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虎狼->章節

第二十四節 諒解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在回家鄉之前,李自成是驛站的驛卒。崇禎三年,朝廷裁撤驛站,時為一員驛卒的李自成隨之失去餬口的生計。這個許平早已經知道,不過李自成要講的是他在驛站時的工作。

nbsp;

看到李自成好長時間沒有說話,許平估計闖王必定有一段難以回首的往事,於是他沒有不耐煩或是發問,而是很有耐心地等待著。許平看到李自成幾番張口,都沒有發出聲音來,反倒是他的胳膊在難以自制地抖動。月光照在李自成的臉上,許平看到一副複雜的表情,闖王的那只獨眼裡也滿是難以言喻的苦痛。

nbsp;

“裁撤驛站以前,劉大人的奏章我就聽說過。”李自成終於下定決心開始講述他的故事:“等我識字以後又找來仔細地讀,三邊驛政每年要花六十八萬兩銀子,劉大人說,其中的八成都是官員用來幹自己的私事,公務連兩成都不到。”

nbsp;

可能是因為沒有說到傷心往事,所以李自成的語氣顯得流利自如,沒有如同許平預料的那樣磕磕巴巴,他給許平講起劉懋的那次改革:“其實劉大人說的還是太客氣了,哪裡有兩成公務?根本就沒有幹任何公務,至少我在的驛站就是這樣。我的,還有周圍的幾個驛站,按冊面上寫的應該有八百個驛卒,一年的餉銀和馬草銀加起來是一萬多兩,可是實際上只有五十個驛卒,一年的錢不過五百兩。平日沒有傳遞過幾次公文,全是供著官員們往來吃喝。”

nbsp;

說到這裡李自成停頓了一下,許平忍不住問道:“五百兩怎麼供得起?”

nbsp;

“當然供不起,再說,都拿去供應官員,我們自己的肚子怎麼填飽?”李自成的手臂又開始哆嗦,經過一次漫長的沉默後,李自成繼續說下去,他的音調變得低沉,必須要豎起耳朵才能聽清楚:“我們只能去驛站周圍的百姓家裡拿。”

nbsp;

三人之間一片寂靜,只能聽到李自成那變得越來越粗重的呼吸聲,還有他艱難地吞嚥口水的聲音。

nbsp;

“驛馬早就沒有了,我們養不起馬,如果有官員要換馬的話,我們也只能去拿百姓的馬,拿回來慢了還會挨鞭子。”李自成的頭垂向地面:“許兄弟,你肯定沒有聽說過我的這些事,我做的這些事幾乎從來沒有和人講過……驛站旁邊住著一戶寡婦,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她家裡沒有男人,只養了兩匹馬,她就靠著把它們租給農家度日。平時,我們驛站的兄弟是絕不會動她家的馬的……只是……只是……”

nbsp;

李自成想說,那次是一個退休的尚書過境,不要說尚書本人,就是陪同的地方官都是驛卒們得罪不起的大人物;李自成還想說,因為尚書大人的排場很大,周圍的百姓剛一得到風聲,就帶著牲口及時逃走了;李自成更想為自己辯護,牽馬並不是他的主意,甚至李自成還曾極力替那個寡婦向同僚求情。

nbsp;

但是最後李自成一個字都沒能說出來,因為幾個驛卒終究還是把寡婦家的馬牽走了,李自成本人也硬著心腸不去理會那女人撕心扯肺的哭喊聲:“那女人哭得是那樣的悽慘,今天好像我還記得她的哭聲。”李自成只感到自己的心裡一陣陣地揪緊,那天寡婦拖著一個同伴的腿不放他們走,沒想到那個瘦弱的女人竟然會有那麼大的力氣,同伴半天都掙扎不開,一個同行的驛卒用鞭子抽那個女人的頭,只把那個寡婦打得血流滿面,可她還是不肯鬆手:“我們最後把她打暈了過去,才帶走了她的兩匹馬。”

nbsp;

聽著李自成的故事,許平忍不住又回想起自己在山東的往事——他奉命攻破的那個寨子,被帶走的婦孺抽噎著不肯離開死去的丈夫和父親的屍體,士兵們不得不一個個地把他們從親人的身旁拖走。一開始新軍的士兵還有些下不了手,但撕扯片刻後,新軍的士兵因為收到抵抗而怒火上湧,開始用武器毆打百姓,迫使他們服從。

nbsp;

nbsp;

“換給那寡婦的兩匹病馬,沒兩天就死了。”李自成的語速變得越來越慢,艱難地把故事繼續講述下去:“那個寡婦拖著傷病向鄰居們借米,可是周圍的人都很窮,她過不下去了。於是就把女兒買了,換回一匹一匹小馬駒想養大。”養那匹小馬的時候,寡婦跑到李自成所在的驛站,想討一些草料回去,驛站裡的明軍對這個遍體鱗傷的女人也有些歉疚,就幫她割些草料,李自成還曾給她家送去過幾次:“可不幸的是,那個馬駒也死了。”

nbsp;

雖然這是大明治下每一天都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起的慘劇,但每一次聽到這種故事時,許平還是感到難以忍受。

nbsp;

“她把自己也賣掉了,和她女兒一樣,跟著過路的商隊走了,賣身的錢給了兒子的姑夫。”那個寡婦給兒子做了件新衣,送到他姑姑家去了,那個女人走了以後,李自成常常看到孩子在外面哭,他姑丈對他不好,每當這時李自成就會想到是自己一夥兒把這戶人家害得如此下場:“等我識字後我看過劉大人的奏章,他說裁掉驛站能夠給國家省下六十八萬兩銀子。可是等驛站裁掉了,朝廷照樣找百姓們要這筆銀子,來年陝西大旱,朝廷還是連十萬兩銀子的賑濟款都不給。”

nbsp;

提出賑濟災民以避免**的楊鶴,因為朝廷拒絕給他十萬兩賑濟銀而失敗,陝西的賦稅仍然繼續收取。走投無路的災民,和抗糧抗稅的百姓合流,山陝一帶戰火四起,不願意出十萬兩銀子賑災、不願意免稅的朝廷,決定從加徵二百萬兩銀子的練餉派軍隊鎮壓。

nbsp;

“企圖斷人財路的劉大人被罵得體無完膚,很快就丟官了,橫死在異鄉。他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地方官不給他發喪。大家畏懼官府,甚至沒有一個人敢去給他抬棺材,哪怕就是過往的客商,也沒有一個人敢替劉大人料理身後事,沒人敢把他的遺骨運回故鄉,聽憑劉大人的棺材暴露在路邊,被日曬雨淋。”李自成的話語裡滿是感慨:“可是我還清清楚楚記得驛站被裁的那一天,周圍的百姓奔走相告,幾十裡內到處都是鞭炮聲,一連放了三天,比過年都要喜慶。”

nbsp;

“大王,明廷君昏臣奸,等異日大王得志,當能給劉大人一個妥帖的定論。”不知不覺中,許平對劉懋也用上了敬稱。

nbsp;

“昏君無道,民不聊生,我李某起初只是想帶著兄弟們找一條活路,但到了今天,如果說心中仍然沒有異志,那當然是欺心之語。”李自成落寞地笑了笑:“只是我若是敗了,那文人們筆下的劉大人就是一個禍亂天下的奸佞;我若是成功了,那文人們就會把劉大人的所作所為叫做‘為王前驅’。無論如何我都不可以替劉大人說話,我每稱讚他一句,只能是更加重他的罪名。至於百姓的鞭炮聲,他們是永遠不會寫在史書上的。”

nbsp;

“因為他們寫下來就是在罵自己。”許平轉向清治:“看來只有指望大師了,我們三個人裡,只有你有機會把闖王今天的話記下來,或許可以作為野史流傳。”

nbsp;

“貧道不是文人,寫的文字連野史都算不上。”清治搖頭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劉居士所求的也不會是青史流傳吧?”

nbsp;

許平點點頭:“這話不錯,劉大人想的還是為昏君解憂,而昏君也用罷官、暴棺道邊酬勞了他。”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nbsp;

剛才聽到許平說起那個孩子的故事時,李自成也被打動了心事,就站在那裡聽起來了。現在將心中隱藏的故事講述完畢,李自成長長吐出一口大氣:“我今晚來這裡,本想和你談談開封府境內的治理問題,無意間吐露了一樁心事,鬆快許多。”

nbsp;

“大王的意思末將很明白了。”

nbsp;

“我就是生怕幾位兄弟誤會了我,我的志願就是讓百姓能吃飽穿暖。”李自成希望許平能夠理解他,把兩人之間的那塊疙瘩解開:“這麼多年的征戰,死在我李自成手裡的人不計其數。以前被官兵追著跑的時候,我和劉兄弟們都詛咒發誓要報仇,但第一次大敗官兵後,我們先是一陣狂喜。但解氣後看到那遍地的屍體是,我就忍不住想到,我們要求一條活路,但卻殺傷了這麼多的性命,不知道有多少人還有父母、妻兒等著他們去養活,那天,我和劉兄弟他們大醉一場,以後每次大勝之後,我們都會喝得爛醉如泥,就這樣殺啊殺啊殺下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盡頭。”

nbsp;

許平輕輕點頭,他也有著同樣的感觸,所以許平堅決不肯殺俘,只有這樣他才能讓自己心裡舒服一些。

nbsp;

“聽說許兄弟不殺俘,我猜許兄弟和我有著一樣的心事,我用來寬慰自己的辦法就是不徵糧食,只有我的地盤上百姓能有東西吃,我殺人後才不會做噩夢。”李自成道:“和官兵打下去,會殺很多人,不和官兵打下去,還是會有很多人會死,我們是叛賊,我們怎麼做都不對,怎麼做都是錯。我總是想,如果我讓百姓們過上一段好日子,那麼我的罪過就小一些。我面前有兩條路,都是錯路,我至少走的是那條錯得不太厲害的路。”

nbsp;

“末將和孫將軍做那些事情,實在是無奈之舉。大王既然要想安民,那我們就得有安民的武力……”

nbsp;

不等許平說完,李自成就連連點頭:“許兄弟說的不錯,我是一時有些糊塗,等到趕走了明軍,我們再把這些法令撤去不遲。”

nbsp;

“大王的顧慮是對的,”雖然李自成表示認錯,但許平並沒有接受:“我常常問自己,到底我的底線在哪裡?為了獲得能夠對抗官兵、新軍的實力,我能夠對河南的百姓做到什麼地步?如果我可以無所不為的話,那我和官府就沒有了區別,我也沒有了寬慰自己和部下的理由。”

nbsp;

“那許兄弟的底線在哪裡?”

nbsp;

“無論是不是士人,只要不曾坐在官府大堂上禍害過百姓,我就對他們一視同仁。”許平已經基本中止對謹慎的抄家行動,現在開封府和歸德府內追贓僅限於當過官的那群人:“對於這些無辜的人,我的底線就是絕不害他們的性命,只要我還有一口飯吃,我就不會看著任何人餓死,只要我還有衣服穿,我就不會看著其中任何一個凍死。”

nbsp;

“這個想法不錯。”李自成稱讚道:“只要許兄弟和孫兄弟保證永遠不像官府那樣把百姓逼上絕路,我就不管你們如何行事。”

nbsp;

“大王,我們擊掌為誓。”

nbsp;

許平和李自成連擊三掌,歸德新政的制度至此獲得了闖營的一致認可。

nbsp;

……

nbsp;

轉日,許平重新向李自成說起朝廷又發新軍來河南一事。蒲觀水的軍事行動已經公開了,對闖軍來說並無秘密可言。三個營的新軍預計會有一萬兩千名官兵,與這些新軍同行的還有幾十萬石糧草,運送這些糧食的民夫不少是沿途徵發的,所有的數字在朝廷的邸報上可以一覽無餘。

nbsp;

這次新軍的規模頗為龐大,李自成、牛金星對此都極為重視,許平評價道:“新軍準備得非常倉促,不少官兵都是臨時從其他各營中抽調的。更重要的是他們竟然在冬季大舉進攻,無論他們的理由是什麼,這在軍事上都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nbsp;

牛金星笑道:“聽起來許兄弟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nbsp;

“不敢說有十全的把握,一萬兩千新軍還是遠比我們強大的軍力。”許平說話的口氣很輕鬆,臉上也掛著淡淡的笑意:“如果現在是春季或是夏季,這麼多新軍會給我們造成非常大的威脅,但冬季的天氣足以抵消他們的兵力優勢,大王既然回到河南那就更加沒有問題了。現在我考慮的是如何重創這支新軍。”

nbsp;

李自成和牛金星都同意把部分闖營部隊移向開封,不過仍然要留下相當的兵力繼續監視秦軍。新上任的陝西三邊總督汪喬年正在大規模蒐羅兵力,準備再出潼關進攻李自成。秦軍以往無論是赴遼馳援錦州,還是上次入河南進攻洛陽,秦軍都在陝西儲存了一支相當的預備兵力,以往洪承疇和傅宗龍指揮的大部分兵力都是他們招募訓練的新兵。但這次汪喬年為了組織兵力,甚至不惜抽調各鎮駐邊的將領。預計秦軍這次動員的規模將超過五萬,其中大部分將是老兵而不是招募流民組成的新部隊。這樣全面的動員當然比較費事,氣候原因也加劇了各鎮集結換防所需要的時間,所以闖軍估計,秦軍出潼關的時間不太可能早於明年二月。

nbsp;

十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在許平和李定國的陪同下親自觀望開封的城防。城南五里處是賈明河搶修起來的稜堡,現在山嵐營就堅守在這個堡壘裡。這個堡壘的存在破壞了闖軍包圍圈的完整,嚴重干擾著闖軍的行動。不過,許平和李定國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攻破這個堡壘的方法來。

nbsp;

“他們有很多大炮,而且新軍不停地加固稜堡,把這個堡壘修得越來越結實,根本無法靠強力攻取。”雖然李定國很難接受,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對這個稜堡無計可施。李定國說:“稜堡與開封之間的聯絡也難以切斷,賈將軍從軍多年,固守營盤的經驗看來十分豐富,我覺得開封斷糧以前我們是不可能攻下它的。”

nbsp;

“末將想請大王親自包圍開封。”許平計劃把李定國的營也調到東線去對付蒲觀水三營,李定國的這個營名叫西首營,之前許平評價這個名字不太好聽,不過李定國不以為然,覺得西首營這個名字足以說明這是西營中第一個實現新規範的營,也是第一個營。孫可望要走了兩個營的番號,分別叫做:西鋒營和西銳營。這兩個營孫可望聲稱會自己去想辦法解決軍械問題,不需要許平撥給資源。昨天和李自成不歡而散後,孫可望一早就走了,宣稱要返回歸德府去處理政務和軍務問題。

nbsp;

李過的部隊還離完成整還很遠,此外還有肩負監視楚軍的任務,既然把近衛營和西首營調去抵抗新軍,那麼就需要另外一支精銳部隊來監視山嵐營,所以許平希望李自成帶著他的親領監視開封。

nbsp;

李自成率領的這一萬闖軍雖然裝備不如近衛、西首兩營,但配合其他部隊足以維持對開封的封鎖,有這些軍隊在,賈明河就休想殺出開封來和蒲觀水會師。

nbsp;

這樣的部署自然是許平和李定國唱主角,而把李自成的親領放到了配角的位置。牛金星似乎想說什麼,但李自成搶在他反對前表示同意,許平的話音才落李自成就立刻點頭道:“很符合我的想法,就這麼辦吧。”(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輝煌王座亞人的萬界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半島小行星魔法研究會黑科技:從空間跳躍機開始歐皇人生:從直播CSGO開始英雄聯盟之劍豪亞索嫡女為凰天然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