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八十七 鹽政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放眼天下,都在引水犁田,準備種稻,海鹽縣卻是例外。

今日乃是放鹽日,許多百姓顧不得自己家的一畝三分地,全都來到了售鹽倉庫前。

自從二月出鹽以來,海鹽縣濱海曬鹽場的產量一路走高。

四月,一月出鹽五十萬斤。

足夠明國境內百姓三月食用。

除了最初建設鹽場的投資,剩下的便是人工費用,算下來,每斤鹽生產成本不足三文錢。

相對於煎鹽法,成本不是一般的低。

鐺鐺鐺~

開賣的銅鑼敲響,等候的百姓出現了一絲騷動。

只是沒有人大聲喧譁,也沒人爭搶向前。

敢這樣幹的,會被攆出去。

隨著十個書吏拿著算盤、紙筆、坐到櫃檯前,鹽場售賣都監羅修捧著一個盤子走到大廳中間。

“各位,這便是樣鹽,本日售賣鹽品皆如此。”

眾人齊齊圍過來看,有哪些心急的捻了點放進嘴裡嘗了起來。

顏色很白,裡面泛著些黃色,濃郁的鹹味中微微有些苦澀。

這是裡面未曾去除的雜質。

儘管如此,這鹽也算很不錯了。

有客商叫道:“羅都監,這鹽比上次好多了,我看下次再來,能比上淮鹽啦。”

儘管知道這是馬屁,羅修還是開心,別人誇自己的東西好,當然值得驕傲。

羅修拱了拱手,說道:“各位,此次共計出售十八萬斤,售價八文錢一斤,任何人皆可不限量購買。”

有人問道:“羅都監,官鹽不過十文錢一斤,你這出價八文,我等如何賺錢?”

販鹽,其實掙的是辛苦錢。

因為路途花費太多,一千斤鹽不過能掙一兩貫錢。

進價八文錢,近處還好,遠處的就要虧本。

羅修道:“各位,官鹽十文一斤,其實是虧本的買賣,根據計算,價格將上漲到十五文。

各位,爾等售賣價格自己決定,想必不會虧本。”

眾人合計一番,覺得有賺頭。

杭州等附近州府不必說,遠處的歙州、應天府、揚州,每斤也能賺兩三文。

“各位,你等也知道,之所以鹽的買賣不設門檻,便是為了讓我朝百姓都能吃到廉價、質優之鹽。

官鹽因為利潤微薄,各級官員並不熱心,專門設立機構靡費太多,也有腐爛之隱患。

所以,鹽的販賣,還要依靠你等積極參與。”

自古以來,鹽便是歷代朝廷的重要收入,一直有“鹽稅佔天下賦稅之半”的說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明軍地盤上,人口約有千萬,以算人每天食鹽半錢(約五克,十錢一兩,十六兩一斤),人食用鹽的售賣營業額便有一百八十萬貫。

實際上遠不止這麼多,因為力氣活的原因,人均耗鹽量要多兩三倍。

加上畜牧業,農業,工業用鹽,年營業額達到千萬貫不難。

放到全國來說,便是億貫營業額,七八千萬貫的淨利潤。

如此多的收入,怎麼可能不抓緊?

所以,朝廷設鹽運使,負責全國的鹽業生產和出售事宜,位同六部尚書。

各個產地分設都監三名,分管生產、財政和出售。

當然,再好的制度也抵不住人員的腐敗。

朱明中後期,人口過億,一年財政收入區區四百萬兩,簡直是奇葩。

不過,等到那個時候,方天定骨頭渣渣都爛完了,也操心不了那麼多。

羅修,便是主管售賣的都監。

鹽生產出來後,除了供應軍隊、朝廷、平價倉庫,其餘任憑百姓販賣,轉運州府,並不收稅。

所以,開售以後,大廳內立刻熱鬧起來。

“我是杭州的,我要五百斤。”

“我是蕪湖的,我要八千斤。”

“我是同安的,我要一萬一萬二千斤。”

“我是淮安的,我要五百斤。”

“等等,淮安便有鹽場,你這這麼遠運回去,豈不是要折本?”

“趙宋打過來,淮鹽還是斷絕,先運些回去存著,大不了自家吃便是。”

“若是趙宋不堪一擊,我看你要吃一輩子咯。”

“那我便是把鹽當飯,那也是甜的。”

眾人皆笑。

淮鹽產區,起源於春秋,發展於隋唐,振興於趙宋,北起繡針河,南至大江口,因淮河從產區中穿過而得名。

漢唐起,兩淮鹽課在財力上便雄踞全國各大鹽區之首,史載“東南鹽利,視天下為最厚”,並有“煮海之利重於東南,而以兩淮為最”之說。

“前朝太白居士有詩言‘吳鹽如花皎白雪’,便是說的淮鹽。”魏三的話裡,充滿了自豪。

大半輩子靠著煎鹽為生,以為也就這樣了,沒想到,還能見到一國太子。

太子啊,未來的皇帝,那是夢裡都不敢出現的人物。

因此,魏三使出渾身解數,力求做出最好的鹽來,已讓太子看到鹽城鹽工的出色。

方天定看著魏三和其子魏大郎圍著火灶不斷忙碌著,問道:“普通鹽工,一天收入幾何?”

魏三答道:“大多數人,一天熬鹽百八十斤,能賺個三五十文吧。”

“這麼少?”方天定震驚了。

魏三笑道:“太子有所不知,目下柴薪價格一日高過一日,官府收購壓價愈發狠厲,大家的日子也是難過的緊。”

鹽務官員貪腐,除了把公鹽私賣外,便是壓榨鹽工。

朝廷規定十文錢一斤收購,負責的官吏只給三五文,鹽戶能有什麼辦法?

另外,因為日日生火熬鹽,附近柴草稀疏,要麼去遠處打柴,要麼高價收購,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好在,我們脫離了苦海,只是可憐北面那些同行咯。”魏三的話裡,充滿了幸災樂禍。

方天定笑笑,問道:“私商收鹽多少錢?”

“太子真是火眼如炬。”魏三笑道:“私商也不是好相與的,收購價只比官價高兩三文,儘管如此,大家也還是願意賣與私商。”

方天定問道:“若是把煮鹽改成曬鹽,爾等願意接受官府僱傭不?”

魏三笑道:“實不瞞太子,如小人這等兼著私商勾當的,或許不情願,那些老實本分的,如何不願意?

不說僱傭,只要廢了鹽役,他們也願意。”

方天定笑道:“海鹽縣曬出的鹽,官府就地發賣,百姓皆可進貨販運各地,眾人公平競爭,並無阻礙。”

吧嗒,灶中火星炸裂。

魏三嘆道:“如此,百姓可得平價好鹽,實乃善政。”

自由販賣,一切交給市場決定,這可比官府發賣好太多了。

畢竟,官吏的德行都是向上看,那會管百姓吃的鹽要花許多錢呢。

私人則不一樣,你太貴就沒人買,摻雜了雜質同樣沒人買。

若是有人壟斷後抬高鹽價,還有官鹽,再不濟,百姓也可以組織起來自去鹽場購鹽。

如此,市場鹽價永遠不會高出出場價太多。

閒聊中,方天定看完了碎場、曬灰、淋滷、試蓮、煎鹽、採花這六道程式。

成品鹽粒大、色白、幹,比海鹽鹽場曬出來的好了不少。

捻起嘗了嘗,方天定讚道:“這鹽真不錯!”

魏三眉開眼笑,道:“小人祖傳的手藝,放眼天下也絕對好。”

方天定問道:“煮鹽以火去水,曬鹽以日光去水,原理相通,煮鹽的技術可能用到曬鹽上?”

魏三訕笑道:“小人卻沒想過。”

魏大郎接道:“我也聽聞過曬鹽,曾想過,應該是可以的。”

“善!”方天定撫掌而笑,道:“大郎可願受僱,為曬鹽出力?”

魏三立刻拉著魏大郎拜下,道:“多謝太子提挈,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方天定扶起父子倆,任命魏大郎為曬鹽技術都監。

官職八品。

能做官,對魏家來說不易於祖墳冒青煙了。

安排完鹽城縣試行曬鹽的事,方天定打馬前往泗陽。

防線建設,刻不容緩。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