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家父唐高祖->章節

第七十章 大戰美良川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李智雲率領五千兵馬來到了美良川。美良川位於聞喜縣境內,離宋金剛的大軍營地只有半日路程,尉遲恭率領軍隊到達此地後,必然麻痺大意,正好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

軍隊到達美良川後,李智雲帶領四位將領前去檢視地形,一看之下,令他大失所望。從地形上看,美良川並不適合打伏擊。美良川在湯王山腳下,是一條長約三十裡的山谷,然而,這條山谷太寬了,大約有十幾裡寬,官道在山谷中間經過。所以,美良川與其說是一處山谷,倒不如說是一片開闊地。軍隊如果在兩側的山丘上埋伏,並不能有效地利用地形伏擊敵軍,伏擊戰很可能打成一場遭遇戰。況且,尉遲恭所率兵馬並不比他們少。因此,接下來的戰鬥肯定是一場硬仗。

美良川是古戰場,此處扼守交通咽喉,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商湯王與夏桀曾在此地決戰。王莽篡漢後,漢光武帝劉秀曾在此地被王莽手下大將蘇顯追擊,幸而逃脫。

李智雲沉思半晌,決定將五千人馬一分為四,由四位將領分別率領。等尉遲恭進入美良川後,由秦叔寶統軍正面攔截,樊伯通父女左右夾擊,程咬金繞到敵軍後面,斷敵退路。

任務分派完成後,軍隊移駐美良川西北方向,躲藏在三裡外的一處密林之中,隱蔽待機。李智雲派出了多名斥候,讓他們化裝成鄉民,前出三十裡偵察,一旦發現尉遲恭的大軍開來,立即趕回來報信。

大軍在樹林裡等待著。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每日,李智雲都要帶人去美良川,登上附近的山丘,用望遠鏡向遠處觀望。然而,官道上只有稀疏的幾個行人或車馬,始終也看不到軍隊的影子。偶爾有斥候回來拿取食物,他們也沒有帶回任何敵軍的訊息。

到了第七日,李智雲開始焦急不安,大軍所攜帶的糧草已經所剩無幾,如果尉遲恭明天再不來,他只能放棄這次交戰,打道回府了。

次日辰時,李智雲正準備帶蔡虎去美良川,一名斥候匆匆跑來,抱拳道:“楚王,尉遲恭的大軍來了。”李智雲一聽,驚喜萬分,忙道:“他們離此地還有多遠?”

“我是在二十裡外碰見他們的,根據他們行軍的速度,加上我回來的時間,這會兒,他們距美良川應該還有十里地。”

李智雲立即派人將四位將領叫了過來,將情況告知了他們,讓他們率領各自人馬去美良川周圍埋伏。他自己則帶領一隊親兵,登上了美良川左側的一座山丘,在此處設立了指揮所。

李智雲隱藏在樹林之中,不時用望遠鏡向遠處的官道上眺望。大約兩炷香之後,敵軍出現了,只見官道上旌旗招展,塵土飛揚。尉遲恭的人馬,大約有三分之一是騎兵,其餘是步卒,軍隊的後面是輜重車隊。車隊很長,大車上裝滿了一袋袋糧食,這些糧食可能是尉遲恭在夏縣奪取的戰利品。這麼多糧食,如果被尉遲恭押運回去,交給了宋金剛,那對二哥將極為不利。所以,一定要把糧食給奪回來。此刻,李智雲覺得自己率軍在此攔截發了財的尉遲恭,真是太英明了。

敵軍進入美良川之後,李智雲命令擂鼓出擊。於是,整個山谷之中,一時間鼓聲震天,喊殺聲四起。秦叔寶率領人馬,一馬當先,衝殺了過去,攔住了敵軍的去路。

敵軍隊伍的最前面,是一位騎著白馬,銀盔銀甲,手握馬槊的將軍。此人中等身材,皮膚稍黑,容貌粗獷,雙目炯炯有神。他便是宋金剛手下大將尉遲恭。尉遲恭年少時以打鐵為業,隋煬帝大業末年,他在高陽參軍討伐暴亂兵眾,以勇猛聞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劉武周起兵反隋後,聞知尉遲恭作戰勇猛,便將其網羅到自己麾下,擔任偏將。劉武周舉兵南下後,尉遲恭一直跟隨宋金剛攻城略地。

此時,除了秦瓊率領人馬攔在前面外,樊伯通父女也分別率領人馬從左右兩側殺了過來,而程咬金也率軍繞到了敵軍的後面。敵軍士兵一見被唐軍四面包圍了,一時間驚慌失措,亂了陣腳。尉遲恭一見,立即手舉馬槊,高聲叫喊,讓大家鎮定下來。

“爾等莫慌。此處地勢開闊,正好可與唐軍決戰。”尉遲恭說罷,命令手下將領將隊伍擺成迎戰的隊形,準備與唐軍決一死戰。

尉遲恭手中的馬槊是一種加長加重的矛,使用起來特別得心應手。他見對面唐軍陣中衝出一匹戰馬,立刻驅馬迎上前去,大聲道:“來將何人?報出姓名。”

“吾乃秦王麾下大將秦瓊是也,”秦叔寶手握一杆長矛道,“你可是尉遲敬德?”

“正是本將。”

“尉遲敬德,你已經被包圍了,快投降吧。”

“那要看我手中的傢伙答不答應。”尉遲恭說罷,策馬挺槊刺來。秦叔寶用手中長矛撥開,與其大戰起來。兩人都是猛將,又都擅長馬上作戰,一時殺得天昏地暗。

秦瓊乃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隋朝大業年間,他在隋將來護兒帳下任職。秦瓊母親去世時,來護兒派人前去弔唁,軍士們對此感到奇怪,就問來護兒說:“士兵死亡和家中有喪事的很多,將軍為何只弔唁陳叔寶的家人呢?”來護兒回答道:“此人驍勇彪悍,又有志向氣節,將來必能自己取得富貴,怎能當作卑微之人對待呢?”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涿郡叛軍首領盧明月率十餘萬人進攻祝阿,秦瓊隨齊郡通守張須陀前往征討。張須陀部共萬餘人,無法與盧明月軍匹敵,就在叛軍營外六七裡下寨,與其對峙數十日後,糧草亦將耗盡,形勢十分不利。張須陀對將士們說:“盧明月見我軍撤退必定前來追擊,待他們大軍出動營內空虛之時,若有人率兵一千前去襲營,定能出奇制勝。只是這個行動實在兇險,不知諸位有誰能去?”眾將無人應聲,唯有秦瓊和羅士信奮而請戰。張須陀於是讓他們各自領兵千人埋伏於蘆葦叢中,自己率領大軍佯裝棄營逃遁。盧明月果然傾巢而出前往追擊,秦瓊和羅士信趁機發動偷襲。見敵營寨門緊閉無法進入,二人爬上門樓撥下叛軍旗帳,各自殺死數人,之後斬斷門鎖放進了門外的伏兵,一舉縱火燒燬了盧明月軍三十多處營寨。盧明月匆忙回援之時,張須陀率主力掉頭掩殺,大破盧明月軍。盧明月僅率百餘名騎兵逃走,其餘部下皆被俘虜。此戰之後,秦瓊和羅士信的勇武之名聞於遠近。

大業十二年(616年)十一月,秦瓊隨張須陀征討瓦崗軍,張須陀中了李密的圈套,兵敗戰死,秦瓊率隋軍殘部依附了據守虎牢關的裴仁基。次年,裴仁基與監軍御史蕭懷靜不和,被李密成功招撫,殺死了蕭懷靜,以虎牢城向瓦崗軍請降。秦瓊隨裴仁基歸降李密,李密得到秦瓊後非常高興,用秦瓊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待遇十分豐厚。

大業十四年(618年)七月,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於黎陽大戰,激戰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混戰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墜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幾乎落入追兵之手,幸得秦瓊拼死保衛才得以脫險。救出李密後,秦瓊收攏潰軍與宇文化及軍力戰,終於將其擊退。同年九月,瓦崗軍擊敗宇文化及後,元氣大傷。李密因為勝利變得驕傲自負,不再體恤將士使得部下紛紛離心,同時由於對王世充的蔑視,紮營時甚至不修築壁壘工事。王世充趁機突然發動襲擊,在邙山腳下大破李密。李密戰敗後懼怕翟讓舊部報復,倉皇西逃長安投奔了李淵。

秦瓊被俘後暫時投奔了王世充,被封為龍驤將軍。唐武德二年(619年)二月,秦瓊因不齒王世充奸詐的為人,與程咬金等人乘唐鄭兩軍於九曲對陣之時投奔了李唐,被唐高祖李淵安排到秦王李世民府上任職。李世民對秦瓊的英勇早有耳聞,對他十分禮遇,授予了他馬軍總管的職位,隨自己一同鎮守長春宮。

秦叔寶與尉遲恭殺得正酣,其他人也沒閒著,雙方將對將,兵對兵的捉對廝殺。兩方人數雖然相差不多,可尉遲恭的人馬一路奔波,旅途勞累,體力消耗很大,而唐軍則是養精蓄銳,以逸待勞。因此,一炷香之後,尉遲恭的兵馬逐漸招架不住,呈現出潰敗之勢。

尉遲恭也快招架不住了。秦瓊力大無比,跨下神駒更是厲害,此馬號稱忽雷駁,秦瓊經常喂它喝酒,一旦它發起威來,能連續飛越三頂帳篷。尉遲恭吃力地應付著秦瓊凌利的攻勢,眼看打不過秦瓊,立馬腳下抹油,擺脫了對方的糾纏,逃回本方陣營之中。然而,他的人馬已經潰敗,士兵們一片混亂,互相踩踏。無奈之下,尉遲恭只能率領少數精銳的騎兵,殺出了唐軍的包圍圈,落荒而逃。

美良川之戰,除了尉遲恭和尋相帶領少數騎兵逃脫外,唐軍斬殺了兩千餘人,其餘皆被俘獲。尉遲恭在夏縣之戰中奪取的大量戰利品,也盡數被唐軍奪了回去。美良川之戰的勝利,具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九個多月來,唐軍與劉武周作戰所取得的第一場大勝仗,扭轉了唐軍此前屢戰屢敗的不利局面,對於整個收復河東的戰役,具有重要的轉折意義。

美良川之戰,秦瓊功勞最大。這是他與尉遲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較量。後來,尉遲恭在介休被唐軍包圍,被迫投降,成了李世民手下一名重要的將領。據說,李世民當上皇帝後,有一段日子總是惡夢纏身,秦瓊和尉遲恭為了讓他安寢,便披堅執銳,站在大門口為其守夜裡,這麼一來,李世民果然不再做惡夢。後來,李世民為了不讓兩位將軍太辛苦,就讓人畫了兩人的畫像,貼在大門之上。老百姓聽說這兩人的畫像能驅除鬼魅,便紛紛效仿,這就是中國古代民間貼門神的由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此,美良川之戰,可以說是右門神打敗了左門神。

相關推薦:重生鮮妻:高冷少帥消停點我的三國太穩健了從退婚扶弟魔女友開始撿垃圾馬背上的闖王萬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