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開個飛機去明朝->章節

第149章 和談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洪承疇很清楚崇禎的脾氣和性格。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你的人是你的敵人,但是現在,最瞭解崇禎皇帝的人,恰恰是這個先是臣子然後又是敵人的人。

崇禎皇帝是什麼性格:多疑。

這一點洪承疇心知肚明,如果不是多疑,圓嘟嘟的結局可能會好那麼一點吧,如果不是多疑,他不能在上任不到十年的時間內,連續換了那麼多的內閣首輔。

在洪承疇的眼中,崇禎皇帝這一輩子只信任過一個人,最多一個半。

楊嗣昌算一個,這貨是皇帝的好夥伴,亦師亦友,君臣始終如一。

溫體仁算半個,如果不是他忽悠的好,結果被崇禎皇帝猜忌,很可能算一個,可是現在看起來,只能算是半個。

除此之外,無論外臣還是內朝的那些太監們,沒有一個能入的了這位高高在上的天子的法眼,包括他洪承疇在內,自然,也包括之前那位悲劇了的圓嘟嘟。

至於說朱常淵,呵呵

別說洪承疇知道,恐怕皇太極也知道,這只是崇禎沒有辦法的辦法,要不然,早就將朱常淵一腳提到遼東這旮旯來了。早將朱常淵放到遼東,就不會有松錦大戰的失敗,何至於現在

還有,朱常淵在招撫陝西的時候,手中三十萬大軍旦夕之間就被楊嗣昌奪權。

一切的一切,說明崇禎皇帝左右還是信不過朱常淵。

而且,作為大清國的皇帝,皇太極還知道更多內幕,那些關於崇禎和朱常淵達成各種交易各種條件的內幕。

比如,朱常淵約定了三年之期。還給皇帝要了遼東之地生殺予奪的大權。

由此,就更加肯定了朱常淵和崇禎之間關係的不正常。

遼東的局勢,就像是一盤棋,朱常淵不過是大明帝國臨時招募過來的棋手,而且,臣保證。他這個棋手也只是個匆匆過客。

洪承疇胸有成竹,繼續說道:一旦他下不好這盤棋,早晚會滾蛋的。

可是皇太極打斷了洪承疇的話,搖搖頭說道:朱常淵其實是個好棋手,現在他背後的人又許給他諸多便利,下好遼東這盤棋應該不在話下。

並不是皇太極妄自菲薄,而是,朱常淵的可怕真的是如跗骨之蛆一樣時時刻刻在叮咬著他,告訴他:每一個妄圖和朱常淵作戰的人。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非死即敗

呵呵呵洪承疇聽到了皇太極的憂慮以後,非但沒有沮喪,反而大笑幾聲,當然了,不是那種肆無忌憚的大笑。

笑完,說道:陛下聖明,正是如此可是。就是因為朱常淵是個好棋手,還是個千古難得一見的好棋手。所以,他的棋手生涯才不可能長久。

皇太極眼前一亮

洪承疇說的沒錯,越是出類拔萃的將軍,越是不容於他們的主子。比如歷史上鼎鼎大名的韓信;比如被自毀長城的檀道濟;比如岳飛比如蘭陵王。

這些都有點遠,近的來說,比如藍玉。比如圓嘟嘟,額,圓嘟嘟不算,還沒到功高震主那個境界。

所以說,朱常淵的命運可想而知。同樣,也可以預期。

洪承疇接著說道:我們只需要做個推手,讓朱常淵遼東棋手的生涯快速結束而已。

如何推

這是關鍵,而且,皇太極沒說的是,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雙管齊下。洪承疇眉目突然一冷,說道:第一,陛下要和大明京師那邊的外臣聯絡好,散佈謠言,鼓動崇禎,讓他對朱常淵心生疑慮。

至於第二。洪承疇深深的看了一眼皇太極,開口說出:拖住朱常淵,儘量不要和他發生大規模的衝突,儘量等到明朝自己將他召回去。

第一點容易做,而且依照崇禎皇帝的性子,也極其容易做成功。

可是第二點,就有點難度了,不過洪承疇相信,便是有足夠的難度,皇太極也得往上衝,沒辦法,硬打是打不過人家的,這一點是無數不相信的人前赴後繼,才得出的結論。

皇太極沒有表態,聽完洪承疇的話,他就陷入了無盡的沉思之中。

沉思了好一段時間,隨意一揮手,道:洪先生也累了,先回去休息吧,你今天的建議很好,朕會考慮。

打發走洪承疇和范文程,皇太極從座位上站起來,目光直視多爾袞,問道:十四弟以為洪承疇的這個主意如何

多爾袞想了一會,拱手坦言道:有可取之處,不過卻要耗時日久。看看皇帝沒有任何表示,又道:以臣弟之見,朱常淵雖然厲害,可是十五弟也非浪得虛名,若是決一生死,孰弱孰強,尤為可知也。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武將來說,多爾袞主戰。

就算他心中認為范文程和洪承疇是對的,一般情況下也不能同意,因為他說話代表的是軍方的意見,軍隊,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怯戰。

而且,有了多鐸這個底牌以後,多爾袞心中也非常渴望能和朱常淵一戰。

世人都知道朱常淵如何如何厲害,可是卻沒有看到這位大清十五弟的光芒:第一次隨皇太極出山,繞道蒙古從碾子口直入北京,便是這位年紀輕輕的十五弟打先鋒,而且幾乎是一路所向披靡,長槍之下,無一合之將。

第二次,松錦大戰之時,洪承疇調集四十萬大軍圍住了皇太極的主力部隊,又是這位十五弟多鐸,憑藉著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挺身而出,連番衝突之下,找到了唐通這個突破口,一鼓作氣突出重圍,之後殺了個回馬槍,率軍復又回到原地和明軍大戰。

後來捨棄步卒只帶著騎兵,一路奪取了錦州寧遠,兵鋒所向,直逼山海關。

多鐸兩戰成名,可謂戰功赫赫彪炳千古,和那位在中原地區南征北戰的大明皇叔朱常淵相比,至少資料上確實不遑多讓。

所以,多爾袞生出和朱常淵死磕的想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不可

然而,作為一國統帥的皇太極,想的要遠得多。

兵法有云:夫廟算,未算勝,先算敗。

皇太極此刻就是先算敗。

多鐸是厲害,憑藉著大清國強大的騎兵優勢,確有和朱常淵一戰的實力和資本,可朱常淵也不弱啊。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萬一失敗的是朱常淵,那麼好說,到時候不但整個到手的遼東會進一步穩固,還能將山海關攻佔,更加可能的是可以裸的直視明朝的心臟。

但是,萬一多鐸敗了呢

這個後果可比大明朝敗了以後嚴重的多。

依照朱常淵那種不追死人不罷休的尿性,恐怕整個愛新覺羅家族都有可能被滅種。

當年朱常淵追擊張獻忠,那就是前車之鑑啊;就算李自成,不也被他趕出了甘肅嗎現在恐怕已經不知道在西域那個旮旯裡面逍遙呢。

想明白了這些以後,皇太極從心底斷然拒絕了多爾袞的建議。

十四弟明日就給朱常淵修書一封,就說,我們要議和,看看他有什麼要求

主動議和,肯定是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不過,對於皇太極來說,只要能撐到這只老虎被他的主人弄死,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時的朱常淵,在薊遼督師府中過得是非常的快活。

眼前,陳圓圓盈盈而坐,妙手輕音的彈著琵琶唱著歌,用她那可以秒殺任何男人的嚦嚦嗓音,緩緩的唱著: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剛剛唱了兩句,就被朱常淵拍著桌子喊停。

陳姬啊,不要老是唱這個好麼就算是整天大魚大肉,老爺我也有吃膩的一天,更何況是這曲子,換一個吧

朱常淵其實還挺愛聽這首曲子,可是一想到陳圓圓唱著這曲子,眼中淚水濛濛,心裡想著遠在萬里之外南國中的冒闢疆,心裡就一陣酸溜溜的。

雖然表面上答應幫她找冒闢疆,可是私心裡卻已經將陳沅看做了自己的禁臠,別說冒闢疆,就是崇禎皇帝,趕過來動一下試試。

所以,再一再二不再三,便是再大度的人,也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想著別的男人,何況朱常淵這貨很小氣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君侯

陳圓圓對朱常淵很客氣,朱常淵讓換個,那就換個唄。

煙裡秦淮泊畫舫,

扁舟獨立誰家郎。

回首再看飄然去,

恨淒涼

江心江霧重,

風吹妾柔腸。

南國劍麻帶雨立,

。。。。。

好吧。

朱常淵一下洩了氣。

雖然換了個曲子,這唱來唱去還是一個調調,即便是再怎麼好聽,朱常淵也不禁覺得有些厭煩了。

停了吧。朱常淵擺擺手,道:陳姬彈了一上午,或許累了,先回去歇息吧,這幾日就不用來伺候了。

這種伺候,吃不著不說,還有種給別人養老婆的感覺,用度日如年這四個字形容朱常淵現在的心情,再合適不過了。

陳圓圓下去不久,朱常淵就接到了一封書信。

皇太極的書信。

書信文字縐縐的不好理解,不過朱常淵還是大致看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差不多就是說不想打仗了,想要議和。

議和,很不錯啊,正合我意朱常淵看到末尾的時候,搖搖頭,喃喃自語道:議和是好,可是你皇太極要學孫權是個毛的意思,想要單吃老子麼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木葉之孩子王諸天萬界:開局變成金剛花間色花間王者榮耀之召喚師的天下少年錦時直播生娃後,我被偏執大佬纏瘋了天魂聖體末世胖妹逆襲記地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