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極品公孫策->章節

第七章 入宮,奉旨查案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翌日,公孫策一臉痴想的做著美夢。

夢裡面他與上官凌靜於月下漫步,他話到嘴邊又咽下去,如此重複了很多次,終於要說出口了:上官姑娘,我有句話想跟你說。

“什麼話,你說吧,幹嘛好像很緊張似的。”上官凌靜淺笑,望著公孫策,她覺得他此刻的樣子很好笑。

“我,我,其實我……”

“哥,起床了。”

那句話方要說出口,卻被公孫琬兒叫醒了,說讓他接什麼聖旨,聽到聖旨二字,公孫策以為自己的寶貝妹妹又在捉弄自己,便想倒頭繼續自己的美夢。

公孫琬兒怎麼叫他都不起來,結果惹得這個小公主一怒之下爬上床去,將那想要續夢的哥哥從床上給推了下去。

“啊,”隨著一聲慘叫,公孫策徹底醒了過來。

這一次,公孫琬兒沒有捉弄公孫策,宮裡來了三個人,一個傳旨太監外加兩個侍衛。

聖旨是給公孫策和包拯兩個人的,說讓他二人接旨後即刻進宮面聖。

“進宮面聖,哥,我也要去。”聽說要進皇宮,那公孫琬兒便來了興致,說要跟著一起去。

“皇上只傳召包拯和公孫策。”傳旨太監瞪了公孫琬兒一眼,以太監特有的嗓音說道。

公孫策雖然不羈放浪,卻也知道皇家可是惹不起的,他兩手抓著公孫琬兒的肩膀道。

“聽話,在家裡好好呆著,你不是喜歡靜姐姐嗎,讓靜姐姐在家陪著你,好嗎?”

“對啊,琬兒,”上官凌靜走上前去,微笑道,“聽哥哥的話,在家陪靜姐姐好不好?”

“嗯,好啊。”

公孫琬兒點頭微笑,說要跟著去皇宮也只是一時興起,既然不讓去那就不去了唄,她也並不在乎什麼皇宮不皇宮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行了,是去皇宮,又不是去地獄,快跟咱家走吧。”傳旨太監有些不耐煩了,便催促二人快點兒。

“小妹,上官姑娘,我們走了。”

包拯、公孫策二人雖那宮裡來的三人離開,上官凌靜望著二人離去的背影,左手的手指不自覺的揉捏著,眼神裡也流露出一絲緊張,似乎是在為包拯、公孫策二人擔心。

“靜姐姐,你怎麼了?哪兒不舒服嗎?”公孫琬兒見上官凌靜神情有些異樣,還以為她體內之毒復發了呢。

“哦,沒有。”上官凌靜笑了笑,“琬兒,跟靜姐姐說一說有關你大哥和包拯公子的事兒好嗎?”

“啊,說我大哥啊,”公孫琬兒臉上露出一絲不情願,“他可是一個大懶蟲啊。”

“是嗎,”上官凌靜半側著腦袋微笑著,似乎對公孫策的事兒很是上心,“他怎麼懶了,跟靜姐姐說說好不好?”

“嗯,好,琬兒今天就把我哥那些露怯的事兒全都告訴靜姐姐。”

想起可以跟別人痛痛快快的揭露自己大哥的那些光輝事蹟,公孫琬兒便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真有一種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感覺。

仁宗皇帝趙禎,十三歲即皇帝位。

新帝年幼,即位之初便由劉太后垂簾聽政。這一年是天聖三年,朝政仍有劉太后把持,未歸政於皇帝。

大宋皇宮,垂拱殿,皇帝平日聽政之所。

包拯公孫策趕到之時,早朝剛散,文武百官正於殿內撤出。

公孫策此人一向毛躁,不小心撞到了從朝堂裡走出的權臣丁謂,他可是當時的正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丁謂還未說什麼,旁邊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便喝道:“大膽,竟敢衝撞當朝宰輔。”

“啊,”公孫策先是一怔,又連忙作揖道歉,“小人無意冒犯宰輔大人,還望大人恕罪。”

那趨炎附勢的小人又欲說些狗仗人勢的話,卻被丁謂攔了下來,他只是揮了揮手,身旁的哈巴狗便將口中的話咽了下去。

“你就是公孫策?”

丁謂看著面前的這個書生打扮的人,他也曾聽別人提起過包拯與公孫策,又知道皇上傳旨召二人進攻。所以,見面前這位生的俊朗不凡的郎君,便猜出了他的身份。

“在下正是公孫策。”

公孫策點頭答應,在這個神鬼莫測的皇宮,他知道自己說話稍有差池,便可能會惹來殺身之禍,他不懼死,卻不得不顧及家中親妹的安危。

“那你就是包拯了。”

丁謂指著包拯問道,這包拯的特徵就更是明顯了,既然這二人中一人是公孫策,那另一個皮膚黝黑,臉上生有月牙的人定是包拯無疑了。

“包拯見過宰輔大人。”包拯給丁謂作揖行禮。

“果然是年少英才啊,好了,皇上在殿內等著你們呢,快去覲見皇上吧。”丁謂知道此二人乃是皇上親召之人,故不敢多留。

“宰輔大人,那咱家就帶二位公子去覲見皇上了。”傳旨太監也跟丁謂施禮。

“公公走好。”丁謂擺了擺手,示意讓三人離開。

進了垂拱殿之後,公孫策並未覺得有何特別,包拯的臉上卻浮起一絲驚訝。因為,他看到朝堂上站著的那人正是自己昨日遇上的那位老者,他穿著的是王爺的朝服。

“大膽,還不趕緊給皇上、皇太后行禮。”那太監見包拯、公孫策二人不識宮中禮數,便連忙提醒。

“草民包拯、公孫策叩見皇上、皇太后。”

聽傳旨太監這麼一說,包拯、公孫策二人趕緊給那皇上、皇太后行叩拜之禮,他們可不想就這樣以什麼大不敬之罪名葬於此,那樣也太不值了。

大丈夫不懼死,但絕不可以死得毫無價值,這就是公孫策對大丈夫生死之義的看法。

“平身吧。”左側簾幕之後的劉太后聲音低沉卻氣勢逼人,有她在仁宗皇帝不敢做什麼決策。

“謝太後娘娘。”

包拯、公孫策又叩拜一下,才站起身來。

“聽八王爺說,你二人智慧過人、屢破奇案,並稱廬州雙俠,公孫策更有大宋第一才子之名是嗎?”

“回太后,草民與公孫策二人不敢自稱智慧過人,但只要我二人可以做到之事,定當全力以赴。”包拯回答著劉太后的問題,聲音淡定,絲毫沒有怯懦之意。

“公孫策,你呢?”劉太后又問。

“回太后,包拯所說正是公孫策心中所想。”公孫策儘量壓制著自己言語的不羈,但語氣裡還是稍稍帶著一絲傲氣。

“好,聽你二人的語氣果然是膽識過人,那接下來的事兒就聽八王爺交代吧。八王爺,就按你說的辦吧。”

劉太后沒有動怒,她並非一個喜歡阿諛逢迎之人,雖然她垂簾臨朝,也有倚用宦官、放縱外戚的錯誤,但不至於危害社稷。

對劉太后的治績,《宋史》裡有一段大體公允的評論:當天聖、明道間,天子富於春秋,母后稱制,而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無大闕失。

“臣領旨。”

原來那個著王爺朝服之人,就是大宋有名的八賢王,友情提示,歷史上並無此人,八賢王乃《三俠五義》裡杜撰出的一個文學人物。額,似乎說多了,我不是在寫歷史。

好吧,就此打住,回到小說裡。

八賢王剛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在朝中上下亦是大有威望,就連劉太后也對其禮讓三分。記住,是禮讓,並非忌憚,若發生衝突,以劉太后的勢力是有機會除去他的。(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不讀北大去當兵,我捲成軍官天符大帝通天符道我真的不是天符師絕世贅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