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四百五十五 遼王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胡鬧了半天,看方天定仍舊不為所動,耶律延禧不得不收拾心情,等待發落。

見他安靜下來,方天定道:“遼帝,耶律大石自行登基,未為正統,朕是絕不會承認其遼主地位的。”

“陛下英明。”耶律延禧低眉順眼地說道。

那模樣,活脫脫一個小媳婦。

此時此刻,耶律延禧不就是一個只能看婆婆眼色行事的小媳婦?

方天定問道:“你遼國的傳國玉璽可還在?”

耶律延禧從懷裡取出一物,高舉過頭頂,道:“一直隨身攜帶,並未遺失。”

“即如此,耶律大石得位,也服不了人心。”方天定微微頜首。

玉璽只是死物,然而卻是皇權的象徵。

有這玩意的時候不覺得有多重要,沒了就會很麻煩。

因為心懷不軌之輩,完全可以以“玉璽不見,未為正統”做藉口,或者鼓動人心造反,或者抗命不遵。

站在方天定的立場上,只要不和明國為難,其實誰當遼國皇帝都無所謂。

只是耶律大石尚未登基,便勾結了金國,顯然不能忍。

方天定令人取出地圖,在上面勾勒出一條線來。

“紅線之內,皆為明國本土,爾可有異議?”方天定問道。

耶律延禧看了半天,發覺明帝劃的範圍並不太大,便同意了下來,道:“陛下放心,各處皆有我心腹,孤定當盡力勸說,使各處領土儘快歸於明國。”

耶律延禧主動把自己的地位,放在了諸侯王的等級上。

其態度很明顯,若是能夠助其復國,遼國便為明國附庸。

當然,最終是否會那般,未為可知。

方天定撫摸著地圖,道:“該地,皆為形勝之處,對我國十分緊要,不得不取。”

地圖上的紅線,乃是後世明長城範圍。

其所在,有山川河流之險,乃是易守難攻之地。

全部據為己有,便可以據險而守,亦可擇機主動發動進攻。

以山河險固,遮蔽中原腹地的安全,同時握有戰略上的主動權,此乃長城的意義。

不管耶律延禧是否認識到這點,他都必須捏著鼻子忍下。

在失位帝王的眼裡,家賊比外敵更可惡。

哪怕他把全國都獻給明國,起碼一個侯爵的封賞,不敢說大富大貴,優渥的生活肯定有保障。

若是落到耶律大石的手中,即使不被大卸八塊,也會被軟禁到死。

再說,現在土地都不在他手裡,賣起來毫無心理負擔。

只是耶律阿保機地下有靈,不知道棺材板還能否壓得住。

方天定道:“如此,你便草擬詔書,遣人配合我軍拿下這些地方。”

“謹遵陛下詔令,只是……”猶豫片刻,耶律延禧又道:“其中許多地方,實乃西夏所有,孤之詔令,定然無用。

且,耶律大石僭越稱帝,附翼者眾多,特別是邊疆地區,多為他心腹大將,怕是不好取。”

方天定笑道:“你遼國南方邊境,本為中華故土,漢人甚多。

有你詔令,便非國戰,我軍進入,想來當地抵抗不會太過激烈。”

“聽憑陛下安排。”耶律延禧拜道。

說完,他眼巴巴地看著方天定,等待具體的安排。

他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因為走的雞,並未攜帶太多金銀財寶,短時或可支援,時間長了,怕是要吃土。

因此,他只能也必須等待明國接濟。

那三千人馬,可是耶律延禧最後翻身的本錢,絕對不能就此散失了。

方天定自然知曉他的心意,道:“耶律延禧聽封。”

耶律延禧立刻拜下,道:“等候陛下吩咐!”

“有遼主耶律延禧,因國內叛亂失其權位,率眾來投我國,此乃漢家武功之證明,朕心甚慰。

其本部人馬中,遴選騎術精湛者充為軍中馬術教官,待遇等同國朝同級將士。

餘者,著有司供給糧草,不得有缺,以為耶律延禧護衛。

另,耶律延禧本人進封遼王,配合我軍收復失地,須得盡心竭力,不得懈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小王遵旨!”耶律延禧拜下。

由遼帝變遼王,耶律延禧一點不適應都沒有。

現在的他,滿腦子都是反攻倒算,根本不在乎這些虛名。

否則,他也不會一見面就跪下叫爸爸。

說到底,權勢得滋味最醉人。

為了重新回國稱帝,耶律延禧並不在乎自己的膝蓋。

謝恩完畢,耶律延禧又道:“陛下,為國朝效力,實乃麾下之榮幸。

然小王本部不過三千,實在難以為國朝助力,小王懇請陛下應允,准許小王於北地招募士卒,以備反攻逆臣。”

“準!”思忖片刻,方天定又道:“未出朕之所劃範圍,便以兩萬人馬為限,出了過境,任爾施展本事。”

“多謝陛下垂憐!”耶律延禧抹著眼睛說道。

看他模樣,直讓人以為方天定給了他天大的好處一般。

事實上,不過是明國出錢糧,養了一支僕從軍罷了。

這支軍隊的最高指揮官當然是耶律延禧,然而只是表面上的。

在耶律延禧招募的過程中,明軍肯定要安插大量的軍官,好把這支部隊牢牢地掌控在手裡。

安排完畢,方天定道:“事物繁雜,遼王就莫要在中原停留了,只往雁門關去,也好就近招募士卒。”

耶律延禧應下。

雁門關外,乃是遼國代州,再往北便是西京的大同府。

大同城,地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為山西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北上出塞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如此重要的地方,不得不拿下。

講真,若非遼國變故,明國上下對拿下此地還有些許疑慮。

因為一下子面對四國,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此時耶律大石篡位,耶律延禧南下投明,明軍當然要主動出擊。

事實上,哪怕是面對宋、西夏、遼、金國四國,明國也非單純的就地防守,而是在主動出擊。

其目的,便是恢復明長城防線。

現在,四國聯盟初成,除趙宋外,各國火藥不多,明軍進攻起來並不困難,當然要趁著容易的時候打。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