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李逵的逆襲之路->章節

第383章 引薦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武舉開考,文試主要是孔孟之義,就是讓未來的武將們知道,打仗好不好沒關係,主要立場要正確。

兵法看似很重要,但這玩意不在成績之中,因為主考官們對兵法的理解都不怎麼樣,他們更願意將《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法,作為政治手段,而不是用於戰場。誰讓主考武舉的是樞密院和兵部。兩個衙門,都沒有一個武將。

另外一個主考部門殿前司,還很沒有存在感。

誰讓武將再厲害,只能當副將的規矩,在大宋已經是根深蒂固了。

唯一幾個破規矩的武將,結局都很不好。

比如說:狄青。

樞密院來檢查的官員,也不會是什麼籤樞密院這樣的高官,而是品級比較低的小官。但因為出自厲害衙門,對外脾氣大慣了,根本就不在乎李雲說的:他和皇帝打過麻將。

李雲這麼說,難不成還能拉來皇帝做證人不成?

這讓解氏兄弟非常緊張,他們在身後偷偷拉著李雲,低聲道:“李雲,我等是來參加武舉的,不是來鬧事的。”

邊上的兵部官員根本就沒開口的打算。在大宋,可能兵部的存在感在六曹部之中是最低點的了。禮部還能主持省試的考試,也有祭祀的籌備工作,很重要;吏部就不說了,官員考核,出京的官員都要巴結;戶部自從將三司使的職權收走大部分之後,儼然有成了六部之首,有了和吏部抗衡的資本;刑部、工部至少也管著一大灘子事,唯獨兵部。

訓練軍隊有殿前步帥和騎帥掌控,派遣主將副將,由樞密院主管。就連發動戰爭,指定戰略計劃,他們都沒有資格。

就連製作軍械,大部分還被工部和鹽鐵司分去了不少。

兵部的官員就完全當自己是個陪太子讀書的累贅。好處輪不上,背鍋千萬不要被砸中。

李雲見對方油鹽不進,氣惱道:“信不信我轉身回去上太學,和你家小衙內當同窗?”

做同窗是假,但禍害人肯定是著的。

對方傻眼了,你可是蘇門子弟,要點臉行不行?

對方不會懷疑,李雲的動機。看他那個族兄李逵就知道老李家都是些什麼人。

反而篤定的認為,李雲肯定會將自己寶貝兒子在太學裡欺負的死死的。

至於李雲能不能上太學,太能了。就李逵這不著四六的性格,把他作為文官的福利之一,送族弟進太學難嗎?

真不難。

至於浪費一個名額,李逵的兒子都還沒影子的事,他能在乎?

堂堂樞密院計議官,好吧,這官真不大,要是李逵在場,能欺負到他死死的,還不敢吭氣。至於為什麼要刁難李雲,主要是大佬樞密使李清臣很不待見蘇門,欺負李雲能在大佬面前刷一波存在感,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此時,對方也想明白了,李氏光棍的性格,真不是能隨便欺的受氣包。

對方也會反擊,甚至能打到他的痛處。

他現在倒是希望李雲能夠透過武舉,甚至奪得武狀元的身份,原因嘛?很簡單,只要李雲成了武官,還不是被樞密院隨便揉搓?

“李雲,本官預祝你旗開得勝。”

看著對方面笑心不笑,熱情中帶著冷淡,甚至威脅之意,李雲冷哼道:“走著瞧!”

他不在乎得罪一個樞密院的小官,得罪誰,能比得罪李逵更糟心和絕望?他連李逵都得罪過,有這碗酒墊底,他根本就不懼官場的這些小動作。

反倒是解氏兄弟緊張的跟在李雲身後,進入了考場。

沒有太嚴密的搜查,甚至連考試都是開放式的院子裡,不像是省試那樣,每人一個考棚,深怕有人作弊。

《論語》、《孟子》,這兩部書都是讀書人的基礎中的基礎,尤其是武舉考的還簡單,還不記錄成績,李雲等人一個個化身成才子,下筆如有神的才子模樣。

隨後兵法也是如此。

第一天,筆試內容的重頭戲還是策論:困兵於邊患,為將者,操之何?

隨便寫,對省試殿試來說,極其重要的策論,在武舉之中,還是不計入成績。

李雲連草稿都不打,直接在試卷上胡說八道了一番。這種文章,除非是狀元,主考官也好,最後點武狀元的皇帝也好,都不會看。即便是狀元,只要立場正確,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武舉的考試,給李雲一種神奇的感覺。

早知道如此舒坦,為何還要傻乎乎的跟著李逵那廝去考省試?

直到如今,李雲才有種自己名門弟子的感覺,下筆一瀉千里,免不了有飄飄然之感。

第一日,順利考完。

第二日的考場移步北校場,這也是大宋拱衛京城的四大禁軍的訓練場,演武場,最大可容納上萬人的軍陣演武。校場規模很大,還有兵營,糧倉,庫房,一應俱全。點將臺上,韓德勤出現在了眾舉子面前。朗聲道:“今日考核,武器,騎射。”

“各舉子自行選擇,考官錄入,錄入無錯,進行考核!”

“鑌鐵斬金刀。”

“你個瓜娃,朴刀就朴刀,還說啥個鑌鐵斬金刀,考核用制式朴刀,重15斤,自己的武器不能用。下一個。”

“點睛亮銀槍。”

“鐵槍一杆,去領。考核用的分兩種,演武招式的有槍頭,比試用的沒有槍頭,別選錯了。”

“紫金八面錘。”

“錘子一對,自己選合意的,別選大的。雖然大的錘子很有氣勢,但不見得適合你。下一個。”

……

能參加武舉的考生,多半家裡不缺錢。不少都是將門之後,都有一件讓他們很得意的武器,失去了自己擅用的武器,感覺武力值立馬下降了一半。這樣的舉子還算是好的,更多的是連鎧甲,戰馬,弓箭都配備齊全的舉子,聽聞這個噩耗,臉上的傲氣頓時垮了下來。

其他還好,騎術沒有馬的配合,真的讓人很絕望。

唯一可以使用自己帶來武器的是弓。

但必須要比制式的半石弓以上的拉力,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要求。

其實弓箭已經快被宋人給玩壞了,朝廷有意將弓箭作為全民訓練來推廣。就連讀書人,士子,都需要練習弓箭,書院裡也有課程需要學習。各地的弓社,幾乎遍布整個大宋的縣一級的行政區。私有弓的數量非常龐大。

唯獨弩是民間禁止的武器,不能流入民間。

在場的舉子哀鴻一片,但武備主考韓德勤根本就不在乎這些舉子的反應。大宋缺將嗎?

不缺。

既然不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

武舉對大宋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只是象徵上的意義,給予出身普通的武人,有晉升的機會,僅此而已。

弓箭比試第一個進行。

這也是按照往年的順序而來。

“十箭上靶,過關。”

“九箭上靶,待定。”

“八箭上靶,淘汰。”

“大人,給學生一個機會,給學生一個機會!”

“拉出去!”

……

三十米靶,對於李雲來說非常簡單,而且還都是固定靶,連移動靶都沒有。他射完半壺箭之後,獲得了晉級。解千解萬也是如此。

只是到騎術的時候,有點麻煩。

李雲選的馬很不安份,好在他從懷裡摸出個水嫩的蘿蔔,饞嘴的戰馬瞪著萌萌的眼睛,似乎要笑出聲來了。之後的上馬,縱馬狂奔,都極為順利。有些舉子看到李雲竟然還有如此小動作,頓時懊悔不已,早知道,自己也準備些吃的好賄賂一下戰馬。

兩輪過後,第二天最後一輪是招式。

李雲選的是朴刀,解千是鐵槍,解千對錘。

這時候,考場中已經有陸續被淘汰的舉子,垂頭喪氣地離開了考場。最終進入比武環節的舉子,一般都是在一百多人。

雖說武舉並非好出路,這是相對於省試殿試來說的。誰都想要中個文進士,自然看不上武進士。但問題是,要是能考中文進士,誰來武舉的考場?連武舉都被殘酷淘汰,給他們的選擇就不多了。

要麼做個鄉下地主,要麼成為商人。

李雲掂量著手中的鐵木刀,重量要比自己善用的朴刀輕了一半左右。但對他來說,輕有輕便的招數,重有勢大力沉的氣場。

“京東東路沂州沂水縣舉子李雲,出場。”

李雲抱拳對點將臺上的韓德勤道:“大人。”

韓德勤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了:“開始。”

長刀在手的那一刻,李雲彷彿整個人的氣勢都收斂了起來,彷彿一座石雕,周圍都凝固了起來。起手的招式很慢,慢到像是個初學者。

一板一眼的極其認真。

嘿嘿——

有人笑了,覺得李雲的水平能混到這裡,也就該打道回府了。

可韓德勤讓不這麼看,他微微蹙眉起來,覺得李雲周圍的氣息都有種滯澀的感覺。這種想法,讓他想到了一種武者的境界,意境。韓德勤也被自己這荒唐的念頭嚇住了,隨後覺得不可能,暗自搖頭起來。

可隨後,李雲的動作越來越快,如同狂風驟雨般的席捲,一時間,宛如甚至於千軍萬馬之中,漸漸的,又平復了起來。

韓德勤真的被嚇住了,李雲這傢伙才多大的年紀,就已經摸到了這個門檻?

李雲如此強悍,那麼李逵該是什麼層次的高手?當初韓德勤第一次見李逵,還對皇帝說,自己和李逵對戰,應是五五之數,如今讓他膽寒的是,他和李雲對戰,也是五五之數。可李雲一直被李逵欺負的死死的,連反抗的心思都沒有。

李雲的境界似乎和他相當。可問題是,自己是三十多歲才摸到了這個門檻,而李雲才多大?豈不是說,以後李雲會是一個戰場猛將?

這讓他不淡定了起來,韓德勤並不是因為長得高大,英武非凡,而被皇帝委以重任的武將。他也是有真本事的將才。當然,長相也會打高分。就像是前左翊衛大將軍王詵,因為長得好看,還被神宗皇帝賜婚長公主。

所以說,在皇帝身邊做事,長相很重要。李雲長相不討喜,多半不會在殿前司任職,少不了去邊塞搏軍功,可萬一李雲並不想用命博富貴呢?自己此舉,豈不是讓李雲怨恨?

屬下見上司韓德勤又是驚愕,又是搖頭,還以為李雲不符合上司的心意,獻媚道:“此子招式輕浮,不如黜落如何?”

“放肆,爾以讒言構陷國之棟樑,該當何罪?”

“大人息怒!”

“退下吧!”

韓德勤心累,殿前司都是拍馬屁的好手,以至於連起碼的眼力都沒有。李雲要是普通,這科的舉子都廢了。

韓德勤遲疑的是,自己是否因該提前給陛下引薦。畢竟明日校場內搏殺頭名狀元,皇帝也會來。李雲出色,自然會有他的一份功勞。尤其是他深知,皇帝對於人才的渴望到了什麼程度?

小皇帝雖親政了,表現出也是一副虛心聽勸的樣子,但作為貼身保護皇帝的韓德勤知道,皇帝有近乎瘋狂的野心。

畢竟,當一個皇帝連漢武帝都看不大起的時候,必然是胸懷大志的皇帝。趙煦嘴上不會說,但是心裡一直鄙夷漢武帝的成就,認為漢武帝是昏君。當然,他老師程顥也是這麼認為的,估計小皇帝認為漢武帝是昏君,多半是受程顥這個帝師的影響。

程顥如此認為,也沒錯。他是道德君子,孔門傳人。按照道德學究的標準,評判一個皇帝的好壞,就兩個標準:是否發動戰爭?是否加賦?

很不幸的是,漢武帝兩樣都佔了,估計在程顥眼裡妥妥的是個昏君。

如果程顥不認為漢武帝是昏君,但為了某種目的給趙煦灌輸漢武帝是昏君,那麼其心可誅!

皇帝趙煦真沒有資格去鄙夷漢武帝。一般來說,後世看不起漢武帝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昏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漢武帝有衛青,有霍去病,有李廣……一大批的名將。殺敵千里之外,拓疆三千裡,豈能是乳臭未乾的小皇帝能說三道四的存在?

比人才,小皇帝身邊有誰?他兩個廢物連襟嗎?

程知節,叫這個名字的也就是前朝的開國大將程知節有名氣。而皇帝的那個二姐夫,絕對是贗品中的贗品。

但韓德勤心知肚明,要是啥也不提,就皇帝的小心眼,多半會記恨。

回到宮中,韓德勤在郝隨的引領下來到了皇帝的面前,躬身道:“陛下,臣發現了幾位將才。還請陛下明日多觀察。”

“善!還不快快說來。”

趙煦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恨不得自己也在場似的。

韓德勤道:“其首是李逵的族弟,李雲。”

“他?……不是參加省試落榜了嗎?”皇帝愣住了,李雲是曾經的麻友,但似乎沒有什麼奇異之處吧?

更何況,趙煦一直以為李雲是書生啊!怎麼一轉眼變武將了,他有點轉不過彎來。

相關推薦:快穿之修煉有成我真不想努力了留裡克的崛起娛樂圈裡的鋼鐵直男吾靠作夢當女帝秘密使命從寶蓮燈開始的聊天群英雄聯盟之最後王朝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我只想安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