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開局綁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章節

第194章 經史子集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反正我勸你小心點。”

“不要捲入一些不相干的事情。”

裴紹卿一正臉色說道:“老萬你也知道的,我們守捉司管的事多,尤其是漕幫,經常會給我們提供一些隱秘訊息。”

“英國公有什麼問題嗎?”

元萬頃的臉色終於嚴肅起來。

“反正離英國公遠點就是了。”

裴紹卿道:“暫時只能說這麼多。”

“知道了。”元萬頃點點頭又道,“紹卿,謝謝你了。”

“不用謝,我們什麼交情。”裴紹卿擺擺手,又說道,“噢對了,還有一個事。”

“是轉錄秘閣藏書的事吧?”元萬頃主動說道,“這個事老劉走之前跟我提過,我會跟弘文館那邊說,你直接派人去取便是。”

說此一頓,又道:“不過事先說明,”

“秘閣中的藏書,很多都是存世的孤本。”

“所以請你務必珍惜,不要弄汙損,更別遺失。”

裴紹卿道:“這你放心,絕對不會出現半點紕漏。”

元萬頃想了想,忽又道:“紹卿,你跟我說句實話,是不是打算藉著轉錄秘閣藏書的機會,刊印經史子集?”

得,看來這真的是公開的秘密了。

見裴紹卿沒有否認,元萬頃又道:“此事你須得抓緊。”

“怎麼?”裴紹卿聞言神情一緊,道,“有什麼問題?”

元萬頃道:“你要刊印經史子集的事情,估計幾位閣老也都想到了,不出意外,等皇太后和聖人從洛陽回長安,他們就會阻止此事,到時候你再想要轉錄秘閣藏書就難了,縱然有皇太后和聖人鼎力支持,只怕也是困難重重。”

裴紹卿聽了便有些懊惱,這麼快就引起警覺了嗎?

不過也怪自己,早早的就在紫宸殿提及轉錄藏書。

早知道就應該藏肚子裡,等事到臨頭再說也不遲。

“那我知道了。”裴紹卿點頭說道,“我會抓緊的。”

……

出了翰林院,裴紹卿又直奔神仙居。

蘇味道他們四個已經等了他好半天。

“裴兄弟,你怎麼才來?”杜審言不滿道,“罰酒!”

“對,罰酒三杯!”蘇味道也笑道,“必須罰酒三杯。”

“成,我認罰。”裴紹卿有求於人,自然是乖乖認罰。

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刊印經史子集,除了雕刻木活字,還需要大量抄錄吏。

因為經史子集的體量絕不是區區一冊祥瑞詩集所能比,祥瑞詩集不過寥寥五千餘字,而經史子集至少也得上千萬字!甚至更多!

雖說這上千萬字中間有大量重複字,但幾萬字總是有。

這就要工於楷書的抄錄吏逐一抄錄,然後才能刻字模。

所以,必須得用到秘書監的抄錄吏,這事別人做不來。

要不然讓劉禕之這些書法家給你寫?這不是扯犢子麼?

當下便讓薛盼兒拿出宮廷御釀葡萄酒給自己倒了三杯。

“怎是葡萄酒?”杜審言不滿道,“四糧液,得是四糧液!”

“杜兄你還是饒了我吧。”裴紹卿苦著臉道,“不是我捨不得這酒,實在是身子不允許啊,這酒太烈。”

好說歹說,又搭上每人一瓶四糧液才算揭過。

酒過三巡,裴紹卿說道:“蘇兄、杜兄、李兄還有崔兄,小弟這裡有一事相求,還望四位兄長能幫忙。”

蘇味道道:“裴兄弟你說。”

“只要是我們幫得上的,一定幫。”

杜審言道:“既便幫不上,我們也一定想辦法!”

老杜就是這麼個性情中人,有什麼話絕不會藏在肚子裡。

蘇味道的眉頭卻微微一皺,對杜審言的這一番表態微微有些不滿。

因為嚴格說起來,他們秘書監跟守捉司之間的關係還是很微妙的,主要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武丞嗣跟裴紹卿的關係不好。

武承嗣不止一次對他們表露不滿。

要求他們四個跟裴紹卿保持距離。

蘇味道倒不是真想跟裴紹卿疏遠,而是不想太過捲入中間的紛爭。

因為稍微有點政治眼光的朝中官員都能看得出來,武承嗣和武三思兄弟倆正在競爭武家繼承人的位置。

而武家繼承人很可能會成為儲君!

雖然一直到現在,太后都還沒有透露出半點口風。

但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太后上位是早晚的事。

一旦太后上位,儲君人選立刻就會提上議事日程。

從目前趨勢看,以武承嗣和武三思兩人機會最大!

所以,蘇味道不想太過牽扯進武承嗣和武三思之間的紛爭中去,因為這麼做的政治風險實在太大。

“說起來,其實也不是什麼難事。”

裴紹卿道:“就是想從秘書監借調一批抄錄吏。”

“這事啊。”蘇味道皺眉道,“裴兄弟,只怕是有些難辦。”

這下連杜審言也是不吱聲了,因為武承嗣專門為此發過話,絕不允許秘書監的任何一個抄錄吏為守捉司服務。

“這樣啊,那就算了。”

裴紹卿道:“喝酒喝酒。”

蘇味道卻忽然又說道:“不過也不是全無辦法。”

裴紹卿噢了一聲又道:“如此,還請蘇兄教我。”

“這麼著。”蘇味道沉吟著道,“最近我們秘書監正在整理一套古籍,古籍中有不少生僻字,那些抄錄吏雖工於書法,學識卻有限,經常會把一些相似之字搞混。”

“噢對對。”杜審言恍然說道,“是有這麼回事,我都說過他們多次。”

“但他們還是屢屢出錯。”蘇味道說道,“原本這其實也沒什麼要緊,但是現在既然裴兄弟需要抄錄吏,那我們便拿這做藉口把他們開革掉。”

裴紹卿聞言大喜道:“如此,小弟多謝四位兄長。”

說完起身,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白酒,舉杯說道:“小弟不能喝白酒,但為了向四位兄長表達感激之情,無論如何也得喝了這杯!”

“這才對。”杜審言笑了笑也站起身。

……

與此同時,在崇仁坊劉府。

“學生拜見恩師。”郭待舉叉手行禮。

雖然進了政事堂,跟劉仁軌並為宰相,但在私下裡面對劉仁軌時,郭待舉卻堅持以弟子之禮事劉仁軌。

“待舉不必多禮。”

劉仁軌趕緊伸手來攙扶。

郭待舉卻堅持長揖到地,然後才起身。

“恩師可曾聽說。”郭待舉坐下後說道,“守捉司要刊印經史子集。”

“此事老夫知道。”劉仁軌說道,“裴紹卿當初在紫宸殿上提出要將秘閣藏書由卷書轉錄為線裝書時,老夫就已經預料到了。”

“恩師慧眼如炬。”郭待舉點點頭又道,“學生以為,此事不可等閒視之。”

為什麼不可等閒視之,郭待舉並未明說,個中原因也是不便明言,壟斷知識不讓寒門庶族出頭,這種話好說不好聽。

“無妨。”劉仁軌擺手道,“此事辦不成的。”

頓了頓,劉仁軌又道:“就算是守捉司搞出了印刷術以及線裝書,但是紙張、墨水以及工匠的工錢,加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最終的價格會十分昂貴。”

“一冊幾千字的詩集都要五十貫。”

“上千萬字的經史子集該有多貴?”

“那麼能買得起的又能有幾人呢?”

“還有,退一萬步講,就算那些寒門庶族買得起,他們看得懂嗎?”

“如果沒有人教他們,寒門庶族只怕是連句讀都不會吧,通篇讀下來只能是一頭霧水,那麼有書跟沒書有何區別?”

“原來如此。”郭待舉恍然。

劉仁軌笑笑,又說道:“不過,既便此事不會危及我等世家高門,卻也不可不聞不問,待聖人與太后返回長安後,你可在政事堂提出此事,老夫定全力支持,如此即可斷了裴紹卿刊印經史子集的非份之念。”

“喏!”郭待舉應喏。

……

次日一早,裴紹卿又來國子監。

“這麼早?”劉禕之道,“來上學?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老劉你這話過分了啊。”裴紹卿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也就這段時間大婚,我稍微懈怠了些,之前可勤快得很。”

“說的跟真的似的。”劉禕之道,“我差一點就信了。”

“老劉你也學壞了。”裴紹卿道,“以前多正經個人。”

“那我有什麼辦法。”劉禕之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不看看我整天跟些什麼人呆在一起。”

“渡邊。”

裴紹卿目光便立刻轉向渡邊麻呂:“老劉說你不正經。”

渡邊麻呂已經考取進士科,不過他沒有被選入翰林院,所以就只能跟其他的新科進士留在長安觀政,也叫守選。

說白了,就是實習。

等有官位出缺就外放當官。

渡邊麻呂的實習單位就是國子監。

聽見裴紹卿這麼說,渡邊便下意識的起身鞠了一個躬。

又說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東晉傅玄所著《太子少傅箴》,意思接近好人可使一個人向好,接近壞人則可使一個人變壞,然而劉祭酒的意思應該是說,因為他跟裴司丞你接觸的多了,所以他也就開始變得不正經。”

“看吧。”劉禕之攤手道,“渡邊都這麼說。”

“好你個渡邊。”裴紹卿佯怒道,“過河拆橋是吧,下回你去神仙居,我讓嬤嬤專門給你打個十五折!”

渡邊麻呂懵掉:“十五折?”

“對,十五折。”裴紹卿道。

“行了。”劉禕之打斷他道,“什麼事?”

“好事。”裴紹卿光速變臉,笑著說道,“我給你送錢來了。”

“送錢?”劉禕之哼聲說道,“那我還是小心一些,別被你賣了還幫著你數錢,你小子可狡猾得緊。”

“天地良心啊。”

裴紹卿叫屈道:“我啥時候坑過老劉你?昨天我還想著急你所難呢,要幫國子監的女學生安排活計,是吧?”

“說的倒也是。”劉禕之笑道,“何事?”

“本來就是嘛。”裴紹卿又道,“是這,你從國子監挑一百名擅長草書的學生,我們守捉司有急用。”

“你是要抄書?”

劉禕之低聲道:“抄經史子集?”

“不愧是閣老,一眼就看出來。”

裴紹卿又說道:“一定要挑擅長草書的,草書才寫得快。”

劉禕之道:“國子監的學生,草書又有幾個能入得眼的?抄來自己看看還可以,拿來做樣刻字模肯定不行,要不還是我來幫你抄吧。”

劉禕之的書法,在當時也算是排得上名號。

“你哪有時間。”裴紹卿道,“這可不是幾千個字,而是幾千萬甚至於上億字!你一個人又能抄錄得幾個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倒也真是,我下人還真是忙不過來。”

劉禕之又說道:“那你得找秘書監的抄錄吏,那些抄錄吏的字雖然匠氣很重,缺少靈氣,但是寫的楷書還是可以一看,用來刻字模沒問題。”

“你說的沒錯,字模肯定要找抄錄吏來書寫。”

裴紹卿點點頭,又說道:“然而現在只是抄錄。”

“那我明白了。”這下劉禕之就懂了,裴紹卿是擔心聖人和太后回長安之後,政事堂的宰相阻撓,所以想提前把秘閣的經史子集抄錄下來。

當下劉禕之便翻出名冊,按名單挑了百名學生。

裴紹卿又帶著這一百名國子監生到守捉司等著,然後親自帶人去秘閣借了書,拿回守捉司讓這些學生抄錄。

經史子集的體量真不小。

單隻說經,就有易、詩、尚書、禮、樂、春秋、孝經、論語、爾雅、五經總義、緯書以及小學等經書。

其中每一種又分若幹種。

比如易經,就有歸藏、周易、連山、周易繫辭、周易集註繫辭、周易序卦傳、周易繫辭義疏等許多種。

不過真說起來,經書還算好。

就算科舉必考的九經,合起來也才四十九萬字。

體量最大的還得史書,比如戰國策,十二萬字,史記,五十二萬字,還有漢書,八十多萬字,後漢書更是高達九十萬字!

一百個學生抄了足足半個月,才終於勉強抄完。

負責抄書的學生手腕都腫了,因為長時間伏案,再加上每天一萬多字的抄寫量,而且寫的還是毛筆字,真不是人幹的事。

反正裴紹卿是幹不來這個事。

本书作者其他书: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抗日之特戰兵王 我在亮劍當戰狼 抗日之全能兵王 披著羊皮的惡狼 娶個督軍做老婆 楚漢爭鼎 混在三國當軍閥 三國之袁氏梟雄 秦漢
相關推薦:時光之心成為聖人是一種什麼體驗?從守藏室之史到太上仙府長生大唐:開局綁架李世民妻控星級獵人隨身空間之重生過去來種田我要成為老爺爺如何當個合格的老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