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七十二 登基籌備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野草蔓延,雜木叢生,鳥雀築巢,鼠兔伏躥。

南唐皇宮曾被宋兵縱火焚燒過,又廢棄許久,現今房屋大多坍塌,殘留的斷壁上,還能看見刀斧痕跡。

想到繁華一時的南唐就此湮滅在歷史長河中,方天定不禁心有所感。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壯美江寧府。望舊都,意躊躇。傷心南唐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盧襄立刻道:“太子殿下心懷天下百姓仁義,真乃仁義無雙。”

這馬屁顯的有些刻意,讓劉很不屑。

雖然方天定必然會被冊封太子,只是現在還不是沒登基呢麼,開口叫太子好麼?

於是,劉說道:“太子殿下,這地方只有些地基了,宮禁還修在這裡麼?”

仔細勘察一番,方天定道:“重新選址吧,實在不行就在城外建宮禁。”

南唐皇城不但殘破,而且被民宅侵佔了許多,與其費力氣拆遷,不如另行擇址。

畢竟,皇宮建設耗資巨大,能省一點拆遷費總是好的。

兩人躬身領命。

劉被調來負責建國籌備,盧襄作為府尹協助。

這兩個人能力都不錯,想必不會有紕漏。

兩人繼續奔忙,方天定回到了方臘行在。

方臘招手道:“來的正好,我等正因為國號猶豫不決,大郎可有意見。”

方天定問道:“諸位可有意見?”

在座的都是有學問的,有劉民生,胡安國,蒲文英等人。

胡安國乃是劉民生邀請而來編撰字典的,來了看到義軍興盛,半推半就投效了。

他精通《春秋》,所著《春秋傳》成為後世科舉士人必讀的教科書,又著《資治通鑑舉要補遺》一百卷,《文集》十五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其文學造詣,不在劉民生之下。

就國號問題,大家已經爭執了許多天了。

從大軍開到江寧府就開始爭執,到現在也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國號事關重大。

中國乃是國名,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這在明朝之前不容反駁),秦、漢、唐等則是國號。

要建國者,須確定國號。

對此,三人各有己見。

蒲文英認為義軍起於清溪縣,提出了“清”這個國號,又因東南屬於吳越,或可沿用吳越兩個國號。

胡安國根據循讖語義原則提出了“元”,取《易》中的“大哉乾元”,元為首,為剛。

劉民生則認為方臘實際發跡於摩尼教,又因為摩尼教別稱明教,方臘乃是教首,或可定國號為“明”。

看到三人爭得面紅耳赤,方天定不由擔心他們會不會打起來。

“嗯哼。”清了清嗓子,方天定說道:“我軍興起,實乃上應天意,故改江寧為應天府,是為京師。

既然上應天意,當如日月普照,澤批蒼生,便定國號為明吧。”

一句話,解決了兩個問題,根本沒有徵求三人的意見。

方天定又道:“國號既定,年號便以黃帝誕辰確定,全稱黃帝歷某某年,簡稱黃曆某年,此年號通用,我國不滅,年號不改。”

“善。”方臘頜首,道:“如此方便不少,省得兒孫胡鬧,三天兩頭改年號弄的人頭暈。”

年號這玩意,基本每換一個皇帝就要換。

有的皇帝屁股一拍,會換許多個年號,比如趙佶,就用過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六個年號。

神經病吧?知不知道老百姓頭多大啊?

所以,方天定直接定黃曆,一勞永逸。

皇帝和太子都同意,其餘人自然只能接受。

方天定又道:“我封王,便為燕王吧。”

自己給自己封王號的,從古至今也就方天定一個了。

然而沒人覺得不妥。

方臘的存在感,實在不強。

胡安國點頭,道:“古燕地所在,便為遼國中都,若不想做個有名無實的王,須得打到遼國不可。”

劉民生道:“從王號可知太子大志矣。”

除了兩人說的,還有一層意思。

後世,有一個大名鼎鼎的燕王朱棣。

朱棣的成就,不比漢武帝唐太宗差多少,方天定也想藉此勉勵自己超越朱棣。

方天定繼續說道:“除了國號,年號,還要國旗,便以“五星出東方則利中國”,定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為標識。

還需軍旗,軍旗便以刀劍與犁為主,意“用刀劍開拓犁田”。另外,國歌軍歌你們再議。”

三言兩語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方天定說道:“各位,諸事繁雜,容不得扯皮,當定則定,從速從簡。”

在怎麼從速從簡,方臘舉行登基大典也要一個月後了。

登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皇宮、車駕、衣冠都要一一製造,各部旗號、印信必須齊備,中樞官員任命更是讓人頭疼。

沒有個把月,根本搞不定。

好在方臘身體不錯,也還等得起。

剛出了房門,葉貴走了過來,說道:“太子,皇后娘娘召見。”

義軍上下的狀態轉換很快,雖未稱帝,卻已經改口了。

皇后娘娘,自然是說的方天定母親邵氏。

方臘忙,邵氏也不清閒。

作為後宮之主,邵氏也要接見安撫各將官的女眷。

方天定見了邵氏,行禮問安後,落座。

邵氏道:“大郎,你父雖然年紀頗大,身體還是硬朗,有人勸我為他納些嬪妃,你覺得如何。”

方臘已經七十一,真的是老人了。

只是騎的烈馬,提的大刀,吃嘛嘛香,身體倍棒。

這給了一些人錯覺,他們覺得可以獻女兒上位,所以來勸邵氏。

於是便有了邵氏的話。

方天定道:“娘,何人進言給父親納妾的?”

納妾,這個詞本是平常,然而用在這裡卻很嚴重了。

妾,不如奴僕,只是財產,毫無權利。

嬪妃可不是妾。

見邵氏不說話,方天定繼續說道:“爹七十有一,身體硬朗,乃是因為不愛女色的緣故。

色乃刮骨鋼刀,若是沉迷進去,父親這年齡也撐不了兩年。

如今天下未定,兒子要在外征戰,父親坐鎮中樞,父子齊心,內外無憂。

若是父親有恙,內部平生波折,說不得要壞了大事。”

方天定這話是真心的。

目下義軍不過佔據東南之地,遠遠說不上高枕無憂,以後的南征北戰少不了。

方天定可不想被繁瑣政務牽絆住了手腳,還是沙場征戰來的爽快。

這樣的情況下,方臘當然是活的越久越好。

邵氏嘆道:“只怕有人說為娘善妒。”

“任憑別人說,只要爹不說,盡皆無妨。”方天定用一句話斬斷了方臘的性福生活。

“便如此吧。”邵氏嘆了一句,又道:“大郎,你可有中意的姑娘?算算,你也有二十九了,平常人家,你的孩兒也該不小了呢。”

老方家傳統晚婚,方臘四十歲那年吃了嫩草,娶了十八歲的邵氏,生了方天定、方亳、方百花三個兒女。

方天定前期忙著操練個人武藝,後來又幫著方臘管理摩尼教,一直沒來得及說親。

眼看要做太子了,東宮空虛可不是好事。

儲君事關國本,若是方天定登基了還沒有兒子,內部難免生亂。

只是方天定也不知道如何回話,低頭不語。

邵氏又嘆了口氣,說道:“太子宮中不能空著,我便替你挑選幾個吧。”

方天定回道:“但憑娘做主,只是太子妃須得我確定。”

“可以。”邵氏應下,又道:“替你生了兒子的,便是太子妃!”

說了家事,邵氏又道:“眼看皇宮建造,宮內須得許多宮女,我欲從烈屬中選擇那些不改嫁的,同時把那些孤兒接進宮中培養,你意下如何?”

方天定愕然,他倒沒想到邵氏能有這番見識。

甄選宮女,可是勞命傷財的活動,除了少部分想借女兒倖進的,百姓大多都不情願。

用烈屬充任,既可以免於滋擾百姓,也可以解決烈士遺孀的生活問題,真的是一舉兩得。

如此兩便的事,方天定如何會不同意。

又說了些籌備的雜事,方天定告辭離開。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