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抗戰之我的縱橫人生->章節

第四百一十八章 豁然開朗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聽到張玉虎很是有些專家級別的這番分析,李子元與何三亮對視一眼,感覺到面前的大門一下子猛被推開,面前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起來。就像一個腦血栓患者,原來腦袋裡面堵住的那根血管,一下子突然被通開一樣。

在給了張玉虎一個口頭表揚之後,連忙舉起望遠鏡再一次看向礄口周邊,情況果然正如張玉虎說的那樣。那些看似在幹農活的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農民。這些傢伙手中看著像是在忙碌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有幹。

而且以李子元與何三亮的眼光來說,只要堵住的那堵牆被開啟,他們看到的東西遠比張玉虎要的多的多。兩個人都帶著望遠鏡,看的也遠比張玉虎清晰的多。在他們的望遠鏡裡面,看的更加的清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出現在他們望遠鏡裡面外面田地上勞作的人,都絕對是壯實的青壯年,沒有一個歲數略大的,更沒有一個女人或是半大孩子,這根本就不符合實際情況。李子元在後世的時候沒有在農村待過,最關鍵的是他那個時候絕大部分農村,早就實行機械化收割了。

沒辦法,在國家大力實施的農資補貼情況之下,農村的農用機械數量相當的多。十幾畝地一部收割機,最多也就一天就完事。不僅收割的速度極快,甚至還可以順手幫著脫粒,還包送到家裡面。

僱機械幹活不僅快,最根本的是費用遠遠低於僱人。而且幾十年後農村的青壯年,絕大部分都在外面打工,回家割地的時間不多。機械收割總體算下來合適不說,關鍵是省事、速度快。所以即便是在農忙的時候,能看到下地的人也並不多。

尤其是旱田,機械種地和收割已經很普遍。一些小型的播種機和收割機,甚至成為一些富裕一些的農村家庭必備的東西。而回到這個時代之後,李子元又一直在軍隊裡面,農活什麼樣的,他看過但是沒有幹過。對於農活的基本常識,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不過雖說沒有吃過豬肉,可畢竟回到這個時候,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指導方針之下,部隊基本上都在農村活動,至少也看過豬是怎麼跑的。原來沒有想明白,只是感覺到不正常的地方太多。

今兒張玉虎這麼一說,開啟了一直堵塞他思路的那塊石頭後,聯想到自己看過的農忙,果然發現疑點太多了。而且不僅僅是據點外幹農活的那些假農民,還有據點內的情況可疑的地方,也都看出不對勁在哪兒了。

鎮子內街道上的人,也幾乎都是青壯年。整個鎮子內街道上,連一個女人和孩子都沒有。這對於一個鎮子,哪怕是一個村子來說,幾乎沒有任何的可能。現在的孩子都是散養的,爹媽下地的時候根本就沒有人管。

甚至有些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還要到點做飯送到地頭上或是跟著爹媽下地。而那些歲數小一些的,在爹媽都在地裡面忙乎的時候,也就是滿大街的亂串。可現在鎮子內,連一個孩子都沒有出現,這就是相當不正常了。

這個時代農村經濟還相當的不發達,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小農階段,家裡面基本上都是自產自銷。除了那些大型集鎮或是縣城之外,一般的村子少量的商品交換,還停留在走鄉串戶的貨郎階段。

一個礄口據點,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其他的,遠不如他們背後的平川。雖說因為地理位置重要,但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晉東南鄉村而已。一下子突然冒出這麼多的商販,就有些不符合常規了。

而且眼下正值農忙時節,這麼多的青壯年不去下地在這裡逛街。在這以農業為主的晉東南山村,正像是張玉虎說的那樣,他們就不怕他們的長輩打斷他們的腿?在這個看天吃飯的時代,節氣是不敢有任何耽擱的。

一旦耽擱,一年下來一家老小吃什麼?這個時代,可沒有外出打工,東邊丟了可以西邊補那一說。耽誤了節氣、種不上地,一家老小就得餓死。所以這麼多的青壯年出現在礄口內,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表現。

看到這些,李子元與何三亮總算摸清楚了,自己之前感覺到的不對勁,究竟是從那裡來的。外圍和鎮內表現雖說表面看起來很正常,但是細節上卻處處透露著不正常。這些不正常連在一起透露出來一個訊息,眼前礄口的平靜是一副假象。

其實還有一點,張玉虎雖說沒有說出來,但是李子元與何三亮現在卻看出來了。那就是眼下礄口內外的青壯年數量也多了一些,明顯超過礄口該有的人口數量中,青壯年應該佔據的比例。

就算是有些富裕人家僱的麥客,可也遠超過需要的數量。山西人精打細算是有名的,就算地主家春種秋收僱一些打短工的麥客,可也不會一下子僱這麼多的人。要知道僱麥客不僅要花錢,而且期間每天都要吃好。

雖然不能說頓頓細糧或是有肉,但一天三頓飯至少頓頓都要是幹的。就算沒有肉,豆腐啥的也得有。這麼一算計下來,期間的花銷並不少。所有僱麥客的人家,能僱一個絕對不僱兩個。那有人家,一下子僱這麼多的。

而且根據礄口的資料來看,這裡能僱的起麥客的人也就那麼兩家。平常的人家,自己家這個時候都想著自己家的農活忙完了,去給人家當麥客好多掙一點。根本就不會像自己今天看到的這樣,在這裡磨自己家的洋工。看到這裡,兩個人都想明白了。

如果這些青壯年都是日偽軍偽裝的,這麼一相加眼下礄口內外的日偽軍,至少有六百多人。而這樣的話,自己原來的整個作戰計劃,就幾乎得全部推到重來。要是按照原來的計劃打,搞不好自己要吃大虧的。

想到這裡,李子元對何三亮道:“老何,你馬上標圖。將發現的或是懷疑可能是火力點的,都給我標出來。等一下咱們回去,開一個作戰會議。原來的計劃不能在實施了,必須要做出調整。”

對於李子元的這道命令,何三亮點了點頭。一邊不斷的觀察著山下礄口的整個工事構造,一邊做一個的礄口日軍防禦態勢圖。倒不是李子元這個節骨眼上,將何三亮派出做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

實在是李子元帶著的這個團裡面,能做出這種圖的除了他自己之外,也就是何三亮自己了。別說李子元眼下還是處在草臺班子的團司令部,就是八路軍全軍除了那幾個有數的老部隊之外,團一級的能幹這個都不多。

合格的參謀,大多都在上級機關那裡。團一級,基本上顧不到。在人才匱乏的情況之下,李子元也只能放棄繼續與何三亮討論的想法,讓何三亮先集中精力做好這個防禦態勢圖。而李子元則舉著望遠鏡,心中不斷的在盤算對原來的攻擊計劃,做什麼樣的更改。

就在兩個人此時都陷入沉默的時候,山下礄口的日偽軍一個機槍火力點,突然好像發現了什麼一樣。一挺九二重機槍向著李子元所在的位置,突然打了一個連射。子彈將李子元面前的灌木叢,齊刷刷的給打折。二十多個偽軍,也突然衝了出來向著這個方向趕過來。

而在李子元選擇的這個觀察所周邊,那些假裝在忙乎的農夫。也齊齊的拋下了手中的鋤頭,從地頭谷草堆裡面拽住了步槍,向著這個方向衝了過來。見到山下的局勢變化,李子元攔住了想要還擊的張玉虎和大李,二話沒說直接選擇了撤退。

一口氣撤回部隊的駐地之後,李子元看著何三亮製作的草圖,眉頭緊緊的擰在一起。而那邊的馬永成與張子健,在從何三亮嘴裡面得到礄口方向的異常之後,眉頭也都皺了起來。礄口據點的這些變化,明顯也出乎他們兩個人的意料。

李子元這段時間在住院,部隊的主要工作都是他們兩個在抓。礄口、落馬以及它們背後的平川三角地帶,是壺北境內日偽軍嚴密控制的地區,也是距離壺北東部山區最近的日偽軍。即便李子元不在的這段時間裡面,兩個人也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對這邊情報的收集。

在日軍突然發起此次掃蕩之後,包括軍分區在內的各級情報部門,更是加強了對這個方向的日軍觀察。但之前日偽軍的數量,並未發生明顯的變化。日偽軍在潞東地區的動作,主要還是沿著白晉鐵路沿線展開。

可之前的歷次情報都沒有顯示,日軍加大了對礄口方向的兵力部署。除非眼下礄口出現的新動向,這些日偽軍是昨天夜裡調來的。否則只能說明此次在情報收集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張子健與馬永成的臉色都不好看,那邊的李子元也沒有說什麼。現在畢竟部隊沒有受到什麼損失,也就沒有必要去追究什麼。現在的問題是,情況變的這麼複雜,這一仗究竟該怎麼打,才是最關鍵的。

面對著局勢的轉變,張子健的態度很明確,放棄原來直接從礄口打出山的計劃,調頭從地形更加有力一些的潞東境內轉向長治。張子健的想法很簡單,眼下礄口據點的日偽軍數量大大的超過預期,同時礄口進攻地形相當的不利。

按照原有的計劃發起攻擊,至少兵力的投入上就要翻上一翻,這樣阻擊北面落馬據點肯定會南下增援日偽軍的兵力就不夠。再加上礄口至平川有公路相連,平川的日偽軍增援速度會相當的快。而且根據情報,日軍在平川新部署了兩輛裝甲車和一個騎兵中隊。

一旦攻擊受挫,戰鬥打成膠著狀,形勢會對自己相當不利。而且眼下部隊幹部剛剛完成調配,還沒有結束磨合期。打這樣的戰鬥,不利於部隊下一步的行動。選擇潞東出山,可以有效的避免被日偽軍糾纏在這裡。(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三國之北方蒼狼貞觀帝師穿越之九峰抗戰重返抗日戰場在朝鮮的日子穿成天生萬人迷怎麼辦抗戰獨狼白月光求生記白月光攻略[快穿]原來我是未來大佬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