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建設盛唐->章節

第四一八節 定帥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朝廷上上下下相當關切攻打吐蕃誰為統帥之事。? ?

這不,宏大的貞觀殿上穿紫佩金群臣畢集,他們將與天后商量出兵攻打吐蕃之事,趁他病,取他命,幹掉吐蕃是唐朝君臣上下的共識。

韋晞也在隊伍的行列中,他的位置相當靠前,在一片至少四十多歲的將帥大臣當中他的黑頭相當醒目。

文左武右,他的對面是侍郎級別,他看到了武承嗣,也認識了裴行儉,兩位侍郎對比,涇渭分明,武承嗣囂張輕佻,形容淺薄;而裴行儉則顯得胸有成竹,毫無煙氣,已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果真是不怕差,就怕比,換作我是至尊,也不會派武承嗣為帥。

另一位有力的競爭者薛仁貴沒有上殿,他目前沒有官身,雖然朝中有人關照,無奈自大非川之戰後一直倒黴,他因為一樁殺人的事務牽涉到他,流放象州,最近才遇赦而還,暫沒資格上殿,尤其是在這樣的大朝,身份低一點的都無法進殿。

天后升殿,群臣參拜,行揖禮畢。

因為這等敏感事務,天皇不能參與,以免激動引病症。

事實上,一些老封建的臣子對於天后牝雞司晨的事頗有怨言,問題是家天下,主公不得力,主母理事天經地義,反對無效。

朝會上,先是幾名大臣上奏了一些政事,天后幹淨利落地將他們一一理順。

當中有郭待舉的表現,他告訴大家說三百萬貫國債已經入庫,成立了貴重金屬勘探部隊,另有鼓勵6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派兵理順西域,同時經營廣州、泉州、杭州、登州四州海港,增加外貿。

他的策略有褒有貶,老封建認為朝廷向私人借錢丟了朝廷臉面,問題是他們也答不出一個好的辦法,竟然是要天子節衣縮食,減少宮內開支,為天下臣民表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天后看到這樣的奏摺又是好笑又是好氣,因為宮裡的用度自去年打吐蕃起來已經減少一半,再縮,想讓皇帝喝西北風嗎?

老封建們彈劾郭待舉無用,讓皇家丟臉,成立了貴重金屬勘探部隊,同樣挨御史狂批,認為攏民之舉,但他們一樣找不到什麼好的來錢方法。

開展貿易,有抬舉商人嫌疑,違反朝廷士農工商的排名,自然引反彈。

商人想出頭,作夢!

做事難,郭待舉連挨御史們彈劾,好在高官都有唾面自乾的能耐,且得到了天后和執政大臣的支援,認定他稱職。

做戶部尚書,朝廷要花錢時,有錢給,那就是好尚書。

一些大臣則將目光掃過韋晞,眼神複雜,他們知道內幕,郭待舉的策略來自這位新鮮出爐未久的駙馬爺,他真有能耐,文治武功極有水平,他才多少歲啊,很可能三十歲就成為當朝執政!

他現在文官已經成為四品刺史,只要打多幾仗,不封他作侍朗也說不過去,做到侍朗,道路開闊,進可當尚書,退亦可以侍朗身份主持部務,年紀輕輕,取得成就對他不成問題。

而且,他站天后這邊!

不行,須當狙擊他的程序,就算不能阻滯以後,也要力擋今次。

幾乎是轉眼之間,作為堅定的保皇派,李義琰即定下了對付韋晞的策略。

……

“此次吐蕃內亂,兵部可曾定下策略?”天后問主持軍務的武承嗣道。

“當趁其內亂,出兵攻打,以洮河道十萬步兵為主力,配以諸州約十萬步馬軍,共二十萬兵力,徵十萬民夫,行滅國之戰!”武承嗣答道。

“誰可為帥?”天后再問道。

“按諸位大臣推薦,有李謹行(他的地位比起韋晞還要高)、韋晞、薛仁貴、裴行儉和臣等五人!”武承嗣連忙回答。

“你也在其中,武承嗣!人貴有自知之明,陣上你殺過多少人?”天后冷靜地問他道。

“這,臣汗顏!”武承嗣硬著頭皮道.

“既然知道汗顏,那你就不要有非分之想,以免誤軍誤已。”天后吩咐他道。

“臣遵旨!”武承嗣低頭應道,暗歎無奈啊。

雖然她任用私人,但天后的可怕之處在於她永遠清楚派什麼人去什麼位置,知人善任,擁護她的大臣們因此信服她。

“上得軍陣,就要殺人,殺人多也不代表去到的職務合適,但不在軍陣上殺過多少人,不可為主帥。”天后稍稍解釋道。

“天后聖明!”同中書門下三品的李義琰出班,先拍拍天后馬屁,旋即向著一旁的薛元拱手問道:“薛相公,敢問你支援誰呢?”

“薛仁貴!”薛元斬釘截鐵地道,亦出班再向天后舉薦道:“仁貴三箭定天山、破鐵勒九姓;新城救援戰力挽狂瀾;金山之戰,僅以本部兵馬擊潰敵十萬;扶余川斬殺萬餘,高句麗聞其名無不投降。雖則在第一次大非川之戰敗北,然忠於國事,非戰之罪也!”

(非戰之罪:第一次大非川會戰,正所謂是打老仗的軍頭都有感覺,薛仁貴嘆息說:“今年是庚午年,降婁星當值,不應該到西方打伏,當年魏國鄧艾因此死在蜀國,我知道此戰必敗!”明知有敗無勝,仁貴卻依舊前行,只論為國盡忠。)

“薛相公說得甚是有禮,臣附議!”李義琰向天后鞠身道。

他赤膊上陣,搶得先機,別說天后愕然,諸臣也是一片吃驚的樣兒。

因為兩相少有意見統一的時候,要是兩相經常意見統一,夥同顛弄,操縱朝綱,那還得了!

真要是如此,這樣的事多了,朝廷必得換上一個不統一的宰相。

團結一致的大臣團伙,肯定拆散,否則還有帝后說話的地方?

“你m的!”

“草!”

……

如果有人會讀心術,當可聽得一片咒罵之聲,那是給搶了盤中乳酪的大臣們的罵聲。

在朝廷術語中,這個叫做“淹了”,兩相勢大,同時出手,口水猛烈,將朝堂給淹沒!

有他們說,沒別人置喙之處。

什麼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他們可是宰相,禮絕百僚,天皇天后都得給他們面子。

不再有人說話,說了也沒用,就算天后想反對,但與兩個宰相當眾硬頂的話,得考慮一下後果,易造成朝廷風波。

且薛仁貴簡在帝心,他對天皇李治有救命之恩,易得李治同意。(當年李治呆皇宮裡,天降大雨,山洪暴,大水衝至玄武門(可見還是落後),守衛將士都逃了,只有薛仁貴向皇宮大呼示警,李治得以躲過,不久大水就淹沒了他的寢宮!)

如此,天后頜,攻打吐蕃統帥,似乎是板上釘釘,定為薛仁貴!(未完待續。)8


相關推薦:絕世狂龍穿成女配被偏執男主盯上了眾生起源我的小賣部能連線異次元心歡久愛快穿之第九條尾巴中國第一幫全後宮出道王莽傳記財大氣很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