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回到明朝當太后->章節

263、朝鮮(四)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殺人只是穩定局勢的一環,土地改革開始了,朝鮮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大家高高興興、急急忙忙的清理土地、交易商品;顧不上理會朝廷宣佈朝鮮沒有符合條件的王位繼承人,地位待定,一切軍政事宜,暫由沐琮決斷。

但只有明朝的高級將領知道,直線距離2000裡外的北京朝堂上,正在進行一場不亞於戰場上的熱烈爭論——究竟要如何處置朝鮮?

沐琮已經拿下了漢城,朝鮮國王也死了,他的兒子明朝不準備認,他的那些叔叔堂兄弟也被殺的差不多,那麼王位由誰來繼承?或者說,朝鮮該由誰來治理?

——當然,李氏王朝建國也有近百年,李成桂的那些子孫不會都殺光了。要知道這位仁兄生了八個兒子,他的兒子定宗李芳果一口氣生了十五個,不過這麼多兒子沒有一個繼位,因為讓他弟弟太宗李芳遠搶班奪權;這位更厲害,生了十七個,光是原配元敬王后就生了七子四女;可惜質量不如父兄,活到結婚生子的只有十二個,嫡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世宗大王李祹,又生了二十個。李晄就算有秦二世的潛質,外頭沐琮等人都在圍城了,這麼短的時間,也不可能把人全殺光。

因此,如果要想讓朝鮮王朝接著傳下去,還是有人選的;這也是朝堂之上士大夫們的主流看法。

自從商朝末年箕子東遷,漢武帝設立四郡將近兩千年來,朝鮮大多數時候是作為屬國而不是地方政權出現在中國的檔案中。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半島土地貧瘠,並不適合農業生產;中央王朝佔據這片區域,還要倒貼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償失,所以大家都沒興趣,尤其明朝君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要知道,當年太祖對發展外交關係不怎麼感興趣,朝鮮屢次請封,這才遣使齎印;只遵守傳統的封貢禮儀,對其治內之事不加過問;為了避免子孫妄動刀兵,還在《皇明祖訓》中規定了十五個不徵之國,而這些國家中,朝鮮位列第一。

因此,現在群臣拿出太祖祖訓,要求從朝鮮撤兵:?“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

但汪舜華不放棄,一來實在是被棒子們篡改歷史的行徑噁心透了,與其幾百年後被棒子當成祖宗,不如現在就索性認了這個孫子;二來雖然總說與日本“一衣帶水”,但無疑朝鮮離日本更近;日本老實還好,如果以後真的想收拾鬼子,無疑從朝鮮發兵方便很多。小鬼子敢踩著棒子打過來,我就能踩著棒子打過去;三來還有更現實的考慮:要養馬。農業是天下的根本,所以土地肥沃的江南漢中成都是不可能拿來養馬的;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是好地方,現在還不太平;那麼就要另外找地方。遼東自然是最佳選項,朝鮮半島也不錯,雨水總比蒙古高原好一些,尤其是南部的濟州島,現在發展旅遊業不靠譜,種植業需要大量人口也不現實,但卻是天然的好牧場,當年蒙古人就曾經在這裡養馬;而且位置相當好,向東可以做為統治倭國、日本海等地的跳板,向北又緊鄰朝鮮半島,向西又和中國本土隔海相望。連汪舜華這種不大懂地圖的人都能看出來真的是個好地方;此外,朝鮮半島的漁業資源也相當可觀。後代經常有中國漁民過界捕撈被抓的新聞,朝鮮的貢品清單裡也有相當的海產。

此外,還有一層考量:明朝不可能一輩子縮在東亞,大洋彼岸那片豐饒的土地無時無刻不在吸引著她,即便造船技術有限,不能儘快將其納入版圖,也要遣使前往發現,讓地球觀念深入明朝百姓心中。

何況,那裡有太多豐產的作物,包括開發南方急需的金雞納霜。

把朝鮮作為前往美洲乃至環球航行的.asxs.,無疑比南京或者煙臺要近便很多。

既然如此,朝鮮就收入囊中了。

但是要說服群臣,是有難度的。

首先就是太祖的祖制。沒關係,我也會翻書,就算不會翰林院的也會,當然他們最初的目的其實是反對,用的是當年太祖皇帝頒佈詔誥:?“爾高麗天造東夷,地設險遠,朕意不司簡生釁隙,使各安生。何數請隸,而辭意益堅,群臣皆言,當納所請,是以一視同仁,不分化外。”

“太祖皇帝說不徵朝鮮,但是朝鮮先是侵佔邊境,然後欺君篡位,如今不尊王命擅入國界,殺害邊民,我派兵以正其罪,不算違反祖制吧?”

“太祖也說了一視同仁,不分化外,既然一視同仁,朝鮮子民也就是我的子民,如今偽王沒有了,國中無人,我派遣官吏治理我的子民,有問題嗎?”

“其次,太祖說限山隔海,僻在一隅,臺灣海南不限山隔海嗎?要這麼說,守住中原就可以了,要周圍的邊邊角角幹什麼?你眼皮子就這麼淺嗎?沒看到北方沒有被平定的後果?你不去治理他,反倒被人家踹上門,合著修甲練兵不用錢嗎?”

“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邊境地區,有幾個是能自收自支的?照這個說法,都要放棄了?再說,朝鮮就算窮山惡水,他不還能養馬嗎?——何況以前每年四次朝貢,你能說他什麼也不出產嗎?——戰馬、毛皮、藥材,不都是特產嗎?你不能指望那裡是個聚寶盆,突然被你發現金礦吧?那還輪得到你嗎?”

最後還要講道理,自古以來——沒錯,真的是自古以來:“當年武王滅商,後封箕子於朝鮮,所以朝鮮真的自古以來就是天朝的一部分;燕昭王時,秦開攻取真番(首爾)、朝鮮(平壤),將其納入燕國,自然最後歸於秦朝;漢初,燕國人衛滿率千餘人進入朝鮮,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到漢武帝時期,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定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朝鮮)、玄菟郡(高句麗、沃沮、夫餘)、真番郡(真番)、臨屯郡(臨屯)。所以朝鮮是由中國人在中國的地盤上建立起來的、尊崇儒教的國家有問題嗎?現在國王無道,殘殺骨肉、盤剝百姓、侵略天朝,我承天景命,弔民伐罪,有問題嗎?要讓所有流離海外的遊子重新沐浴在皇帝的聖恩之下,又有什麼錯?”

下面都看明白了,汪太后這是鐵了心要吞下朝鮮。

弼馬溫楊貢實在很會來事,馬上附和,還扯出一段舊事:“當年高麗滅亡耽羅,將其改名為濟州。後來蒙古興起,高麗戰敗投降,成為徵東行省。濟州水草肥美,所以成為了養馬地。元朝滅亡時,仍有戰馬三萬匹。元順帝北逃後,此地仍然在蒙古人手裡。太祖建國,高麗上《耽羅計稟表》,要求將耽羅交給高麗,向我朝進貢馬匹;此前朝鮮所貢之馬,大抵出自濟州。這裡的小馬,耐力好,被稱為‘鄉馬’;還有部分蒙古送來的‘胡馬’,只是數量不多。”

得,一扯到馬匹,沒什麼可說的了,這麼個小島居然能養三萬匹馬,要知道每年青藏才貢馬多少?而且這裡相對烏斯藏來說,距離遼東前線也近。

汪舜華看楊貢帶著笑:“說得好。你這些年做了不少功課,認了真的。傳旨,楊貢食正二品俸。”

實在是意外之喜,楊貢趕緊謝恩。

下面看到楊貢討到了頭彩,紛紛跟上。

既然爭不過,那就隨你便吧——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支援汪太后的聲音也很大,自然是以英國公張懋、魏國公徐俌為首的勳貴集團。

征討遼東朝鮮的有功將士,固然有很多趙輔這樣的後起之秀,但卻是在沐琮和薛輔這種勳貴指揮下取得的。尤其黔國公沐琮,世家裡的第一陣營,又同是汪太后的女婿,雖然免不了眼熱,但這個時候,自然能分清輕重。

文臣集團之所以反對佔領朝鮮,固然有朝鮮半島本身物產匱乏的公心,但很難說沒有避免武將集團坐大的私心。當年汪舜華指責方孝孺等人枉顧道義擁戴建文帝上位,往日心目中義正辭嚴為民請命的文官集團在勳貴眼裡就有點不是那麼回事。

尤其張懋想到自己的父親張輔槍林彈雨,出生入死,好不容易三定安南,居然讓楊士奇、楊榮等慫恿宣宗放棄了!那是在國勢鼎盛的宣德時期!結果呢?安南不但侵略鄰國,甚至頻頻擾邊!現在,朝廷還要拿著銀子去安南買糧食!

張懋說的義正辭嚴:“你們當然可以輕輕鬆鬆的可以說放棄,這錦繡江山又不是你們流血流汗打下來的!將來敵人入侵,帥兵前去拼死拼活的人,也不會是你們!前線將士流血流汗,你們說放棄就放棄,對得起犧牲的將士嗎?”

魏國公徐俌馬上跟上:“太宗命英國公張輔進討罪人。既得郡縣,置省建官,則其地已入我版圖。如果當時令張輔或其他有功大將世守其土,就像沐氏鎮守雲南,那麼安南將永沾聖化,與雲南一樣,同為文教之域。結果讓張輔撤兵還朝,導致叛亂復發;這時候張輔還在,如果仍命他出征,肯定一鼓而定。結果不聽張輔的建議,導致懦夫王通擅自與反賊議和,放棄安南。”

——別說當時安南民怨沸騰守不住,鬧匪亂的地方多了去,別的地方怎麼不見放棄?去查查鎮守安南十九年的黃福,離任時,百姓號泣送別。明明是用人不當,最後竟然放棄土地,簡直可殺!

恭順侯吳瑾也順勢幫腔:“英國公張輔召還,而黎利孽作,交趾自此不得太平。如果當時仍命重將鎮守,恐怕未必會丟失。洪武年間,沐英平定雲南,就命其守之;他去世,子孫世守。然後諸夷率服,而雲南為我所有。為什麼?不就是因為西南夷之所畏服者,惟有沐氏,非他將所能鎮壓。安南人所畏服的,有比得過英國公的嗎?安南三次叛亂,非英國公帥兵不能平定。英國三次召還,他剛一走,馬上叛亂跟著就起。如果英國公能夠久鎮於此,餘威震乎殊俗,三五十年後,世變風移,安南就和雲南一樣,為我所有。結果,二十二州郡士民復淪異域,不得與雲南同沾聖化也,何可惜哉!”

——停!說著朝鮮,怎麼扯到了安南?

大家不約而同的轉移了話題。群臣是不希望汪太后在朝鮮之後又惦記安南,汪舜華是不想大家再提起讓英國公鎮守安南——永寧公主遠嫁雲南就夠捨不得了,要是永安公主也跟著英國公去安南,那還不是在她心上挖肉?——當然,這也不是問題,畢竟距離放棄安南已經幾十年了,要想讓張懋藉助乃父餘威鎮守安南,那是有難度的;何況不管是張家還是朝廷也還有別人。

相關推薦:酒劍仙:雨夜宿醉,一劍震天下大唐,我孃胎修煉被李二發現了大唐:李二,你在教我做事?穿越從遮天開始我修了個假仙都市醫神狂婿犯罪現場閱讀器最不完美犯罪帶著一艘戰艦,來到了月球星球掌控系統從月球開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