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華娛是一種生活->章節

365、《港囧》宣傳營銷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港》的宣傳營銷堪稱神級的,不過也許它只是將你不願意做的事情重複了1000遍。

首先是一些常規的營銷:

第一:利用新媒體(微博、微信、qq)的推送。

首先因為在很早之前,已經宣告開拍了這部劇,然後定期更新該劇的微博、微信,釋出關於《港》的最新消息,然後僱傭一些水軍,來擴散。

在真正上映的時候,又有qq在空間裡面的推送和騰訊新聞的發送到qq上,現在年輕人不用社交工具的,沒有幾個,所以《港》得被接受面是很廣的。

第二:在火氣爆滿的綜藝節目上露面。

導演兼主演的許崢,就在今年最火的綜藝節目之一的《極限挑戰》中,參加了一期節目的錄製。

想必廣大《極限挑戰》的粉絲們應該也看到了,許崢在節目中宣傳的過程,加上好友黃博的補刀,《港》有今天的結果,這一期的節目的功勞,是不可缺少的。

他在節目中多次表露出《港》資訊的,而且還有隊友們的,神配合。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好手法。

第三:自身設定一些活動,並親自參加到其中。

《港》舉行學院電影活動,在首映之前就開始在全國20個城市親身去宣傳,其中有8個商場,12所大學,6個電影院。

許崢攜帶王寶寶到現場,與各位影迷、大學生等等一起互動做活動,還和影迷一起合照、握手。其中到達50000觀眾,在23號才截止。

每次李兵兵等主演基本都會到,看到真人的粉絲們,哪裡還坐得住,分分鐘,朋友圈微博分享了。

----------------------

其次就是《港》特有的營銷創意了:

ip(intellectualproperty)是近兩年來的熱詞,一個點子、小說、卡通形象均可成為ip。

許崢的ip就是由他和林誠共同創造的“x的系列”。

當然,這個ip的版權不屬於許崢,只屬於新生活影業。

許崢對自己“x”系列ip有三“大”標準:大家看、大聲笑、大拇指。

許崢說:“‘大家看’,我們希望做全家福型別,有更多的觀眾可以看到。

‘大聲笑’,我們希望為觀眾帶來歡樂、帶來歡笑、帶來正能量,希望大家離開電影院的時候能夠留下美好的回憶。

‘大拇指’,我個人最在意的還是觀眾的口碑。我們希望得到大家的點贊。”

【懷舊營銷:大量香港經典元素】

《港》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香港經典元素,粵語金曲、電影經典臺詞、哈港風潮等,引爆了青春懷舊風潮。

當譚詠麟《誰可改變》、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張國榮的《倩女幽魂》、電影《97古惑仔戰無不勝》的片尾曲恰當響起時,相信很多80後70後曾經青春年少的美好回憶都會洶湧襲來。

這些音樂不但代表了一代人的青蔥歲月,更是香港樂壇輝煌歷程的象徵。

劇中的港普話也讓許多大陸觀眾重拾那段學粵語的熱潮。

《港》倒計時海報,以挫門、包宿、母雞等聯想形象作為輔助記憶點,趣說粵語日常用語。

【社群營銷:意見領袖+消費群體】

基於數據分析制定營銷策略,鎖定主力觀影人群,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營銷是《港》精準營銷的第一步。

根據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我們知道80後、90後這兩個年齡區間的觀眾總佔比達到62%,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的主力觀影人群,這些年齡段的觀眾已經具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樂於消費。

1、意見領袖:最牛粉絲群

微信具有傳遞信息便捷,功能多樣等特點,這些特點讓他的使用者近年來飛速增長。

《港》團隊就以微信這樣的功能為基礎,策劃組織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社群營銷。

不像普通的微信營銷只是發發朋友圈,提高轉發量。

《港》團隊開展了一系列微博微信的營銷,例如建立“最牛微信群”拉攏白領精英人士,在朋友圈釋出h5小遊戲助推《港》的傳播,發起“港來了”的微博話題引得這些年齡段的消費者討論等。

在2015年4月18日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舉行的“華語電影新焦點”活動中,許崢現場組建了一個“最牛”微信群。

將二維碼名片送至張一白、黃小明等電影界同仁和小米手機ceo雷軍、美團網ceo王興網際網路大佬手中,邀請各位精英為《港》下一階段的電影營銷獻計獻策。

當天出席活動的嘉賓基本上囊括了目前國內最紅的網際網路領軍人物,而許崢現場組建的微信群是集結了網際網路領域內的絕對精英,“最牛”微信群就此誕生。

一方面希望他們為電影後續的營銷出謀劃策,另一方面精英人士作為公眾生活中的意見領袖,統一發聲之後對受眾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是不可估量的。

自此,《港》之後的營銷方案只要一出臺就會引起熱議的現象也展示了《港》此舉的成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2、消費人群:校園提前觀影會

接著就是緊抓學生市場,學生群體是電影中的活躍消費群,港採取了線下提前觀影會來進行校園營銷。

根據2015年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市場,特別是大學生已經成為中國電影市場主要的消費人群之一。

《港》團隊深知這一點,所以在宣傳過程中分別去北京、上海在內的二十幾所座城市,十幾所高校與同學們近距離接觸。積累了大量學生群體的口碑。

據統計,這一宣傳路線至少帶動了五萬名學生一同互動,這期間每到一所城市,微博熱搜必會產生“《港》+xx大學”的字眼,其效果顯而易見。

【創意發佈會】

《港》的發佈會高度體現了什麼叫做“城會玩”。

自打影片籌備以來,一直保持神秘,從每一次釋出物料和辦活動的創意來看,許崢和他的團隊始終本著“悶聲發大招”的原則。

事件營銷因其能引起話題性的特點,在各行各業中的使用率逐年提高。

《港》在上映期間,自然也少不了事件營銷。

結合電影的青春、愛情、喜劇等因素,導演許崢多次率李兵兵等主創參與一系列營銷事件,提高電影的話題性。

例如,在電影宣傳階段,《港》團隊策劃組織了模仿iphone手機釋出模式的發佈會,許崢更是以“徐布斯”的形象出現將《港》作為產品向觀眾推薦,全程搞笑,引來無數關注。

是的,這不是蘋果的發佈會,這是港的發佈會。

港發佈會模仿蘋果發佈會,網際網路模式的產品推介,科技感十足,蘋果logo變為字,許崢搖身一變成為“徐布斯“。

2、定檔925發佈會,史上名稱最嘮叨。

你能一口氣讀完這個名稱麼,“關於進一步促進不能停以及角色陣容劇情預期票房口碑你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我能回答就回答但也不一定全回答的記者會。”

這個史上最嘮叨名稱一出,網友們紛紛自嗨起來。

3、出乎意料的內衣發佈會:

許崢在電影中扮演的是內衣商人,所以發佈會索性直接來了場“維多利亞的秘密“。

發佈會上十幾位外籍模特身著各式性感內衣走臺,許崢以片中“內衣設計師“徐來的身份出場,大秀造型,十分奪人眼球,亮點十足。

【借勢營銷:無所不在】

來看看港的預告片,你會看到時下所有熱門的綜藝: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極限挑戰、最強大腦,各路粉絲通通到碗裡來。

月餅節,當然不會錯過。

《捉妖記》打破《泰》12.67億的國產片票房紀錄,許崢第一時間微博祝賀。

《捉妖記》也禮尚往來,釋出海報祝福許崢新片《港》大賣。

看膩了各種撕x炒作戲碼,為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點贊!

【社會化營銷:腦洞大開】

港的倒計時海報設計,social感十足,每一張都創意十足,有木有。

然後他們做了三十張,三十張,讓人想到了吐血的設計師。

不得不說,這三十張海報張張精品,十分值得收藏,

《港》上映倒計時動態海報,30張完整版來襲!導演許崢算是徹底被玩壞了!

好啦好啦,為了票房,做這點犧牲還是值得的啦。

前段時間圈子裡很流行social的話題,大家都知道social很苦,辛苦碼字,熬夜做設計,最後可能只換來可憐的幾百個點選,兩三個轉發。

其實港也沒有好到那裡去,港前期宣傳質量也不差,但轉發也只有幾個。

它持續不斷嘗試各種手法做營銷,最終的結果是:

火了。

【多渠道整合營銷傳播策略】

(1)跨界營銷。

跨界營銷,意味著需要打破傳統的營銷思維模式,避免單獨作戰,尋求非業內的合作伙伴,發揮不同類別品牌的協同效應。

《港》在營銷宣傳過程中,也採用了一系列的典型跨界營銷。

例如,《港》“電影+旅遊”的營銷方式,百度旅遊根據之前《泰》上映帶來的“泰國熱”主動尋求與《港》的合作,專門推出了一系列的香港旅遊路線,

並製作了《港》小遊戲,在朋友圈內廣泛傳播,“電影+旅遊”宣傳,一舉多得。

(2)電商預售。

進入21世紀以來,與經濟和科技息息相關的網購早已悄無聲息的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近年來,由於其具有購買的便利性和產品的豐富性等特點,不僅讓網購飛速發展,而且也催生了一批知名的電商平臺。

《港》團隊基於網購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這一現狀,與淘寶電影、貓眼電影等電商開展了合作。

以貓眼電影為例,2015年9月15日貓眼開通了《港》的預售平臺,截止2105年9月25日上映,貓眼總預售票房為萬,打破了由《捉妖記》保持的3161萬的記錄。

根據中國電影票各銷售方式所佔比例,我們看出,線上購票在2015年中國電影票各銷售方式中佔比達到59.34%,也就是說10個人裡面有將近6個人選擇了使用網購的方式購買電影票,這與貓眼電影公佈的《港》電影票的網購率平均高達60%的成績是相符的。

在後期《港》破的12項紀錄裡包括了華語電影預售人次記錄和華語電影預售記錄,這也充分說明的《港》在電商平臺進行預售是正確的選擇。

從《港》的實踐我們也發現,電商預售在未來電影的網際網路營銷中將越來越重要。

相關推薦:太古至尊衡華苟命大師兄,開局跟神帝同遊當青梅竹馬變小以後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異界的二戰精英們小人物的華娛華娛之忽悠大師華娛宗師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