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晉策->章節

風捲長安 第一百四十五章 花錢如流水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其實這時江晨他們造出來的紙,成本當然比竹簡要高些,但是竹簡如果自己製作,那費時費力不用說了,跟紙比起來,一本紙冊,拿竹簡書寫,那就是上百斤都不止,用絹寫,那相當於幾十本紙冊的價格,江晨在展廳裡還把同一篇文章書寫在竹簡、絹帛和紙上,讓文人們自己對比,給人最直觀的感受。

所以,當文人士子們得知了這麼好的紙後,直接就瘋了,來紙鋪的人每天都絡繹不絕,當江晨到了紙鋪看到這盛況時,知道紙這東西在大晉傳播已不可逆。

而且當量越來越大,工藝越來越精湛,紙的價格只會越來越低,那時家家戶戶都能用紙來寫字不是夢想了。

紙好了,那後面需要想辦法的就是印刷術了,江晨可不想慢慢先從雕版弄起,一來就上活字,雖然活字肯定不如雕版的漂亮,但勝在簡單實用又便宜,而且,現在不像宋時那樣盛行雕版,都不知道雕版是什麼,沒有對比,自然也就不知道活字印出來是醜或漂亮了。

活字江晨從紙抄出來那天起,就讓人在弄了,燒活字的陶泥配製和方法已成型,本來也不是什麼難的,江晨隨便指點了下,工匠們就能弄出來,現在難的是油墨的配製,這個江晨完全不知道如何弄,只大致知道油和墨這兩樣,配比什麼的一點也不清楚,只能是讓工匠不斷實驗,再按現代的實驗方法記錄好,反正紙有的是,可以讓他們不斷實驗配方。

這兩天似乎油墨的配方也差不多要弄出來了。

江晨早打好了主意,到時就印非常便宜的啟蒙讀物,這些讀物不僅是識字的啟蒙,還有就是思想的啟蒙,再印一些他講的政()治思想課的內容,夾雜在經籍詩集裡,然後就是一些數理化的基礎,也要印出來,總會有人對這些感興趣,就算沒人喜歡,在延安自己的學員也要學習,這些不求賺錢,只為了啟蒙,江晨相信,要改變這亂世,只靠自己一個人去掙扎肯定不行,開啟民智,讓大家有了抗爭的意識,到時才能跟著自己一起拔亂反正。

當然,這些只能是徐徐圖之,不說現在的民智極度矇昧,就說佔統治地位的世家門閥們,當看到這樣叛經離道的東西出現在世上,稍有些知識的馬上就會明白,這些東西會是埋葬他們的鋤頭長鎬,然後弄出這些東西的人,死得會非常難看。

陶活字燒出了幾批放著,工藝上已改無可改,字型就用魏碑體,也是非常適合刻字印刷的,活鉛字一時半會不想去弄他,現在就等著油墨配方完善,到時各種書籍都印一些出來,還有就是江晨打算輸送到草原的佛經這些,也一併印出來,就算小虧一些,或是不賺錢,江晨也打算先從文化這方面變革一下大晉。

江晨望著紙鋪的盛況感嘆著,文化革晉又進了一步。

令江晨想不到的是,延安周邊有些見識的一些鄉民,在賣東西給延安時聽到裡面是教文授字的,就把自家的半大小子領到了延安,對周正說,自己家的小子也想讓他們識識字,這事周正拿不了主意,只能是找了江晨把這事說了。

這當然是好事。

只是,江晨要注意的就是世家門閥們

對於此事的態度。

要知道,大晉朝是個階級極度固化的朝代,識字習文,是世家們的權利,屁民們要想識字那是難上加難,自己招了些奴隸學習,名義上是自己家僕學習,這是常態,很多門閥世家的家丁僕人也一樣會教他們識字,但你招平民來識字,那就是離經叛道的事,難說就會引起高層的關注,然後世家門閥們就會因此事找麻煩。

就算江晨把這些奴隸變成了平民,自己也不敢亂宣揚,名義上延安裡的那些孩子都是他的奴隸,他就是想到此點,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現在就和這些世家們正面對抗。

這與再後的朝代是完全不一樣的。隋唐至宋時,平民可以識字學習,科舉考上後也能做官,所以就會有私塾這些產生,私塾不僅在世家門閥裡,也有針對平民的私塾,學文識字,就是給了平民一個上升的通道,而不像是魏晉時,平民想做官,機率低得髮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前面就說過,江晨要做官,都要想辦法把他掛成哪個世家分支,當時趙王司馬倫是想了辦法的,他權力極大,弄成這點小事簡單,但能像江晨這樣的大晉有幾人?如果江晨還要再升,比如江統愛才,想升他,那也是還要想辦法操作。

想了想,江晨只能是對周正說道:“跟他們說,如果要讓孩子識字,那就要先和我簽上二十年的身契,其實只要學出來,三四年後,就可以解約,到時想再繼續學的,就不用解約,明裡是家僕,暗裡他們還是平民,隨時可以脫奴籍,如果相信我,如此做了,才能招收他們。”

周正問道:“那學費呢?”

江晨笑道:“他們還拿得出什麼錢出來啊?學費就算了,自帶糧食當學費,交多少的糧,我們給他們兌換成票券這樣,交多少自家小孩吃多少。”

江晨這樣做肯定是虧了,畢竟交的只會是糧食,但吃的時候,還會有菜食,這當然不可能讓鄉民們再交菜吧?而且這半大小子,吃得只會更多,自家交的那點糧哪夠吃?但是不交糧,鄉民和小孩不會珍惜這學習機會,畢竟免費的東西,到後面就會變成理所當然,而不知感恩。

江晨這樣的設計有些像後世八九十年代的學校,農民住校生就是帶糧食上交,然後換成同等重量的糧票飯票,憑票吃飯,你吃得多,就要交得多,或者是你交精糧,換成粗糧,比如交大米或麵粉一斤,能換成玉米兩至三斤,為了吃飽,很多都是交精糧換粗糧。

這自然只是針對的是農民學生,城鎮居民的學生,可以按年齡領到糧票,然後憑票換成飯票,對了,還有肉食補貼。

所以,到偉大的社義初級階段都還有這樣的事情,何況是大晉那樣的半封建半奴隸的社會?

還是自己太過弱小,如果自己到了齊王司馬冏這層級,或者是某個世家門閥,招上幾百上千個食客門客,門客的家人依附在下面學習吃飯,是多大點事?

江晨以為這樣一來,鄉民們不會願意自家小孩來學習,沒想到,鄉民們並不是想的那麼傻,一算,喲,這江主簿算下來是幫我家養半個小孩,而且還教誤字學習,這樣的事自然要幹,於是二話不說,找了江晨周正,把賣身契一簽,再扔了一籃兩鬥的糧

給延安,小孩子就扔給了延安。

先只是四五個,都沾親帶故的,一點也不擔心江晨不兌現承諾自家小孩就要為奴二十年,江晨相信,再過一段時間,附近那些還不成為勞力的小孩,都會扔到延安來,有人給吃給住,還教誤字,附帶幫著帶孩子,這樣的好事,誰不想幹?

當然當然不會介意這麼一點小錢,小孩能吃多少?而這些小孩當他們成才的時候,那就是自己的忠實門徒,改變大晉的根基,他巴不得更多的小孩都送過來。

當然,自己不會去主動宣傳,自己現在就是在低調求生存的階段,苟著發展才是王道,不過相信這樣的事會慢慢傳出去,然後會再有更多的人送到延安。

於是,延安又更熱鬧了。

周邊的一些鄉民們看到這兒如此熱鬧,自己家的小孩子在延安裡學習,為了就近能看到小孩,於是就在延邊上的荒地蓋了些簡易房,農閒之時,就來到延安住著,一是看小孩,二是送糧食來,三是江晨規劃了,把這些地方弄成市場,可以來交換一些生活用品。有這麼一個小集市,不用跑到長安能就近換到生活用品,延安在之前的基礎上,因平民學生的加入,又更熱鬧了不少。

這是後話。

現在江晨要做的就是蓋房子,安置這些來的平民學員。

學員增加,教員自然也就不夠用了,宇文曦和陳雪這倆最受歡迎的老師,基本上都在延安住著,不僅要教學,其實有些教務也需要她們來處理,忙得是腳不沾地,連馬芊芊這樣有些惰性的人,也不時要來給高年級的教授武技,而從吳天劉濤他們離開後,關於軍事這塊,只能是江晨自己兼著,搞得江晨也忙得連長安都不回,常常住在延安。

招人,只能是這樣。

再招人,不僅是援課的,還要把江府之前的家僕弄一些來做教務,把宇文曦和陳雪從繁忙的事務中解脫,專門教學,然後覺得,房子感覺上又不夠,於是再蓋房,幸好是聽說要蓋房子給孩子住,家長們都主動來幫忙,有東西的出東西,有力的出力,這幫江晨又省了不少的錢。

只是,這樣花錢如流水,江晨頭一次感覺到錢不夠用了。

江長安已抱怨了很多次,錢一到手,然後就支出去,手裡根本存不住錢,“天上人間”加上紙鋪酒坊,賺的嚇死人,但江長安還是抱怨沒錢。

主要是延安就只出不進。

看到自己也會被逼到這一步,江晨腦子裡轉著,是不是要搞些更來錢的活?比如,走私。

這並不是不可行,走私當然是往鮮卑和匈奴去,那些地方缺鐵,這是助敵的事,江晨都還要防著鮮卑匈奴發展,自然不會幹這樣的事,但是,奢侈品沒事啊,比如香水、比如桃花釀,鮮卑匈奴弄去再多的奢侈品,於國力族群沒半點用處,反而會消耗他們的國力,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當然,走私過去的,香水和酒,這是必然要帶去的,反正對於江晨來說,這也是極高利潤的東西,只是長安消費的市場就這麼點,洛陽暫時還進不去,不如走私到鮮卑匈奴去,鮮卑匈奴貴族們也需要這些東西來裝飾麻醉自己。

相關推薦:大明蝶戀花大明:我爺爺是洪武大帝!亮劍從準備狙擊山本特工隊開始詭異劇本神霄之上東晉烽火東晉大土豪我到仙界建仙山原始大廚王工業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