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李逵的逆襲之路->章節

第358章 大慶殿中搏功名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皇帝當然不會明著對李逵說,你去考吧?只要按照朕的心思去寫,保準你中狀元。

趙煦的執政經驗再不足,這種話也會說出口。

但皇帝說過一句話:“朕會照應你們的。”

這話就足夠了。

範衝和李逵都是聰明人,即便當時反應不過來,但出宮之後一合計,就體會出這句話的深意來了。皇帝照應他們的理由只有一個,順著皇帝的心意去做事。真要是和皇帝唱反調,趙煦即便是對李逵的印象再好,也容不得李逵落了天家的臉面。

那麼結果就只有一個,皇帝要推行變法,李逵或者範衝,兩人之中必須有一個要死命的吹捧變法的好處,順帶最好連神宗皇帝也吹捧一番,才能合了皇帝的心意。

這事,範衝不能做,因為父子總是繞不過去的坎。

李逵也不能做,一是不想做,二是師門的原因。和師門決裂,雖不如和家族決裂的後果嚴重,但也會臭大街。

蘇過的選擇比他們更少,只能跟著蘇轍一條道走到黑。

想來想去,李逵覺得與其這好處讓別人得去,不如給個和自己親近的人。這時候馬昱就送上門來了。

說起來,中狀元很不容易。

別說什麼狀元必須要模樣周正,長相端莊之類的傻話。在省試之前,容貌根本就不會被納入考試的成績之中。閱卷都是糊名謄錄的卷子,千篇一律的館閣文體,誰知道寫考卷的士子模樣如何,是否俊俏?唯獨最後一關的殿試,容貌才會成為決定狀元歸屬的附加分。

但也不是任何進士都有機會受到皇帝接見的。

一般情況來說,主考和大臣們擬訂殿試排名,少則十幾,多則三五十,要是皇帝勤奮些,上百也有可能。但幾乎沒有一個皇帝有心思將所有的殿試卷子都看一遍並且評分。畢竟殿試之後,最晚三五天就會出成績。皇帝也要恰飯睡覺把妹的大忙人,怎麼可能和幾百份卷子死磕下去?

一般如果是三十份被大臣們推選出來的卷子的話,皇帝為了謹慎期間,會見其中的一半以上士子。

這時候,長的好看才真正的體現出優勢來了。

按理說,大宋的科舉制度已經很完善了,可即便如此,還是會出么蛾子。

大宋的科舉繼承了唐朝的科舉制度,開增了縣試,解試,省試的科舉格局。並獨創性的使用了糊名謄錄制度大大杜絕了科考舞弊的可能。而殿試制度補全之後,大宋的科舉制度奠定了華夏今後千年的科舉制度。形成瞭解試,省試和殿試,三層選拔制度。極大的維護了科舉的公平選拔的制度。

但在殿試中狀元階段,還是會出紕漏。

比如說太祖是個直爽的人,曾經做出規定:殿試成績要是差不多,就按照交卷速度來決定狀元歸屬。

但也例外的,有一次,進士王嗣宗和陳識同時交卷,評卷相當。於是太祖坐在龍椅上一拍腦袋道:“打一場,贏的中狀元。”

文狀元,變成了武狀元。

寇準主持殿試的時候,開創了大宋殿試地域黑的先河,還說過這樣的話:“南方下國人,不宜冠多士。”

還有一次,真宗喜歡選長相好看的當狀元。

神宗時期,皇帝因為痴迷黃裳的文采,皇帝是新科進士的迷弟,黃裳在參加殿試之前就內定了狀元。

再比如:宗室不宜為狀元。

長幼有序……

反正,大宋的殿試黑點很多。誰知道,皇帝什麼時候腦子抽了一下,出昏招?

如今,皇帝想要讓新科士子們吹捧他的老爹,這也不算出格。畢竟,趙煦與他祖宗相比,做的並不算是太出格。

至於說李逵能中狀元嗎?

當然能。

狀元是朝臣評選出部分卷子,通常不會超過三十份,然後讓皇帝決定選那份卷子為狀元。可以說,決定狀元歸屬的人只有皇帝,他要是覺得李逵行,李逵就是狀元。這和他膚色黝黑,身材高大,面相兇惡都沒有關係。反正皇帝不隔應,臣子也不會有意見。

可這事,李逵不能做,做了就是欺師滅祖,和蘇門割裂。

這等不義氣的行為,李逵這麼可能毀掉自己的名聲?

至於馬昱?

只要文家不在乎,他是沒有立場可言的。狀元哎,以前根本就不敢想,如今有人送上門來,他要是還扭扭捏捏的裝清高,萬一李逵不告訴他中狀元的秘密了呢?

他後半生,註定會在悔恨中度過。

馬昱當即站起來,躬身依次對李逵、範衝作揖行禮,他倒是想行大禮,為了狀元,面子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該扔掉,還是得扔掉。感覺作揖的規矩太小,乾脆行大禮,跪倒在地上。

“人傑,元長,生我者父母,恩我者兩位,小弟在此立誓,馬昱絕不背叛,如有二心,天誅地滅!”馬昱肅穆道,說的是情深意切,可是味道有點不對勁。

能為了富貴不要氣節的讀書人,都是奸佞。

這話似乎是師祖說的,李逵腦子裡突然蹦噠出這麼一句話,著實讓他吃驚不已。可最近一段時間,自己似乎經常莫名其妙的有人給他下跪,信誓旦旦地說些效忠的話。之前是高俅,也是說了差不多的話,現在變成了貢士馬昱,將來這傢伙還可能是狀元。

李逵琢磨著,自己似乎不想做奸臣,也已經走在了奸臣的不歸路上了。

範衝急忙扶起馬昱:“伯仁兄,你我同窗多年,何必如此?”

馬昱能不表示嗎?

可範衝根本就拉不起馬昱,馬昱也知道,眼前兩人之中,範衝不過是個跟班,就像是他被李逵幾人綁了送去潞國公府。主角應該是畢漸,他不過是隨後的贈品。之所以最後他成就了美事,主要是畢漸這傢伙心太大了,被文公看出了端倪,果斷放棄。

要不然,聯姻潞國公府這等好事也輪不上他。

範衝也是如此,這位真要是被皇帝賞識的話,範祖禹也不會被貶謫去了嶺南這等險惡之地。

馬昱心知肚明,他要投靠的不是什麼範衝,而是李逵。至於說李逵會不會接受,他並沒有把握。在他看來,李逵神秘的如同黑夜的山魈,根本看不清真正這位的真正深淺。

範衝拉不動馬昱,但李逵伸手在地上一撈,馬昱就像是紙做的人似的,被李逵給提起來了,李逵並沒有客氣。

給人下跪,就能得個狀元。

這不虧。

這也是因為這個狀元他不能去爭,要不然也不會有馬昱什麼事。

就如此……如此……如此……

李逵直接在馬昱的耳邊說了一陣,馬昱驚詫莫名,駭然道:“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你應該明白了,我和範兄不能爭這狀元了吧?”李逵砸吧了幾下嘴巴,發出嘖嘖的感慨道:“別告訴我,你連給先帝的功績吹捧都寫不出來?”

“這絕無可能。”

說到寫文章,太學出生的新晉貢士馬昱自然毫無壓力。他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到,如何能夠透過省試,順利拔貢,且成績在貢士中也是極為優秀的一小撮?

不過,李逵還算地道,隨即又告訴馬昱:“但是馬兄你要想清楚,這事雖然簡單,可不見得結局一定會很好。還記得太學之中有位前輩周邦彥嗎?”

“這位學長是太學中的傳奇。”說起周邦彥,馬昱不住神往。次年來京城,就幾個月的功夫,寫了幾篇吹捧皇帝的賦,竟然被神宗皇帝看重,直接賜進士出身。之後升遷之快,大宋官場半年過往之中,也是少有。只是,這位前輩如今混得並不好,主要是保守派將他視為眼中釘,變法派也沒把他當自己人。

但做官這種事,怎麼敢打包票註定會一帆風順?

李逵幫他,是恩情。不幫他是本分。

即便李逵不出手幫忙,馬昱也要感謝一番李逵。要不是有李逵在省試放榜之日,將他綁了送去文家,他能夠獲得如此好的姻緣嗎?文家這等豪門大閥,可不是他這樣的士子能夠夠得上的存在。只要他和文家小娘成親了,今後他也算是大宋頂級世家圈子裡的一員了。以前範衝這樣的貴公子不待見他,今後卻要和他兄弟相稱。

這就是一樁好姻緣,改變一個人的力量。

但仕途之路還是需要馬昱自己去走,更何況,周邦彥沒有家族的依靠。但是馬昱並非沒有。之前沒有,現在和潞國公府聯姻之後,他就有了。周邦彥即便是如今不順,但他也是風光過的人。自己不過是恩蔭小官家出來的士子,還敢挑三揀四?

馬昱果斷道:“只爭朝夕,不看過往。”

“好,李某就喜歡和馬兄這等爽快的朋友來往。但馬兄,你可要當心,別走漏了風聲。陛下年輕,最是捨不得臉面,我們做臣子的只能處處維護,不能給他添亂。”李逵提醒道。

馬昱也是個果斷的人,立刻說道:“李兄,為了以防萬一,小弟馬上去和館舍官員商議,調換舍號。”他隨後為難道:“小弟見李兄這裡還有空鋪,不知李兄是否會嫌棄?”

“嫌棄倒是不會,但我打呼,說不定會影響你殿試發揮。不如這樣,元長的館舍也有空鋪,你和他擠一擠,順便打磨文章,務必要將狀元得來。”李逵建議道。

範衝也沒意見。

考前的幾日,很快就過去了。

這幾天,李逵甚至有種錯覺,馬昱表現出過度的熱情,甚至將一再表示希望將他寫的文章讓李逵幫忙指點。

李逵能指點個毛線?

他寫文章的水平,至少辭藻之類的,馬昱能將李逵甩開八條街。畢竟這位在省試之中,也是出類拔萃的精英士子。而李逵能得到省試第二十名,更多的是大師伯黃庭堅的幫忙。

三月初。

殿試如期舉行。

李逵突兀的站在準備進宮參加殿試的學子之中,八尺多的漢子,在一群周圍普遍七尺左右的士子中,有點鶴立雞群的感覺。

“貢士入宮!”

從大半夜開始在宣德門外站著,等了一個多時辰,才讓進入宮中。士子們早就飢腸轆轆,但卻都彷彿忘記了飢餓,帶著肅穆的凝重,緩緩走進了宣德門之中。穿過第二道宮門,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殿赫然出現在了眼前,在晨曦之中,綠色的彩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如同披上了一層寶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就是大慶殿。

大宋宮廷唯一能夠拿的出手的大殿。

除了極少數見識過大慶典巍峨的世家子弟,大部分參加殿試的貢士,親眼見到氣勢如此恢宏的建築,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心中對皇家的威儀又加深了一次認識。

肅穆的士子們收斂起了內心的緊張,似乎人人都被賦予了一層神聖的使命。

在大殿邊上文德殿之中,主考官李清臣雙手託著考題躬身進入殿內。

“臣,門下侍郎李清臣,知紹聖元年殿試主考官,奏請殿試題目,請陛下御覽。”

太監郝隨接過李清臣手中的奏章,轉交給了皇帝趙煦:“陛下!”

“愛卿平身!”

趙煦畢竟是第一次主持殿試,內心的激動讓他迫不及待地展開了李清臣出的考題,問政七題,都一樣。策論一共兩道題,趙煦的目光在策論乙號題上停留了很久,然後用硃砂筆寫下一個大大的——準。

情緒激動的趙煦點頭道:“此題甚附朕意,以此為題,為紹聖開紀元!”

相關推薦:快穿之修煉有成我真不想努力了留裡克的崛起娛樂圈裡的鋼鐵直男吾靠作夢當女帝秘密使命從寶蓮燈開始的聊天群英雄聯盟之最後王朝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我只想安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