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狂野北美1846->章節

第456章遣使來朝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一個多月後

大明宮廷內

皇帝李察接到外交部呈送的奏表,言及扶桑王國遣使上表慶賀大唐帝國文武鼎盛,足當為萬國表率,大國威儀令四夷賓服,足可稱天朝上國矣!

扶桑國遣使言辭懇切,態度謙卑,並請封號……

這一下

可把李察整的懵了,在短暫的遲疑後迅即狂喜起來,從內心抒發出一種濃濃的優越成就感覺,暈淘淘的足以醉人。

此時此刻

李察能夠深刻體會到昔日神州大陸鼎盛時期,歷代漢唐明清朝廷君主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豪情滿懷,那是權力欲達到極致的滿足。

怪不得歷朝歷代大一統的帝王,都喜歡搞周圍小國宗藩這一套,這是最能表現皇權的極致影響力方式,很有一種“天下盡在我手”的儀式感。

君不見

大英帝國也喜歡搞這種調調,自從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進入鼎盛時期以來,每年的春季,女王陛下都會在白金漢宮舉辦盛大的頒授勳章儀式。

除了為大英帝國統治和海外殖民立下汗馬功勞的英籍人士,還包括並不限於整個歐洲各王室成員和臣民,以及殖民地上的歸附民族。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就獲得最高等級嘉德勳章,此外還有法國,荷蘭,普魯士,甚至西班牙王室,都獲得過等級不同的英國勳章。

印度次大陸的數百土邦王傳承,都需要大英帝國女王陛下封授,才具備名正言順的合法統治名義。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做法,無疑是凌駕於歐洲各王室和殖民地土邦王公之上的作派。可以看成是歐洲版的宗藩模式,相對而言更平等一些,也更易於接受。

扶桑國遣使來朝奉上賀表,那就是極具東方特色的宗藩關係了,意味著扶桑國將奉大唐帝國為天朝上國,自甘藩屬地位,這是何等的榮耀?

驚喜來得太突然,讓李察無法壓抑內心的狂喜翻湧,仰天哈哈長笑起來,聲震殿堂。

“哈哈哈哈……好,好,好,聯心甚慰啊……”

扶桑國奉上賀表朝貢的意義格外不同,格外重大,遠非琉球這樣的小國可比,雖然出乎所料但在情理之中。

細想一下,如今的扶桑國有什麼?

如今正值原來歷史上扶桑國幕府統治末期,若沒有什麼變化,革新派與幕府守舊派將在今年下半年爆發內戰。

內戰的結果將以幕府守舊派闇然退場告終,明治天皇於明年,即1866年正式親政,從此拉開了轟轟烈烈“明治維新”的大幕,影響了整個東亞和東南亞乃至太平洋局勢百餘年動盪局面。

扶桑國的“明治維新”是全面的西化,以“散發脫刀令”為開端,全體扶桑社會從教育,軍事政治,生活習俗到禮儀竭力融入西方文化,實現顛覆般的改變。

僅從這一點來看

扶桑國“明治維新”的革除前朝積敝的決心,遠比大清朝“洋為中用”來得更徹底,更堅決,實際效果也更好。

“散發脫刀令”提倡士、農、工、商(時稱四民)不梳髮髻(月代頭)、武士不帶刀(注,幕府官吏著禮服必須帶刀),提倡穿著西裝以破除舊習,全社會倡導“開化文明”云云。

現如今一切都沒發生,扶桑國依然是那個腐敗橫行,積弊叢生的幕府統治時期,全國上下230餘藩各自為政,將整個扶桑分割成一盤散沙。

交通極為不便,商貨流通代價高昂,每經過一個藩主的地盤都要繳納過境稅和其他各種名目的稅收,標準還不統一,完全看藩主喜好而定。

這就導致整個扶桑國完全處於割裂的小農經濟狀態,壓根也無法發展商業和工業,更看不到擺脫貧窮落後走向富強的丁點兒希望。

若不能夠砸碎這樣的封建枷鎖,重塑新世界,扶桑國怎能迎來“明治維新”的希望?

李察覺得;

扶桑國維持現在的幕府統治就挺好,貧窮落後也挺好,反正吃糠咽菜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多堅持個幾十年很難嗎?

擺在李察面前並非選擇題,而是一道必答題。

接受扶桑國賀表那是母庸置疑的事情,而且要全社會大力宣傳,這是彰顯帝國榮耀,提升國民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大事兒,值得大書特書。

東方世界的宗藩關係由來已久,最早源於漢代,至唐時達到鼎盛時期,明、清兩個朝代重新確立了天朝上國的尊貴地位,令四夷來拜。

例如大明皇朝定都金陵後,次年,高麗國王顓遣使上表慶賀明朝開國,並請封號。

朱元章應其之請,於洪武三年遣使持金印文誥,封王顓為高麗國王,從而確立了兩國的宗藩關係。

“自是貢獻數至,元旦及聖節皆遣使朝賀,歲以為常”。

是年,明朝開科取士,詔準高麗等國“行修經明之士……貢赴京師會試,不拘額數選取”。

歷朝歷代,中央皇朝與周邊小國宗藩關係的禮儀,朝覲已成定例,既彰顯了天朝上國的威嚴,又照顧到了小國的顏面,相關事項只需按圖索驥即可。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扶桑國遣使上賀表,遠在南洋的蘭芳國聞及此事,亦不遠萬里遣使來朝,這是我大唐帝國興旺昌盛之兆啊!”

內閣總理大臣柳賢君等一眾朝臣在殿外就聽到陛下暢快的大笑聲,匆匆而來滿臉笑容的恭手作喜,又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蘭芳國遣使來朝?

李察僅微一驚愕便反應過來,隨即點頭大笑著說道;“哈哈哈哈……好,好,這喜事接踵而來,當真是帝國興旺昌盛之兆,鄭愛卿,你近期擇一良日,朕當率領文武百官焚香祭祖,昭告上蒼,方為正理也。”

“微臣領旨。”皇家秘書處長鄭源神情恭敬的領命。

皇帝陛下心情大好,柳賢君等一干重臣湊趣的奉上喜話兒,將殿堂裡氣氛渲染的喜慶而又熱烈,說說笑笑的便將幾件重要的事情定了下來。

無非是禮制,待客規格,地點,何人主事等等相應事宜,這些都有成例可循,只不過缺一些物什地方而已。

議會撥一筆專款,按制循前唐皇朝時舊例即可。

說起來也蠻有意思,大唐帝國此前只有一個藩國,即琉球王國。

在北美地區這地界,曾經遭受西班牙或者葡萄牙統治中美洲或南美洲各國,壓根也不知道宗藩關係是何物?

這不能怪他們,一個習慣養成需要上千年時間。

現如今,大唐王國既沒有專門接待藩國使臣朝貢的禮部,也沒有供其居住的館驛,更沒有相關接待人員安排,幾乎就是空白。

此時皇帝陛下心情好,談笑間就將事情決定了下來。

外國朝貢使臣今後一律由外交部接待,外交部增設一個專門的禮賓司,並且由議會透過臨時法桉撥一筆款,在長安城內購置數座幽靜宅院,以供藩國使臣朝貢團日常住宿所需。

這些宅院統一稱為“國賓館”,隸屬外交部禮賓司所轄,日常開支走外交部的行政事務撥款等等,基本確定了下來。

有錢好辦事兒。

大唐帝國如此的鼎盛富有,還缺那三瓜兩棗的嗎?

基於帝國皇室的臉面,相關的一些鹵簿需要置備齊全,這又是一筆大的開支。

皇帝李察財大氣粗的大手一揮,這筆開支全部由皇室內務出資置辦,不需要政府承擔這筆費用。

鹵簿是古代帝王出行儀仗、車馬及隨從盾甲裝備的總稱,有著明制度、示等級、保安全的作用。

“滷”字亦作“櫓”,即一種甲制的大盾牌,排列有一定的先後順序,且專門有簿籍記載,帝王出行時儀仗需嚴格遵循簿籍所載的甲盾順序,故而稱為“鹵簿”。

“鹵簿”之名始手秦漢,最初起警蹕的作用,後來增加了執舉金瓜、寶項、幡旗和樂舞的儀仗,這是一套極為繁瑣的帝王行仗,正式出巡時需要1萬多人隨邑左右。

一個全身盔甲的皇家禁衛軍騎兵整套裝備,從頭盔到胸甲到腿甲,制式衣服,馬鞍,皮質馬袋,武器,水壺,以及盔甲精美裝飾,再加上騎乘的馬匹,一整套下來價值數千元之巨。

一個騎兵是這樣,數千名騎兵呢?

大唐帝國皇家禁衛軍並不是沒有底子,騎兵戰馬盔甲馬鞍都是現成的,只不過要把一些欠缺的補上,比如頭盔上鮮豔的火紅色翎羽,胸甲上漂亮的鍍金裝飾,金黃色穗帶,絲絨馬衣等物。

林林總總加起來,數百萬巨資流水一樣花出去。

大唐帝國之前實施的是東方與西方禮儀交融的方式,沒有系統性的置辦“滷薄”,別的不說,古代帝王出巡時所乘五輅就沒有,一切從簡。

五輅是古代帝王出行乘坐的五種車子,分別以裝飾物材質命名,按照級別高低依次為: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玉輅用於祭祀;金絡用於禮賓;象絡用手視朝;革輅用於作戰或巡視國土;木輅用於打獵。

玉輅是古代帝王祭祀時所乘以珍貴美玉裝飾的車子,每一架都價值連城,僅置辦費用就要耗費10萬唐元以上,又稱玉輅,是五輅之首,象徵著皇權的尊容和高高在上。

這些東西,大唐帝國通通沒有,全部需要置辦。

以前是沒必要,西式禮儀中不講究這些,英國女王出行能有個黃金馬車坐坐就不錯了,對這些繁瑣而又名目不一的“滷薄”完全沒有概念,也不曉得有什麼用處?

現在不一樣了。

東方一些深受華夏禮儀薰陶的周邊國家前來朝貢,例如扶桑,朝鮮,越南,琉球等國,對這些古禮可是如數家珍,尤其是朝鮮,越南這些國家死教條。

若是看見堂堂的大唐帝國甚至連皇帝出行的“滷薄”都拿不出來,禮制殘缺,私下裡還不知道該怎麼編排呢?

“滷薄”這糜費巨資的皇家儀仗不一定用,但一定要有。

“啟奏陛下,扶桑遣唐使業已抵達,希望覲見陛下,請授王號,不知何時宣召為宜,尚請陛下御準。”

“嗯……下個月大朝會吧,宣召扶桑遣唐使覲見。”

“微臣領旨。”

殿堂裡始終縈繞著歡樂的氣氛,又議了一會兒朝政,柳賢君首相這才率領著一眾朝臣退下了,復歸沉寂。

李察在眾臣離開之後,依然感覺興奮難平,胸膛中的歡樂似乎浪潮般的湧動,他在大殿內來回走了幾圈,突然邁步向一側的偏殿御書房方向走去。

來到御書房

站在一人多高的偌大手繪世界地圖面前,李察目光掠過太平洋看向東亞區扶桑列島的位置……

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蝦夷地四個大島和其它眾多小島,咦……等等。

李察忽然把目光緊緊的盯著扶桑列島最上方的一個大島上,上面赫然寫著“蝦夷地”三個大字,而不是熟悉中的北海道。

此時他心中透出一個大膽的想法,但是對相關的歷史演變情況並不瞭解,需要進一步證實。

“傳聯旨意,立刻將扶桑列島北部蝦夷地相關情況整理出來呈報,速速去辦!”

“微臣遵旨。”

輪值的秘書處官員立刻拱手領旨,然後腳步匆匆的離去了。

片刻之後

關於蝦夷地歷史沿襲情況簡要,已經端端正正的擺在了御桉上,等待陛下御覽。

“蝦夷地”是江戶時代對北方蠻夷的阿尹努族的稱呼,相對應的本州、四國、九州等地被稱為“和人地”。

一個文明,一個蠻夷,完全是兩個世界。

阿尹努族生活範圍主要分佈在扶桑列島的東北地區,還有“蝦夷地”,即後世所稱“北海道”,他們有著與扶桑截然不同的文化,以漁獵為生。

在阿依努的文化中。他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有魂,崇拜所有的生靈,尊重並信仰所有的生物。

他們認為死去的生物會變成神,崇拜他們的祖先。

在阿依努的部落。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熊祭”和“娃祭”,阿依努的婦女們在口部周圍、前腕和手背文身,認為這樣會獲得神靈保佑。

他們依靠捕魚和打獵生活,古代的阿依努人用羽毛、獸皮、魚皮製做自己的衣服、他們的食物主要是肉類,所以比一般扶桑人更為強壯靈敏,他們擅長製作和駕駛獨木舟,有獨特的木架屋。

在7000年以前,阿依努的先祖從東南亞來到扶桑,還有一種說法是來自於亞洲西部的阿拉伯人。

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第一批來自庫頁島的人類透過巨大的冰川陸橋抵達扶桑群島。他們開啟了繩紋時代,他們是阿尹努人的祖先。

阿尹努人原本也棲息在本州,後來被大和政權一路驅逐到北海道。他們也試圖將版圖擴張到庫頁島,但失敗了。

在大和族有歷史記載開始,便充斥了對北方蠻夷的阿依努人征服和不斷遭受侵襲的歷史。

就像華夏歷史上不斷的打擊北方遊牧民族,雙方恩怨綿延上千年。

最早的傳說;

當時有一位大和的武士叫做小碓尊(即傳說中的扶桑武尊,第十二代天皇景行天皇之子)出兵征討“蝦夷”時,由海路進入陸奧國,攻打東夷日高見國,再透過常陸國(茨城縣)班師,這是大和和阿依努首次交戰,距今已有千年之久。

隨著歷史進程發展

大和族先後派出遣隋使、遣唐使等去華夏學習文明,讓自己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發展越來越快,漸漸超越還是部落為組織、打獵為生的阿尹努族,勢力擴充套件非常迅速。

飛鳥時代(7世紀)前後

蝦夷居住在從現在的宮城縣中部到山形縣以北的東北地區和北海道大部分地區的廣大地區,和平時期,他們與和人進行貿易,獲得大米、布匹、鐵器、工藝品,以換取海帶、馬匹、毛皮、羽毛等特產。

隨著大和政府向北擴張領土,蝦夷人經常為防禦而戰,叛亂,並襲擊日本人建造的城堡圍欄,扶桑歷史中記錄了許多蝦夷人襲擊和大和朝廷征服蝦夷人的記錄。

歷經上千年的恩怨糾葛和戰爭,野蠻的阿依努人逐漸被驅趕出了本州島,僻居於寒冷而資源貧乏的蝦夷地。

歷經鎌倉(1185-1333),室町時代前期(1385-1481),本州島東北部的蝦夷幾乎完全扶夷化,僅剩被稱為“蝦夷地”(今北海道)的島嶼稱為蝦夷人的最終家園。

15世紀後,和人開始進入“蝦夷地”,即今北海道南部的渡島半島。和人在當時於此地建立了被稱為“道南十二館”和人的根據地。

當時,活躍於蝦夷地南部的豪強是蠣崎氏,蠣崎氏的祖先最初是陸奧安藤氏的一介代官,活躍於蝦夷南部,最初勢力弱小,在胡奢麻尹之戰後才得到迅速發展。

胡奢麻尹之戰是 1457年,發生於今北海道渡島半島的戰役,也是發生在“蝦夷地”的第一場大和族與阿尹努族的戰爭。

大概位於後世北海道函館市的位置,當時那裡住著不少大和族的村落。

當時的阿尹努族首領胡奢麻尹便藉口阿尹努族男子被殺的事件,集結自己部落的阿尹努族人,發動戰爭攻擊大和族的居住地“道南十二館”。

憤怒的阿依努人衝殺到大館城下,他們放火燒燬了屋舍和城下的大量民宅,把無辜的和人平民殺掉。並且割下了他們的頭顱。

戰爭的訊息很快報到了箱館國府,國守蠣崎氏當主蠣崎季繁即刻命令下屬各郡調兵增援。

3月17日,蠣崎季繁又派遣使者,將蠻族暴亂的訊息報告平安京的朝廷。

隨後,蠣崎季繁又從國府和巖松城調集精兵到北道鎮壓叛亂。但是,蠻夷起義軍越聚越多,而官軍因為災情喪失了鬥志,竟到了寡不敵眾的地步。

蠻族攻至城北郡南,燒燬那裡的公私房舍,並屠殺城下的人民,北道的狀況變得危急起來。

4月中旬

蠣崎季繁接到朝中回覆,按照指示令大館分士兵南下到距城50多里的野代營駐守要害,與南部官軍成犄角之勢。

其後,蠣崎季繁派遣武田信廣率軍與阿尹努軍決戰,亂戰中將胡奢麻尹父子殺死,結束了這場戰事。

……

看了半晌

李察掩卷後,揉了揉有些發懵的腦袋,扶桑人與阿依努族人一千多年來的歷史,就是一場同是同室操戈的編年史,充斥著戰爭和混亂。

最終,是人多勢眾的大和族贏得了勝利,將阿尹努人驅逐出了本州島東北部,僻居於蝦夷地。

現如今的蝦夷地由於沙俄勢力在18世紀後期迫近扶桑列島,促使了江戶幕府不斷的加強對北方邊境的控制。

而加強幕府對北方控制的措施,就是幕府直領蝦夷地,不屬於任何一個外藩大名。

1799年,東蝦夷地由幕府直領,由此開啟了幕府直領蝦夷地的程序。

為防止當地阿尹努人再次造反,1807年,幕府將“道南蝦夷地”轉化為直轄地,設定所謂“蝦夷奉行”,嘗試引入先進的大和日本的社會制度,改善當地阿尹努人的經濟。

同時將大和族與阿尹努族的居住範圍分開,減低民間衝突,這也意味著阿尹努族漸漸生活在大和族的社會制度之下,不知不覺地受到同化。

幕府直領蝦夷地一直持續到現在,同樣由於幕府的衰弱和腐敗,蝦夷地絕大多數時間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沒有資金和意願改善當地落後面貌。

時至今日,整個蝦夷地基本上處於原始狀態,島上人口不超過6萬,,其中約6成以上是阿依努族人,剩下的是和族人。

有搞頭啊?

李察端起溫熱的茶盞喝了一口,心中細細思量起來。

扶桑小鬼子就是養不熟的白眼狼,畏威而不懷德,在盛唐時期俯首帖耳乖順的不像話,而在明朝時期倭寇作亂,肆虐幾乎半個大明海疆。

最好的辦法,就是給這個白眼狼上個籠套。

現如今歷史完全改變,入手奄美大島並且收下琉球王國這個小弟以後,扶桑國今後向南擴張的大通道已經堵死了。

若是能夠摘取蝦夷地(北海道),不但可以讓大陸移民就近多個去處,而且牢牢的限制了扶桑國向北發展的空間,將大唐帝國的勢力直接從中途島向西推進了2600餘公裡,直接抵達扶桑列島邊緣。

這裡距離神州大陸也就數百公裡,西北數百公裡就可抵達海參威港,若是皇家海軍鐵甲艦隊駐紮於此,直接就封死了沙俄希望建立的遠東艦隊出海通道,戰略意義極大。

作為一個面積達8.3萬多平方公裡的大型島嶼,蝦夷地多的不說,生活個百來萬人還是可以的,遠比奄美列島重要的多。

看來,還需要好好謀劃一番才行。

相關推薦:我的契約者遊戲萌妹契約者雪淞散文隨筆集開局兩個女朋友全球遊戲上線我的體內百鬼夜行皇家兒媳重生之修謹仙子別追了我真不是妖仙子別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