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技術宅在古代->章節

78、詩會(一)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這混小子, 說話做事一點不過腦子!”王行之搖搖頭, 面帶擔憂之色,“賀將軍和皇上提, 皇上什麼反應?”

“一開始是駁斥。”顧文說,“最後應允了。”

“沒有你從中竄和,陛下能允?”王行之看著顧文。

顧文謙遜拱手:“老師太看得起學生了。”

“就你個混不吝的性子,早晚把自己搭進去。”王行之失笑著搖頭,搖頭過後略一沉吟, 又道,“讓為師猜猜, 是趙王,還是燕王?”大皇子趙王馮瑞、三皇子燕王馮琨,國朝能動得了刀兵, 如今適合出征的也就這兩位了。

顧文說:“是趙王。”

王行之皺眉:“陛下這是下決心了?”

趙王馮瑞生母是當朝皇后, 正經的嫡長子,從生下來起就被雍和帝帶在身邊教養, 一切都按照一朝太子的標準, 文武雙全一表人才,幾乎滿朝文武都認為他就是未來的太子。但一年接一年,二皇子馮珏封了楚王, 三皇子馮琨封了燕王,馮瑞還在趙王的位置上待著,一點挪地方的兆頭都沒有。不過好在雍和帝還算健壯,幾位皇子也都還年輕, 立太子的奏摺才沒有堆滿雍和帝的御書房。

“不一定,學生看懸。”顧文說,“陛下雖點了趙王隨軍,緊接著又命燕王下親軍十二衛歷練,又給楚王殿下在戶部安了個職分,品階雖然不高,到底是皇子,誰敢怠慢。“

顧文摸摸頭:“幸好不是來我吏部,孫尚書老早看學生不順眼了,一準兒打發學生去伺候皇子殿下。”

王行之輕敲桌面:“歷來皇子不直接參與三省六部地方政事,陛下這是想作甚?”

“能作甚?”顧文眸光流轉,“老師久不在朝堂,君臣之間老早沒那麼和諧了,王相國一心為國為民可就是不為君,五軍早成了統帥門下的私兵,剛好賀將軍起了個頭兒,打著一碗水端平的旗號,陛下不趁機摻沙子才怪。畢竟兒子再爭權奪利也是姓馮的。”

“這是四殿下還走不動道兒,如若不然,學生的吏部也肯定消停不下來。”顧文咂咂嘴,頗有些後怕。

比起尚在蟄伏的孫顯午,顯然是如日中天的王相國比較刺眼。

“文柏的這一句話,牽一髮而動全身吶。”王行之說,“原本三位殿下手中都無甚實權,又嚴格限制與外臣交流,內外朝這才勉強維持著平衡,這麼一來,朝堂上下恐怕又要開始站隊了。”三個皇子這麼一動,不管願不願意,奪嫡之爭都正式拉開了序幕。

王行之起身走到門邊抬起頭,:“京都的仲秋,真是一年比一年冷吶。”

“也解了賀將軍的局不是嗎?”顧文說道。

想到了賀家,王行之笑了笑。

顧文接著說道:“無論有沒有小師弟,早晚會鬧上這一遭,無論如何,丟擲了這個主意,賀將軍那裡可以舒緩些,老師你也可以放下心來。”

王行之的嘴角上提,眼底卻沒有太多的笑意。

顧文以為王行之是擔憂賀青,想著活躍氣氛,便換了個話題,“老師要帶上小師弟去詩會?”

“離科舉不足旬月,也該出去見見世面了。”王行之說,“為師不能從政,在朝中幫不了你們什麼,唯獨認識的人比較多,讓他出去露露臉,日後也好少走些彎路。”

今日的王行之半點不見往日風采,話語中竟帶出點垂暮之年的意味來,顧文這時候才心中一緊,覺得有些不對,小心翼翼開口問道,“老師,發生什麼事了嗎?”

王行之頓了頓,閉上眼睛:“前日陛下召為師入宮,你是知道的吧?”

“學生知道。”顧文心中一突,“出什麼事了嗎?”

王行之苦笑:“聖上問為師,是否願意入宮教導四殿下。”

“...”顧文沉默,四皇子還未滿兩周歲,遠不到啟蒙的年紀,雍和帝並不是真要為小兒子找個名滿天下的師父,而是要把王行之逼進奪嫡的旋渦中。

這一步踏出,再要回頭可就難了。

“老師...”顧文艱難地開口,“陛下曾允諾老師無需入宮教導皇子,為何如今...”

“天威難測,天子的允諾本就當不得真。”王行之深吸一口氣,突然轉過頭“敬元,為師已答應聖上,四皇子五歲時便入宮任教。”

“還有三年。”顧文倒吸一口涼氣,即使當年被三省六部各道府同時圍攻也不曾動搖的信念,在此時不可抑制地動搖了幾分,他脫口而出,“老師,若是...”

“閉嘴!”王行之毫不猶豫地打斷顧文還未出口的話,抬頭撞上學生略微有些委屈的眼眸,終於忍不住將手掌放在顧文頭上揉了揉,就像很多年前一樣,“敬元,三年,這是為師能為你們爭取到的最大時限了。”

皇子年過五歲必須啟蒙,拜師禮也只有一次,雍和帝絕不會允許四皇子上路比三位皇兄晚,這會有損他明君的形象,也絕不會答應四皇子拜除王行之以外的人為師,三年,是最後的底線。

晌午時分正是書院最熱鬧的時候,學子們三五成群邊用飯邊暢談天下,夫子們也都領了各自的飯食,一邊討論各自的課業一邊議論天下大事,即便王行之的居所在書院最深處,外間的聲響還是不可避免地傳進書房。

外間的生氣勃勃,和裡面的低沉形成了鮮明對比,彷彿院門之後是另一個陰沉沉的世界。

“三年...”顧文咬住牙逼迫自己平復下心緒,“師弟知道嗎?”

王行之放下手,視線重新移到屋外:“他現在只需專念在會試上,不可為其他的任何事分心。”

那就是不知道了,顧文瞭然,又逼著自己問出那句最不想問出口的話:“陛下突然如此逼迫於您,是否和學生在考功司的所作所為有關?”

王行之面聖是在三日之前,那時李文柏還在猶豫要不要問有關關中軍的事,當然和他並無太大關係。

“你啊,從小就自視甚重。”王行之輕笑,“以為自己是什麼?獨立於王敦茹和孫顯午外的第三股勢力?陛下必須倚重的帝黨新星?大齊的肱股之臣?真以為當了個最年輕的吏部郎中,就是我王行之在朝堂上的人前人了?莫要太把自己當回事,你顧敬元現在連當聖上手底下的一枚棋子都不夠資格。”

王行之每說一句,顧文的頭顱就低垂一分,話音落下時,顧文已經燥得快說不出話了。

老師這話說得極重,上次聽到類似的呵斥,還是少年時賭咒發誓,要效仿老師歸隱山林不問世事的時候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知道,自己能在官場走得一路順暢,能心無旁騖地去實現理想,的確有一部分是因為自身的才能,但更大的原因,是因為他顧敬元是王行之的學生。

就此一條,士林就願意把他當自己人,雍和帝也好王敦茹也罷,遇事都願意忍讓他三分。

所以自從被王行之昭告天下認為入門學生之後,辱罵李文柏為“商賈子弟”的士子轉瞬間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對這個年輕人的好奇;所以那日在朝堂上被攻訐至此,都不曾出現官場最為常見的落井下石。甚至都還沒在士林露面,士子間便已經流傳有關於李文柏天賦異稟的傳聞。

這個時代對大儒的崇拜如此根深蒂固。王行之的名號,在大齊官場士林,就是有著如此之大的力量。

“就算你安安靜靜在京城熬資歷,什麼事也不做,這一天還是會到來的。”王行之說,“早在聖上命王敦茹教導楚王、又命孫顯午教導燕王的時候,為師就知道這天遲早會來,只是沒想到陛下攤牌得這麼早。”

顧文嘆了口氣,短短一段話的時間,他已重新整理好情緒,笑容重新回到臉上:“老師也不必如此悲觀,不是還有三年嗎?”

王行之訝然回首,看起來有些驚訝,但很快便輕笑起來:“不愧是敬元,這麼快就調整好心態。”

顧文知道老師不想談這個,只能轉移話題道:“說起來,還未見過師弟吟詩作賦呢,不知天賦如何?”

王行之也順著顧文的意思轉了話題,“他的行文策論從未用過詩賦,造詣可見一般了。”

顧文有些擔心:“當真?可詩會總歸是要作詩的,師弟如此...”

“不會又如何?我王行之的學生,莫非不會作詩便不能行走在文壇?”王行之說,“敬元,午後公事可繁忙?”

師生多年,顧文一聽就知道老師是想讓自己去給李文柏撐場子。詩會參與的多是年輕人,老師是長輩,許多時候不好為學生出頭,而自己和李文柏同輩,有話會好說很多。

顧文忙嗎?當然是忙的,六部給的壓力越來越大,孫顯午幾乎是盯著他在找茬兒,部裡又有來年將會改制的傳聞,顧文說是焦頭爛額都不過分。

只是忙也得參加詩會,“正好學生也許久沒參與過詩會了。”顧文笑道,“這次就仰仗師弟的面子,一同走一回!”

王行之點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他並不是不知道顧文在吏部的狀況,但第一次把李文柏推出去事關緊要,只要這次站穩了,即使一月後的會試未能上榜,也還有來年,顧文在朝中就會有一個天然的政治盟友。

而且王行之有種預感,這個一見橫衝直撞的學生,在政治上的造詣很可能遠勝於他和顧文。賀青這麼一攪和,幾乎能算是給顧文在朝中重新開啟局面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會。

雖然稚嫩,但一個從未真正見識過朝堂爭鬥的少年來說,完全可以說是天賦極佳了。

顧文不知道老師心中所想,但對午後的詩會仍充滿期待。

李文柏對短短時間內老師書房中的風雲變幻完全不知情,午飯時趙旭之不知道哪根莖沒有搭對,非千里迢迢跑過來纏著李文柏繼續給分析朝中局勢,被他三言兩語給懟了回去——一個連策論題目都看不懂的紈絝子弟,還妄想幹評論朝局這種高智商的事,他李文柏想幹都被賀老將軍罵了個狗血噴頭好麼。

趙旭之被打擊得體無完膚,蔫著腦袋溜回去了。

懟完人的李文柏神清氣爽,被迫背了一上午《禮記》的鬱結消失無蹤,回到書房時整個人都在飄。

“師兄?”李文柏踏進小院腳步一頓,看看王行之又看看顧文,“您和老師站在門邊作甚?當心著涼。”

王行之從善如流地轉身進門,顧文上前幾步一巴掌拍在李文柏腦袋上,笑嘻嘻說:“有空擔心這擔心那,不如想想午後的詩會怎麼辦?”

師生兩人都默契地沒有提那些糟心事。

李文柏疑惑不解:“詩會怎麼了嗎?”

很快,李文柏就明白了顧文的話是什麼意思。

詩會舉辦的地方就在五華山中,三人乘坐馬車離開書院,不過一兩炷香的功夫就到了五華寺門前,五華寺是皇家寺廟,一年到頭香火都十分旺盛,且不受理平民百姓的祭拜,要踏進這寺廟大門,不是非富即貴的家族出身根本不可能。

唯一的例外,就是身上揹負功名的舉子,不管是過了鄉試還是省試,只要能算得上是士子的,五華寺都來者不拒。

畢竟歷朝歷代都厚待讀書人,和尚們再勢力,也不敢跟天下大勢作對。

李文柏聽得直笑:“聽師兄所言,這五華寺倒不像是個禮佛的地方。”

“當然不是。”顧文指了指先帝親手題寫的“五華寺”牌匾,“大齊不設國教,先帝和當今又都不信佛,這皇家寺廟當然不可能是單單為了禮佛而生的。”

王行之日日來往於山間,守山門的和尚早就認識了馬車和車伕,是以問也不問就招手放行。

李文柏看得直稀奇:“一個寺廟而已,竟然有守門人?”

“這有何稀奇?”王行之一路閉目養神,顧文這個師兄就擔負起了科普的重任,“你別看這和尚低眉順目看起來不起眼,能到這五華寺守門的,至少都是親軍十二衛出身,身手不行還都選不上呢。”

“這麼厲害?”李文柏越發疑惑,“不就是出家當和尚嗎?就這還要親軍十二衛出身才有資格?”

顧文卻不肯再繼續解釋:“好了好了,個小娃兒怎的這麼多話,馬上就到地方了,收收心。”

李文柏一愣,這才發現馬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下。

見顧文朝自己擠眼,李文柏恍然,趕緊整理衣袍翻身下車,顧文緊隨其後,兩人恭恭敬敬地將王行之從車廂裡扶了出來。

待王行之站穩,李文柏才有空抬頭觀察周圍。

這是一片空曠的園林,四周三三兩兩的小廝經過,半個僧人的影子都不曾見到,完全沒有置身於寺院之內的感覺。

從站的地方看過去,可以看到前面有幾個土丘,從土丘上節次鱗比的樹幹可以想見此處春夏時的模樣,但此時已至深秋,地面被落葉染得金黃,只有枝幹孤零零地矗立在地上。

站了一會兒,自有小廝上前帶路,李文柏和顧文一前一後將王行之護在正中,穿過一條小道,於林丘之間依稀可以見到一汪其碧如玉的水潭,雖是深秋,水面上亦少有落葉籠罩,可見得是被人精心照料著的。

就在枯林與水潭之間,有幾條不起眼的小路蜿蜒而入,不知道通往什麼所在,穿過枝幹,可以看見一層層的建築屋頂。

詩會的所在正是在這水潭邊,熙熙攘攘的士子將不大的水潭圍了個結實,講究點的隨身帶著布帛撲在地面上,隨意點的就直接席地而坐,就著濁酒高聲笑談,儼然一副文壇盛景。

李文柏何時見過這等場面,一時間看得有些發呆。

前面引路的小廝見狀提醒:“小先生,這邊走。”

“哦?好。”李文柏如夢初醒,連忙跟上去,走過水潭上曲折的迴廊,終於踏上湖心中唯一的涼亭。

小廝在亭外頓住腳,躬身行禮:“諸位先生,到了。”

“嗯。”李文柏點點頭,側身為王行之讓出道路。

他看得很清楚,湖心亭可不是空著的,其中還座有三五名白髮蒼蒼的老者,都正含笑望著他們走來。

這想必就是所謂的“文壇領袖”們了。

李文柏低頭頷首,學著顧文的樣子跟在老師身後走上前。

老者們見王行之上前,紛紛站起身大笑見禮:“好你個王行之,讓老朽們好等!”

這些人各個看起來至少六七十歲,比王行之大了至少一輪,即使是王行之也只能持後輩禮。

“見過諸位前輩。”王行之躬身行禮,而後一揮袖袍讓出身後兩人,“好讓前輩們知曉,這是在下的兩個不成器的學生。”

顧文笑嘻嘻拱手施禮,態度十分熟稔:“學生顧文,給諸位前輩問安了。”

“好,多年不見,你都已經是堂堂的吏部郎中了。”老者們笑得欣慰,“不愧是王行之的學生,沒有辱沒門楣!”

跟在後面的李文柏壓力山大,卻也只得學著顧文的樣子行禮,口中喚道:“學生李文柏,見過諸位前輩。”

“哦?行之,這就是你新收的那個學生?”一名看起來最年長的老者顫顫巍巍開口,“坊間傳聞你寶貝他寶貝得不得了,怎麼,終於捨得帶出來放風了?”

“前輩說笑。”王行之說,“只因這小子旬月後就要參加會試,晚輩命其安心讀書,這才沒能及時介紹給諸位前輩。”

說完,王行之回頭指指亭外:“敬元,帶你師弟到處走走,多認識些同輩友人吧。”

顧文恭聲稱是,又團團告過罪,果斷拉著還處在狀況外的李文柏溜了。

直到重新踏上岸邊的土地,李文柏才反應過來詢問:“怎麼這就走了?不是詩會嗎?”

“放心吧,還沒開始呢。”顧文朝著湖心亭擠擠眼,“看到那幾位老前輩了吧,老師每次過來,都要先陪著他們打幾輪嘴仗,詩會才會正式開始。”

“打嘴仗?”李文柏順著顧文的眼神看過去,果然看見王行之敬陪末座,施施然飲了口酒,而後不知道在說些什麼,說得周圍的老者們面色發青,氣氛一點也不和諧。

李文柏嘖嘖稱奇:“看那幾位老前輩少說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竟然還有這種愛好?”

顧文失笑:“否則你以為老師在文壇的地位是怎麼來的?教幾個學生寫幾篇文章,就能德高望重了嗎?”

湖心亭的動靜越來越激烈,再看周圍的士子們似乎一點驚訝都沒有,李文柏唏噓不已,不禁“觀賞”起自家老師舌戰群儒的風姿來。

不得不說,雖然聽不清他們到底在爭論什麼,但王行之的風采真是...太帥了!

“怎麼?”顧文打趣,“心嚮往之?”

李文柏點頭:“老師風姿卓絕,不及萬一啊。”

兩人正一唱一和吹捧著自家師長,後面一聲熟悉的驚歎傳來:“李文柏?你是李文柏?”

這種地方竟會有認識的人?李文柏訝然轉身,看清來人後驚喜地瞪大眼:“於鈞兄?你怎會在此處?”

“自是受邀來參與詩會。”於鈞滿臉唏噓,“月前與李兄偶於往來居萍水相逢,未曾想再見你已是王大人門生,世事無常啊。”

偶遇熟人,李文柏趕忙向顧文介紹道:“師兄,這是於鈞兄,我初上京時結交的友人,沒想到能在這裡遇上。”

顧文微笑頷首:“幸會。”

於鈞比他年長,是以隨李文柏一道以“兄”相稱,然顧文是官,於鈞是民,於情於理自然沒有官向民行禮的道理,所以顧文脊背挺得筆直。

“李賢弟的師兄?”於鈞一驚,霎時間就知道了顧文的身份,急忙躬身見禮,“學生於鈞,見過顧大人!”

“無需多禮。”是李文柏的朋友,顧文當然不會擺什麼架子,當即把人扶起來。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更新前所有留言都發紅包,反而留言不到50……

o(╯□╰)o

來來來,踴躍留言吧,本章繼續66個,明天更新前有70個留言,就放送70個哦。麼麼麼噠

本书作者其他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嬌妾成嫡妻 女配功德無量(快穿) 還珠之夢醒時分 佛系女主在八零 白月光她只想搞學習 [了不起的蓋茨比]舊夢
相關推薦:我在恐怖遊戲中無限死亡重置!從恐怖遊戲boss退休後深淵抵抗我天賦全加了力量白月光她只想搞學習我能進入詭異世界我的美女俏房東我的美女總監老婆重生之踏破虛空踏破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