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開局簽到黃巾力士->章節

135,七星龍淵到手,拜訪河內司馬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王烈心中一嘆,分開眾人上前。

對著劉元拱手道:“劉元,你贏了,七星龍淵給你。”

說著,王烈從懷中掏出一個盒子。

這盒子以錦緞覆蓋,呈明黃之色。

此時的明黃之色還不是皇家專有,都可以使用的。

王烈將錦緞撫開,開啟盒子,一柄三尺長劍出現在了眼前。

王烈把這長劍從盒子之中拿了出來,忍者肉疼便朝劉元拋了過來。

劉元倒也不怕這王烈搞什麼么蛾子,趁機給自己來上一劍。

萬法金橋鎮壓虛空,三尺不敗神通持續發動,但凡是有一絲一毫的異動,劉元都可以做出及時的應對。

不過,人家王烈也沒做什麼,就是單純的把劍拋了過來,沒有附著一絲一毫的法力。

劉元把這七星龍淵接在手中,仔細一看。

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彷彿有巨龍盤臥,鱗甲森然。

又有七顆若有若無的星辰點綴其上,依北斗之勢而列,更增幾分神秘。

雖然這劍看著威勢不凡,不像是假的。

但是劉元還是把諸葛珪喊了過來,讓諸葛珪辨認一下。

七星龍淵,諸葛珪是見過的。

諸葛珪過來,仔細檢視了一下之後,衝劉元點點頭。

示意,貨真。

劉元反手把七星龍淵收在了須彌帶中,衝著王烈一笑:“多謝王家慷慨,本座自有後報,現在我們就不打擾了,告辭。”

說完,便帶著諸葛珪轉身離去。

走的那叫一個利索。

不走幹啥?

還等著人家給你上茶不成?

劉元走後,王烈立即聯絡了王允,把此事一五一十的彙報給了王允。

此時的王允官至侍御史,這官受命御史中丞,接受公卿奏事,舉劾非法;有時受命執行辦案、鎮壓農民起義等任務,號為“繡衣直指”。

與後世的內衛和錦衣衛類似。

鑑於黃巾起義的勢大,王允此時已經接到朝廷命令,被拜為豫州刺史,正要往豫州去鎮壓豫州黃巾。

王允相貌威嚴,眼神鋒利,讓人望而生畏。

他接到王烈的傳訊之後,濃眉輕輕一皺:“亂臣賊子,得而誅之,就讓你再蹦躂幾天吧。”

隨後,他便把這件事暫時擱置腦後,一心準備豫州的事情了。

豫州之地,人口眾多,黃巾勢力龐大,尤以潁川郡黃巾軍和汝南郡黃巾軍最為強大,潁川黃巾渠帥波才,汝南黃巾渠帥彭脫。

這兩人皆是張角的嫡傳弟子,跟隨張角修行多年,不僅修為強大,也頗有幾分領兵之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已經是光和七年四月,波才率軍擊敗右中郎將朱儁,朱儁與左中郎將皇甫嵩退守長社縣城,彭脫率軍擊敗汝南太守趙謙,各自佔領了潁川和汝南。

因正因為此,朝廷才會拜王允為豫州刺史,前去協助皇甫嵩和朱儁鎮壓豫州黃巾,最起碼也要遏制豫州黃巾的攻勢,將黃巾擋在虎牢關外,絕對不能威脅到洛陽。

王允的的任務就是如此。

只不過,對於前線狀況不是太清楚的王允心中有些凝重。

他在考慮該如何才能完成任務,對於七星龍淵被劉元搶走一事也就顧不太上了。

實際上,前線的情況雖然不是很好,但卻絕對沒有崩潰。

朱儁與皇甫嵩這兩個狠人正在給波才挖坑,一個可以埋葬十數萬黃巾的大坑。

王允只要去了,別胡亂插手,定然可以收穫一個巨大的軍功。

只不過,此時的王允全然不知呢。

先不去說他,劉元這邊離開了王家,準備去下一家。

按照距離的遠近,顯然就是河內司馬氏了。

實際上還有一個聞喜裴氏,只不過,此時的裴氏雖然已經開始發家,但是底蘊太淺,還遠不是後世那個高門大閥。

所以,劉元就放過了裴氏。

要是裴氏知道了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

高興的是逃過一劫,沮喪的人家顯然看不上裴氏,級別不夠高。

河內司馬氏起源於秦末殷王司馬卬八世孫,兩漢之際,高官層出不窮,到了司馬防這一代,他有八個兒子,依次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達”字,故時號“八達”。

只不過,雖然都很有名,但是這八人此時出仕的不多。

因為,這八人年紀都還小啊,甚至有的人還沒出生。

司馬懿此時也才剛剛五歲。

司馬防也不過才三十五歲而已。

司馬防此時擔任洛陽令,故此並不在家中,家中事務有長子司馬朗主持。

此時的司馬朗已經14歲,雖然還未加冠,但是舉行有度,行止之間與大人無異,一應事務瞭然於心,操持的井井有條。

當劉元跟諸葛珪來到司馬家的時候,出來應對的正是司馬朗。

司馬朗身材高大偉岸,雖只有14歲,但是已經比一般人要高出不少,有武夫之氣。

實際上,司馬氏跟其他的世家不太一樣,他們自稱諸生之家。

而此時東漢的其他世家,都是治經的。

漢代經學世家,比如袁家治易,楊家治尚書等等。

司馬家就沒有治哪一經書,所以自稱諸生之家。

司馬家是博學好古,志在史學,尤其是喜好《漢書》,這一點充分說明了司馬家注重事工的特點。

司馬懿受到的這一點的影響很深,這也是為什麼司馬懿最後可以成為贏家的原因。

注重實利,不務虛名。

故此在跟諸葛亮對陣之時,任憑諸葛亮如何千變萬化,司馬懿自有不變之經。

有好處就上,沒好處就拉倒,就算你說我是女人,那也隨便你,反正我又不少一塊肉。

同時還有一點,那就是司馬氏是由武入文,雖然經過幾代人薰陶,文質彬彬有了,武夫之風也還未徹底消散呢。

司馬朗站在門派迎接諸葛珪,心中不斷在揣測諸葛珪的來意。

實際上司馬氏跟諸葛氏並沒有太多的交情,甚至可以說不熟,只是彼此聽過對方的名聲而已。

至於說交情,那是丁點也無。

不過,礙於禮數,司馬防也不得不開中門迎接諸葛珪,不然就會被人批評為失禮。

司馬家可不願意揹負這等壞名聲。

相關推薦:本座只能幫你到這裡了本座的武俠長生路穿越之教主夫人本座只要你冤魂指路本座東方不敗兩界真武科技王國煉器大宗師的科技王國電影科技王國禁血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