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江湖方圓->章節

第三章 神秘隱者 傳授逍遙劍術(十一)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先前對你說的‘內功練氣,外功練招式’,實際是強調要內外兼練;武功講內外合一,形神兼備,‘形’是指練武過程中手腳眼臉身步等形體活動形式,也包括劍法的套路、招式,‘神’是指練武中內在的心志活動,即心中的精神、意念,俗語說‘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這是形象地描繪了內外兼練的練武要訣,練功時就是要意、氣、骨、力內外兼修,武功套路實際上就是把內在的精氣神和外部的形體動作、武功招式緊密統一起來,以意行氣,以氣運身,以身體各種動作與兵器契合,展示各種招式。顯然,形意相連,意氣合一,心動形隨,氣動成勢,這是練武的基本要求,練武之人常說‘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這也是強調武功要內外兼修。當然,意為本,氣為用;神為本,形為用,‘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心起著統領氣的作用,所以說‘在意不在氣’。”施濤聲對蕭北遊仔細地講了練武中內外兼修的基本道理。

“施伯伯講了內外兼修、意氣合一的道理,小侄對您所說的有些領悟,您是在強調用好意念,練好內氣是最關鍵的,在意與氣中,意更重要;在形與神中,神更要緊;在內氣與招式中,內氣更為關鍵,所以,學武以調心練意為根本,但是,小侄不知道該如何‘練意’?”蕭北遊問。

“武功是由氣力而來的,而氣力由意念統領的,要做到‘意到氣到’,必須對掌控意念的能力進行訓練,養心意,修心性,練意念,漸漸掌握‘合一意而統之’的功夫,做到意到氣到,氣到功力到。練意最主要的是訓練精神專注,心神專一,能很快將心意專注於一點上,意念能控制調息,能引領氣力,能指揮形體,能統領拳勢動作,所以,調心練意成了學武功最為關鍵的步驟。”施濤聲解釋說。

蕭北遊問:“施伯伯,小侄還是不太明白,這‘合一意而統之’的功夫該怎麼練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內氣的修煉要靠‘練意’,意到氣才能到,而‘練意’的基本方式是心理調節,透過調適氣息,調整神情,調整心態等實現意念對身心的控制,一方面是排除雜念,身心放鬆,動中求靜,讓身心處於恬靜中,《黃帝內經?素問》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這說的是雖健身醫理,但與‘練意’之道也是相通的;另一方面,是要全神貫注,靜中有動,專注於調整內氣,讓心志活動更有序,對內氣的執行能有效統領。所以,‘練意’就是要巧妙地處理好心意動與靜關係,調整好心境松與緊的關係,激發內氣,做到意到氣到。”施濤聲繼續講解。

“小侄有些懂了,‘練意’是調息、放鬆、專注、行氣,並透過激發內氣來增強功力,小侄理解得對嗎?”蕭北遊說。

“對的,你說的是‘練意’的基本過程,要知道,調息在練內氣的過程中非常重要,只有透過調息對氣進行吐故納新,才能使體內的氣更有生機與活力,醫學名家孫思邈說過:‘凡吐者,去故氣,亦名死氣;納者,取新氣,亦名生氣。’有這‘新氣’或‘生氣’才能使內氣活躍、充盈,才能氣隨意動,氣盈而功力增強。”施濤聲說。

“‘練意’對於提高統領氣的功夫如此重要,那麼,是否有‘練意’的有效方法?比如,是否有什麼特定的方法,練起來更快,效果更好?”蕭北遊問。

“你說的這‘練意’方法,其實就是武林中各派一直都在探索的‘內功心法’,武林中各門派,如果擁有成熟的有獨特風格的武功,那麼,一般來說,都會有獨特的‘內功心法’,歷史上,少林、武當、華山、峨眉、青城等著名的武功派別,皆有自己富有特色的‘內功心法’,這‘內功心法’常常是修煉武功最關鍵的秘訣,通常,各門派都是把自己的‘內功心法’視為最大的秘密,常常是門派的掌門人才有權知曉,因為有了某一門派的‘內功心法’就有可能練成該門派最上乘的武功,護衛‘內功心法’也就成了掌門人最重要的職責。”施濤聲說。

“原來‘練意’的方法就是‘內功心法’,武林中,一直在為爭奪各種‘內功心法’拼殺著,據小侄的理解,人們常說的武功秘籍,很可能所記載的也是‘內功心法’,因為在武功中,意比氣重要,內氣比招式重要,招式比一般的拳腳硬功重要,有了神妙的‘內功心法’,就可能練成神奇的武功。”蕭北遊說。

“是這個理,神奇的武功也好,高超的武功也好,頂級的武功也好,一般是用來表明某一種武功在江湖上能顯示出獨一無二的超強功力,能以其武功傲視群雄,而要做到這一點,擁有這武功的人,一定是有神奇的‘內功心法’的。咱們不討論別人的武功心法了,接下去,老朽要正式教給你‘北冥逍遙劍’,自然,也要把這一套劍法的內功心法教給你,沒有內功心法,你就無法修煉內力。之前讓你搬石板,讓你舞鐵槍,讓你爬坡登山,只是練你的外在硬功夫;而對你講‘逍遙劍’‘無相鐧’‘無涯棍’三種套路,也只是讓你先瞭解‘北冥逍遙劍’的基本招數,即使你知曉這些套路,也只是掌握一些虛招式,只有真正接觸‘北冥逍遙劍’的內功心法,才是真正地在學這一套劍法,所以,老朽接下去所說的,你務必要牢記在心。”施濤聲嚴肅地說。

“小侄一定牢記施伯伯的教導,立誓銘記‘北冥逍遙劍’的內功心法!”蕭北遊說。

“請你記住,‘北冥逍遙劍’的內功心法強調三個特點:一是‘松’,放鬆心情,寬心隨意,不為外物所累,不為慾念所縛,以寬寬鬆鬆心意去訓練‘一意統之’意念功夫;二是‘靜’,去除雜念,平心靜氣,於動中求靜,於靜中容納更充盈的氣,在靜心修煉中使意更有效地御氣;三是‘順’,意念之動,順其自然,意要順著有序的方式執行,使行順勢,勢順氣,氣順念,念順意,意之所至,能得心應手,意之所驅,如行雲流水,而意動如逆序,必不順而滯,氣亦不順不充盈,氣必逆衝其意,練功時便會意不順暢而走火入魔。”施濤聲仔細解說“北冥逍遙劍”的“三字訣”。

蕭北遊聽著,默記在心,他說:“請施伯伯放心,小侄一定記住這‘松’‘靜’‘順’三字訣,認認真真地‘練意’,練好內功氣力。”

“這三字訣只是讓你注意練內功的心理特點,至於該如何具體‘練意’?該如何系統地按內功心法來訓練內力?老朽自然有更具體的辦法,二十年來,老朽透過對少林棍法、武當劍法等的領悟,又反復研究老莊的學說,並借鑑各種古劍譜,透過反覆地實際演練,不斷改進,總結出一套‘北冥逍遙劍’的內功心法,老朽將其稱為‘坐忘心訣’,它是根據莊子的修養學說來取名的,莊子在《大宗師》裡,假託孔子與顏回的對話來談‘坐忘’,顏回說自己已達到‘坐忘’境界,孔子吃驚地問什麼是‘坐忘’?顏回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此說的是不知四肢形體,放棄耳聰目明,分離身形,去掉智慧,與大通之道相同和,便能達到‘坐忘’境界。”施濤聲說。

蕭北遊問:“難道您所總結的內功心法與莊子的‘坐忘’說法有關係?”

施濤聲回答說:“確實是有關係的,莊子所強調的是‘離形去知,同於大通’,說的是:世間離不開實形之物,有種種物慾,人離不開對物的需求,但是不能有貪慾之心,不能受物慾所束縛,要摒棄物慾,才能使心態平靜泰然,更輕鬆,更自在,心念和同於自然之道;塵世中人,生來受各種影響,甚至受到誘惑,也受到教育,於是,有了各種各樣的‘知’,而這些‘知’或許是偏見,或許是假學問,或許是矇蔽人的假道學,這些‘知’,這些知識,多數是違背自然之道的,必須‘去知’,才能去除主觀偏見,解除心結,放鬆精神,保持內心的安適與虛靜,使自己的心境與自然之氣得到統一,自如順意。莊子這‘離形去知,同於大通’的觀點對於武功中的‘練意’是富有啟發的,練武功是調心練意,就是要去除慾望,平心靜氣地練意練氣;也要去除偏見,清除先入之見,虛虛靜靜地修煉‘意氣’,所以,‘練意’亦需‘坐忘’,正如莊子在《讓王》篇中所說的:‘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練武之人,就是要忘掉對名利的追求,忘掉自身形體的存在,忘掉一切妄念雜想,專心致志地修煉內功。在某種意義上,‘坐忘’就是追求逍遙遊境界,不受任何束縛,自由自在任‘意’翱翔,這也是‘北冥逍遙劍’劍法所追求的境界。”(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重生世界首富是怎樣煉成的重生之我是一成尚書大人易折腰女配是重生的婚姻生活的微分定理生滅輪轉我的空島世界我真的活夠了我活了十萬年我老婆活了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