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回到北宋當大佬->章節

第二十八章 嚴肅的包龍圖(感謝蔣大少丶萬賞)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甘奇進來之時,包拯已然從公房走了出來,正在院子裡轉悠。包拯如今年老,再也不如年輕時候那般身體,每每辦公一兩個時辰,就要起來活動一下,否則全身痠痛難受。

此時甘奇走了進來,上前見禮。

包拯看著甘奇,稍稍有了一點點微笑,問道:“隨本府在後衙裡轉轉如何?”

“多謝龍圖抬舉。”甘奇笑答。

包拯點點頭,已然頭前在走,沿著迴廊,還時不時活動一下手腳,還自顧自說道:“老了老了,人老不以筋骨為能,做什麼都感覺有心無力了。”

甘奇客氣一語:“包龍圖可不老。”

包拯搖搖頭,不答。包拯這個人,以某個方面來說,從來不是一個熱情的人,甚至是一個很少有笑臉的人。這也是他“包黑臉”的由來。

包拯不說話,甘奇自然有些尷尬,只得跟著包拯身後慢慢走著。

包拯幾乎寒暄話語都沒有說,待得轉悠了許久,方才開口說道:“既然讀書,那就一定要進學,不得多久府學裡就要開考招生了,你不可不去。”

包拯的嚴肅,就體現在這裡,不問其他,不談笑風生,開口就是教導。猶如一個極為嚴厲的長輩一般,有些人,天生性格就是如此。

“學生定會去報考。”甘奇答道。

“嗯,極好。”包拯點頭答了一語,又道:“詩詞文章乃術也,聖賢為道也。道為術之本,定要下苦功,府學裡的教習,都是名士之流,本府也會常去授課,進學之事,一定不可怠慢。”

包拯似乎不懷疑甘奇能考上官學,卻是擔心甘奇自視甚高,讀書不用功。大宋朝對於教育是極其重視的,教育也是官員政績考核很重要的一點。各道路州府,都有學宮、官學。

這一點倒也像後世,各地都有重點中學、大學。朝廷科舉也像是公務員考試,大多時候也是要有“文憑”才能考試的,科舉主要依託的都是各地官學。

“學生定當謹記龍圖教誨。”甘奇就這麼答著,他今日也不是來跑關係的。甘奇也知道包拯這樣的人,關係是跑不來的,送錢送禮諂媚討好,對於包拯而言,只會讓包拯看輕。

甘奇今日來,就是想在包拯面前露個臉,若是包拯能看重甘奇幾分,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包拯能帶著甘奇在後衙裡轉悠閒聊,那便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因為甘奇已然看到府衙裡的各處衙差官吏,見到包拯都會上前見禮,包拯雖然不會去介紹身邊的甘奇,但是甘奇跟在了包拯身邊,這已然就是足夠了。

轉了一圈,包拯活動了一下自己的脖頸,開口又道:“你回去好好備考吧,本府也要會公房裡去了,來日待得上了官學,再來家中拜見,以後就不要到府衙裡來了,此處不是會客之地。”

甘奇拱手:“叨擾龍圖了,學生告辭。”

包拯點點頭,也不相送,直接往公房而入。

甘奇也出門而去,先與守門的衙差拱手示意,也聽得那衙差說道:“甘家官人慢走,以後常來。”

此時周侗見得甘奇出來,也連忙上前問道:“大哥,包龍圖如何說?”

甘奇答道:“包龍圖倒是沒有說什麼,只是叮囑好好讀書進學。”

周侗問道:“大哥是不是沒有與包龍圖稟奏清楚啊?”

周侗知道甘奇是來解決那個巡檢捕頭何海之事的,但是聽甘奇回答,好似並沒有解決這件事情。

甘奇問道:“稟奏什麼?”

周侗聞言,一臉失望說道:“大哥豈能不與包龍圖稟奏呢?那我們豈不是白來一趟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甘奇笑道:“不白來,此來收穫良多。”

周侗搖頭嘆氣,便是知道甘奇說都未說,明日那巡檢捕頭何海再來,怕是無可奈何了。

甘奇卻是心情大好,哼著小調就往城外而回,忽然感覺這個汴京城,實在是美。特別是內城,處處高屋大宅,鳥語花香,出牆的紅杏,院牆的桃李。

宋朝園林的發展,是中華上下五千年之最,不論是設計上,還是審美上,宋朝園林都是最發達的時候。乃至後世蘇州園林,比之宋朝園林也相去甚遠。

宋朝也是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把園林當做一門專業藝術來發展的時代,也是因為大宋朝文人的崛起,還仰仗大宋朝繁榮的經濟。

為了園林,從江南的太湖石,到北方的長青樹,全國各地的珍禽異獸,乃至世界各地的珍禽異獸,不論花費多大的價錢,文人們都是趨之若鶩。

就說後來的司馬光,朝堂失勢,隱居洛陽撰寫《資治通鑑》的時候,司馬光在這個時代是標準的清流正派,吃飯節儉,用物簡樸,卻也住著佔地二十餘畝的園林大宅,亭臺樓閣、綠水花草。但是這二十畝的園林大宅,在這個年代,卻還是陋室簡居,被人稱道。

到得宋徽宗時代,為了園林,甚至都能激起民變。大名鼎鼎的“花石綱”,便是這個由來。

也可見這個時代的汴梁城,這些大戶人家的園林宅邸是何等的奢華景象。

內城裡,不見臭水溝,不聞臭氣熏天,甚至還處處飄香,基礎建設上也是極為發達,青磚青石的寬廣街道,紅牆綠瓦之下,下水道也修建的極其科學。

但是從內城而出,到得外城,那就不一樣了,重要的商業街道與主幹道倒是不錯,一旦從主幹道而出,那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古代城市生活,是現代人難以想象的。城市居民們每天大早,都會提著馬桶等在門口,等著收糞便的車到來,挨家挨戶收走糞便,當然這是要給錢的。

待得糞便收走了,大姑娘小媳婦的還得等在門口,等著賣水的車到來,買今天要用的生活用水。若是哪家自己打出一口有水的井,也代表了不一樣的富貴。若是哪個坊裡有一口公用的水井,每天隊伍必然排成長龍,供不應求。

這些之外,還有做飯用的柴火,也得等在門口買,若是門口買不到,就得出門去買,否則沒了柴火,也就吃不上一口熱飯了。若是冬天要來,取暖的木炭又是緊缺之物,拿著錢到處去買,還不一定買得到。供應百萬人吃飯取暖的木柴木炭,也不知需要砍伐多少森林去生產。

這個時代,要維持一座百萬人口的城市,艱難之處遠遠不止這些。可見中國古代社會的發達。

相關推薦:我的武道面板武道天下我有一個武道面板全民武道時代當小智成為了精靈大師回到明朝愛上我神棍不好當神棍軍嫂[重生]夜的命名術民國之熱血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