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巨浪->章節

第六卷 跨洋遠征 第十八章 尊重對手(求票,求月票)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如果說,果敢號挨了納爾遜號這個重量級對手一記重拳,被打得昏頭轉向,步履踉蹌,還丟掉了一條胳膊,那麼納爾遜號就被六個身材矮小,行動快捷的刺客捅了八刀,而且刀刀致命。

短短一分鐘內,八條魚雷先後擊中了納爾遜號戰列艦。

納爾遜號因此獲得了兩個世界之最。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同一輪攻擊中內被數量最多魚雷擊中的戰列艦;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艘先被魚雷擊中,並且因此戰沉的戰列艦。

別說八條魚雷,以納爾遜級戰列艦的水下防御能力,三條重型魚雷就足夠了。

可以說,水下防護性差,是所有條約型戰列艦的通病。

要在三萬五千噸的標準排水量之內,裝上八門或者九門十六英寸或者四百毫米口徑的主炮,並且使其航不低於以往的戰列艦,還得保證其主裝甲帶,以及關鍵部位的防護裝甲能夠在常規交戰距離內承受住自身主炮穿甲彈的轟擊,所有條約型戰列艦都得犧牲一些效能。

早期的條約型戰列艦犧牲的幾乎都是水下防護能力。

納爾遜級就是典型代表,為了控制排水量,其主裝甲帶沒有延伸到艦底。另外,還得利用獨特的火炮佈置方式減少防護區間,縮短主裝甲帶的長度。結果,有限的艦體空間不但減少了攜帶地燃油量。縮短了續航能力,還在設定防魚雷隔艙方面遇到了不少的麻煩。即便在後來的改進之中,納爾遜級也沒有像伊麗莎白女王級那樣,在艦體兩側增設防魚雷隔艙。

當然,導致這一原因的不是排水量標,而是納爾遜級的主機功率過低,如果加裝防魚雷隔艙,將大幅度增加排水量。增大航行阻力,從而使其原本就不算快的航降低到無法接受的程度。

當然,從根源上講。這仍然是限制排水量導致的結果。

正是這些因素,英國海軍一直不太重視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其在海軍中地地位甚至不如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

因為在規避魚雷的時候選擇了右轉向,所以這八條魚雷全部擊中了納爾遜號左舷從艦尾到艦體中部這一段範圍之內。

不用說,結果是災難性的。

集中佈置在艦尾地動力系統,以及推進系統最先遭殃。當然,位於艦尾左舷方向上的三座副炮炮塔也被殃及。

最嚴重地是,艦尾左側艙室進水之後,即便向艦右側艙室注水也沒有多大的意義。

即便能夠使戰艦恢復平衡,也會因為進水過多。導致戰艦沉沒。另外,主機停止運轉之後,由主機帶動的電機也就成了擺設,而沒有電機提供的電力。抽水機就無法工作,也就無法將海水抽出去

當然,在戰鬥之中,戰艦失去動力就意味著滅亡。

只是,納爾遜號的主炮並沒有變成啞巴。即便在尾傾過了十度,艦幾乎被抬離水面的情況下,戰艦上的九門主炮還在出怒吼。

這既是海軍英勇無畏的表現,同時也是納爾遜號垂死地掙扎。

只是。這種掙扎多少都顯得徒勞。沒有主電力供應。炮塔只能依靠備用電機,而備用電機的功率相當有限。無法使炮塔全轉動,甚至無法將彈藥庫內的炮彈及時提升上來。另外,在艦體嚴重尾傾的情況下,位於部地炮塔也難以瞄準目標。

果敢號上的四門主炮也在不斷的開火,不斷的將炮彈灑向納爾遜號。另外,果敢號上所有能夠指向艦方向的副炮與射炮也加入了戰鬥,將那些不足以擊穿納爾遜號的裝甲,卻能殺傷暴露在外的英國海軍官兵的炮彈打了過去。

海面上,兩頭鋼鐵巨獸支撐著傷殘地軀體,用彷彿無窮盡地炮火留下自己的印記。

英國海軍官兵是值得敬佩地,即便到了最後關頭,他們都沒有離開戰鬥崗位,沒有停止戰鬥,沒有向對手低下高貴的頭顱。

只是,在戰場上越值得敬佩的敵人,越應該消滅

四點過五分,也就在納爾遜號中雷之後大概七分鐘,從果敢號甲炮塔一號炮射出的一枚穿甲彈撕開了納爾遜號b炮塔左側的主裝甲帶,一路闖過了數道裝甲隔艙,最後進入了納爾遜號的主彈藥艙。

劇烈的爆炸中,納爾遜號高高抬起的艦從主彈藥艙處整體斷裂。

一萬多噸重的艦砸落在海面上之後,彷彿仍然不願意就此被永遠掩埋在萬頃碧波之下,又在海面上堅持了數分鍾,然後才翹了起來,如同一副巨大的鐵棺材,也如同一個致死都在傲視敵人的勇士一般,沉到了海面之下,沉入了數千米深的海底

被斬之後,納爾遜號的後半截艦體也沒有立即沉沒。

直到四點二十分左右,這截長達一百二十多米的艦體才翹起了,露出了滿目瘡痍的舯部,帶著數百具英國海軍官兵的遺體,以及數百名來不及逃生的英國海軍官兵,跟隨先行一步的艦,沉入了數千米深的海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沉沒之前,納爾遜右舷尾部f2炮塔裡的副炮還在開火

這一幕,也讓果敢號上的官兵肅然起敬。

數百年來,除了新近崛起的美國與日本海軍之外,真正贏得了帝國海軍尊重的就只有英國海軍。實際上,帝國海軍從來不認為日本海軍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在更多的時候,帝國海軍將日本海軍視為跳樑小醜。另外,帝國海軍也只是敬佩美國海軍,或者是以一種看待暴戶的眼光看待美國海軍,而不是打心底尊重美國海軍。

可以說,數百年來,英國海軍既是帝國海軍的學生,又是唯一能夠與帝國海軍抗衡的對手。如果沒有英國海軍,歐洲就不可能擺脫帝國的控制。如果沒有英國海軍,歐洲老牌列強就不可能與帝國在全世界範圍內爭奪殖民地。如果沒有英國海軍,歐洲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強大。

能夠贏得帝國海軍的尊重,算得上是英國海軍最大的榮譽吧。

就在納爾遜號遭到摧殘的時候,羅德尼號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四點不到,南海號就將交戰距離縮短到了一萬米之內,而且還在繼續逼近。此時,羅德尼號上的三座主炮炮塔都被打掉了,就連其左舷上的三座副炮炮塔也被南海號的主炮一一點名。

沒有了動力,沒有了主要還擊手段,羅德尼號變成了一艘靶艦。

四點二十四分,在連續挨了至少五十枚四百毫米穿甲彈之後,羅德尼號的主炮彈藥艙被擊中。與納爾遜號一樣,大爆炸中,羅德尼號從距離艦大概五分之二個艦長處斷裂。

萬幸的是,十分鐘前,羅德尼號的代理艦長下達了棄艦的命令。

這至少讓三百多名英國海軍官兵避免了與羅德尼號一同葬身大海的結局。當然,這些英國海軍官兵必須在戰俘營裡呆上好幾年,直到戰爭結束,才被6續遣返。

四點半之前,羅德尼號就從海面上消失了。

可以說,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最終沉沒的方式,暴露出了其最為嚴重,也是最有創意,最受爭議的設計缺陷。

三座主炮全都置於艦,必然使三座主炮的彈艙集中在一起,結果就是一枚穿甲彈就有可能同時摧毀三座主炮,而集中設定的主炮彈艙不但難以增加防禦隔艙,還導致主炮彈艙被擊中之後,難以迅注水滅火,以免彈艙爆炸。

說白了,如果集中佈置主炮能夠提高戰鬥力,為什麼帝國與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從來不採用這一設計,反而是法國海軍,這支二流一般只算得上是三流海軍熱衷於這種設計,而英國海軍也是因為受到條約的限制,而僅僅只在納爾遜級戰列艦上採用了這種設計方式呢

當然,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便沒有這個致命的設計缺陷,兩艘納爾遜級的命運也不會有多大的改變,區別只是沉沒的度而已。如果站在海軍官兵,特別是英國海軍官兵的角度來看,早沉與晚沉卻決定著成百上千名官兵的最終命運。

兩艘戰列艦上總共二千六百七十五名英國海軍官兵,最終只有不到四百人獲救

這其中,有三百八十二人是羅德尼號的官兵,納爾遜號上的英國海軍官兵只有七人倖免於難。而且,這七人中有五人是了望員,另外二人是右舷射炮的炮手,他們都是在納爾遜號被魚雷擊中的時候被震入海中,從而得以生還。

只是,戰鬥並沒有就此結束。

就在白佑彬命令第625驅逐艦編隊去打撈落水人員的時候,北面傳來了炮聲,而且是主力艦的主炮出的沉悶炮聲。

本书作者其他书: 帝國爭霸 終極戰爭 帝國風雲 殺破千軍 亂世英雄 終極戰爭(創世) 戰爭世界 國策 海魂 礪刃
相關推薦:超級進化者我能鍛鍊精氣神帝國爭霸國策礪刃新明史燃燒的海洋金球王子天生籃球王我要做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