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李逵的逆襲之路->章節

第775章 文官都是戲精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抬頭看向高聳的城樓,李逵在那麼一瞬間的功夫想要抬腿跨入這座千年城池。

燕州!

北國之都。

不過,李逵別看平日裡粗枝大葉的,那是他不想和人掰扯,裝愣呢!真要是關鍵時候,他還是很靠譜的。

收起想要邁腿的腳,然後看向了仁多保忠,拉著他上了城頭。輕聲問他:“仁多使相,知道規矩嗎?”

使相,一般都是低階官員稱呼高級官員的稱謂。

當然能夠稱得上‘使相’的官員,本身官職肯定不低。比如說副樞密使,左右尚書僕射等等。在京城外,有一種官員也可以被稱為使相,那就是開府儀同三司殊榮的官員。

而節度使,只要不混得太差,基本上都能享受如此殊榮。

李逵稱呼仁多保忠為‘使相’,看似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實際上,李逵的職權要比仁多保忠大一些,這就有問題了,有拍馬屁的嫌疑。

仁多保忠雖說是党項貴族,投靠大宋之後,也是兢兢業業不敢懈怠。如果有下級官員來他這裡拍拍馬屁,當然可行。可是李逵來拍馬屁,仁多保忠說什麼也不敢應承,他怕折壽。

仁多保忠急忙作揖,躲瘟神似的對李逵拱手道:“大帥,你就別消遣老夫了。”

“沒有啊!”李逵挺委屈,好不容易拍一次馬屁,馬還受驚了,就差給他跪下了。不過,這樣一來也好,省得他費口舌。

他拉過仁多保忠道:“仁多將軍,你以前在西夏的時候,攻破遼國的城池之後,會選擇什麼樣的方式進城?”

“沒攻破過,不知道!”

就仁多保忠的反應,一聽就知道這傢伙不會說話。

即便西夏沒有攻破過遼國的城池,難道就不會順著李逵的思路想下去,然後給李逵一個滿意的回答嗎?

這有什麼難的,非要李逵掰開了揉碎了說出來?

“那麼……那麼總該攻破過大宋的城池吧?”

李逵比劃道:“打比方說:你率領大軍攻破了金明寨,不行,金明寨沒啥搞頭。就說你當初指揮五萬人馬攻破了延安府治所膚施城。等大軍進入城池之後,你會怎麼辦?

仁多保忠神情悲涼,他覺得李逵這是要卸磨殺驢。

仁多保忠心寒不已,顫顫巍巍道:“李大帥,難道就沒有其他活路了嗎?”

什麼意思?

李逵雙目炯炯有神的盯著仁多保忠,語氣不善道:“仁多將軍啊!你這是信不過我啊!之前,河北兩路,安惇既不想出錢,也不想出力,要不是被本帥逼著,他連真定府都不敢出來。可你不一樣,從河北路趕來,我禁衛軍和飛廉軍上下都念著你這份情。”

“如今遼國的南京析津府已經被我軍拿下,這是燕州,大宋期盼了一百五十年的燕州,終於回到了大宋的版圖。此時此刻,讓你的軍隊先入城,難道也是害你嗎?”

“不是!”仁多保忠急忙搖頭。

李逵循循善誘道:“這不就完了嘛,你進城,對於你們党項人來說,不是頭一次破敵國的城池,不像我們大宋軍隊,一點經驗都沒有。然後,別的我不過問,一切按照規矩來,懂不懂?”

仁多保忠僵硬的脖子緩緩地點了點頭,他倒是有攻破大宋城池的經驗。

不過,也不是正經的城池,是那種邊塞的小城池,人口不多,也不富,連女人都沒有幾個……

可這不是關鍵,關鍵是他覺得李逵在給他刨坑,要埋他。

好在李逵不打算和仁多保忠打機鋒了,太累,這老小子雖說在西夏那頭算是智商一等一的智囊型統帥。

可是根本就不懂大宋的官場規矩。

那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本事就沒有學會。

當然,也有可能是裝傻。

李逵乾脆道:“如今燕州被我大宋光復,這是一等一的大事。軍隊必須要開進城內,但是……你也知道,析津府是遼國最富的城池,也是五京之一,尤其是宮室府庫眾多。這麼一座繁華的城池在你面前,就像是個美女在你面前,難道你就一點想法都沒有?”

“我……”

咕咚——仁多保忠當然有想法,可是他不敢吶。

李逵拍了拍仁多保忠的肩膀道:“放心大膽的去做,不過要按規矩來。禁衛軍和飛廉軍是天子親軍,身為大宋皇帝的親軍,去抄遼國皇帝的家,不合適。還有本帥也要避嫌……”

仁多保忠總算是聽明白了,聽明白是聽明白了,可問題是他很不敞亮,心頭如同烏雲密佈般陰沉。原來李逵和他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讓他去做白手套。

理由李逵正在說:“仁多將軍,你的官職已經是節度使了,再上去就奔著殿前都指揮使的官職去了,這可是軍方太尉,不是本帥對你有偏見,而是你真做不了。”

仁多保忠當然知道他不可能成為京城禁軍的統帥,因為他是投誠而來的番將,對大宋來說,屬於根不紅,苗不正的一類人。

李逵笑道:“這就對了,既然官職沒指望,那麼爵位也別多想。你哪怕做的再光明磊落,立下的功勞再大,也做不了大宋的郡王。而且人吶,不能做的太好,做了件了不得的事,立下大功之後,總得做些錯,好讓陛下放心。入城,洗劫燕州,就是你的機會。你立功了,但也犯錯了,好處落在袋裡,也省的陛下為你的功勞左右為難,豈不是兩全其美之法?”

“寶山空手而歸,這豈不是讓人遺憾?機會來了,如今本大帥讓你仁多部入城,就是給你這個機會。人總該多看看眼前的,爭些個實惠,你哪怕不為你自己著想,也得給你兒子多想想吧?這實惠不就是錢財二字嗎?如今咱們合作,你讓你的兵馬入城,事後得到的好處,你我……”

“五五分?”

仁多保忠覺得這趟買賣似乎也不虧,遼國的都城啊!這得有多少寶貝,他哪怕揹負罵名,也值得做這一趟買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當他剛說出分配的比例,頓時感覺身邊有股子殺氣,向他籠罩而來。

警覺的仁多保忠立刻反應到李逵的不滿,媚笑道:“要不四六?”

李逵臉色更黑了。

仁多保忠跺腳怒道:“三七,李大帥,老朽可揹負了罵名。”

“越有人罵你,你就覺得陛下的信任,告訴你,這便宜佔大了。別總被一些蠅頭小利矇蔽了雙眼,人吶,要做的大氣一點。”李逵怒其不爭道。

仁多保忠氣鼓鼓道:“大帥為何不親自去取?”

這一問,似乎聞到了李逵的死穴。抄家,這種事他最喜歡了,可惜對方身份太不一般,要是普通的遼國城池,李逵哪裡會這方面的擔憂?

主要是這裡還有遼國皇帝宮殿,這關係到皇家的事,做臣子的就得小心謹慎。大宋的言官最擅長就是將子虛烏有的事,煽風點火之後,把人搞臭。要是李逵入了遼國都城,然後……開封府的街頭就該有李逵夜宿遼國宮城,禍害後宮,有不臣之心之類的話了。

李逵在明知道安惇和他不對付,能給安惇遞上給他潑髒水的機會嗎?

遇到個婆婆媽媽的合夥人,李逵也有點火了:“二八,你二,我八,幹不幹吧?”

“幹!”

仁多保忠最後還是將節操丟的遠遠地,免得妨礙他做大買賣。

李逵對城下一揮手,韓資讓買著小碎步來到了他和仁多保忠的面前,就見李逵一指韓資讓,對仁多保忠道:“老韓,自己人。給他立功的機會。城內什麼能拿,什麼不能拿,讓他給擬個清單。”

韓資讓的作用,顯然已經不是自己人那麼簡單了,而是李逵安放在仁多保忠身邊的探子。

韓資讓表情古怪的看向了仁多保忠,對方明顯和他一樣,都是為大宋做事的番將。只不過,他是被逼的,至於仁多保忠就不得而知了。

安排好這些之後,李逵帶著人去了城外的溫泉池。

這也是他為了避嫌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他也想成為第一個踏入光復後的燕州的大宋官員,可是這一步代價太大,他放棄了。

再說了,他也得給安惇一點甜頭,要不然這老小子也不會上當啊!

自始至終,李逵都沒有說過要收服漁陽,順州等邊上的城池,目的很簡單,他覺得在他的英明領導下,收服半個燕雲十六州已經不錯了。

一點不給安惇機會,萬一這老小子給他使壞,可就不妙了。

說起溫泉,燕州附近還真不少,涿州附近也有。

李逵之前就泡了一段時間,頗有感覺。

清淨了兩天,仁多保忠很會來事的送來了幾個胡女,有金髮碧眼的,也有波斯風情的,反正有種送稀罕物的樣子。

三天之後,快馬傳書送到了易縣。

一直在籌謀回真定府的安惇看到了李逵的信之後,坐不住了。立刻找來了王進,催促道:“趕緊整頓兵馬,全軍出發。”

王進遲疑道:“大人,不等李大帥和仁多將軍那邊的訊息了嗎?”

“不是不等,而是訊息已經來了。也不知道李逵如此好運,竟然遇上了遼國爭儲,遼人已經沒有心思守衛城池了,讓他撿了個大便宜。”

說完,臉上浮現出濃厚的嫉妒之色,這等好事,他怎麼就沒等到。

好在不算晚,安惇琢磨著:遼國境內有爭儲風波,那麼遼國的南京道就該是形同虛設,這時候要是趕早了,還能撿到不少便宜。

要是趕晚了,啥好處都沒了。

安惇對王進露出老父親般的微笑,勉勵道:“本官都打聽清楚了,遼國的皇帝要不行了,皇太孫帶著南京道的所有兵馬去了中京。留下的都是蝦兵蟹將,李逵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遼國的南京。我已經讓信使帶去了回信,讓他安心在析津府整頓兵馬,接下來該我們河北東路的兵馬露臉了。”

“王進。”

“末將在!”

“本官命令你即刻啟程,奔赴燕州,之後分兵拿下漁陽,順州等城池……”

王進腦袋嗡嗡需作響,他沒想到自己還要去攻打城池,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可安惇根本就沒有打算和他細說,而是自顧自的傻笑:“這簡直就是白撿的好處,你要給本官掙足臉面,本官才好在陛下面前保舉你。人吶,這輩子要麼站對了地方,富貴沖天;要麼就是抓住了大運,扶搖萬裡。王進,莫讓本官失望。”

王進帶兵先行。

而安惇也馬不停蹄的命令河北等地押運物資,然後浩浩蕩蕩的帶著兵馬朝著燕州而去。

奪取燕州的功勞雖然是李逵的,但不妨礙他也去露個臉,這功勞太大,自己喝點湯也不會遭人嫌棄。

七天之後,大宋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燕州。

安惇是來過燕州的,當初他是以大宋使臣的身份來的燕州。事實上,大宋的文官,京城部堂高官,都來過燕州。比如像蔡京等人,都以使臣的身份來過燕州。

一來,這是宋遼的傳統。

二來,也許大宋皇帝也有意為之,讓臣子們看到,國土還被人霸佔著,需要努力。

看著熟悉的城牆,安惇感慨萬千,當年他來的燕州的時候,還是個年輕人,一轉眼,他也以老夫自稱了。

遇到趕來迎接的仁多彥,安惇從車上下來,看了一眼仁多保忠的這個兒子,嘴角微微揚起道:“仁多節度使呢,為何不來?”

“我父親,正在天寧寺裡請罪。”

仁多彥無奈的對安惇道:“父親原本想要將遼國都城內的府庫看管起來,沒想到士兵軍紀渙散,一股腦的衝進了城內……”

聽到這話,安惇臉色驟變,抓著仁多彥的胳膊,怒道:“你們都幹什麼了?”

仁多彥無辜道:“李大帥帶兵去了燕山邊上駐紮,護住側翼。我們部落成了接收燕州的大軍。沒想到剛進城不就,軍中士卒就被遼國繁華的都城給震懾住了,情不自禁地做了一些事。”

“什麼事情?”安惇追問。

仁多彥翻著白眼道:“就是勝利者該做的事,也就是哪些喜歡的東西,帶走些女人……”

“你們竟然敢禍亂後宮?”

仁多彥臉色驟變,辯駁道:“沒有,大人,我敢用我項上人頭賭咒發誓,我軍懸崖勒馬,並沒有禍亂遼帝後宮。”

安惇如同自家後宅進了採花大盜般,就差和仁多彥拼命了。隨後,如喪考妣的那個頹喪樣,就跟死了親爹似的悲傷。

心裡就一個念頭:大宋正義之師,竟然被蕃將蕃兵玷汙了清白!

良久,將安惇將頭上的官帽打落,弄亂了頭髮,哭喊著朝著燕州城內跑去:“本官來晚了,讓百姓們委屈了!”

仁多彥跟在其身後,嘟噥道;“這是遼國的都城,他們的百姓和你有何干係?”

相關推薦:快穿之修煉有成我真不想努力了留裡克的崛起娛樂圈裡的鋼鐵直男吾靠作夢當女帝秘密使命從寶蓮燈開始的聊天群英雄聯盟之最後王朝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我只想安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