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七十七 夏收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歙州,涇縣,呂家村。

因為呂師囊帶走了許多青壯從軍,村裡剩下的,大多是老弱。

天還未亮,村裡家家戶戶便開了門,隨著炊煙升起,吭哧吭哧的磨刀聲不斷響起。

磨的,是鐮刀。

四月下旬,麥子已經成熟,收穫的季節到了。

總要把鐮刀磨的飛快,割麥子才省力氣。

六十多歲的呂益權一邊磨刀,一邊嘆氣。

家裡面新分了二十畝地,本是高興的事情。

可是兩個兒子都在軍中,只靠自己一個人,決計是忙不過來的。

“益權,早飯做好了,過來吃啊。”

“好,鐮刀磨好了就過去。”

呂益權就一個人,農忙的時候飯也沒功夫做,好在鄰裡關系不錯,可以在旁邊的呂強家搭夥吃飯。

呂益權已經提前給了一貫錢,兩鬥米,等到農忙完,估計還要補一些。

本來嘛,一貫錢僱個短工綽綽有餘,只是涇縣青壯大多從軍去了,想僱人也顧不到,實在無可奈何。

不一刻,兩把鐮刀磨的雪亮,刀刃上已經起了毛,手指輕輕蕩過,便是一條口子。

“好鐵!這越州來的傢伙,真是不錯。”呂益權滿意地想到。

鋤頭、鐵鍬、鐮刀等農具,都有越州鐵礦的戳印,質量非常好。

呂強家的三個兒子也都投軍去了,然而還有三個兒媳婦,老伴兒也在,都是能忙的。

不像自家兩個兒子,都是單身狗。

“益權,坐。”

呂強招呼一聲,端上了飯菜。

一條紅燒魚,一鍋肥肉燉白菜,一碟子鹹菜,整治的不算整齊,油水卻很足。

六個大人,加上四個孩子,坐了一桌子,

呂強給呂益權倒了碗酒,道:“益權啊,別著急,等我家忙完了,一起去你家地裡。”

“嗯,不著急。”呂益權呷了口酒,道:“先去把學堂的收了再說。”

端起碗吃飯,呂強嘆道:“這幾個崽子可是趕上了好日子,吃得好,有學上,也不枉孩子們都去投軍了。”

“可不是,呂相公待我等親厚,以前我們呂家莊也算不錯,也就過年的時候才能吃肉喝酒,哪像現在,天天都有酒肉。”

說著話,吃完飯,兩家人各自提著鐮刀出門,向著學田走去。

學田屬於村學的財產,一共五十畝,其收入主要擔負學舍教授的工資。

縣裡只要支出少部分現金補貼,即可以撐起一所學舍。

以田替錢,極大地減少了地方上的現金支出。

天亮時分,一群人到了學田旁。

已經有人在田裡忙著了。

都是家裡有孩子在上學的村民,自發前來幫忙。

忙了一陣,學舍教授易水寒一手拄著柺杖,一手拎著漿湯,帶著學生們走了過來。

“多謝諸位鄉親幫助。”易水寒謝道。

易水寒在鎮江府表現出色,卻不想在攻打北固山時,被打爛了一條腿,只能退役。

恰逢呂家村的教授,那個呂師囊家私塾老先生,調去縣裡擔任文書去了,他便來到了此處。

呂益權笑道:“易先生客氣,此乃我等應該的。”

易水寒朝眾人拱了拱手,又對學生們喝道:“快去,給大家倒水。”

孩子們嘻嘻哈哈地去了。

忙碌間,一隻二百人的軍隊開了過來。

除了刀槍,士卒們還提著鐮刀。

易水寒定睛一看,最前面卻是涇縣知縣苗合。

苗合早看到了易水寒,搶先說道:“易教授,甚時得空,去縣裡把留守士兵練練啊。”

士卒們朝易水寒敬了個禮,放下刀槍,操著鐮刀便下了地。

易水寒一一回禮後,問道:“苗相公,如何讓軍隊來幫忙了?”

苗合笑道:“太子指示,各地務必確保夏收夏種工作及時有序的完成。

因為大量青壯從軍,我和縣裡駐軍商量了,分出兩千人幫著鄉親們搶收搶種,順便也計量收成,準備收稅。”

“哦,那倒是不錯。”

一百生力軍加入,五十畝學田頃刻間收穫完畢。

有苗合帶來的牛車帶到打穀場,脫粒後稱重。

一共一百七十三石,平均每畝三石多,還不錯。

當然,學田是不用交稅的,這些收穫全歸易水寒支配。

士卒們沒有休息,三兩人一組散去田間地頭,幫著鄉親們割麥子。

站在樹蔭下,易水寒問道:“苗相公,今年稅收能有多少?”

苗合道:“我縣有土地一百多萬畝,平均下來,大概在五十到六十萬之間。”

易水寒搖頭,道:“這收成不行啊,多數人夠嗆能吃飽。”

苗合苦笑,道:“沒辦法,上田太少,我最近到處跑,準備挖些水渠,儘量把旱地都變成水地。”

易水寒不置可否,道:“好好努力吧,有困難給我說,我給太子寫信。”

說了一陣,苗合問道:“易教授,上次給你說的事,你意下如何?”

苗合說的事情,乃是把他一個侄女嫁給易水寒。

若是一般的殘廢,苗合肯定不會正眼看的。

易水寒可不一樣。

他是太子親軍一員,和方天定關係非同一般。

苗合作為知縣,想聯絡太子只能走正規渠道,還不一定能夠有回應。

易水寒可以隨時給方天定寫信,且必有回應。

這樣的渠道,對於一個底層官員來說,真的是羨慕嫉妒恨。

不過講道理,就算沒有這個原因,嫁給易水寒也不虧。

易水寒是都頭退役,殘疾津貼一個月五貫錢,只要不染上黃和賭,完全可以活的有滋有味。

想了想,易水寒拱拱手,說道:“便有勞苗相公了。”

見易水寒答應,苗合大喜,道:“好說,好說,以後便是一家人了。”

呂家村忙碌不休,古築村村民也不能清閒。

黃雲挨家挨戶走過去,叫道:“鄉親們,都把糧食準備好,等會一起去給縣裡送去。”

有人問道:“裡正,何必送糧,直接折算成銀錢繳納便是。”

黃雲回道:“也可以,那都準備好銀錢,我搭送鐵的船送縣裡去。”

不得不說,古築村的人真的是闊了。

在鐵礦上做工,男人一天掙三五百文很容易,女人們賣些吃食酒水,一天也能入賬一二百文,比在幾畝薄地裡刨食強太多了。

又有人道:“城裡有人租地,要種那勞什子棉花,我們租不租?”

黃雲道:“你們還有心思弄那幾畝地麼?”

眾人都笑。

礦上打工掙的那麼多,如何有時間耽誤在地裡。

應天府,臨時行宮內。

方臘問道:“今年夏收幾何,可有資料?”

馮喜道:“根據估算,至少入庫一千五百萬石夏糧,錢兩千萬貫。”

在方天定面前,馮喜是情報頭子,在方臘前,他還是那個馮掌櫃,身份切換毫無違和處。

方臘沉吟片刻,道:“建國在即,戰爭未絕,糧食萬萬不可有缺,看好那幫當官的,不要出問題。”

馮喜躬身道:“陛下放心,絕不會有人敢貪汙。”

方臘又道:“嗯,還要保證百姓足用,但有疑慮,立刻請教大郎。”

說這話,方臘沒有任何壓力。

畢竟,兒子實在太能幹了,當老子已經習慣了躺著。

馮喜退下,方臘傳見劉。

雖然還未正式宣佈,劉已經被內定為第一任宰相。

劉到來,方臘問了建國籌備的進展。

因為夏收緊張,城池宮殿建設耽誤了許多。

這沒辦法,方臘很理解。

方臘又問道:“棉花種植安排的如何?”

劉道:“畝產一石以下的田地,大多改種棉花,只是收成如何,尚且未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方臘頜首,道:“棉布之優越,大家都看在眼裡,務必抓緊。”

劉應下。

棉布的好處,南方尚且不覺得如何,等到了北方冬季,定然有大用。

所以,推廣棉花種植,勢在必行。

當然,在沒看到收穫之前,百姓也都疑慮,這很正常,等到秋收,看見了甜頭,百姓自然踴躍種棉。

………………

感謝“天津寶德學院”的又一次打賞,十分感謝。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