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回到明初做藩王->章節

第一百四十六章 統治之道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坦白來說,這次作戰之所以能進行的這麼順利,最為主要的原因還是朱桂出其不意,直搗黃龍的妙策,若是按照景川侯曹震制定的方案,雖然最終也能打贏,但是肯定要廢不少周折,還要增添不少傷亡。

而且,曹震的方案還有一個巨大的弊端就是不能一下子也將冷湖收復,如此以來,朱桂還得費時費力費資源地去攻打冷湖。

但是,朱桂是藩王,藩王怎麼能夠與臣下爭功呢,便哈哈一笑,道:“諸位臣工實在是太謙虛了,雖然有寡人出的主意,但是沒有諸位臣工的拼死血戰,寡人又如何能一戰定青海,因此,諸位臣工都是有功勞的,寡人一定要賞賜。”

以景川侯為首的一眾將士聽到朱桂說這句話便不再謙虛,紛紛向朱桂拱了拱手,道:“臣謝殿下恩典,此生願肝腦塗地報答殿下,至死不渝。”

朱桂笑了一下,然後命令隨軍的王府文臣張德炳道:“張書記,此次諸位將領的功勞你要詳加記錄,不得有誤。”

張德炳是王府的書記,這個書記不是後來的書記,而是專門管記錄的小官,在聽到朱桂的話之後,忙站起來拱手行禮,道:“臣領命,請殿下放心,臣一定辦好。”

朱桂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又開始了下一個議題,他轉換了一下思路,然後又一臉凝重地對眾位臣工說道:“眾位臣工,自古都是打江山易,守江山難。咱們打下來青海,可是將來要怎麼去守住它呢?”

此言一出,眾位將領不由地面面相覷,他們都是血裡火裡滾出來的大老粗,讓他們打江山容易,但是讓他們討論如何守江山,那可就難死他們了。

舉筆如扛鼎啊。

但是,既然肅王問起來了,他們又不得不回答,於是,這些臣工的領頭人,景川侯曹震便站了出來,向朱桂作了一揖,道:“啟稟殿下。依臣來看,此地剛剛收復不久,人心還沒有完全歸復,應該放重兵鎮守,這樣才能使此地徹底臣服。”

朱桂聽完不由地點了點頭,淡淡地說道:“景川侯說得不錯,此地確實應該放重兵鎮守,不過,單單靠軍事手段,不是統治此地的最好辦法。

若是只是靠軍事手段的話,那不僅要花費大量的錢糧,牽制大量的兵馬,還容易使此地的人與我肅藩離心離德,實在是有些吃力不討好,不太划算。”

眾人一聽朱桂的話,便知道他已經有了腹稿,便都十分識趣地選擇了沉默,等待著他進一步的指示。

朱桂也沒有廢話,接著說道:“當初宋朝時,遼金都是異族,卻也統治了中原北方各一百多年。他們人口比我們少,為什麼還能統治我們那麼久呢?再到後來,蒙元入主中原,統治了更多的漢人,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朱桂還想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滿清入關,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創造了異族統治華夏之最,其影響力頗為深遠,一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說清朝的好,在懷念什麼康乾盛世。

朱桂問得這幾個問題,這些大老粗們都答不上來,他們殺人放火可以,但是討論歷代的成敗根本就是睜眼瞎。

朱桂也沒有指望著他們能說出什麼精闢的答案,繼續自顧自地說道:“依寡人看來,他們的秘訣無非就是四個字——以漢制漢。他們人口雖然少,但是開國時期武力強大,可以靠武力來震懾住大部分漢人。

但是,他們也沒有完全把漢人的路都給堵死,依舊任用了漢人中的許多有才能的人為官,只要將漢人中的這些英雄豪傑都給拉攏住了,那他們的江山也就穩固了下來。”

其實,若論以漢制漢,玩的最溜的還是滿清,他們入關以後,一方面推行嚴厲的剃髮令,文字獄來打擊漢人當中的反清復明者,另一方面又開科取士,錄用了大量的漢族精英為官,來維持自己的統治。

這樣一來,便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創造了歷史之最。

而這個策略運用的最差的就是蒙元,他們不僅將全國的人口分為四等,玩命的壓迫漢人,尤其是南方的漢人,還動不動就關閉科舉,不錄用漢人中的佼佼者為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後逼得漢人揭竿而起,那些有本事的人,比如劉伯溫、李善長等人全都投靠了義軍,這些人便合起夥來,推翻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元。

見眾人不住地點頭,聽的津津有味,朱桂知道他們都聽進去了,便接著說道:“現在,咱們也可以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方面對他們保持強大的武力震懾,另一方面,也有拉攏蒙古人當中有本事的人為官。

只要他們當中的英雄豪傑都為寡人所用,那剩下的人沒有有才能的人率領,即便是鬧事,也翻不起什麼大浪,諸位都明白了嗎?”

在座的大都是武將,對於排兵佈陣,打打殺殺還是有一套的,但是對於治國便不怎麼精通了,不過,他們一聽也知道朱桂說得有道理,便不再過多的爭辯,齊齊地向朱桂行了一禮,道:“殿下英明,臣等領命。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將統治青海的方法傳達下去之後,朱桂便讓眾人散值各忙各的事了,只是將景川侯曹震流了下來,單獨問他道:“景川侯,你剛才所說的青海需要放重兵來鎮守,寡人深以為然。

但是,若是屯放重兵的話,糧草問題又該如何解決?景川侯想過嗎?”

有道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景川侯曹震身為明軍的百戰之將,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會不明白,只是青海適合農耕的地方不多,他一時也想不到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糧食問題,便向朱桂抱了一拳,道:“啟稟殿下。

這個問題臣也考慮過,只是,青海之地適合放牧,不適合農耕,臣只能在有限的地方進行屯田,儘量多打糧食,若是還有不足的地方,就只能依靠河西來支援了。”

坦白來說,景川侯曹震說出的這個方案很中肯,青海之地本來就不適合農耕,若是屯放大軍,糧草方面,河西還是得給予支援的。

朱桂不會就因此認為青海是他的負擔,因為每一塊地方都有它的用處,就看你會不會用了。

關於解決青海的糧食問題,朱桂心裡倒是有一個自己的想法,他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便一臉鄭重地對景川侯曹震說道:“景川侯,我想你陷入了一個思維誤區。”

曹震先是一愣,然後又忙向朱桂拱了拱手,一臉恭敬地說道:“請殿下明示。”

朱桂笑了一下,淡淡地說道:“誰說我們漢人解決糧草問題就一定要靠農耕?你聽說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嗎?他令趙國人學習胡人的風俗和騎射,使得本來很弱小的趙國迅速強大,這麼經典的案例我們為什麼不學呢?

漢人難道就不可以放牧嗎?漢人難道就不可以住在帳篷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嗎?

你去傳寡人的一道教令,今後凡是願意來青海定居的漢人,每戶給牛羊百頭,令他們放牧為生。

另外,凡是屯駐在此地的軍士,除了日常的訓練之外,也要兼職放牧,在這裡就不要再把自己當成原來的漢人了,非要吃糧食喝茶葉,你們也可以吃肉喝乳酪。

最後,寡人這次攻破了拔都所部,獲得了大量的婦女、俘虜,這些婦女就先緊著留守在青海的軍士賞賜,俘虜也撥給你們一些,讓他們幫你們放牧,如此一來,再加上種地打出來的糧食,你們的吃穿應該就夠了,如果再不夠,寡人還是會支援你們的。”

景川侯曹震聽完這些話,心裡不由地一振,這個王爺的心思也太活套了吧,不過,他說的也很有道理,誰說了漢人就只能種地,遊牧民族就只能放牧。

現在,很多草原上適合農耕的地方也被那些遊牧民族種上了地,以豐富他們的口糧,他們既然能種地,那漢人為何不能放牧呢?

朱桂的這個思路其實還是來自於鄧爺爺的改革開放,誰說計劃經濟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國家也有計劃經濟,那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家不能有市場經濟?

不管是黑貓還是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聽到朱桂的這個方略之後,景川侯曹震心裡便更有底氣了,若是按照朱桂提出的這個方法,將會解決屯駐青海的大軍的很大一部分口糧,他肩膀上的擔子也會輕很多。

朱桂見景川侯曹震聽進去了,心裡也輕鬆了一些,便正式下令,道:“景川侯,現在寡人命你留守青海。寡人會給你留下一萬精銳騎兵,兩萬步軍精甲,你要牢牢地鎮守在這裡,鞏固我們的戰鬥成果,掃蕩拔都的殘餘勢力。”

對於朱桂的這個任命,景川侯曹震也早就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了,青海剛剛平定,肯定是要留大軍鎮守的,依照目前的形勢來看,這個大將除了他以為,朱桂還真找不出其他的人來。

曹震雖然上了歲數,但是建功立業的雄心仍然還在,忙向朱桂抱了一拳,道:“臣領命,請殿下放心,臣不會辜負殿下的囑託。”

朱桂緩緩地點了點頭,笑道:“寡人相信你的能力,沒有別的事情的話,就請先下去吧。好好準備留守工作。”

曹震確實沒有別的事了,便又向朱桂抱拳行了一禮,道:“末將領命。”

曹震退下去之後,朱桂便又想著如何建設統治青海,自古以來,統治一個地方都要文武並用。

武力首先是基礎,但是不能只靠武力,只靠武力的話第一容易引起內部的矛盾,第二容易使武將做大,難以控制,安史之亂和民國時期的軍閥政治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在安排景川侯曹震率大軍留守的同時,朱桂還決定要派一些文官來管理地方事務。

北宋初年,宋太祖趙匡胤憂心忡忡地對宰相趙普說道:“現在節度使的權力太大,尾大不掉,該如何是好?”

不想趙普並沒有太過為難,而是很簡單的說出了解決的辦法,那就是地方上軍政分開,節度使不得干預地方事務,所需的錢糧不得自行徵調,而需由朝廷撥給,更不能干預地方上的幹部任免。

如此以來,只要在錢糧一端卡主他們,那他們也就猶如嬰兒需要母乳一般,乖乖地對朝廷俯首聽命了。

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趙普雖然在歷史上的名聲不是太大,但是單從他給趙匡胤出的這個主意來看,他就是個有大才的人。

現在的朱桂也想效仿趙普的辦法,在青海施行軍政分開的制度,不僅派曹震等人分別守衛青海要地,將來還有派文官來管理這裡的人口錢糧,以此來制約武將,如此以來,武將就沒有坐大的機會了。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他手裡的文官還是比較少的,主要的還是王府的那群人,他們還都有別的事情,很明顯是不夠用的。

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得搞一些開科取士的制度,招攬一批文人了。

後世網上的一群人一聽到文人便破口大罵,說是明朝末年的文官集團抱在一起對抗皇帝,不交稅,這才使得大明走向了滅亡。

這完全就是扯淡,自己去翻一翻明熹宗實錄和崇禎年編,那裡面就有很多東林黨人士提出增加商業稅,來改善朝廷財政狀況的記載,而且一加就是幾百萬兩,不比魏公公的少。

文官貪汙的確實多,但是也有不少報國的人士,自古以來,貪汙都是免不了的,劉邦的手下就不貪汙嗎?自己翻翻《史記》看看他們過得都是什麼日子,動不動就一擲千金去揮霍。

著名的宰相張蒼只吃人奶,府裡養了一百多個奶孃,這不是貪汙得來的是什麼?所以,貪汙這個問題是歷朝歷代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相關推薦:遊戲召喚系統之水滸為師我知道末世將至直播傳承武道輪迴時代:我知道全部劇情成為英靈的我要去拯救世界道心魔痕明末之藩王崛起最強逆襲父母子女關係論123我真不想當老大我養狗是為了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