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狐朋仙友->章節

番外 真實歷史上的‘熊出沒’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最近正文當中正巧寫到一個似乎有些憨頭憨腦的‘羆處士’,那麼咱又可以趁機揚揚灑灑地水上一章番外了。

首先要科普的,是羆這個漢字……羆,音同‘皮’,是一種體型碩大而且具有一定智慧的超大型熊類,又稱馬熊、人熊。

據記載,一頭成年羆的體型可以達到3米以上,800-900公斤以上的體重,是不折不扣的森林之王。

沒錯,絕大多數人心目中,呼嘯山林百獸懾服的猛虎才是森林之王,但在常走山的獵人口中:“一熊二豬(野豬)三野狼”。

這哥仨才是林中行獵時,絕對不能招惹的祖宗;老虎雖然兇猛,卻是獵人捕獵名單上的常客,無非就是獵獲難度大一些罷了。

一頭體重動輒一噸往上的龐然大物,還有五釐米的熊皮與皮下十幾釐米厚脂肪層的保護,這就是羆可以橫行山林的物質保障。

就連猛虎鋒利的爪牙也無法切開如此厚實的護甲防禦,反倒要時刻小心不被大熊一屁股坐在身上,再擠出肚子裡的腸子。

這就是純力量加點的恐怖之處……所謂猛虎,不過是屬性點大部分加了敏捷的渣渣。

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像呆頭呆腦的食人魔一族,偶爾也會出現身長雙頭的法師一樣,一向純力量加點的羆,有時也會出現一種智力相對較高的怪胎。

在《子不語.卷五.人熊》一章裡,記載一夥前往南洋返貨的浙江商人在海島上偶遇羆熊的驚悚經歷。

浙商吳某,山陰人(今浙江紹興),販洋為生。

有一年,吳某他和二十幾個同伴一同前往南洋,途中所乘海船的船長將船停在一處無名海島上補給淡水。

趁著這個間隙,吳某和幾個同伴上島活動腿腳。剛離開沙灘,他們一行就遭到一頭身長一丈的巨熊襲擊。

驚恐之下,吳某幾人慌不擇路地跑進樹林,最後在一個大樹下被巨熊追上。

就在吳某幾人以為自己將要喪生熊吻之下時,這頭巨熊卻一口咬下一根樹藤,在吳某幾人的耳朵上穿了一個洞,再用樹藤穿洞,將幾個人困在那棵大樹之上,之後就蹦蹦跳跳的離開了。

發覺巨熊走遠之後,吳某幾人趕緊用懷中所藏的防身刀將樹藤割斷,用手捂著耳朵上的傷口,連滾帶爬得逃回船上躲避。

聞聽島上居然有傷人的巨熊,那船長也吃了一驚,趕緊招呼水手啟錨開船。

這船剛駛離岸邊,吳某幾人發現岸上來了幾頭巨熊,其中四頭巨熊哼哧哼哧地抬著一塊大石板,板上坐著一頭比先前那頭巨熊更大出許多的巨熊,而之前用樹藤穿耳的那頭熊就在隊伍前興高采烈的引路。

等發覺吳某等人已經逃跑,那頭坐在石板上的巨熊帶著四頭抬板熊一起毆打那頭帶路熊,最後將其硬生生地打死,才悻然離開。

吳某幾人雖然僥倖逃脫性命,這耳朵上卻留下一個永遠無法癒合的傷洞。

(浙商吳某,山陰人,販洋為生。同伴二十餘,被風吹至一海島,因結伴上島閒步。走裡許,遇一人熊,長丈餘,以兩手圍其伴,愈圍愈逼。

至一大樹下,熊取長藤將人耳逐個穿通,縛樹上,乃跳去。諸人俟其去遠,各解所佩小刀割斷其藤,趨奔回船。俄見四熊抬一大石板,板上又坐一熊,比前熊更大。前熊仍跳躍而來,狀若甚樂者。至樹側,見空藤委地,悵然如有所失。石板上熊大怒,叱四熊群起毆之,立斃而去。眾在舟中望之,各驚喜,以為再生。山陰吳某耳孔有一洞,問其故,歷歷言之如此。)

嗯,能想到用藤穿耳的方式束縛獵物,但卻沒有想到獵物也會割斷樹藤逃跑,這頭南洋無名島上的羆,是不是也給人那麼一點憨憨的感覺呢?

不過我卻覺得用藤穿耳這招不像是熊掌碩大的羆所能辦到的靈巧招式,興許是海商吳某為了製造聳人聽聞的效果,故意炮製的花招。

也許那頭攻擊吳某一行的羆熊只是將他們幾人都趕到一棵大樹上,這時發覺獵物已經走投無路的羆才會興高采烈地回巢穴呼叫幫手圍獵。

在羆看來,這幾個獵物就算不在樹上待著也跑不了多遠,畢竟森林外面就是茫茫無邊的大海,你們願意待著樹上那就在那裡呆著……反正熊爺爺會爬樹,等我叫來幫手,你們早晚都是進熊肚做客的下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像人類仍無法理解星際空間躍遷的原理一樣,那頭生長在叢林當中的羆也無法理解海船這種東西……

在故事的最後,這群聞訊趕來的羆熊發覺吳某等人已經從樹上逃跑,這才一窩蜂地嗅著氣味追到海邊,望著遠去的海船憤怒咆哮。

所謂大熊率四熊圍毆一熊的事情,很可能只是這群熊因為丟失獵物,而在沙灘上爆發的一場內訌……而吳某耳廓上留下的大洞,其實只是傷口發炎潰爛後的遺蹟,和樹藤穿耳沒有半毛錢關係,純粹只是一種人為演繹罷了。

閒言且住。

要說起巨熊傷人事件,距離現代最近的一起,應該是1915年發生在日本北海道三毛別村的‘北海道三毛別羆傷人’事件。

這位讀者,你應該對‘熊出沒’這三個漢字不陌生吧?近幾年可拍了好些部動畫大電影來著。

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在‘熊出沒’這三字警告語首誕生地日本,卻是一段血腥沉重的記憶。

1915年11月,一頭後來被叫做“袈裟懸け“(這頭熊身上有一大塊顏色較淡的毛皮,像披著袈裟)的北海道棕熊因為過度飢餓而無法順利冬眠,並因此闖入附近山村,最後被村中獵人開槍射傷後逃走。

然而發炎潰爛的傷口最終激起了棕熊的復仇……12月9日上午,這頭棕熊潛入了第一個受害者太田家,並吃掉了太田的幼子和妻子。

整件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2月10日夜裡,這頭棕熊再次來到村莊,這次它將攻擊目標選中了一戶名叫明景的村民,不但襲擊人畜,還瘋狂地破壞房舍,最後五個婦女兒童被熊殺死,只有三個成人重傷逃走。

12月11日,被接連發生的慘劇刺激到雙眼通紅的村民,將村中的婦孺和老人全部轉移到山下,而後村裡的男人們自發組成捕熊隊上山找熊復仇。

從12月12日開始,聞訊趕來的北海道警察廳也派出了共計600人的討伐隊,還動用了60只槍和10條獵狗。

然而這頭“袈裟懸け“卻和進山討伐隊打了個時間差,再度趁著村內無人的機會,進入三毛別村大肆破壞,不但吃光村民過冬的存糧,還接連毀壞了8間房舍。

興師動眾卻勞而無功的警察廳這下坐不住了,警察廳長使出渾身解數,終於請到一位狩獵經驗異常豐富的退伍老兵山本兵吉擔任討伐隊的嚮導。

12月14日,山本兵吉帶領獵熊隊,經過長時間苦苦搜尋,終於在一棵白橡樹邊,找到正在打盹的“袈裟懸け“。

山本兵吉設法潛行接近到距離“袈裟懸け“不足二十公尺的地方,並利用手中最先進的步槍,對準熊的心臟和頭部接連扣動扳機,這才將其順利擊斃。

因為“袈裟懸け“帶來的損失實在太過嚴重,成功復仇之後的村民燒掉了三毛別村,並在焦黑的殘垣上留下‘熊出沒’的警告語後,紛紛攜帶家人離開了這裡。

於是,一切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不過,整件事還遠未到結束的時候。

經過動物學家測量,“袈裟懸け“倒在地上的屍體足有2.7米長,340-380公斤重,但她並非人們先前想象之中,已經活了數百個年頭的莽林羆精。

從骨齡判斷,這頭母熊只有十七歲,充其量剛過青春期,並且還因為食物嚴重匱乏而營養不良(袈裟懸的右後腿有肌肉萎縮現象)!

實在難以想象真正長成的羆熊,又該是何等壯碩的身材!

不過話說回來,三毛別的慘禍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一開始,飢腸轆轆的“袈裟懸け“只是進村尋找過冬的食物,並沒有主動襲擊人類,但蠻橫不講理的村民卻二話不說,直接訴諸武力,開槍打傷了“袈裟懸け“。

於是整件事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隨著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森林領地不斷被當地人侵蝕,甚至個別村莊一直延伸到傳統森林腹地(三毛別村)。

正是人類永無休止的貪慾,加劇了動物與人類之間矛盾衝突,並最終成為慘案的導火索……與食人的惡熊比起來,更應該被討伐的,恰恰是世人那顆狠毒邪惡的貪婪之心!

相關推薦:我不當明星娛樂全才1993我的華娛時代我愛狐仙我的狐仙大人春閨夢裡人流浪吧!藍星人黃金黎明紅樓同人之新景長生:從氣運詞條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