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混在1275->章節

第十八章 金氏兄妹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任命汪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江置使江淮招討使的制書送到府上的時候,劉禹正和汪立信在書房中討論眼下的形勢。

自昨日一席談話之後,劉禹便被汪立信邀入府中,住進客房,而府中的下人們都稱呼他為先生。

還以為要焚香淋浴擺香案什麼的一通折騰,結果汪立信聽了下人稟告,很淡定地擺了擺手就算知道了。

又非出自中宮,亦非兩府親來,無須管它。看劉禹一臉詫異,多解釋了兩句。

制書是汪府大公子汪麟送到書房裡來的,汪立信開啟看了一眼就隨手放到桌上。劉禹好奇地拿過來一看,就跟後世的委任狀差不多,沒有多餘的廢話,可見事態已經很緊急了。

子青,就煩請屈就幕中主管機宜文字如何這一刻汪立信已經變身為一方大員,雖是商量的口吻,但語氣幾乎就是命令。

但有所遣,無所辭也。劉禹也站起身恭身一揖,神色肅穆。主管機宜文字,也就是個參謀贊畫之責,卻是正式的職官,許多帥臣都曾任過此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麟兒,你也隨為父出發,暫充書寫機宜文字吧。你即刻持吾之書信前往樞府,調一部禁軍聽用。汪麟恭敬作答,轉身離去。

上下級一分,說話不免就有了拘束。劉禹知道老人的作風,雷厲風行,估計即日就要出發,還要去和家人話別,也拱手告辭,推說要回房收拾行李。

汪立信的官職中,端明殿學士是品秩級別,正三品,沿江置使江淮招討使是差遣,招討是實際職能,具體的任務按制書所說,就是以建康府的府庫資財募集兵士以援救沿江的各州縣。

隨制書還送來了官服印信,劉禹看了一下那枚碩大的帥印,黃色不知什麼品種的玉石雕成,首部雕著一個虎鈕,底面上六個篆文大字江淮招討大使。

而劉禹自己的這個主管機宜文字雖然是帥臣自行徵辟,卻也是要報備吏部,有資格日後敘功的。論品級大致也就品,屬於統治階級的最底層。

整個一天汪府都顯得十分忙碌,但劉禹看到的情形是,人來人往,並無喧囂,顯得忙而不亂,就連原本以為的女子啼哭之聲都沒聽到,可見平日治府之嚴。

來來,子青,本使與你引見一位同僚。晚飯時分,劉禹去混飯吃的時候就見桌上多了一位未見過之人。

這位便是此行禁軍統領,廣捷軍都指揮使金明。聽到汪立信的介紹,劉禹看著眼前這位雄壯的大漢,一身尋常打扮,站起身比劉禹還高大半個頭,目測超過一米八。

這位也是史書上留下名字的人物啊,比寫汪立信之子汪麟的文字還要多上一些。劉禹端起桌上的一杯酒,向金明走過去。

金指揮,久聞大名,何幸之哉,某先幹為敬。劉禹舉起酒杯一敬,仰頭一口而幹。

這位是劉禹劉子青,目下充任總管機宜文字。汪立信看金明有些無措,給他介紹道。

劉機宜折煞某了,某乃是個粗漢,當不得當不得。金明沒想到劉禹這樣客氣,實在一頭霧水,自己根本不認識他啊,但在軍中日久,也知道能充當機宜的都是長官的親信甚至是親屬。

哪裡,乍見一位好漢,有些俯仰之情,到叫諸位見笑了。劉禹見汪立信一眾人也有些詫異,知道自己的舉動有些唐突,忙解釋道。

哈哈,坐,都坐。汪立信招呼大家一一坐下,桌上除了劉禹和金明,其餘都是汪立信子侄。一頓飯下來,雖然也有推杯換盞,可能是因為要分別的緣故,比較沉悶。

飯後,汪立信把明天幾個要出發的人召到書房,圍著劉禹帶的那張大地圖商討行軍事宜。這等軍事上的具體事務劉禹就插不進嘴了,只能站那裡聽。

而那金明也不愧是史書所載汪立信的愛將,指著地圖不停地述說,何處紮營,日行多少裡,前中後軍如何分置,各軍之間如何聯絡,何時派出探馬,都佈署得井井有條。

第二天大清早,劉禹隨汪府眾人自錢塘門出城,走了十多裡方才和等待的禁軍相會合。看到來人,原本坐於地上的軍士們馬上站起來列隊,以百人一列,分作五列。

範陽笠,大紅色鴛鴦戰襖,腰纏布袴,繫著一條都管皮,腳下踩著革靴,手執長槍,也有揹著弓弩的,五百人中大概有一百左右。

這隊禁軍身量都頗高,基本上都過了一米七,體形也算雄壯,只不過個個都是滿臉風霜,年齡估計有些大。

無法,青壯精銳都叫賈相公帶走了,就這些,某還花了些氣力,最大也不過五五之數而已。金明看劉禹搖頭,在他耳邊解釋道。

劉禹聞言嚇了一跳,55歲,都到了退休年齡了,傳說禁軍中最老的有八十歲,看來不虛。

宋朝和後世的明清不一樣,明清時的軍隊吃空餉,編制都是不滿員的,有些甚至只有紙面上的三四成人員。空出來的軍餉都被上官們分了。

宋朝正好相反,他的軍隊存在著冗員的問題,也就是超編,以禁軍為例,常常要超出二三成,而多出來人員的都被上官們當成奴僕用了。

突然,劉禹的目光注視到一個人,這個人是站在最後一排的,並不容易看到,只是他實在有些矮,大概只有不到一米六吧,站在一群一米七幾的人群當中就顯得另類了。

走過去仔細一看,那人眼光躲躲閃閃,低著頭。劉禹來了興趣,圍著他左看右看,那人被看得煩了,抬眼一瞪。劉禹見他頸下平平,頓時就明白了,含笑走開。

就看汪立信站在陣列之前,舉手道了聲辛苦。也沒見做戰前動員什麼的,整個隊伍就開始出發了。

劉禹跟著汪立信走在後面,他不會騎馬,只能坐在馬上讓一名軍士牽著走,好在廣馬體形小,性格也很溫順,坐著倒也很舒服。

他們這一行人的後面是輜重馬車,十幾輛馬車上裝著甲械器具,還有就是行軍口糧。

劉禹坐在小馬上舉目四顧,這是一條修得極好的官道,硬質夯土鋪就,又寬敞又平整。兩邊種著各種大樹,邊上還有深深的排水溝。溝兩旁則是一塊塊方正的水稻田,還沒有開始春耕,稻田裡只有一道道光禿禿的溝壑。

金明綴在前軍的後面,低著頭和人說著話,劉禹一看,正是方才他注視的那個人,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兒,玩木蘭從軍。

金明是老夫舊將,十多年了,記得還是知鄂州的時候,他來投軍,還帶著個小妹。喏,就是正和他說話那個,兩人相依為命,感情極好。汪立信見劉禹盯著金明看,以為他發現了什麼。

原來如此,某還以為本朝男子死光了,要個弱質女流上陣拼命呢。劉禹哈哈一笑,他也只是好奇,並沒有想多管閒事。

你這粗漢,老夫與你如何說的,你怎得還帶她出來,還混進了禁軍,成何體統汪立信把金明喚到跟前,一通訓斥。

招討也知某拿雉兒無法,都怪某,自小把她寵壞了。金明兩手一攤,一臉苦相。

一會全軍休整時,叫她過來,老夫與她說。汪立信揮揮手把金明趕走。

中午時分,行走了一上午的隊伍停了下來,只見一群人有的燒鍋埋灶,有的拾荒撿柴,過了一會,道道炊煙就嫋嫋飄起來。

劉禹隨著人流去領軍糧,他有些好奇,這時代的軍隊吃的什麼拿到手裡才知道,就是粗糧餅子加一碗稀飯,沒油沒腥,不禁感慨,這樣的軍隊能打仗麼。

帶著兩個小軍給汪氏父子送飯,就見汪老爺子坐在一個小馬紮上,一個小軍低著頭站在前面。

招討稍歇,先用了飯吧。劉禹看老爺子氣得吹胡子瞪眼,連忙勸道。年紀大了,可千萬別有個好歹,據史書記載,老爺子可就是今年歿的。

劉禹轉頭看那小軍,低著頭揉著眼睛,估計給訓哭了。見有人盯她,抬起頭來,嘴唇下居然粘著幾撇鬍鬚,有一叢還貼歪了,十分滑稽。

看著小姑娘委屈地撇著嘴,劉禹突然有一股熟悉的感覺,似乎在哪見過。

還不把鬍子扯了,去吃飯。汪立信看她的樣子,十分好笑,又要裝出嚴厲的樣子來,很辛苦。

啊看了小姑娘恨恨地扯去鬍子的樣子,劉禹大吃一驚,顯些叫出來,這不就是一個晚霞麼

呯劉禹手中的陶碗掉到地上,砸得粉碎,引得周圍的人紛紛側目,汪立信和邊上的汪麟也不解地望向他。

姓金,兄妹二人,鄂州投軍,難道會這麼巧

我來問你,你可是襄陽府人。劉禹不管不顧,一把扯過小姑娘。

子青你輕些,這個老夫知道,他兄妹正是襄陽府人氏。汪立信在一邊回答。

襄陽府上營村劉禹知道自己用力有些大,可能抓痛小姑娘了,趕忙鬆手。

你怎會知道說話的卻是端著飯走過來的金明,小姑娘也詫異地睜大眼睛看著他。

你叫柱兒,而她叫雉兒,是嗎劉禹有些激動,語氣就有些急促。汪立信父子也停下碗,看著他們。

你是何人,為何知道某的幼名金明大吃一驚,這名字除了兄妹幾個,汪立信都不知道。

你們原本是兄妹三人,還有一妹名喚作盼兒。十年前走失了,對嗎劉禹仰面向天,眼淚奪眶而出,蒼天有眼啊,晚霞你聽到了嗎

你識得盼兒,她如今在何處金明丟下手裡的吃食,一把抓住劉禹的雙臂。

你認得姐姐,她在哪裡小姑娘雉兒也猛撲上來,抱住劉禹。

你姐姐她,她.......劉禹不知道要怎麼說,剛得知親人下落就告訴人家已經亡故,這是何等的殘忍。

稍等。劉禹抽出手,這才覺得被金明抓得有點痛,從包袱中拿出一張照片,這是他回家的時候在照相館裡洗出來的,想帶在身邊做個紀念。

金明接過劉禹遞過來的彩色照片一看,眼眶立刻紅了,沒錯,這就是自家失散十年的妹妹,絕不會錯,那眉眼,和雉兒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姐姐,是姐姐雉兒一看,也馬上哭著大喊。

若是方便,請將舍妹下落告知,金某必有後報。金明一抹眼睛,對著劉禹鄭重一揖。

子青,若是知曉,便說與他聽吧。汪立信過來拍了拍劉禹的肩膀,輕輕說道,細心的老爺子已經覺察到可能是凶信了。

金兄,實不相瞞,盼兒是劉某亡妻,某之所以追隨招討,便是為了替她報仇。劉禹嘆了口氣。

亡妻何人所害,某定要將他碎屍萬段。金明一聽劉禹的話顯些沒站穩。

蒙古韃子,為首者是他們的大汗忽必烈。劉禹的敵人太過強大,他很需要幫手。

金某與那韃子,不共戴天金明忽地抽出腰間佩刀,一刀砍向道邊的一株小樹,小兒臂一般粗的樹幹應聲而斷。

午時已過,起來整隊,準備出發金明還刀入鞘,大聲呼喝著快步走向前方。

相關推薦:問鼎江湖行學長惹不起神豪:開局曝光渣女末世:我實力強大,多幾個女神沒問題吧?我是蘇燦我不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