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遊戲->龍巢暴君->章節

第一百零四章 龍巢氏族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經過地行指揮,一隻只恐龍們將這座新據點,將龍巢緩緩地建立了起來。

這個為恐龍們建立的龍巢,也並沒有太多複雜的結構,只不過是把地表雜亂的樹枝、小樹、碎石之類的事物清除,只留下一些較大的石塊和樹木。

龍巢是建立在靠近那條小河附近的。

因為需要飲水、還有清潔之類的需求。

沼龍們更是直接住在河岸邊一塊塊邊角平滑的零散巨石之間。

唯有因為地行為了未來勢力,提前著手喪葬制度而弄出了些許儀式感的“龍巢”。

他現在的恐龍勢力,比較趨近“真社會性”。

一切新成員的誕生,都依靠他來製造。

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繁衍能力的恐龍們,新生恐龍的誕生,完全依靠他,依靠他透過擴充套件核心進行。

一個社會,一個勢力結構,文化是必須的。

文化是它們在地行不指揮的情況下,行事風格、目的動向的驅動力。

而一個社會的文化結構形成,也脫不開歷史。

“經驗”,是所有生物認知行為的重要環節。

歷史,毫無疑問是各種經驗的重要載體。

權利和義務,首先要明確。

地行不是,也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好人”,從打算成為暴君,獨裁統治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一切的打算。

他將自己描述為帶領和決定這個所有龍巢氏族的統治者,整個族群意志方向的把控者。

龍巢,就是他準備建立的,這一支由恐龍演化而來的族群的統稱。

氏族,是現在這個族群勢力的規模。

至於父系氏族還是母系氏族,有那種東西?

他是目前唯一能夠製造新成員的,非要說的話,他就是“唯一的父”、“唯一的母”。

他的死亡,可能就代表整個族群的覆滅。

這沒有意義,他也不準備在這上面下功夫,畢竟以後遲早要嘗試著讓龍巢個體自行生產繁衍。

他又不是蜂后,再能生又能生多少。

不過,“神性”這東西,接觸越多,逼格就掉得越多。

儘管他因為打算獨裁,所以要把握思想和物質上的統治權,但不能真的把自己宣揚為神——

因為他現在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力量。

一旦出現他被打敗,甚至他受傷的情況,就會掉逼格,恐龍們沒準就會打算群居動物經常出現的搶奪統治權的操作。

要玩就玩三位一體的宗教套路。

把神捧成一個所有恐龍都無法實質接觸的架空意象,然後他作為“大祭司”、“大主教”,神權君權合一。

他是那個虛構神的唯一代行者。

但是,地行不準備賦予這個神獨立人格或意志之類的形象。

血脈,或者說遺傳、繁衍,是最簡單,也是最明確的群體自我定位方式之一。

一個人,有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團體,有自己的團體目標,一個族群,有自己的族群方向,一個宗教,有自己的教義。

走祖先崇拜的神化路線是最簡單的,也是最契合他的。

“壯大族群”,就是這個族群的信念。

而地行,就是壯大族群的關鍵。

效忠於他,就是效忠於族群。

把族群和他嫁接在一起。

至於他的擴充套件核心,地行反而不準備說明什麼。

無論是去描述它的重要性,還是去架構它的的歷史,都會導致一些不必要的關注。

地行雖然需要保護擴充套件核心,但是,也需要透過它們來進行一些偵查。

實在不行,就把它定位為“信物”。

拿到它,就等於得到了地行的信任。

搞太多花裡胡哨的反而不好。

按照這個大框架,地行也特意虛構了一段“歷史”。

“龍巢”的子民,分成多個氏族,但是,這些氏族,都在過去,在遠古的天災之中被毀滅了,而他要復興這一切,需要壯大族群什麼的。

事實上也沒錯嘛,除了今鳥類,恐龍就是全滅了。

地行的視線,掠過了那片經過簡單裝飾的“龍巢”。

地面上,刻著一個由以恐龍為首的古生物輪廓變形、簡化而來的文字符號。

邊上還刻著一些“龍巢文”。

可以這麼說,就是恐龍主體的中文藝術字型,只不過改動稍微大了那麼一點,介於金文和小篆之間,象形成分多了一些,除了他之外,其他穿越者大概看不懂的地步。

這個看上去神棍氣息十足的孵化臺地面之下,埋著一顆擴充套件核心,而在地面上,一顆顆守衛卵,正在孵化中。

恐龍人們,正守在巢臺邊上。

然後,按照地行目前劃分的幾個龍種大類,讓各個恐龍氏族以巢臺為中心,分佈在四面八方居住休息。

別問地行他為什麼會在這裡搞這些有的沒的。

因為他又開始給自己人工演化了,蛋外一天,變蛋十天。

演化的時候,無聊啊,他能怎麼辦?放空自己,冥想?

動彈不了,不就只能想了嗎。

當然,也可以去指揮其他龍類,玩玩微操。

【羽飛龍】數量13,目前在北邊的森林,以反鴉為首,帶著一顆擴充套件核心,搜尋之前發現的那群矮人。

【翼飛龍】數量15,目前在小河東邊,之前遇到那群“狂獸”鳥獸的地方,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一些素材。

【鱗翅龍】數量9,目前分散在龍巢周圍,依靠體型較小的優勢,偵查警戒。

【淵龍】數量21,15只在沼中島地下,6只在現在的龍巢周邊幹活,修正地面。

【鎧龍】數量6,1只和淵龍在一起,5只正在孵化中。

【沼龍】數量10,位置,龍巢旁邊的小河裡,一半順流而下,一半逆流而上,看看能不能發現什麼東西。

【王龍】數量7,都是恐龍人姿態,蜥蜴人體態的5只,精靈體態的1只,人類體態的1只。

加起來一共81只,龍巢這邊65只。

只是,地行還是有點糾結。

雖然現在他能夠透過擴充套件核心,遠端採集化石素材,然後在這邊孵化。

但是,炮灰一直用恐龍,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

儘管可以把死去恐龍的屍體回收,再孵化,甚至可以做出類似把死去恐龍的屍體分成兩半,分別孵化——

就算屍體完整度和標籤等級掛鉤,不完整的屍體素材用來孵化會導致標籤等級下降,但是素材會變多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地行一開始嘗試這麼操作的時候,也有些意外能成功,但仔細想想,又覺得這種操作沒有什麼問題,也不覺得是bug——

生物的骨骼,無非是生物自身合成的器官組織結構的一種,無論是血肉和骨骼,都是在生長過程中不斷變多的。

割掉一塊肉,可以再生,骨頭損傷,膜化成骨和骨骺成骨都可以補充。

說到底,生物本身也是個精巧的、擁有自我修復功能血肉機械。

本來,他還擔心素材不夠的問題。

但是,發現可以這麼操作之後,只要有一隻恐龍,他就可以製造出無數只同種同類,只要時間、能量、食物資源足夠,那麼可以變成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只,指數級增長是沒問題的。

然而,他最缺的,就是時間、食物資源和能量了。

哦,還有就是,基因都來自同一個個體,基因多樣性可能會有點問題。

但是......都存在寫作“人工演化”,讀作“血肉重塑”的手段了,多樣性,多演化個十七八九輪就完事了。

比起這些,他更好奇,核心是走了個什麼流程,才能把化石轉化為素材,可以用於克隆製造之類的方面?

帶著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的這個核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還有,那些標籤上的註釋,到底是誰寫的?

那種語氣和習慣......儘管莫名眼熟,但地行可以肯定,他沒寫過。

唉,自己當初做mod的時候,為啥不設定為一秒就演化完成呢?

如果自己真的設定為一秒就演化完成,在這個世界,能夠實現嗎?

那個mod編輯器,到底什麼來頭?

自己,到底為什麼會穿越過來你?

只是因為“巧合”?

晶瑩的蛋殼中,地行的思緒浮動著。

相關推薦:我真的不想努力了我薅羊毛能大爆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超神學院:元素之主精靈之我有一個精靈晶片諸天輪迴:從港綜開始DNF之在阿拉德當導師我有DNF女法面板農門繡孃的誥命之路影視世界漫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