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遊戲->龍巢暴君->章節

第一百三十二章 變溫還是異溫路線?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爪牙山脈,龍巢之中。

地表的龍巢建築,已經逐漸搭築起來。

雖然只是經過了簡單的搭築,但是,比起沒有完全的露天的地方,稍微有點遮擋的情況下,渡過這個冬天,或許會更簡單。

那滿是屍骸和亡靈的沼澤,地行連續關注了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沒有發現變化的情況下,也沒有再把注意力放在那邊。

戰爭。

戰爭,毫無疑問與死亡相伴。

地行早已經習慣了巢龍們的死亡。

反鴉被找到時,距離它原來的所在位置,有接近十公里遠。

地行並不確定是它自己飛了那麼遠之後,被淵龍找到,然後又送了一段距離,還是被淵龍送了那麼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

地行的目光轉向了反鴉所在的位置。

它正在站在一棵巨樹旁,視線盯著一隻正在挖掘和搬運泥土的淵龍上。

反鴉對於那只救援了它的淵龍,顯然很是關注。

但是,那只淵龍,已經死了。

地行破例地沒有拆分這只淵龍的骨骸去孵化更多的淵龍,而是將它的整具屍體都作為單個素材,以完全克隆的方式把那只淵龍孵化了出來。

隨著龍巢的擴大,固有龍群的數量增長,巢龍之間的社會結構,也已經逐漸形成了。

以龍人們為首,已經有一批巢龍在他的填鴨式教導下,學會了和其他巢龍交流,學會了知識,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東西。

“死亡”,同樣是社會必須經歷的話題。

怎樣看待死亡,怎樣看待死者,喪葬文化相關的價值觀,未來會愈發重要。

他,需要給予死去的巢龍以“榮耀”嗎?

這似乎理所當然。

但是,一旦這個問題和“孵化”,和“復活”掛鉤,那麼......

以前者屍骸為素材“迴歸從原初之地後,又降生”的新生巢龍,是否應該繼承前者的一切?

財富,儘管現在還沒有,但是任何私有財產,比如一些龍人持有的武器。

地位,不僅僅是他所賜予的地位,還包括社交地位,它們的朋友、戰友,伴侶,是否應該將其視為同一只巢龍?

如果選是,那麼,可以想象,會滋生出大量的倫理方面的問題。

如果選否,“從龍巢中降生”的神棍說法,應該如何修正和補充。

的確,現在想這些或許還有些早。

但,這的確是他需要注意的問題。

或許,可以從名字著手。

比如之前死去的那只淵龍,是一隻帕克氏龍,它的名字,為了方便地行自己辨認,它的名字自然就是“帕克氏淵龍”。

那麼,在這樣的“復活”之後,它不應該和原本的帕克氏一樣——

地行選擇了一個簡單明瞭的方法——加數字標識。

帕克氏二世?帕克氏二代?

如果是用孵化死去巢龍的方式降生的,那麼就叫它二世。

如果是繁衍出來的,那就是二代。

儘管現在還沒有形成二代巢龍,但地行並不覺得現在想這個還早。

事實上,已經幾隻巢龍關係很親近了。

哪天它們下蛋了,地行也並不覺得奇怪——畢竟,它們孵化下來,就是成年體型了。

不過,比起這些,地行的目光落在了其他的淵龍身上。

一個又一個地下洞穴,已經被挖了出來。

之前下的暴雨,並沒有給這些洞穴留下什麼積水——

相反,因為寒冷的緣故,那些雨水反而讓地下變成了凍土,讓洞穴變得更堅固了一些。

但地行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

別說因為熱惰性,冬天地下溫度會比地上高,就說有生物長久居住的地方,溫度自然,會高一些。

那些沒有及時滲走的水,可能還會有些危害。

不過,應該也沒有太大問題。

巢龍們並不是它們的恐龍“祖先”,擁有奇幻能量的它們,要更強壯。

地下洞穴裡,也堆積了很多曬乾晾乾的草料和木片,可以給它們當巢用。

大冬天的,直接貼地睡,就算奇幻生物能抗,也要額外消耗能量,地行還不至於傻到讓它們直接貼地休息。

“巢龍”——看來這個稱呼還是挺應景的。

不過,地行要考慮的不止這個,他還得考慮......

要不要讓一些巢龍演化【冬眠】、【變溫動物】之類的標籤。

尤其是沼龍。

儘管水下比水上要熱,但是,消耗也大。

冬天到了,植物的生長基本已經停止了,動物出沒也越來越少。

降低耗能,讓巢龍們在不必要行動的情況下給他節點能,也是一個辦法。

至於為什麼先選沼龍......因為,河邊池塘裡的魚,已經沉底長眠了。

哦,不是死了,就是字面意思的“長眠”。

這個世界的魚,是會冬眠的。

這點,讓地行有些詫異。

因為,前世,生活在水裡這類導熱速度快的環境之中的生物,本身不會具備高體溫,自身體溫長期趨近於水溫,同時,它們都是變溫動物。

或者說,恆溫動物才是前世生物之中的少數派。

但,即使是恆溫動物,也不代表著不會改變體溫。

恆溫動物在睡眠休息的時候,體溫也會稍微降低,通俗而不嚴謹地說,原因是其本身是不需要支撐肢體運動之類的活動,無需“預熱”,只需要維持體內穩態的溫度就可以。

會冬眠的“恆溫”生物,體溫下降就更為明顯了,甚至被專稱為“異溫動物”。

不過,不同的冬眠生物,下降的溫度不一樣的,如之前說過的蝙蝠之類的生物,極端的甚至體溫差跨越60個攝氏度。

休息時降低體溫,毫無疑問是個節能的好方法。

但是,問題來了......

根據地行的觀察,一些恐龍本身就具備異溫性或者中溫性,還有一些恐龍是恆溫的。

但是,在演化之後,幾乎所有的巢龍都是恆溫動物。

至於為什麼......

恆溫動物的體內環境,除了可以持續生長且生長快,不會因為環境溫度低導致生長放緩、增加分佈範圍這兩條對於地行來說目前沒啥用的優勢之外,還有更利於包括思考之類的長時間的運動耗能行為等等。

控制變量的情況下,把鱷魚變成恆溫動物,它的戰鬥力會更強,會變得更聰明,但能耗也會更高。

地行當然不可能讓巢龍往變溫動物的路線走,要向資源妥協,他也只會選異溫動物的路線。

什麼擴大規模,擴大數量。

不存在的。

食物資源不夠,想擴也沒得擴啊。

地行望著龍巢之中那一隻只正在忙碌的巢龍,不由得扭頭看向了另一個方向。

發展的問題,還是得用發展來解決。

開源節流,開源節流。

只想著怎麼節流是不行的,還得開源。

擴!張!

伴隨著血能波動泛起,正蜷縮著身體,以羽毛保溫的反鴉,勐地從巢中抬起了頭。

ps:三更結束,睡覺。

相關推薦: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我薅羊毛能大爆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超神學院:元素之主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晶片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DNF之在阿拉德當導師我有DNF女法面板農門繡孃的誥命之路影視世界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