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劫逆乾坤->章節

第229章 東沙學堂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在血手閣中,誰也不清楚當初與這位神秘閣主一起並肩戰鬥的那些老人到底去了什麼地方。

有人說,血手閣閣主為了不讓別人認出他來,將一切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全部斬殺,一個也沒有留下。

雖然沒有人為這句話負責,可是好像是真的。

因為真的沒有一個人說過半句知道血手閣閣主身份的。

血厲的神念籠罩著方圓上百里,卻依然沒有找到王常林的蹤跡。

無奈之下,只能派出無數殺手,到處撒網。

王常林早已逃出數百裡之外。

他的速度絕對要比天人合一境還要快。

因為他的靈魂之力堪比神境高手。

加上世界之樹靈氣的提供,王常林根本不擔心這種消耗。

足足一天的路程,沒有絲毫停息。

龍城就在眼前了。

“陰陽幻滅鏡啊!你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啊!”王常林嘆息道。

這面鏡子,原本只是王常林營救林語馨的工具,誰曾想,現在竟然成了多方爭搶的物件。

王常林沿途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不過他不想引起他人注意,專門走到了一些偏僻的小路上。

這些小路很少有人走動,在這種路上,遇到陌生人的機會不多。

可是,走著走著,王常林竟然感覺這些路是那麼的熟悉。

誰曾想,進入龍城之後,王常林所走的這個偏僻的地方,竟然是東沙古鎮。

沒錯,王常林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就進入了東沙古鎮的範圍。

這裡荒草叢生。

彷彿,人沒了之後,一切都成了虛無。

這裡原本是安寧祥和的小鎮。

現在卻荒無人煙,一個人都沒有。

原本整潔的街道與房屋,都雜草叢生。

王常林走著走著,竟然駐足,靜靜的看著當初自己生活的地方。

他原本可以繞道走過去,直奔龍城的。

可是,當他走到這裡的時候,他就挪不開腳步了。

從不知不覺走到這裡他就知道,自己一定會走進去看一看。

這才幾年的時間啊!

幾年之間,彈指而過。

誰能想到,會是這個樣子!

一切都是因為什麼?

其實,東沙古鎮也有倖存者。

可是,這裡死了太多人,哪怕當初他們迴歸之後,這裡也被黑甲軍封鎖,不允許進入,因為怕其中的瘟疫傳染出去。

死過人的地方,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疾病。

如果不是王常林處理的及時,這裡恐怕真的會爆發一場大的瘟疫。

而且,也正是因為王常林處理的及時,才讓龍王有了那麼一絲絲的惻隱之心,才沒有下令將整個東沙古鎮焚燒。

不然,王常林看到的這裡恐怕早已是一片廢墟。

最起碼,現在這裡的建築還是保留下來的,最起碼還能給人一個念想,讓人知道這裡曾經還是一座古鎮。

這裡有山有水,原本是一個多好的地方啊!

王常林慢慢走了進去,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氣氛。

不過,他想了半天,還是奔著其中一個方向而去。

當初在東沙古鎮的時候,他就經常潛伏在東沙學堂,在那裡閱讀一些書籍。

這些書籍可不是對外開放的,這些都是不知道從什麼年代留下的古籍。

其中一本算是對東沙描述最全面的歷史資料便是《沙志》,整個東沙只有一部原著手稿,當初收藏於東沙學堂。

東沙學堂的資料典籍很多,換句話說,就相當於現在的圖書館一樣,不過這些典籍都很珍貴,如果不是十分必要,不能隨意翻動,尤其是《沙志》,當初封存之後,任何人都不得翻弄。

只可惜,王常林的好奇心太重,每當夜幕降臨,東沙學堂守梗之人大客隨的時候,他就潛伏進去瀏覽。

甚至,每天早上在練武場的早課都會被耽擱,因為晚上睡覺的時間太短了。

在《沙志》當中記載,東沙古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之前,有人曾經在《飲馬長城窟行》中寫到“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並且在《經破薛舉戰地》中也提到“沉沙無故跡,滅灶有殘痕”,可見當時作為戰略要地的東沙,到底經歷過多少殘酷的戰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東沙的地域地貌也很奇特,南有馬耳、石人兩座大山,傳說還與二郎神有些關聯,北有常山天險。

當年蘇軾密州出獵的時候就在常山,上古五虎上將趙子龍也沾了常山的名,可謂是人傑地靈。

李顯在《九月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秋字》所描述的“何藉龍沙上,方得恣淹留”,其中的龍說的是龍城,而沙就是現在的東沙,因為後期龍城一分為二,成為了現在的東沙和西沙,不過也足以說明東沙在和平時期是一個非常適宜人居住的地方。

不過,後期李隆基在《平胡》寫到“流膏潤沙漠,濺血染鋒”,想必大家也能想象到當年東沙戰亂的慘烈。

王常林回想起這些記憶,接著就直奔東沙學堂而去。

當初他臨走的時候沒有來得及收拾,這些都是代表著東沙古鎮這麼多歲月的痕跡,他一定要帶走。

當王常林來到東沙學堂的時候,竟然吃驚的發現,這裡非常整潔。

沒錯,就是整潔,彷彿被人打理過一樣,沒有外面那些房屋那麼多荒草,那麼殘敗。

青石小路,細雨濛濛。

是的,這個時候突然下起了小雨。

雷隱隱,霧濛濛。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王常林差點掉出眼淚,這可是他的故鄉啊!

他從一個孩子走到今天,經歷多少困苦與磨難,在他的生命中,花兒還會再次盛開嗎?

王常林踏過這些青石,推開那扇破舊的門,門沒有上鎖,徑直走了進去。

東沙學堂其實就是一間古屋罷了。

裡面也很整潔,很安靜,一塵不染。

真的有人打掃過。

王常林掃視一週,確認這裡沒有人。

不過,一本書卻正視在自己眼前。

王常林走過去,一眼就發現,正是自己腦海中所想的那部《沙志》。

而且,《沙志》是被翻開的,正好翻閱到其中的一個章節《沙志劍客》。

這一個小章節,王常林當初也粗略瀏覽過,不過當初並沒有認真仔細的去閱讀,現在想想,難道這裡有什麼隱藏的秘密。

王常林直接坐下來開始翻閱,上面是一個故事,很簡單的故事。

故事上說,從前,有個劍客坐船過東沙河的時候,一不小心寶劍掉到河裡,他一點也不著急,不慌不忙的拿出匕首在船上刻了個“早”字,船家催促劍客撈劍,但劍客搖著頭示意船家繼續前進,上岸之後劍客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船家馬上回去尋找這柄寶劍,不足一丈水深的東沙河,卻再也找不到這柄寶劍了。

這段故事就這麼長,沒有頭沒有尾,沒有絲毫的邏輯可言,但是關於劍客的描述只有這些,王常林一頭霧水。

不過,王常林還是繼續翻閱了下去,並且在《沙志》後續一些內容的時候,才慢慢捋清楚其中千絲萬縷的關聯。

在《沙志金水》中記載,每天早上東沙小河便會出現一些奇怪的景象。

這些奇怪的現象不知從什麼時候一直延續到二十多年之前,東沙河裡會泛出金色的光芒,這是整個東沙人都清楚的事情。

不過,王常林並沒有親眼見證過這些奇怪的事情。

傳說,每天早上,趕早潮的東沙子民會看到東沙的河水會變成金黃色,因為東沙世世代代飲用的都是東沙河水,自然東沙河也就被尊稱為聖水,而每天早上東沙河變為金黃色的時刻也就被稱之為聖時。

東沙河是東沙最有標誌性的自然景觀了,正好橫跨在馬耳山與常山中間,貫穿東西。

以前的時候,東沙河正好從東沙橫穿而過,但因為夏季風雨災害比較強烈,大約在二十幾年前,東沙河經歷過一次改道,將整個河道向南推進了大約二百米,才形成了現在新的東沙河。

所以,那道金光,自從河道改造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對於東沙河,王常林倒是記憶深刻。

因為那年在王常林大約五六歲左右時,恰逢是夏季,剛剛下了一場雨,伴著微風,他們一行七八人便來到東沙河裡,當時整個河道裡除了河水之後,還有許多沙堆,整個河水還是比較渾濁的,但這也無法阻止王常林等人要去水中嘻嘻的決心,於是他們找了一個不算太大的窪處進入水中。

七八個孩子都衝了下去,只有王常林最小,不過他也沒有敢進入太深,就在旁邊水中,看著裡面的人在遊。

可是,這裡畢竟是沙土的河道,他對其中的地況根本不熟悉,尤其旁邊全部是堆積的泥沙,一個踉蹌,接著就要陷入進去。

王常林下意識的要向外攀爬,但是面前都是泥沙,雙手想要抓一些什麼東西都是不可能的,他想拼命大喊,可是這個時候他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根本發不出任何聲音,只能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向著河水中沉浸下去。

相關推薦:我的成語大明詭三國校花的貼身高手我有一枚合成器好萊塢往事我得丹田有手機虧出個二次元帝國修真大工業時代美利堅傳奇人生我是這樣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