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李逵的逆襲之路->章節

第228章 詩言志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立根原在破巖中。’

李逵朗誦著,彷彿身體和山林融為一體,突然間變得高大起來。

他徑直走到懸崖邊上,對著遠山突然冷不丁的吼了一嗓子,嗓音洪亮且爆裂,宛如絕望中的不甘……任何人,都會以為,李逵這廝不會要自殺吧!

誰也不認為李逵有能力在半柱香的時間內,寫出一首好詩來。不是說沒有人達到,而是這種詩可遇不可求。和文章一樣,有的詩寫起來時間很短,詩人吟唱的功夫就作出來了。就像是《蘭亭集序》這篇文章,王羲之也是醉酒狀態寫下了一篇傳世的好文章,還附帶一副傳世行書瑰寶。

半柱香,八分之一個時辰。彈指間就過去了。對於深諳詩詞的高手來說,可以寫出一首應景之作。但是對李逵,首陽書院這些學子來說,這已經不是難了,而是故意刁難人。像蘇軾這樣的大佬,參加文會,最終賦詩一首,也要從酒宴開始之前一直憋,憋到酒宴憨處,才會在心中將腹稿打好,正兒八經的開始落筆。

沒想到,李逵才在短短的半刻時間內,就開始吟唱。

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從一開始,李逵就沒打算自己寫。他要是胡亂拼湊一下,也能作出一首來,可是打油詩格調太低,實在讓人提不起勁頭來。對於文人來說,打油詩是野路子,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因為這玩意寫在科舉的試卷上,鐵定是個死。寫這樣一首水平一般,影響力全無,甚至還可能被嘲諷的詩,肯定不能讓李逵滿意。

李逵是個有理想的少年,他要的就是一舉將首陽書院對蘇門的不甘心,徹底踩在泥裡,然後踩實了,再啐一口唾沫,徹底讓這些人絕望。

有了這個心思,自己寫,肯定辦不到。

只能背一首應景。

這就簡單了,其實,他根本就不用耗費半刻的時間,裝模作樣的打腹稿。

走兩步。

再走兩步,就出來了。

曹植七步成詩,被奉為佳話,李逵要是走四步,就能成詩,他的路數絕對從普通蘇門學子,一躍成為大宋的祥瑞。這等才情,值當地方大佬給皇帝上書,告訴皇帝:“陛下啊,別在宮裡頭髮呆了,我大宋又出祥瑞了!”

可這不是李逵願意看到的,神童祥瑞,他也想當啊!可問題是,他沒有這樣的實力,讓他怎麼辦?

他也很絕望。

但碾壓首陽書院的書生,他覺得一點都不是個事。山裡頭的書院,也就是京西北路的人知道有這麼一家書院,還能讓他們翻天了不成?

第二句出來之後,第三句立刻跟上:‘千磨萬擊還堅勁’。

絕句創作,第一二句是表明場景,可以寫物,也可以寫景,但第三句是轉折,是抬高詩歌整體格調的重要之筆。緊接著第四句,就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任爾東西南北風’。

乍一聽,這首詩似乎也一般。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用字都是常用字,讀起來容易,但對於講究辭藻的詩詞來說,用字簡單,也說明一個問題,作者的水平可能不太高。當然也不絕對。因為那些站在山巒巔峰的詩人,也會寫一些用字簡單的詩詞。比如杜牧的《清明》,說的是糟糕的旅途,但第三句就是轉折,引出第四句的點睛之筆,懊惱的旅途頓時變得趣味十足,宛如酒家幡旗飄飄,春意盎然。

鄭板橋的這首詩也是如此,大巧若拙,本來就給人一種很高的水準。但是很多人第一遍讀,都覺得一般,需要細細咀嚼才會感受到詩人那種堅韌的性格,不畏強權的骨氣,還有絕不妥協的氣節,格調一下子高到了天上。這是一首立意明確,用字拙樸的言志詩。

但不要忘了,詩這種題材的文學,言景言物的詩寫得再好,只能成為小品,都是下乘的表現。最高的表現還是言志。

恰恰很不幸的是,鄭板橋的這首《竹石》是言志詩。表明自己對道的追求,從來不曾改變過,堅定不移的從一而終。

詩句內包含的立意,一下子拔高了整首詩的格調,至少有三個臺階以上。

很快,首陽書院的學子之中就有人品味出了這首詩的內涵,驚呼道:“言志詩,是言志詩。”

張松年氣地想要把這些個多事的同窗一腳踢下懸崖,你不說,沒人把你們當啞巴。你們這麼一說,爺們要是不作一首言志詩還怎麼活?

可言志詩哪裡是隨隨便便就能寫出來的?

哪一首都是詩人腹稿多年,凝練一次又一次的經典之作?

尤其是他和李逵比試的題目,對他來說,太不利了。他的名字,叫張松年,有兩個字可以作為比試創作的基礎。松,很容易寫,從古到今,寫松柏的詩句很多,出彩也不少,比如李白的:清風無閒時,瀟灑終日夕。

寫年也不難。

而且還可以引申成為倆個意思,一個是春節,另外一個是流年,珍惜好時光。

反正,寫起來也不難。

可李逵這名字太缺德了。

逵。

這個字是啥意思?

三尺厚土層層累,車輪轆轆通八方。

這就是一條路啊!

對張松年來說,還是一條絕路。

張松年搜腸刮肚,想起來古詩詞裡有逵字的也不是沒有,《詩經》有一首《周南·兔罝》就有逵字:‘肅肅兔罝,施於中逵’。

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

諸侯們抓大老虎的場景。諸侯的武士們將大老虎從林子裡趕出來,到大路上下***死它。也有人說是抓兔子,要點臉行嗎,諸侯出城狩獵,怎麼可能抓小兔兔?必然要將狩獵的目標定為虎豹老羆,才符合諸侯們的身份和地位。殺條狼回去都跌份。

張松年面如考妣,心說:“爺們這就死在老虎和大路上了,缺德的李逵他爹,起什麼名字不好,非要起這麼個破名字。”

別說言志詩了,就連普通的詩,張松年也有點抓瞎不已。

‘三尺厚土層相壘,寶馬雕車走八方’這句還是張松年憋了這麼久,才憋出來的,不說好不好吧,關鍵是有了上闋之後,寫下闋就容易多了。立意之類的完全不考慮,就為了寫出來糊弄過去的玩意。

可突然間,李逵丟出來一首言志詩,頓時讓他傻眼了。

他是不是也要和李逵一樣,寫一首言志詩?

還是乾脆,磕頭下跪,乾脆認輸算了。要是他首陽書院的同窗沒有開口說什麼言志詩,張松年大可裝作不知道,然後給自己個臺階,抱拳道:“兄臺志向遠大,這大宋的天下還需要你我戮力奮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差不多就行了。

大不了就是輸了,也不是沒有輸過。輸一次,和輸第二次有什麼區別?

可是被同窗戳破,頓時讓他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整個人都被懸在了半空中,上不去,也下不來。

他是說好呢,還是不說好呢?開口就是丟臉,說了,自己這首陽書院首座的身份岌岌可危,威信一旦喪失,想要繼續培養起來,難度不亞於重新豎立一遍威信。但要是不說,豈不是未戰先怯,擺明了是認輸,是投降,膝蓋骨還要不要?

“朱達洋,等送走了這兩尊瘟神,爺們和你不死不休!”朱達洋也就是張松年的同窗,首陽書院的上捨生,這貨剛才第一個說‘言志詩’,簡直就是個豬隊友。

不過朱達洋顯然有著很強的求生欲,他看到了大師兄目光中的陰霾,似乎也感覺到了自己說錯話了。至於水平,他完全不相信大師兄能夠碾壓李逵,甚至多半猜測,大師兄的詩作出來之後,肯定要被李逵打臉了。

機智如朱達洋,裝模作樣的偷偷用眼神對視了師兄一眼,隨後略帶悲悽道:“剛才,選錯了題目。”

哈……

別說李逵了,就連張松年都傻眼了,還有這操作?

眼瞅著要輸了,突然耍無賴,這對於首陽書院的學子來說,打擊是全方位的。

主要是面子上實在下不來,說好的打臉蘇門第三代,可為毛,最後自己的臉上火辣辣的發燙呢?

而學長朱達洋更是讓他們有種腦袋鑽到地上的衝動,臉不要了,也要贏,但是你至少也該問一問大家的意見吧?

可朱達洋不這樣,反而很乾脆的替代張松年道:“我們認輸。”

認輸?

首陽書院的學子有點詫異的看向了朱達洋,但隨之而來的是元氣滿滿的正義之氣,他們雖然失敗了,但也是有擔當的失敗,比那種如同喪家之犬的落敗,要不知道多少。

就連張松年也松了一口氣,面對李逵丟出來的詩,他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有。如果繼續下去,按照文人的流程,就該是寫在紙上,題記,將事情的始末寫下來,然後寫上年份。比如說,過少室首陽山,偶遇首陽書院學子張松年,其子篤於學問,相談甚歡,臨別,以詩贈之。

然後,張松年運氣差一點的話,會隨著這首詩的流傳,一直被讀者所記住。

運氣再差一點,有小道消息,還可能將他帶著同窗攔李逵的一幕都記錄下來,真要是這樣的話,張松年面臨的將是遺臭萬年,反正丟人是丟到家了。

朱達洋替他認輸,張松年並沒有反對,反而有點感動,這才是好兄弟,反應太快了,太激靈了。

可朱達洋會是省油的燈嗎?

他不是,他反而理所當然道:“這一輪蘇門勝。比下一輪……”

還沒等他說完,張松年實在忍不住了,捂著朱達洋地嘴,拉著他就去小樹林了。等到周圍沒人了,他開開口問:“你怎麼又要橫生枝節?”

“松年,你覺得你輸了嗎?”

朱達洋錚錚有詞的樣子,至少聽他說話,能夠增長不少信心。但問題是,張松年不覺得繼續比下去,對他是好事。反而有可能是慘不忍賭的鞭屍,他不僅輸掉了所有的大師兄威嚴,連帶著信心都要受挫。

他覺得要不是附近有書院的同窗,此時此景,應該是一個清理門戶的絕佳地點。

山崖。

小樹林。

簡直就是殺人越貨的標配。

可惜,他是讀書人,讀書人不興這套。

張松年沉默了,他覺得接下來比文章,賦,策論這些,肯定要被那個黑炭小子給碾壓。與其知道結果,明知道是坑,還往下跳。顯然是智商不夠。他可不傻,當即表示:“比試可以,但是不能再是我去。”

朱達洋猶豫的看向張松年,沉聲道:“可以。”

你答應了,你怎麼可以答應呢?

張松年簡直無法相信,平日裡有好處才上,有便宜才出手的朱達洋,竟然有發揚風格的一天。他覺得自己有點錯怪了這個同窗。

原以為下場丟臉的還是自己,沒想到是朱達洋為了書院的名聲,不計個人得失,似乎,就短短的幾句對話之中,朱達洋的形象突然間高大了起來。

張松年問:“那麼你準備比什麼?歌賦?還是文章,策論?”

“我傻了才去和蘇門的學子比什麼歌賦和策論,這不是自討苦吃嗎?”朱達洋滿臉不屑道:“我突然想起來幾年前跟長輩去大名府,參加了一次文會,有位長輩說了一個笑話,說蘇學士不會音律,五音不全,殘破如同笸籮般的嗓音很是魔性。”

說到這裡,朱達洋頓時信心滿滿道:“我要和他比音律。”

張松年的整張臉都黑了下來,此時此刻,他才發現朱達洋這廝可真賊啊!讓自己先去比試,勝了,自然有他一份功勞,但是失敗了,立刻就找準蘇門的弱項死命懟。萬一朱達洋這廝要贏了,豈不是這傢伙在首陽書院的風頭要蓋過自己?

真想清理門戶啊!

同時他也想明白了,朱達洋這廝是想踩著自己上位。但是首陽書院的首座,真的有那麼香嗎?首席而已,參加科舉還是要去原籍一路應試考上來。

最後參加省試。

要是有幸透過了省試的選拔,最後參加殿試。

可以說,千軍萬馬,這是一座萬千學子的獨木橋,是看不見硝煙和血腥的生死場。

但是朱達洋知道,自己必須要抓住這個機會。因為書院今年有一個推薦太學上捨生的名額。他也是偷聽山長才知道的結果。

沒錯,太學上捨生的機會。

只要能夠透過,他就可以直接一步登天。太學上捨生是可以被直接授官的機會,還能面試參加省試,這個機會他必須爭取到。至於師兄張松年,反正等他知道了原因,多半會和自己絕交,但那時候,他已經是太學生了。想到此處,朱達洋都忍不住興奮的想要顫抖。

就在李逵等得不耐煩地時候,朱達洋陪同張松年從林子裡出來了,後者眼神陰毒,彷彿被出賣了似的,一臉的幽怨。

他被出賣了,但問題是,他在眾人的面前還要維持大師兄的身份,不能甩臉子,更不能拆臺。

說起來,他也開始後悔起來,前幾日和蘇過比試文章,那是學院教授們的提議,也不是他一個人和蘇過比試。

而是書院上捨生中選了不少,大家一起擬定一個題目寫文章。

最後拿出來比較的文章是他張松年和蘇過比,最後輸的很明顯。

文人比試,一旦能夠明顯的看出差距,說明雙方不僅僅不在一個段位,甚至差距是兩三個段位以上。

這對他的打擊很大。

但總的來說,張松年不過是應書院教授的要求,進行了一場日常的小考而已。

但現在不一樣,他們把蘇門的弟子攔在半山腰,擺明了是要給對方難堪。可自己再一次敗北,大師兄的威名肯定受到很大的打擊。

臨了,還被同窗朱達洋在背後陰了一把,這讓張松年彷彿有一口氣堵在胸口一般難受。

這比輸掉了比試更讓他難以接受。

“朱達洋!”

張松年不過是在心裡喊了這麼一句,顯然,他已經將這個同窗恨到了骨子裡。

可是朱達洋卻彷彿毫無所知,或者說根本就不在意張松年的反應,徑直走到了李逵面前,仰頭道:“詩文你們有大宗師蘇學士教導,我等自然比不過。如今換一個比試,爾可敢?”

李逵心裡頭這個氣啊!

輸了還能如此理直氣壯,不要臉到這等地步的人,他這輩子也就遇到眼前這一位。

要是對方說兩句軟話,說不定李逵見好就收了,可對方趾高氣揚的樣子,李逵的手背有點癢癢,盯著朱達洋運氣,心說:“這廝比李雲都欠揍,真想……”

心裡不痛快,嘴上卻不含糊,李逵朗聲道:“有何不敢,比什麼?”

“音律,可敢?”

朱達洋一副贏定了的樣子,激將法也好,故意使然也罷,反正對他來說,一切都很完美的讓自己成為了主角。

李逵冷笑的看著朱達洋,突然邁腿往前一步,兩人相聚不到兩尺的距離,大眼瞪小眼的看著。突然他莞爾一笑,丟下一句話:“等著。”

就朝涼亭走去,坐在原先張松年的蒲團上,面前有一張書案,一爐檀香,青煙嫋嫋的從香爐裡飄散出來。

而書案中間,正好防著一張古箏。

李逵如同五個木叉般的手指頭輕輕放在琴絃之上,突兀之間,發出一個聲音:“鐺——”

朱達洋原本得意的臉上,頓時凝固了起來,雙目圓睜,口中喃喃不已:“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相關推薦:快穿之修煉有成我真不想努力了留裡克的崛起娛樂圈裡的鋼鐵直男吾靠作夢當女帝秘密使命從寶蓮燈開始的聊天群英雄聯盟之最後王朝召喚萬界之神話帝皇我只想安心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