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回到晚清的特種狙擊手->章節

第581章 年號之爭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提及載淳繼位之後的年號,肅順再一次活躍了起來。他朝慈禧和慈安行了一禮,嚴肅的說道:“皇后娘娘、懿妃娘娘,臣認為新皇登基應該以吉祥為主。‘祺祥’二字,正是吉祥、祥和的意思,符合新皇登基普天同慶的意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說罷,他得意的看了眼李振。

這一次,他絕對是正確的,不會再出錯,也不會出現原則性問題。

李振仔細的回想了一下,‘祺祥’這個年號,不就是歷史上同治皇帝載淳曾經用了69天的年號麼?據史料記載,咸豐病死之後,肅順、端華、載垣等八位輔政大臣掌握了朝政大權,給載淳定下的年號是祺祥。

只是,祺祥這個年號隨著慈禧、奕訢聯手發動辛酉政變,八大輔政大臣土崩瓦解之後,慈禧、慈安和奕訢商定之後,又重新修改了載淳的年號,把載淳的年號定為了‘同治’,有慈禧和慈安共治天下旨意,也有慈禧、慈安和朝中大臣共治天下之意。

李振聽著祺祥的年號,感覺非常的彆扭,也見不慣肅順的囂張。不等端華、載垣等人開口說話,李振就朗聲說道:“皇后娘娘、懿妃娘娘,臣不同意肅中堂的意見!”

慈禧眼角閃過一絲笑意,很樂意看到李振和肅順爭鬥。

她面帶笑容的問道:“李大人,你有什麼想法?”

端華也是一隻老狐狸,他沒有公然的反駁李振,說話不軟不硬的說道:“李大人,我們聚集在一起就是為了商議新皇的年號。肅順提出來了‘祺祥’這兩個字,還算是中上之選。你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出來,只要是符合的,我們會採納的。”

杜翰附和道:“李提督,說說你的看法吧。”

匡源、穆蔭等人也都是看著李振,等著李振說出新的年號。

李振大袖一拂,拱手道:“祺祥的用意是好的,但是太俗氣。一個皇帝的年號,意味著皇帝登基的情況,也是體現出皇室對於朝政的態度。順治爺登基,取名順治,意思是‘治國順利,實現華夏一統’,這是朝廷當時的態度。”

“康熙爺登基的時候,孝莊太後給康熙爺定的年號是‘康熙’,是‘萬民康樂安寧,天下興盛’之意,這也是孝莊太後對當時皇室治理朝政的思想體現。”

“乾隆爺的年號乾隆,意味著天道昌隆。接下來的嘉慶爺、道光爺,各自的年後都體現出各自的想法。如今新皇登基,若是還是普通的吉祥之意,微臣覺得太普通。現如今是八大輔政大臣輔佐新皇,而兩位太后替新皇決策,這是皇上希望我們輔政大臣和兩位太后同心協力,治理好大清。”

李振舉起拳頭,朗聲道:“臣以為,以‘同治’作為年號,無疑是最恰當的。這個既表示了目前的狀況,也體現了一起治理好大清的想法。”

說完後,他看向慈禧和慈安。

這一番話,李振更多的是為了讓慈禧和慈安獲得一定的話語權。有了‘同治’作為載淳繼位後的年號,才能漸漸擴大慈禧的力量,也能擴大李振在輔政大臣中的力量。雖說李振不知道慈禧會不會成為後世的慈禧,但眼下李振需要慈禧的幫助,所以選擇了‘同治’作為年號。

提及年號,李振心中又覺得好笑。

歷史上,道光皇帝的年號是意味著大道光輝,但是道光朝期間,不僅一點光明都沒有瞅見,反而是讓中國進入了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大道之中。

至於咸豐的年號,‘鹹’是普遍的意思,‘豐’是富足的意思,意味著‘普天之下,豐衣足食’可惜的是咸豐的目標只完成了一半,普天之下的貪官汙吏富有了,百姓卻沒有富有,反而是齊刷刷的舉起大旗造反。

至於後來的宣統皇帝溥儀,年號是‘宣統’,意思是‘大統’,但是宣統皇帝繼位不到三年時間,袁世凱就用事實告訴溥儀他袁世凱才是正統。

李振的心思一轉而過,看向載垣、端華等人,眼中帶著期待之色。

載垣微微點頭道:“李大人的建議不錯,我認為可以採納。”

端華也說道:“我認為可行!”

杜翰和李振有仇,但也罕見的同意了李振的說法。至於匡源、景壽等人,根本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這些輔政大臣都點頭同意,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是輔政大臣之一。皇帝使用同治的年號後,會想到他們輔政的情況。

李振提出的意見,滿足了這些個老狐狸的想法,所以沒有人站出來反對。肅順嘆了口氣,明白‘同治’的年號比他提出的祺祥更好。

畢竟,肅順也想要留名青史的。

肅順心中還有另外的小心思,現在端華和載垣的年齡都更大了,剩下的杜翰、匡源等人卻不及他,所以他隱然已經是八個輔政大臣中的領頭羊之一。只要拿下李振這個大敵,他就是頭號輔政大臣,權勢赫赫,絕對名揚天下。

肅順想通後,說道:“皇后娘娘,臣贊同李提督的建議。”

慈安見李振不頂撞,笑說道:“很好,新皇的年號就確定為同治。”

載淳的年號定下,端華立刻說道:“如今一切就緒,李大人也已經控制了北京城的九門提督衙門,局勢得以穩定。臣以為,應該立刻準備為大行皇帝收斂,然後準備新皇登基。現在要快刀斬亂麻,速度越快越好,一切定下後,變數就小了。”

端華經歷過一次,明白其中的緣由。

李振贊同道:“我贊同鄭親王的意見,立刻準備新皇登基!”

這一次,所有人達成了統一的意見。

當日下午,咸豐入殮,他的梓(zi)宮(梓宮: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製作的棺材)放在乾清宮中。咸豐死去後,按照慣例,朝廷的諸王、貝勒、貝子、公、公主、福晉等高階貴族人員都回家進行齋戒,朝廷各部院的大臣和官員都到了各自的衙門宿舍中集體住宿齋戒,全都不許回家。至於朝中的散閒官員,也都是齊集於午門齋戒住宿。

除此之外,京城自從咸豐的喪事開始後,各寺、觀鳴鐘三萬次。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唯有皇帝死才能做出來。

咸豐的喪事開始的第二天,肅順、端華、載垣等人主持新皇登基儀式,只有四個月大的載淳登基,改元為同治元年。

同治帝登基後,一切進入了平緩時期。

然而,活躍的奕訢低調了下來,讓李振很奇怪。為此,李振還一直讓人注意著奕訢的動靜,卻沒有得到絲毫的結果。隨著時間拖長了,李振的心中也開始嘀咕奕訢到底要做什麼?因為他不相信奕訢會乖乖的做一個閒散的王爺。

ps:第三更,收工;

本书作者其他书: 回到三國的特種狙擊手 三國大特工 回到明末當梟雄 三國之雄霸天下
相關推薦:香江七十載鋼鐵雄心親愛的,我該結婚了絕代嬌嫩晚清神捕東北靈異詭事暴君的東北寵妃[穿書]直播東北虎進村身份被外孫女曝光東北地仙這是我的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