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回到南明當王爺->章節

第一百七十八章:人心不寧【求推薦票!月票!(3k)】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途徑江陰的時候朱琳澤聽說江陰的忠義祠已經修好,便下船前去祭拜。

北上勤王之時,兩百餘江陰子弟兵血染天津衛,朱琳澤在江陰專門修建了忠義祠以褒獎這些陣亡的江陰子弟兵。

陣亡官兵的衣冠甲冑遺物都存放在忠義祠內供江陰鄉民瞻仰。

朱琳澤在江陰的名聲非常好,聽說朱琳澤來江陰祭拜陣亡的江陰子弟,鄉民們簞食壺漿以迎閩王之師,非常熱情。

閩王的兵不白拿老百姓東西,買東西都公平交易,而且閩王兵軍紀嚴明不擾民,因此風評非常好。

不似餘下五鎮兵馬,百姓畏之如虎狼,遠遠望見他們的旗幟便躲閃不及。

聽說朱琳澤還要擴軍,江陰鄉勇無不踴躍報名,他們已經從第一批入閩王軍的江陰子弟口中得知閩王軍士卒待遇優厚,死後有重恤五後顧之憂,因此都非常積極。

祭拜完忠義祠,朱琳澤見閻應元也在祭拜的隊伍中,便叫來閻應元談話,旁敲側擊詢問閻應元是否有意為他效力,閻應元還是那套老說辭,醉心於隴畝之事。

朱琳澤也不強人所難,召了一千餘名江陰鄉勇之後回到了南京江東大營。

朱琳澤離開的這段時間,南京城並不太平,可以說是人心惶惶。

城內流言四起,說什麼闖軍敗於韃子之手,很快就要來取南京當大順的新都,這還是比較正常的流言,更多的則是匿名揭帖上的荒唐內容。

所謂的匿名揭帖,類似於後世的匿名舉報信。

楊文還算盡職盡責,將這些天收集來的匿名揭帖呈了上來,內容一個比一個離譜,像什麼太子已經到南京,監國的福王應該還位於太子。還有福王是假冒的云云。

很快朱琳澤看到一張讓他差點沒吐血的匿名揭帖,該匿名揭帖上的內容為:他閩王朱琳澤是左良玉的私生子,二人合謀竊國,其心可誅。

朱琳澤饒是有心裡準備,還是被氣的笑出聲來,苦笑不得,將此匿名揭帖上的內容便是堂內諸人。

這些人噴人都不帶腦子的,他是左良玉的私生子,所以左良玉將自己親女兒嫁給他?左良玉這是想抱智障外孫?

“匿名揭帖確實是本朝的一大惡習。”沈廷揚看後也是皺眉不止,這實在是太過荒唐了。

有明一代的文官雖然沒有兵權,但卻掌控著社會輿論,匿名揭帖盛於嘉靖、萬曆兩朝,文官們肆意利用匿名揭帖這一工具左右輿論,捏造是非,顛倒黑白打擊政敵,排除異己,皇帝屢禁不止。

明朝後期,禁揭律令也是有很多,例如在《皇明詔制》提到:如有投遞者,各衙門不許受理,舉發治罪,其交關窩訪假捏贓罪。但這些措施沒起到什麼作用,揭帖之風依舊盛行。

發展到明末,不僅僅是朝堂上盛行匿名揭帖,就連民間亦是如此,尤以江南地區為害最重。

楊文又呈上一大堆匿名揭帖,雖然都是匿名揭帖,但楊文剛剛呈上來的這些用大字報來形容更為貼切。

“這些是在沈次輔、左帥、祁總督、馮巡撫等諸人的府邸大門口所得,皆是一些中傷詆譭之言,江東大營也有不知受僱於何人的打行遊手乘夜前來張貼,不過都被巡夜的士兵鳴銃驅離。”

“下次再有遊手來江東大營張貼此等腌臢東西,以間諜論,不比鳴放火銃驅離,直接就地擊斃!”朱琳澤問道,“何人所張貼?可查清楚了?”

這些匿名揭帖的背後主使者是那些人他心裡大概都有數了,和他這一派系的官僚站在對立面的無非是東林黨。

“多數已經查清,只是這些匿名揭帖太多,委實難以一一查清。”楊文一臉為難,他已經盡力了,只是這匿名揭帖太多,確實沒辦法將後面的人一個個全都揪出來。

“新朝初立,朝局穩定乃是新朝第一大事,這等在背後中傷詆譭新朝大臣的人,其心叵測,必是闖賊混進南京的奸細,必須嚴懲。”朱琳澤並不打算放過張貼匿名揭帖的小人。

這些人整的整個朝廷烏煙瘴氣,整個南京人心惶惶,放任流言蜚語傳播,只怕到時候清軍還沒兵臨南京城下,南京城乃至朝廷的人心就散了。

這些人必須嚴懲,就算不能全部都抓住,也要殺一儆百,殺到他們膽戰心驚為止,治亂世必須刑重典,不能和這些人客氣。

朱由崧並沒有對不起這些東林黨人,新朝人事任免,首輔都給了史可法,東林復社中人入朝為高官者也不在少數,這些東林復社中人猶嫌不足,四處鬧騰。

他們到底想怎麼樣,皇帝的位置讓給他們坐可好?

朱琳澤現在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嘉靖喜歡煉丹修仙,萬曆不喜歡上朝。

宅在深宮煉丹修仙可比每天都要看到這些讓人糟心的清流大臣舒坦有趣多了,皇帝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私人生活。

楊文心領神會,閩王都說這些人是闖賊細作了,闖賊細作怎麼處置就不用閩王再特地交代了。

“屬下明白,只是情報司草創不久,人手不足。”楊文向朱琳澤訴苦道。

“本王給你開個條子,你去尹曠那裡令一萬兩白銀,情報司人手不足就多招些人手。”朱琳澤給楊文開了張條子,蓋上隨身攜帶的閩王印。

楊文歡歡喜喜地領了條子,給閩王辦事就是舒坦,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花錢可比先帝大方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時是否應當稟明聖上再做處置?”倪元璐小心翼翼地問朱琳澤道。

朱琳澤擺擺手:“不必,聖上仁慈,下不了這個決心,這個惡人,本王替聖上當了。”

“閩王用心良苦。”倪元璐感慨道。

“北伐所需錢糧輜重籌措的如何了?”朱琳澤詢問倪元璐道。

北伐要趁早,早點收回山東和河南也能早點佈防,提前做好防禦清兵南下的準備。

“下官今日便是為此事而來,錢糧已經準備妥當,只是軍械稀缺,實在是難以湊齊。”倪元璐說道。

“左將軍和高將軍表示只要朝廷給足錢糧,同意北伐,只是北伐之事重大,需要有人牽頭統籌並督師。史首輔自請督師北伐,不過史首輔難以服眾,聖上也以為不妥,言督師北伐乃是立國之戰,需得用知兵之人,統籌全域性,方有勝算。”

朱琳澤白了倪元璐一眼,你直接報我名字得了。但這麼直接說也不妥,朱琳澤還是故作謙虛地問倪元璐道:“聖上心中可有督師北伐之人選?”

倪元璐笑道:“聖上言:唯閩王能擔北伐督師之重任。”

“既是聖上如此信任本王,本王肝腦塗地,馬革裹屍,也要為聖上北伐收復舊土,中興我大明。”

倪元璐只說左良玉、高傑同意北伐,還沒說黃得功和劉澤清、劉良佐這三個總兵的態度。朱琳澤遂而問道:“鳳瀘總兵黃得功,以及劉澤清、劉良佐二位總兵對北方是什麼態度?”

“鳳瀘總兵黃得功也是願意出征北伐的,還因此時和鳳瀘總督心生嫌隙,只是劉澤清、劉良佐二位總兵至今沒有給朝廷答覆,皇上下旨垂詢也不給個回覆。”提到劉澤清和劉良佐,倪元璐就氣不打一處來。

區區總兵聖上的聖旨都不回,明顯是不把朝廷和聖上放在眼裡。

朱琳澤心中暗自嘆了一口氣,沒想到這麼快就有軍閥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了。

黃得功同意北伐就好,後續只需要做一做馬士英的思想工作,劉澤清和劉良佐這兩人的雜兵朱琳澤還是不放在眼裡的。朱琳澤還嫌他們北伐浪費朝廷錢糧。

倪元璐走後,沈廷揚對朱琳澤道:“北伐可不是鬧著玩的,闖軍擁眾百萬,朝廷能用的兵不多。”

沈廷揚是弘光朝的兵部尚書,弘光朝在軍事上有多少家底,沈廷揚心裡非常清楚。

沈廷揚目光看的還不如陸聞達長遠,陸聞達在回來的路上和朱琳澤提及北方形式,陸聞達就敏銳地洞察到了朝廷的最主要敵人不是大順,而是滿清。

沈廷揚更傾向於守江淮自保,不過朱琳澤說的也在理,沒有山東和河南為屏藩,屏護江淮,以朝廷目前軍力之孱弱,江淮也未必守的住。

朱琳澤北方收復山東、河南之舉,沈廷揚也是贊成的。新朝成立於危難之時,人心不穩,江南民眾對朝廷也沒什麼信心。

北伐收復舊土是凝聚人心最簡單有效的手段。

“闖賊已經是冢中枯骨,本王擔心的不是李自成,而是滿清,狗日的吳三桂放清軍入關無異於是引狼入室,這個狗漢奸。”

“話雖如此,只是朝廷不少朝臣都引以為快,以為吳三桂此舉是借建奴之兵滅賊,為功在社稷之義舉,錢牧齋幾日前曾上疏聖上,請求晉封吳三桂為薊國公,並賜糧米款虜,借虜兵以剿賊。

我等極力反對錢牧齋此舉,然則東林諸公無不為錢牧齋馬首是瞻,史首輔也以為借虜剿賊乃是上策。

鳳督馬士英也上疏言恢復大計,言款虜剿賊乃是上策。”沈廷揚嗟嘆道。

朱琳澤動身去竹塹前就已經寫了文章發表在《大明日報》上,將縱清兵入關的痛斥未漢奸,並且已經明確說明吳三桂是降清了,沒想到還是叫不醒這些睡覺做大夢的人。

朱琳澤不清楚這些東林黨人以及認為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是借虜剿賊的官員是蠢還是就是喜歡和他對著幹。

滿清的高層會比你們還沒腦子,會甘心被你們當槍使?

“滿朝文武就沒個明白人?”朱琳澤問道。

“明白人倒是有,只是東林諸公的聲音太大,蓋過了他們的聲音。”沈廷揚說道,“吏科給事中章正宸就上疏直言本朝如今的形勢較之晉、宋更為艱難,肩背腹心,三面受敵。”

章正宸說的確實沒錯,而今北面要面對滿清,西面要面對大西和大順。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大的敵人,弘光朝最大的敵人不是滿清和大順、大西,而是朝堂上的那群豬隊友!

相關推薦:鬥破蒼穹之最穿越系統涅盤重生之南明離火魔牌明月南明之召喚系統南明洶湧問道仙武世界穿入仙武全球塔防之黑暗降臨奧特:被迫成為黑暗BOSS我的技能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