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華娛是一種生活->章節

344、阿里影業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2015年1月,林誠看到一個報道:

2014年12月趙微與富商老公黃猶龍以每股1.6港元,斥資近31億港幣購入19.3億股阿里影業9.18%的股份,成為阿里影業第二大股東。

趙微似乎已經成為了娛樂圈中最成功的女星,可以說是成為了真正的人生贏家,因為對於她來說,不僅獲得了金像獎影后,而且購入了阿里巴巴影業的股票,成為了地地道道的富婆。

林誠看到這個報道之後,微微一笑。

根據前世的記憶,趙微的這筆投資在之後130天減持套現。

2015年4月30日,趙微以3.9港元/股減持2.56億股阿里影業股份,套現約9.984億港元,而剩餘的持股市值也近62億港元。這筆不到半年的投資收益率高達143%,活躍影視娛樂圈的趙微迅速登上各大財經媒體頭條,被稱為影視圈的“股神”。

更令人不解的是,這位“股神”竟“先知先覺”地在宣佈阿里集團將注入資產前入股,而在宣佈另一項重大交易“收購粵科軟體”後一週又急速套現。

不到半年浮盈就已達52億港元,這樣的成績還不能成為是贏家嗎?

前世,林誠是緊鄰香港的鵬城的一個小富翁。

他的主業是房屋裝修,副業就是炒股了。不光炒國內的,還炒香港的股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對於阿里影業在香港股市的前世今生,是非常的熟悉的。

這回有利可圖,當然也早早的插上一手了。

-------------------------

馬耘對電影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節。據傳,他在創業過程中遭遇了很多挫折,有時甚至絕望,正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堅持下去。

事業有成之後,他已不再滿足於自己的電商生意。一年前,馬耘豪擲千金開始追尋心中的電影夢。

2014年6月25日,文化中國傳播公告稱,阿里巴巴透過旗下公司ali cv出資62.44億港元,以0.5港元/股(較2014年2月24日收市價0.63港元/股折讓約20.63%)的價格認購該公司124.88億股股份,持股比例達59.61%。這標誌著阿里巴巴成為該公司控股股東,馬耘正式殺入影視圈。

公告稱,認購之後的文化中國傳播總股本擴大至209.51億股。其中,阿里巴巴、公司原實際控制人董坪及其連襟趙朝分別持股59.61%、9.15%和1.58%,三方結成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70.34%。同時,認購所獲62億港元現金將用作公司一般運營資金。

2014年6月30日,文化中國傳播正式更名為“阿里巴巴影業(alibaba pictures)”。

巨無霸阿里巴巴入股的訊息引發市場轟動,阿里影業股價大幅上漲。2014年6月25日,其股價一度飆升至4港元/股,漲幅超過6倍;至2014年8月仍維持在1.6港元/股之上,漲幅2.5倍有餘,市值超過335億港元。

阿里巴巴,這家電商界無人不曉的巨頭,在影視圈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新手。雖然馬耘早年以個人身份投資過華一兄弟,但阿里影業才是“阿里系”真正發力影視圈、搭建影視平臺之起點,入股光鮮傳媒等影視公司均在此之後。

這家被視作阿里集團進軍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旗艦企業,一度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影視公司。然而,一年間馬耘雖費盡心思運作,但跨界之路似乎不盡如人意。

遭遇財務陷阱被迫停牌4個多月,阿里影業經營一年業績寥寥。這家市值高達800億港元的公司,2014年總收入僅1.27億元,同比下降63.6%,2014年淨虧損更是高達4.15億元。

阿里影業2014年中期報告顯示,報告期公司虧損4.47億港元;其中製作及發行電影、電視版權虧損2.29億港元。

阿里影業也對虧損進行了解釋:一個原因是部分影視專案延遲,造成集團上半年營業額減少;另一個原因是公司預計了控制權的變動,前管理層決定延後執行若干戰略決策。

從文化中國傳播2013年度影視劇、媒體廣告和移動娛樂三大業務結構看,影視劇業務僅佔56.1%,媒體廣告等非影視劇業務佔總收入比例近一半。

這意味著,對於有意從事影視業務的馬耘而言,文化中國傳播接近半數的業務都沒有價值。

馬耘入主後,上述包括電視廣告廣播時段、雜誌廣告及發行、手機遊戲訂閱等非影視業被剝離出售。

2014年6月,阿里影業以1400萬元將經營手機增值業務的子公司北京永聯通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出售,隨後又與甘肅省廣播電影電視臺、深圳廣電集團終止廣告業務合作。

2015年2月再與法國費加羅雜誌集團停止合作,將雜誌《費加羅figaro》停刊。

阿里影業的電視廣告業務收入由2013年的2.1億元降至3028萬元,雜誌廣告收入從2013年的2660萬元降至2014年的1332萬元。

上述業務的剝離出售,使阿里影業原本寒磣的家底更加慘淡。

阿里影業的股價大跌與馬耘耀眼的光環似乎並不相襯,阿里影業管理層決定透過新的資本運作來重振股價。

具體辦法是:力邀當紅影星入股。

馬耘除了安排帳下大將邵小鋒、劉純寧等進駐阿里影業董事會掌舵公司,亦邀請李練傑、童小蒙等影視明星和資本大鱷進入董事會。

2015年4月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已接控股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的一項資產注入建議,雙方正在就一項有關可能由阿里巴巴集團注入若干特定的媒體和娛樂資產予阿里影業的交易進行初步探討。可能的注入標的是:一是為製作電影和其他媒體內容投資融資平臺;二是線上電影售票業務”。

上述注資標的正是指“娛樂寶”和“淘寶電影”。

2015年4月22日,阿里影業再公告稱,已透過其間接全資子公司中聯盛世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在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參與公開競價,以8.3億元收購廣東粵科軟件工程有限公司。

停牌兩週的阿里影業2015年4月8日復牌後,股價大幅上漲至4.4港元/股,兩天內升幅高達53.84%,市值超過86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680多億元。

這意味著阿里影業當時的市值遠超華一兄弟(440億元)、光鮮傳媒(378億元)等國內同行,成為影視業名副其實的龍頭股。

阿里影業手持現金已經高達180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150億元。

阿里影業並不差錢,而是未找到合適的資產盈利模式。眼下,高達800億港元的市值給阿里影業的高管們帶來巨大壓力。編劇和製片正在爭先恐後尋找製作證明其高市值的專案。

都說影視是個燒錢的行業。錢多就能玩轉影視圈嗎?

--------------------------

林誠對於阿里影業,玩得是潛伏。

早在2014年6月之前,董坪接手後的5年裡,文化中國傳播業績平平,股價長期徘徊在0.3-0.4港元/股。

林氏私募基金,就開始長達一年的默默吸納。

足足分散了200多個私人賬戶,持股總數大概佔總股數比例的15%。

30億股,才花了10幾億元港幣。

而在2014年6月25日,文化中國傳播公告稱,阿里巴巴入主以後,其股價一度飆升至4港元/股,漲幅超過10倍。

林誠早就有命令,所以在這一天,所有操盤手都瞪大了眼睛,在一片追漲的高潮中,把30億股,賣的乾乾淨淨。

這一次戰役,足足賺了100億港幣。

但是卻默默無聞,無智名無勇功,沒有任何名聲在市場上傳揚。

而在2014年底,阿里影業股價已跌破1.3港元/股,股價正處低谷。

林氏私募基金再次出手,又吸納了20億股。

林誠的命令是:在2015年4月底,股價3.5元港幣以上,再次全部出清。

林誠的目的就是賺錢,根本沒有和馬先生合作的想法。

所以,他不會跳出來公開說:我持股10%,我才是阿里影業的第二大股東。

200多個分散的賬戶,共同持有著10%的股份。

具體到每個賬戶,只持有0.05%,馬先生也根本不知道公司裡邊潛伏著這麼一條股市大鱷的。

相關推薦:太古至尊衡華苟命大師兄,開局跟神帝同遊當青梅竹馬變小以後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異界的二戰精英們小人物的華娛華娛之忽悠大師華娛宗師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