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四十九 鎮江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三月初十,方天定領著大軍來到丹徒縣城下。

各路大軍並援軍也一同到達。

馬步軍五萬,新兵兩萬,水軍一萬,合計八萬大軍。

為了打破丹徒,方天定也是拼了,精兵強將全都調了來。

實在是三縣慘狀,把人給氣炸了。

東門外十里,是義軍主營。

西、南兩門外各扎下一個偏營,有大將鎮守。

只是北門臨江,又有北固山,實在無法紮營,不得不實行圍三闕一的策略。

方天定道:“此戰必破丹徒,城內宋賊一個不留,各位可有教我?”

邵俊道:“鎮江之重要,自不待言,只是要全殲,須得水軍見功,先破金山、焦山,再取北固山,如此,城內宋賊便為甕中之鱉。”

鎮江的地理位置優越,背山面江,形勢雄險,為鎮守江防之地,實乃兵家必爭之地。

運河與大江交匯之處就在鎮江,只這一條,便決定了義軍若想據守江南,必然要拿下鎮江。

只是不好打。

城北北固山和江心的金焦二山且不說,便是城外,還有天福山、磨笄山、菊花山。

此三座山頭不過三四十丈高,也不險峻,只是居高臨下俯視義軍。

山頭上各有三千人的小寨,若不拔除,攻城時難免腹背受敵。

方天定與眾將商議戰策時,鎮江府衙內也是官將雲集,喧喧嚷嚷。

知府、防禦使、置制使、轉運使、通判等大小官員,還有那些出錢出力出人的大戶代表,齊聚一堂。

知府師安道:“賊兵十萬,威逼而來,諸位可有應敵之策。”

無錫知縣許韻道:“城內兵多將廣,錢糧豐足,踞城而守,待其師老疲憊,當可一鼓破之。”

這也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本來大家就是制定的這個策略。

只是許韻心虛,不彰顯存在感不安心。

師安說道:“賊軍初至,須得挫其銳氣才好守城,可有人願意出戰?”

這話一出,盡皆沉默。

賊軍勇將頗多,出去搦戰,豈不是找死?

師安見無人應答,繼續道:“若有人出城搦戰,勝則重賞,敗亦不咎。”

“我有人舉薦。”

“我願領兵出戰。”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

師安看去,願領兵出戰的乃是張俊。

張俊原是弓箭手出身,素有勇力,此次由山東公幹而來,因為賊軍要來,便留下來禦敵。

要舉薦人的,卻是延陵縣尉劉康。

師安道:“伯英少待,劉都尉且說舉薦何人?”

劉康道:“反賊侵擾鄉里甚重,便是其餘賊匪亦不服氣,今有茅山土著衛忠四人來投,其人武勇,或可重用。”

師安道:“且喚來一看。”

四人進來,師安見其身材甚是魁偉,又膀大腰圓,便有幾分欣賞。

師安道:“你四人姓甚名誰?”

四人拜道:“小人衛忠(蔣印、吳升、衛亨),見過知州相公。”

師安問:“劉都尉舉薦爾等四人擊賊,可敢領兵出戰?”

衛忠道:“吾等雖落草,卻是生活所迫,心中也有幾分忠義。

方臘賊子無父無君,又弄那勞什子食菜魔教,吾等甚為不恥。是故,我兄弟下山以抗。

劉都尉不棄,賜了我等出身,正當奮勇向前以報答。”

師安大喜,道:“即如此,便令張伯英為主將,你四人為偏將,但有勝利,必報朝廷以嘉獎。”

五人齊齊拜謝。

商議一陣調兵遣將,安排抵定,只待明日開城出戰。

離開了府衙,衛忠對張俊道:“嘗聞將軍勇名,明日出戰,還請照拂。”

張俊笑道:“好說,我等當齊心協力,總要得些功勞,才好迴轉。”

“定然唯將軍馬首是瞻。”衛忠四人拜道。

見張俊態度冷淡,衛忠也熄了攀談的心思,直接告辭離開。

等到回了住所,衛忠道:“想這張俊敢領兵出戰,必有本事,須得想辦法示警才好。”

吳升道:“大可不必,義軍大將甚多,一個張俊也翻不起浪來。只是我等行止,卻要仔細斟酌。”

衛亨道:“不若直接反水搶門,接應大軍入城。”

衛忠搖頭,道:“城內有城,搶不得門。再則,我等心腹盡被拆開,又無人手可用,實在難成。”

原來,衛忠等人進城後,手下嘍便被調走打散,混入了其他地方。

城中管束森嚴,每人只能在指定區域活動,便是串聯亦不可得。

進來幾天,四人連城內情況都沒摸清,實在憋屈的緊。

思慮間,蔣印道:“先把所知所見傳遞出去,若有可能,見得幾場功勞,待升到高位,總有用處。”

“善,便如此辦理。”衛忠說道。

且說張俊回了住所,整理盔甲,磨礪刀槍,只待明日廝殺。

“機會難得,若是擊退賊軍,怎麼也能向上升一升。”張俊默默地想到。

盤算半晌,張俊覺得自己剛剛做差了,不該冷對衛忠四人的。

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己單槍匹馬出城,必然難以得勝。

計議一陣,張俊忍痛收拾了百十兩銀子,前去拜訪衛忠四人。

且說師安離了府衙,在百餘兵丁護衛下,巡視各處。

做下如此好事,他也知道若是城破,必然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但凡有閒,必定巡城。

“只要擊退賊軍,必可調入中樞,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師安如此安慰自己。

升官,才是他下令焚城的主要動力。

擊退賊軍,便把地方糜爛推到賊軍身上,朝廷非但不會見怪,反而會重賞嘉獎。

失敗了,難免一死,也不必為如何交代而煩惱。

繞城走了一圈,只聽到旁邊巷子裡傳來一陣歌聲。

“天師下凡江南安,草木方盛灰萬萬。驚雷滾滾三山破,損兵折將亦等閒。待得北士越江來,東華門外自奏凱。”

師安聽了,心中一動,喝令左右道:“且去把放歌者請來,莫要失了禮數。”

歌中有師安,想必是指自己,方去一點變成萬,是不是方天定或者方臘要被梟首?最後一句預示自己能勝。

只是中間的驚雷和北士卻不得其解。

思慮中,只見一道士跟在軍健後來到近前。

這道士面相清奇,揹著一柄寶劍,頗有高人風範。

道士唱了個喏,道:“見過相公。”

師安回禮道:“道長請了,敢問道長法號,仙鄉何處?”

包道乙稽首,道:“貧道太乙,師承茅山。外界妖氣縱橫,特來鎮江城內暫避,借貴氣化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言甚合師安心意,心內暗喜,問道:“不知道長剛才所唱,作何解釋?”

包道乙抬頭望天,道:“天機不可洩露。”

師安拜下,懇請道:“世道不靖,妖賊橫行,還請道長仗劍出世,助我斬妖除魔,以保天下百姓安寧。”

摩尼教教眾大多貧苦,為了互幫互助,教內提倡食素,外人多稱之為食菜魔。

方臘驟起,橫行江南,官府仍然以魔人視之。

所以包道乙說的妖氣縱橫,便是說賊人橫行,師安說的斬妖除魔,是剿滅賊人。

話中意思,兩人都明白。

包道乙仰天一笑,道:“結果天註定,人力不可違,且看,且看!”

師安心中安定,道:“道長如無去處,不防隨我回府,自有安置。”

包道乙稽首,道:“本不好打擾,然而要借貴氣避災,只得僭越了。”

師安大喜過望,邀請包道乙同車而行,包道乙也不拒絕,上車坐了。

一路上,師安少不得旁敲側擊,詢問此戰結果。

包道乙多數不答,偶爾幾句,也都暗示賊軍必敗。

領著包道乙回府,師安親自選了個僻靜別院,又調撥了兩個軍健服伺。

包道乙目標達成,雖然一時半會不能和外邊聯絡,卻也不急,只安心住下。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