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梁山終結者->章節

一百八十八 餓空汴京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不好啦,米店又要漲價啦,大家快去買米啊!”

“什麼?米價又要漲了?”

“該死的朝廷,只收稅不幹事,米價再漲上去,這東京城可沒法住了。”

“嗦甚麼?快去買米啊!不多買些,喝西北風……”

熙熙攘攘中,無數百姓湧向糧鋪。

幾乎頃刻之間,每家糧鋪之前,都排了三五千人。

若非糧鋪夥計努力維持,又有衙役現場彈壓,糧鋪非得被掀翻了不可。

民以食為天,這糧價一日三變,趁著糧價還未漲時,誰不來買?

金大堅看著價牌,嘆道:“一斗一貫錢,直直翻了十倍,真是苦了百姓了。”

蕭讓嘆道:“誰說不是呢,也就我等還有些積蓄,勉強支援,城中百姓已經逃散許多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兩人是原是舊識,又同在梁山,關係十分親厚。

金大堅綽號“玉臂匠”,善刻碑文、印章,亦會槍棒廝打。

蕭讓綽號聖手書生,善於模仿各家字型。

他倆原住在濟州,宋江因“反詩”被捉,關在江州時,吳用獻計,使戴宗把兩人請上梁山,以製作假信救出宋江。

雖然計策失敗,但兩人一身本事也有大用,便留在了梁山,一個專管造兵符印信,一個負責行文走檄調兵遣將。

兩人都是有家眷的,也需要買米過日,便相約來買米。

以現在的糧價,兩人的俸祿已經不敷使用,全憑以前的積蓄支撐。

看到隊伍遲遲不動,金大堅罵道:“自從大軍征剿江南,這糧價一日高過一日,也不知何日是頭。”

蕭讓道:“兄弟們此去月餘,傷亡慘重卻寸步難進,此事只瞞著官家罷了,誰人不知。

我在蔡京府中聽得明白,童貫又帶了十萬禁軍南下。”

“如此,江南難平了。”金大堅嘆道。

蕭讓壓低聲音道:“明賊端得厲害,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哩。”

猶豫片刻,金大堅道:“兄弟,再這樣下去,我等積蓄也不夠使用,須得另謀出路。”

蕭讓秒懂,左右看了看,道:“若要離京,須得樂和、皇甫端兩位兄弟作伴才好上路。”

金大堅附耳道:“益州富足,又無戰事侵擾,我等去了,本事自可安家,未知兄弟意下如何。”

蕭讓笑道:“正有此意。”

“憑什麼不賣了?”

“奸商,想要餓死我等?”

金大堅抬頭一看,糧鋪正在關門,百姓們擁擠上前,在與店家爭論。

“這日子沒辦法過了,大家夥兒衝進去搶啊。”

“搶啊!”

一聲吶喊,百姓紛紛上前,瞬間擠破了糧鋪大門。

不一刻,糧食被搶了個精光。

人太多,速度太快,不論是店家還是衙役,都沒能阻止。

其實不敢阻止,衙役們又不敢出刀出槍,就怕激起民變。

城中已經民怨沸騰,搶糧已經上演了許多次,根本無法阻止。

好在糧鋪中糧食不多,各家東主損失不會太多。

“自賊人截斷運河,南方糧食不能北上,京城糧食全靠益州路支撐,然而路途難行,損耗巨大,糧價一日高過一日。

今日,已經鬥米一貫錢。

近日,益州多降暴雨,路途被山洪阻隔,益州路糧食不能運出,城中將有饑饉之憂。

其後,糧價必然再漲。

臣泣血磕拜,請陛下降旨,打擊囤積居奇,抑制糧價。”

戶部員外郎趙鼎把頭磕的砰砰響,帶動一片大臣跪下請願。

趙佶站起來,道:“即如此,戶部何不開常平倉以濟民用?”

趙鼎道:“連連征戰,消耗巨大,如今四路大軍南下,為供應軍前,常平倉早已空了。”

常平倉是為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定的糧倉。

在市場糧價低的時候,適當提高糧價進行大量收購,在市場糧價高的時候,適當降低價格進行出售。

這一措施,既避免了“穀賤傷農”,又防止了“谷貴傷民”,對平抑糧食市場和鞏固封建政權起到了積極作用。

只是皇權第一,江南明賊造反,為了保住皇位,趙佶派出去了五十萬大軍,府庫根本不夠支撐。

所以,只能從常平倉抽取糧食,不止東京城,便是各地的糧食,都被搬完了。

至於這其中有多少被貪了,那真的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不,老天爺也不知道,因為大火太多,很是燒了不少倉庫。

聽到常平倉空了,趙佶急了,看向蔡京。問道:“蔡卿,可有良策應對?”

蔡京有個屁的辦法,只得磕頭道:“臣無能,只得去職謝罪。”

去職好啊!

去職了,才能全家跑路。

反正在糧價大漲的風潮中,蔡家已經撈了不少,完全可以離開東京這個是非之地。

不止蔡京,許多官員都有同樣的心思。

大軍南下月餘,消耗了海量錢糧,卻沒打下來一個城池,稍有見識的都能看到,趙宋方明的鬥法,絕非短時可停。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在外地待著,以方便做出選擇。

蔡京便是想去安全之地,觀望風向外確定行止。

趙佶可不會同意自己的宰相離開。

商量一陣,即調不出糧食,也壓不下去糧價,都是一籌莫展。

其實不是糧價壓不下去,而是眾人不願意下令。

都是自家開的糧鋪,如何能斷了這樁滾滾財源?

“陛下。”趙鼎再拜,道:“汴京居,大不易,臣懇請陛下放鬆路引管束,允許小民離京往他鄉討生活。

待到運河恢復,糧價回落,小民自然迴歸。”

不愧是後來被稱為南宋四名臣的,趙鼎又提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糧價突破天際,一是因為南方糧食難來,二是因為奸商囤積居奇,三嘛便是因為東京城內人口太多了。

趙宋首都,作為世界第一繁華的都市,人口已經超過了百萬。

這麼多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如山似海,不計其數。

吃不飽的人,隨時都可能爆炸,把汴京炸成一片廢墟,與其如此,不如放走。

人少了,糧價自然回落。

所以,這個辦法立刻透過。

不一刻,這個計策傳到了聞風司密探手裡。

新任頭領兵辰聞訊大喜,立刻讓人向應天彙報此間訊息。

糧價飛漲,不乏聞風司的推動。

其中的原因,便是透過生活壓力,讓城中百姓自發離開汴梁。

等明軍打過來圍城的時候,城中百姓想走倒是可以走,只是損失會非常大。

此時自己走,既可以考慮清楚去哪,也可以從容收拾家財,不會給以後安置工作增加太多麻煩。

至於能餓走多少人,就看糧價飛到多高。

目前鬥米一貫,起碼攆走一半人。

效果遠超預期。

相關推薦:重生香江野性時代大唐皇長孫超級龍婿超級龍寵梁山我來當家我不想上梁山梁山新宋我翻拍真沒想超過原作啊光影風華我鑄造了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