們會問,是什麼原因,使得日本兵在進入孤兒院後,偷走孤兒的被褥,並不厭其煩從樓下的院子內搬來大石頭,將一所職業學校的紡織機砸得粉碎?他們闖入學校,向牆上猛摔墨水瓶,從中又得到什麼樂趣?”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略戰爭的巨大內在動力。

一位侵華日軍士兵聲稱,“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極崇高的,極其偉大的,高深莫測的。在武士道之刀發出正宗的鋒刃寒光中,藏匿著連列強都畏懼的深不可測的震懾力和玄妙。”

豐臣秀吉甚至在過去的一場朝鮮戰爭中,不顧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命令只穿著草鞋的士兵作戰。結果,一場戰打下來以後,有好幾萬名的士兵被凍掉了腳趾頭。

日本軍隊普遍存在著暴力神聖的氛圍。二戰時期,日本軍部在給士兵的作戰手冊裡宣稱:“每一顆子彈都要以皇家的方式發射,刺刀的每一刀都要燃燒著國家情操。”

許樂天司令員把自己的思緒從案頭的書籍拉了回來。剛剛,他找到了一個總書記特別交代要自己下手的目標,它便是三菱重工公司位於青森縣六所的鈾濃縮工廠。情報表明:這個工廠採用非常先進的離心發提煉濃縮鈾,其設計能力為1800噸鈾,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廢料處理加工廠。

日本人是此地無銀00兩。它名義上說是一個普通的核子廢料處理廠,但這麼強大的濃縮鈾生產能力,製造核武器才是日本人的真正目的。曾經,有一位防衛廳軍官無意當中“說漏了嘴”,“一旦需要,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造出核武器。”

應該說,日本人在冶金、機械、造船、鋼鐵、航空、核子工業等軍民兩用領域裡都有一流的技術和能量巨大的生產能力。而且,他們很聰明,早早就建立的門類齊全,寓軍於民的“平戰兩用”軍事工業體系,把其巨大的戰爭潛力隱藏在看不見的非軍事領域。

005年,防衛廳新出籠的《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計劃》羅列了優先發展的六大高技術專案,它涉及海、空、陸、天和電磁等領域。它們無疑為日本自衛隊在謀求絕對優勢軍事力量方面增添了動力。

許樂天司令員在手裡的日本地圖上往青森縣內打了一個叉,然後如釋重負地喘了一口氣,“慢慢來,不著急,一定要找著要害的地方攻擊。”許天樂司令員輕聲安慰自己。

這個時候,許樂天不經意地抬手看了一下手錶,“噢,都已經是清晨點了。”早超過同女朋友“老太婆”約定的QQ網上聊天時間。

許樂天司令員是在一次很偶然的網上散步中認識了這個名字叫“老太婆”的聊天網友。

當時,一位網友留言說,“求求您,拜託不要鬆手,我已經抓住您的手了。”

許樂天司令員本來是一閃而過的,聽到這麼有趣的懇求,忍不住走了回來,“你想幹什麼?我很忙的。”

“我只想和您說一會兒話。”對方可憐兮兮地進一步懇求。

“你多大?”許樂天問她。

“我是一個小女孩。”對方回答說。

“小女孩?”許樂天笑開了,“我怎麼相信你?這年頭,在網上裝嫩的老女人多著呢。”

於是,許樂天司令員就在按鍵上打上“老太婆?”三個字,並加上了一個問號。

一小會兒計算機屏幕上出現了“老太婆給您磕頭請安”的字眼。許樂天司令員不自覺地笑開了.

“老太婆如果摔倒了,天是不是便要塌下來了。”許樂天司令員誇張地說。

“杞人憂天。”對方回答說。

“我要睡覺了,下一次再聊。”許樂天司令員打著哈欠。

“告訴我您的名字,您就可以睡覺了。”對方要求說。

“孫子。”許樂天司令員也鬥趣地打下了這兩個字。

“那好吧,明天見,孫子,老太婆祝您晚安。”然後,對方便銷聲匿跡了。

都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每天晚上的午夜時光,是許樂天司令員和“老太婆”的聊天時間。每一次,一看時間到了,許樂天會推辭掉一些日常繁瑣小事,許樂天一頭扎進聊天網了。時間久了,彼此之間有了一種老朋友一般的神奇默契。

“老太婆,孫子給你老人家請安了。”許樂天司令員一進去聊天室,便開始調侃一下。

“您是一隻早起的鳥兒,早起的鳥兒有蟲子吃。但是,老太婆我好吃懶做,所以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給留您,很不好意思的啦,孫子。”老太婆一開始就沒有正經說。

“你這個睡不著覺的老太婆,你一定是一隻怪異的夜貓子,深更半夜的,有沒有找到合你胃口的東西,很悲傷的啊?”許樂天司令員跟著逗她樂。

“牙齒壞了,咬不動好吃的東西,能不能借一下您的牙齒用一用,孫子?”老太婆唧唧歪歪問他。

“孫子還沒長起牙齒呢。不過,老太婆,您是前輩,孫子記住了,只要我一長出牙齒,我就把牙齒借你,讓你咬第一口。這樣夠可以的嘛。”老太婆信口開河說著,許樂天司令員忍不住“嘿,嘿”笑起。

“孫子啊,您可真夠孝順的。孫子啊,您可記住一定要多補丐,老太婆就惦記著你快快長大出牙齒呢。到了那個時候,我把自己的孫子武裝到牙齒,可以堪稱世界一絕呢。您說呢?”老太婆外婆哄孫子一般討好許樂天司令員。

“有玉照嗎?孫子好想一睹老太婆的廬山真面目。很希望看到老太婆月亮嫋嫋一般升起的美妙一刻。”許樂天司令員心裡突然湧上一股馬上見到老太婆的強烈欲望,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對不起,老太婆整天忙忙碌碌,只看到的盡是別人,看不到自己的了。孫子,您能幫老太婆一個忙嗎?如果您看到一個臉上長著九九八十一道皺紋的老太婆,那個老太婆就是我啊。拜託您,如果您在某一個地方看見她,請您告訴我一聲,這樣,我就會找到丟失的自己的。”老太婆開始胡說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來。

“老太婆,你成家立業?你兒女成群嗎?”許樂天司令員有心詢問她自己最關心的事情。

“老太婆尚未嫁娶,不過,孫子現在倒是有一個。他不錯,知書達理,會孝順人。現在,我都害怕他會離我而去的。”老太婆她想佔許天樂司令員的便宜。

“老太婆,別太傷心。將來,有一天,你駕鶴西去的時候,孫子我會送你一程的。”許樂天司令員開口安慰她。

“孫子啊,這麼說來,我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老太婆了。不過,您一定要答應我,替我送老的時候,您千萬不能痛哭流涕的啊,老太婆我有一個不好的毛病,只要一聽到別人的哭泣聲,我就會掉牙齒。孫子,您總不忍心讓我掉牙齒的嘛。現在,您一定明白老太婆我為什麼沒有牙齒的原因囉。”老太婆又開始嫦娥奔月,不著邊際了。

許樂天司令員成心逗老太婆一樂,便為難她,“老太婆,你可知道世界上什麼人沒有牙齒可以吃得肚肥腸圓嗎?”

“沒聽說過的啊。”老太婆實話實說。

“汽球呀。難道氣球不都是這樣的嗎?”許樂天司令員信口瞎編一通。

“但是汽球是東西,不是人呀。”老太婆提出不同意見.

“但汽球有腦袋,會說話呀。”許天樂司令員開始胡說八道了,“老太婆,世界有長著腦袋瓜,會說話的東西不應該是人嗎?”

“哦,對不起,孫子啊,老太婆胡塗啦。您是對的,汽球沒有牙齒,所以它跟老太婆一樣都是人呀。”老太婆也開始跟著許樂天司令員信口雌黃了。

“哈哈哈”,老太婆和孫子幾乎是同時爆發出一陣笑聲。

“親愛的老太婆,可以告訴我,你住哪裡?”許樂天司令員問她。

“孫子,老太婆住在太陽昇起來的地方。”老太婆回答說。“您呢,孫子?”老太婆反過來問許樂天司令員。

“我住在太陽歇息的地球角落。”許樂天司令員回答說。

“孫子,我現在對您開始好奇了。您能告訴老太婆,您是幹什麼的?”老太婆饒有興趣地盤問許天樂司令員。

“喔,我是賣‘幹蘿蔔棒子’的。”許樂天回答說。

“噢,孫子,做生意的啊,那您一定很有錢囉。”老太婆問許樂天司令員。

“老太婆,等孫子攢夠了錢。如果那一天,孫子又沒有長出牙齒,孫子我就為你買一副假牙齒。這樣可以嗎?”許樂天司令員假惺惺地說。

“多乖的孫子呀,老太婆明白了,老天讓老太婆不長牙齒,是上蒼為了讓老太婆認識一個乖孫子。。”老太婆說話充滿了想象力。

“孫子,您的幹籮卜棒子生意還好嗎?”老太婆關切地問.

“今天不錯的啊,有10根的‘幹籮卜棒子’有人定貨了,孫子一心想著早日把它們賣掉了。”許天樂司令員天若有所指地說。

“多可惜呀,孫子啊,老太婆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把東西賣掉呢?老太婆沒有牙齒,也咬不動,要不然,您可以把它們送我,孝敬我的。”老太婆說話一副貪心的口吻。

許樂天這邊沉默了一會兒,沒有一絲的動靜。

老太婆急了,緊緊張張地問,“孫子,掉線了,您線上嗎?”

許樂天司令員“哈哈”笑起,“老太婆,你家孫子上洗手間呢。孫子人小志氣大,他可不是蹲著小便的啊。”

老太婆說,“孫子應該感到驕傲啊。孫子不見那一股黃河之水天上來,長江滔滔奔流東海;此曲只應天上有,天上人間共和諧啊。”

許樂天司令員不禁開懷大笑,“老太婆,你的幽默和通達已經登峰造極了,讓孫子刮目相看了。”

老太婆好奇地問,“孫子,您平常喜歡什麼?”

許樂天司令員做惡劇地說,“我做夢都想聽你唱歌。它一定是天籟之音,讓孫子如痴如醉。老太婆,你可以嗎?請務必露一手。”

“不行呀,孫子。老太婆我沒有牙齒,唱歌會像拉破風箱一樣。不過,我答應您,孫子,等您過生日的那一天。我為您奉獻一曲《天籟之音》。您過生日的那一天,意味又長大了一歲,一定也會長牙齒的了。到時候,老太婆便可以借您的牙齒擋擋風。”老太婆又滿口瞎說。

這樣,許樂天司令員中邪一樣。每天晚上的午夜時光,他一定會如約同“老太婆”在網上幽會。(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護花兵王天庭尋物員都市護花兵王護花兵王在都市無狀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