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另類書僮->章節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把金殿改成菜市場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皇上記得不?半年前你甫獲皇位的時候臣就讓你要肅清劉克明的黨羽並且遣散了皇宮裡許多宮女以及太常音聲等人這就是為了今後打算讓王守澄等人在宮中藉以監視皇上的力量最化……現在既然皇上覺得應該要開始謀劃了那麼臣以為這第一步……”

聽到杜風這樣一李昂便著急的問道:“第一步是什麼?”

杜風淡淡一笑:“是時候將李德裕調回長安了也是時候讓李宗閔換個位置了。”

李昂略一思索還是稍稍的有些不明白:“這是為何?”

“現如今朝中的軍力幾乎都集中在王守澄和梁守謙兩人的手裡至於各地兵力則是各道的節度使掌握對中央的形式根本起不到任何輔助的作用。況且河北三鎮隱隱已經有讓中央難以排程之勢……句為皇上擔憂的話若不是由於各地的節度使暫時無法合縱連橫我大唐天下堪憂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話的李昂很不愛聽但是再如何不愛聽也得聽著畢竟杜風的完全是實情。

因此李昂也只能了頭:“這些暫且不論我也正是因為知道這些才急於要剷除那些為禍的宦官將朝中十萬神策軍的軍權拿回到自己手裡。”

杜風也了頭:“皇上所的不錯可是這種局面短期內恐怕難以改變。因此臣才建議皇上將李德裕調回長安隨後將李宗閔從中書舍人的位置上挪一挪要給他兒真正地實權了……”

李昂根本沒明白杜風的意圖這倒是也不怪他他就十六歲的年紀從來就沒有嘗試過勾心鬥角甚至連見識這些都見識的不多即便是見識過勾心鬥角也無非就是在皇上面前爭爭寵這種的雞毛蒜皮的爛事兒。而且。杜風的也太過於模糊了李昂要是明白了。他也就不需要杜風了。

“你到底想什麼快兒直。我沒工夫跟你這兒猜前猜後的……”李昂有兒不耐煩了。

可是杜風沒辦法跟他直啊要是真把杜風考慮的事兒都出來直能到後天早晨都不完。想想吧這是一部中唐史啊……按照正史憲宗是標準的中唐而之後地穆宗和敬宗則就是中唐逐漸走向衰敗的時候到了文宗李昂這兒。稍稍地有些起色但是由於甘露之變的失敗直接導致了李昂最終地失勢沒二年他也就死了這後頭就徹底成為了晚唐時期。基本上正史上的中晚唐就是這麼劃分的可以。李昂是一個分水嶺。

現在在杜風的幫助下李昂提前獲得了皇位但是整個的大的歷史形勢還是很類似。即便是熟知歷史的杜風也需要大量地時間去安排和策劃一個成功的甘露之變。杜風也並沒有打算換個什麼方式按照古人的迷信思維採取天降甘露實乃祥瑞的方式實在是最好不過也是一次性將王守澄等人撲滅的最佳途徑。

這兒插一下正史上王守澄等人的下場:李昂應該是在826年登基然後到了835年地時候想了個辦法把王守澄弄死了。可是那個時候王守澄已經不再是真正的宦官之中的掌權者了他當時年歲已大基本上算是日薄西山了。而當時比較牛叉地宦官是一個叫做仇士良的以及一個叫做魚弘志的。當時王守澄就屬於那種退居二線的黑社會老大當時梁守謙已經死了(自然死亡)他手下的兵權已經交出去了就掌握在仇士良和魚弘志手裡。他自己則只是管著一個內侍省了。要王守澄這人也是倒黴催的派了倆手下去監視李昂一個叫李訓一個叫鄭注這倆人都是王守澄推薦給李昂的沒想到李昂明知道他倆是臥底但是卻依舊許以高官厚祿極為重用。於是這倆人很快就像是《無間道》裡的劉德華似的開始覺得這黑社會不好混還是跟著皇上比較好於是乎就叛變了。藉著這倆傢伙的手就把王守澄給弄了杯毒酒給毒死了。隨後要給王守澄風光大葬把各處鎮守的宦官都調回到皇宮裡是參加王守澄的大葬又什麼天降甘露之類的這幫宦官就都來了。然後在大明宮邊上的左金吾大廳裡秘密埋伏了刀斧手準備將這幫人一舉全都給殺了。可是沒想到卻被仇士良看出了破綻立刻帶著幾個親衛將李昂給綁了挾持著就奪路而逃。逃出去之後集合了兵力把李昂身邊一些幫著他的大臣們全都給幹掉了隨後李昂基本上就跟被軟禁了似的沒幾年就鬱悶而死。唐朝徹底就成了宦官把持的一個朝代而後李昂的弟弟武宗登位大唐的繁華就徹底的煙消雲散了。

當然這裡頭還有許多其他的事兒比如牛李二黨相互傾軋導致大臣們也無心國事只是搞權力鬥爭以及天災導致民不聊生等等等等狀況情況極為複雜。

杜風很清楚這段歷史可是他畢竟只是一個普通人可以藉助自己對於歷史的熟悉而改變其中的一些細節總結一下失敗的原因而使得此事走向成功。但是如果要求他憑一己之力去改變整個歷史那就有兒扯淡了所以呢杜風一時半會兒也沒辦法跟李昂解釋的清楚。

他的計劃一開始則是要讓主戰派的李黨諸人回來當權而牛黨的人也不能讓他們閒著也得負起責任來。他就是要造成那種朝廷上你爭我奪的局面。要知道在正史上幾乎從來沒有過牛李二黨的主要成員同時官封極品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牛黨當權就驅逐李黨出京。而李黨當權就驅逐牛黨出京這就使得他們無論誰當權都要跟宦官搞好關系從而獲得官宦地支援以期讓自己的權力足夠的集中一些。

可是杜風就是要造成這二黨都在朝中再加上一些中立的大臣三方力量對峙形成鼎足之勢才能逐漸的擴張朝中大臣們的實力。從而削弱宦官們的力量。

當然這種事兒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而且要不斷的根據正史進行調整。白了杜風自己也沒有完全的把握。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他又如何能將這些都講給李昂聽呢?

何況即便是他願意講又該怎麼呢?難道去跟李昂講歷史麼?啪地一拍醒木然後一段評書?那是玩單口相聲不是處理國家大事。回頭李昂一問:“你子怎麼知道這些的?”難道杜風又自己夜觀星象什麼地?星卜之學只能看到結果而不能看到過程。這又不是看唐史演義……所以杜風著實是沒辦法跟李昂將這些一切都詳細來。

但是李昂要問杜風也得啊於是杜風只能到:“皇上臣目前能考慮到的也只是逐漸地加強朝中大臣們的力量。至於之後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臣不是神仙不可能現在就把全盤的計劃制定出來。臣的想法是。將李德裕和李宗閔這倆人讓他們倆都在中書令下做個平章事拜其為相……”

“這倆人一貫不合你讓他們同朝為相豈不是整天都要吵鬧不休?”李昂皺了皺眉頭很是不悅。

杜風笑了:“臣正是要他們吵鬧不休。”

李昂一愣心杜風這子失心瘋了?搞得金殿之上整天像個菜場似的好玩麼?

不過他也沒出口等著杜風接著。

“皇上是不是覺得臣在胡鬧?”杜風笑著問道李昂了頭杜風再笑笑:“現如今朝中的宰相基本都是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傢伙包括裴度這個老頭兒在內韋處厚也只是敢於直諫沒有別地太大作為。而李德裕則不同此人對於河北三鎮以及其餘的藩鎮早有不滿且一貫以軍事見長他若是有朝一日一旦拜相必然會提出讓皇上討伐諸藩鎮節度使的奏表。李宗閔此人跟牛僧孺一樣都是主和派這從他們三年前主張跟吐蕃和好的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若是這二人同時拜相不用一定是整天為了這個爭吵不休。而其餘那些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傢伙也自然會被迫著逐漸表明自己的立場。根據臣地猜測裴度這個老頭兒肯定會主戰的從前他在至神孝皇帝(憲宗)手下剛剛拜相的時候也是個主戰派。而韋處厚此人性格穩和必然會逐漸靠向李宗閔一派況且他一向跟牛僧孺交好……”

李昂聽了半天還是不明白反倒是越來越糊塗而且越地不滿:“你這麼攪和豈不是跟現在局勢一樣?反倒讓朝上終日爭吵不休叫天下庶民笑話……”

杜風笑著搖了搖頭:“非也非也皇上您錯了!”

李昂臉當時就黑了心這天底下敢這麼自己錯了的人也只有杜風一個了吧?不過也沒轍人家是自己的幹哥哥。

“臣並非有意冒犯皇上而是朝中大臣爭鬥越是表面化那幫宦官的警惕性就會越低雖然他們掌控著兵權但是議論朝政的權力他們卻是沒有的宦官畢竟不能涉政。所有的力量都是在反覆的鬥爭之中逐漸成長的……只要王守澄那幫閹人警惕性降低一個個等著看熱鬧那麼朝中大臣的權勢就會越來越強況且皇上您還忘記了一個人這個人到後來恐怕能影響到很大的局勢……”

李昂一愣隨即恍然大悟笑著:“你是你自己吧?”

杜風嘿嘿一笑:“正是……臣雖無能但卻跟各家大臣都頗有交好……”

“你?你跟大臣交好?你少參他們幾本他們就真的跟你交好了!”李昂忍不住冷冷的打斷了杜風的話。

杜風還是嘿嘿一笑:“皇上臣自以為參過的官員都是些無關痛癢的人物至於朝中現在的真正的實權派以及臣以為將來必然對我朝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官員可是一個都不曾觸及啊。那些草包官員臣得罪了也就得罪了到時候裴度牛僧孺這幫老家夥不得還要對微臣感激不盡呢!”

李昂一想也對杜風參的人是不少可是好像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看來這子是謀劃已久啊……李昂不禁感到有些欣慰杜風為他考慮的的確足夠長遠了登基之前的事兒就不了登基之後杜風所做的任何事現在看起來好像都跟削弱宦官的力量以及如何復興皇室有關。

想到這兒李昂心中不免多了幾分溫情臉上也露出了微笑微微頷看著杜風。

“臣是個主戰派現在擁兵自重很有些不把朝廷放在眼中的節度使無非是蜀中的幾個再加上河北三鎮其中蜀中諸鎮臣以為不足為慮真要想滅了他們隨時也就是皇上一句話的事兒。而河北三鎮才是真正的隱患他們處於中原之外不遠卻猶在關內實屬得隴望蜀之勢啊若是他們三家節度使聯合起來即便是伐入關中也不是太難的事情。”到這裡杜風又賣了個關子……

相關推薦:血之聖魂輪迴,我只想長生!西莊大廚看世界我自己就是魔法師軍團第八個聖人一代拳法我的女友是羅剎一夜暴富之後選擇了回農村尋屍人尋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