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虎狼->章節

第三十一節 遣散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難道大人就看著我們辛苦訓練出來的精兵變成土匪麼?”陳哲再次提醒道,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維持軍紀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還需要永無止境地做下去,而且這件事很難走回頭路,一旦鬆懈就會持續惡化。

nbsp;

“我當然不會。”許平決定去找李自成,看看是不是幫助邪他些物資:“我去闖王那裡轉一圈。”

nbsp;

部下們對此都很懷疑,不過連許平都一籌莫展,他的手下當然沒有任何的好主意。

nbsp;

……

nbsp;

“分開紮營吧,”早在許平來之前,李自成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他也認為闖營聚集在一起不是什麼好辦法:“還好新軍、秦軍、楚軍都所剩無幾,至少今年冬天他們是不會來找我們麻煩了。”

nbsp;

許平苦笑一聲沒有說話,若不是把周圍的明軍打得這麼慘,這場洪水或許就不會發生了。

nbsp;

“至於搶劫的事情,我是不會坐視不管的。”相對許平的束手無策,李自成顯得輕鬆得多,在他征戰生涯中並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問題,而且以前闖營並沒有這麼好的條件,這個問題會嚴重得多:“討兵安民是寫在我們大旗上的,我不能讓天下人說我李某不講信用。”

nbsp;

“大王有辦法籌糧麼?”聽到李自成信心十足的口氣,許平心中一喜。

nbsp;

“沒有。”李自成很乾脆地答道:“許兄弟營裡還有多少輜重。”

nbsp;

這個回答讓許平嚇了一跳,他認為軍紀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物資問題,不過仍如實地回答了李自成的問題,李自成略一沉吟,便判斷道:“我們大概能養五、六萬人過冬。”

nbsp;

這個數字和許平估計的差距不大,但就算李自成把生活標準定的低一些,少給難民口糧,這仍然是遠遠不夠的。

nbsp;

“以前我不是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沒當這個時候,我就會說,讓兄弟們去打點短工吧。”李自成一副成竹在胸的摸樣,在過去的很多危機時刻,李自成就會讓部隊解散,自己設法解決生活問題。

nbsp;

打短工過冬在農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在和平時期,也經常會有外地人向農家請求借宿一冬,然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做補償。在災荒年代,逃難打短工是大部分難民得以倖存的生活途徑,比跟著闖營起來造反的人要多得多。

nbsp;

“解散我們的軍隊?”許平沒想到李自成會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nbsp;

“是啊,”李自成以為許平是擔心民間的容納能力,他對這個很有信心,數十萬難民如果躲在闖營裡,就需要徵收大量的糧草,其中會有很多損耗和浪費。但如果把這些難民分散到整個河南南部和東部,李自成覺得算不上什麼了不得的難民潮,至少比之前的幾次大旱造成的難民要少得多:“許兄弟你在官兵裡呆得太久了,不知道百姓過得雖然很苦,但如果家裡真的有那麼一點餘糧的話,他們是很願意幫助落難的異鄉人的,千百年來,農民就是這樣互相幫助著躲過災年的?誰這一輩子,還遇不上幾次災啊?”

nbsp;

許平承認自己對農民沒有太多的認識,在他的印象裡農民就是很窮很能忍耐,在他訓練軍隊的時候,只要讓農民兵吃飽喝足,他們就能承擔最嚴酷的訓練並且樂在其中。

nbsp;

“而且這快兩年來,我一直沒在河南收稅。”除了許平沿途設卡以外,大部分河南農民免去了沉重的賦稅,精打細算的農民不知道闖營哪天就一敗塗地、官府就會跟著回來,所以他們都謹慎地進行儲蓄,李自成估計大部分人家現在都會有點餘糧,至少比闖營控制河南以前要強很多。

nbsp;

自從闖營把明廷的河南地方官趕走後,這裡出現了山東一樣的情景,大批拋荒的農民開始返回家鄉,不少結寨自保的土匪也離開山寨下山耕種。這些農民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把荒蕪多年的土地重新開墾出來,既然回到家鄉開始新生活,他們同樣需要修繕房屋、祖墳、祠堂,這些活計無一例外需要大量的人手。李自成由此認定打短工過冬是件很不錯的工作:以前官府抽重稅、一次大旱過境就是一府一府地逃空,農民都能撐過去,李自成覺得沒有道理現在反倒不能:“農民們大部分都擔憂我們撐不了幾年,天知道官府什麼時候就突然回來了,去歲冬天河南各村都缺人手缺得厲害,就是因為大家都忙著幹活,想趁官府回來前多存下一點東西,今年回鄉的人比去年還多,許兄弟不用擔心。”

nbsp;

其實許平最擔心的還不是這個,聽起來李自成的意思是只保留一部分士兵和軍屬難民,大部分闖營的軍隊會被解散,而且打短工顯然需要精壯,恐怕不能在這個天氣裡把孤寡、老子和童子轟出去。

nbsp;

聽到許平的疑問後,李自成點點頭:“不錯,要養的就是老頭營、童子營和女營這些,精兵我們手裡留個五千左右,保證官兵不敢輕易來打我們就是了。”

nbsp;

許平明白李自成是想藏兵於民,但關鍵問題在於,如果這些士兵日子過得不錯,很可能就不回來了。河南到處是拋荒的土地,解散分出去打短工的士兵,很可能發現一片無主土地就可能留下來開荒,在大亂之後的河南,許平知道有很多村子是鼓勵異鄉人留下以增加元氣大傷的村中人口的。

nbsp;

“如果兄弟們不回來了怎麼辦?”許平終於把這個問題問出口,李自成只打算留下幾千嫡系,這麼一點部隊可是無法在來年抵擋新軍進攻的——如果鎮東侯毀約的話,更不用說直搗京師。

nbsp;

“怎麼可能會不回來?”李自成似乎覺得許平這個問題問得很傻,闖營縱橫中原多年,缺少的是受過良好訓練的士兵,但是從來不會缺人手:“兩年前我身邊連幾千人都沒有,只有十八個人,可只要我一出山振臂高呼,用不了幾天就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投奔我,之前失散的那些老弟兄就更不用說了。”

nbsp;

“大王剛剛說了河南到處都是無主的土地,”經過官兵的反覆剿殺和其他一些災害,河南的人口已經減少很多,而去年開始天氣就變得越來越適合耕作,許平知道自己部下中的很多士兵都開始憧憬回鄉種地:“他們要是一去不回了,我們拿什麼和官兵作戰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nbsp;

“許兄弟放寬心吧,”李自成好不容易聽明白許平的擔憂後哈哈大笑起來,這種情況他很確信絕對不會發生:“如果昏君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又豈會搞得天下大亂?”根據李自成的經驗,官府總是會竭盡所能地把任何動搖份子推回闖營這邊:“我記得明廷中又有人要求免除河南三年賦稅了吧?這次昏君怎麼說?”

nbsp;

許平啞口無言,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有官員向崇禎天子建議免去河南的賦稅,以便同闖營爭奪民心,而且在這些提議的官員看來,這是一件非常不錯的買賣:因為河南基本已經不向明廷納稅了,崇禎皇帝就算免去了河南的賦稅也不會影響朝廷收入。

nbsp;

但崇禎皇帝仍然不同意,因為他擔心河南的叛亂可以在三年之內鎮壓下去,崇禎皇帝認為作為天子不僅要關心眼下,更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如果河南的叛亂沒能持續三年、或是河南部分地區的叛亂在三年之內得到控制,那他就虧本了。在之前的歷次解圍行動中,崇禎皇帝也是急不可耐地抽籤選拔地方官,每次都早早做好對河南各府縣恢復徵稅的準備。

nbsp;

想到這些許平點點頭,正常的君王,無論是否真的愛民如子,至少會有點惻隱之心幫那些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一把;獨夫民賊,就算捨不得民脂民膏,至少也會做些口惠而實不至的事情來裝點門面;而崇禎皇帝還要等而下之,看起來只要河南巡撫衙門這個招牌一天還在,他就捨不得放棄對河南徵稅的權利——哪怕是幻覺中的。

nbsp;

“就算昏君突然轉性了,猛然醒悟河南百姓應該賑濟了,”在許平打算離開的時候,李自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拿我們就隱姓埋名好了。”

nbsp;

“隱姓埋名?”許平疑惑地看了李自成一眼,面前這個獨眼大漢已經有了建立新朝的志向,他會去隱姓埋名?

nbsp;

“不然還能怎麼辦?昏君說到底也是天子,是皇上,我們是賊,如果天下人都能安居樂業,誰不會幫著官兵捉賊?”李自成倒很是看得開,他也很清楚若是朝廷政治清明,那闖營是一點兒機會也沒有的,甚至他本人都不會造反:“再說我造反不就圖能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麼?若是昏君能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那我們造反圖什麼呢?那他不就是明君了麼?”

nbsp;

……

nbsp;

回到營中後,許平和部下們討論李自成的解決辦法,圍繞在許平身邊的不少是教導隊出身的軍官,他們都很懷疑這種解散軍隊的辦法是不是自殺。

nbsp;

“想自殺的話,還不如自己抹脖子,那樣會快些。”

nbsp;

這就是陳哲對解散軍隊的評價,但既然他拿不出任何可行的方案,許平決定還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他命令參謀們準備保留的人員名單:保留全部的軍官,士官和老兵也要儘可能地留在營中,而普通士兵要做好工作,設法讓他們能在開春或是收穫後返回軍中。至於軍屬,當然要留在營中,陳哲稱之為“人質”,許平不是很喜歡這個詞,但不得不承認他說得也有那麼點道理。

nbsp;

nbsp;

這段時間來許平一直忙著指揮部下收攏難民,而衛士早就報告說是有一些打著明廷旗號的救援船前來黃泛區,這些救援船對附近的百姓縉紳宣佈,他們是來打撈屍體,並且進行賑濟。正在徵用附近的船隻。早在這些明廷船隊開來之前,附近的一些有錢的縉紳,就已經紛紛自發捐錢購買船隻,進行這類的善後工作。明廷的船隊開到後,便把這些自發的救援船隊一併徵收起來。這個情報讓闖營的軍官感到有些緊張,他們覺得自己大營附近有一支明廷的船隊在活動,終歸是一種威脅,當即有人就建議許平出動軍隊,將其驅逐。

nbsp;

但許平斷然否定了這個建議,他對部下說道:“明廷這支船隊,是為了將亡死的百姓打撈起來,使他們能夠入土為安,而不是葬身魚腹。這種善行我軍本來要去做,現在我們人手不足忙不過來,又怎麼能夠干擾其他人去做這種事呢?”

nbsp;

“既然是善行,我們就不該允許官兵去做。”這是周洞天的看法,目前闖營和明廷激烈爭奪民心,周參謀覺得不能給官兵在闖營控制區向百姓示好的機會。

nbsp;

可許平仍然反對:“你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將來若是屍體腐爛,瘟疫橫行,附近的百姓會記得是闖營阻止明廷這麼做的。

nbsp;

因此許平嚴禁自己的部下打擾這些明廷船隻,更不許搶奪他們船上裝著的賑濟糧。

nbsp;

但儘管許平三令五申,可最後他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一些家人在大水中遇難的闖蕩士兵,看到明廷船上的旗幟之後,最終還是按捺不住襲擊了他們。今天當許平得到這個訊息的時候,那些襲擊民軍船隻的人,已經帶著俘虜返回營中。勃然大怒的許平下令立刻將這些違反軍令的人抓來見他,這幾個領頭襲擊的闖營軍官被帶到許平面前仍昂然不屈。

nbsp;

許平剛開口大聲怒喝,那個軍官就迎著許平的目光說道:“大人,請您先聽聽俘虜是怎麼說的,再責備卑職不遲。”

nbsp;

那個軍官手一揮,幾個闖營士兵就把他們抓住的明軍帶了過來。被俘的明軍中為首一人顯然是個宦官,見到許平時,這個人渾身直打哆嗦,不等許平發問就連忙辯解道:“大王,這不幹小人的事,此乃皇爺的旨意。”(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英雄聯盟之劍豪亞索嫡女為凰天然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