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五百五十三 愚任回京(下)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咣哧~咣哧~

車輪碾壓過鐵軌,輕響不斷,還帶有輕微的搖晃。

“五年前,此火車剛出來時,孤就來做過一次,那真的是又吵又晃,一段路下來頭暈腦脹,簡直要命。

兩年來不斷改進,已經相當好了,又快又穩,否則父皇得知孤請劉老先生坐這玩意,怕是要扒了孤的皮。”方捷笑嘻嘻地說道。

話語中,盡顯得意和自豪。

劉並未責怪他的輕佻,只是閉目感受了一陣。

自從就國,他一直未曾回來故國,只是經營封地。

此時此刻,他也被震撼的不輕。

“此車到應天,用時幾何?”劉問道。

方捷伸出手,張開三根手指頭,道:“三個時辰。”

“這麼快?”劉驚訝。

滬松到應天,差不多三百公裡,一個時辰跑一百公裡,簡直飛一樣。

旁邊,侯蒙道:“此火車技術基本成熟,小子上任後,計劃大修鐵路,以勾連全國。”

“可否詳細說說?”劉問道。

侯蒙道:“一條從西域到海州,貫穿東西,一條從率濱府到日南,交通南北。

另外,還有各條支線,確保各路都在連線之中。”

“大計劃啊大計劃!”劉嘆道:“鐵路修建一成,國土穩固也!”

“是啊。”劉勉之道:“有了鐵路,任何地方叛亂,亦或外敵入侵,大軍瞬息到達,何人能敵?”

劉點點頭,道:“只怕急功近利,有傷地方百姓。”

他倒不怕花錢,對他這個層次的人來說,成千上萬貫的都是小錢。

只是這項工程太大,比之大運河尤有過之,萬一操作不當,怕是有一個隋朝的下場。

侯蒙道:“先生放心,人力方面,陛下已經決議用兵天竺,有的是人口。

其他的,困難再與地形地勢,餘者皆不足論。”

他是內定的宰相,國內重大決策,當然也是知道的。

所以對天竺用兵的事也是知曉。

帝國停兵已經有三四年了,也該繼續動彈了。

劉聽了,道:“給我那送二十萬人,再把鐵路修過去。”

語氣很淡,卻不容置疑。

侯蒙能怎麼辦?只能苦笑著應下。

劉道:“我也不讓你吃虧,只要你把鐵路修過去,我就把封地交還給中樞。”

方捷侯蒙盡皆愕然。

“我意已決,奏摺已經備下,不會改變,”劉看向窗外,問道:“國內人口有多少了?”

窗外,鐵路沿線房屋連綿不絕,時時可見車水馬龍。

侯蒙道:“先生卸任時,國內人口幾近一億,至去年,又翻了一番,幾近兩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任翻一番,好啊,好啊~”劉讚歎道。

“首功歸於陛下,若非陛下免了丁口錢,百姓能生也不敢生啊。”侯蒙道。

“確實如此,不過……”劉勉之補充道:“以如今百姓富庶,哪怕重收丁口錢,也無足輕重。”

“沒那個必要,國內稅收一年超過十億貫,區區丁口錢值得甚多?還不夠朝廷面子錢。”侯蒙道。

收丁口錢只是開玩笑,也沒人當真。

前朝時,為何人口很難增長?

是中國人不夠勤勞,養不活家裡人麼?顯然不是!至少不全是。

以中國人的吃苦耐勞精神,一家養三五個,終歸是能活下去的。

然而丁口錢是絕對繞不過去。

人從生下來就開始交稅,誰能受得了?

滿清人口爆炸式增長,固然有新作物的功勞,其根本乃是攤丁入畝,事實上廢除了丁口錢。

只要不用交錢,哪怕吃草根書皮,也能想辦法活下去的。

閒談中,火車一路疾行。

劉畢竟年紀大了,搖晃之下精力不濟,自去休息了。

方捷也是貪玩的年紀,拉著隨行護衛的嶽雷和未婚妻嶽銀瓶鬥地主去了。

侯蒙和劉勉之開了瓶葡萄酒,對坐小酌。

兩個人雖然競爭過,卻也會是正副手,因此倒是融洽。

火車飛逝中,窗外綠油油的秧田一閃而過。

田間忙著灌水除草的農夫,仔細看與江南傳統漢人還是有細微區別的。

劉勉之嘆道:“東南百姓皆已離開農桑,西北百姓還在為田地貧瘠煩惱,差距著實不小啊。”

聞言,侯蒙皺眉道:“我久在國外,對於內地情況瞭解不多,賢弟可否詳細說說。”

劉勉之道:“長安以東地區,溫飽不難,再往西北去,水土不足,百姓求溫飽確實艱難。”

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帝國重心都會放在海外,因此才會由擔任過海外總督的侯蒙擔任太宰。

然而國內才是根本,自然不能輕忽。

劉勉之一直在國內打轉,深知各地情況,擔任少宰理所應當。

詳細把西北,特別是河東河西兩條走廊的情況說了一遍。

侯蒙道:“水源不足,土地薄脊,此乃自然原因,改造效果不大。

要我說,不如加大移民程度,把不宜耕種放牧的地區的百姓,全部遷出去才好。”

“已經遷出去不少了,不然你以為日南三十萬戶百萬人從何而來?”反問一句,劉勉之又嘆道:“總不能全部遷空,如此,國土豈非空置?”

“哎,阮小七發現東勝州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未曾開發,也是個問題啊。”侯蒙嘆道。

“沒奈何,重心暫時在東南,確實無暇顧及。”劉勉之接道。。

問題確實不少,不過兩人也沒太多擔心。

反正,他們的功績已經有了。

劉是開國第一相,歷史地位不用多說。

婁敏中是第二任宰相,任上免了農稅,註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第三任,正好鋪設全國鐵路,功不可沒,青史留名理所應當。

偶有微瑕,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閒談中,火車走走停停,傍晚時分到了應天城外。

高大的城牆上,掛滿了彩燈,顯得十分漂亮。

城外的高樓大廈無數,都是流光溢彩。

在應天,電的應用,已經相當廣泛。

不得不說,成熟的教材,配合過來人的指點,發展速度真是飛一般。

下了車,劉提起柺杖敲了敲了方捷,道:“殿下也老大不小的,當儘快成婚生子,莫要整天胡亂晃盪。”

他老子三十歲才結婚,憑什麼他二十歲就要結婚?

方捷挺委屈的,卻沒辦法反駁。

否則,劉怕不打斷他的腳孤拐。

老一輩人嘛,總是把傳宗接代看的極重。

“先生放心,年底我與銀瓶就會完婚。”方捷訕訕道。

“出息!”劉撇嘴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害羞作甚?”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