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華娛是一種生活->章節

268、特效公司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林誠賣股票,說是為了建立特效公司籌集資金。這當然是藉口,林誠並不缺錢。

但是,特效公司是真的要搞。

因為特效,大片,是未來電影業發展的方向。

特效行業的技術不僅僅應用在電影裡,未來在電視劇,直播,小視頻等其他娛樂專案裡,都會大幅增加特效的應用。

只要還想在娛樂行業裡面混,就必須擁有特效方面的發言權。

未雨綢繆,林誠必須要成立特效公司了。

2010年以後,中國電影業走偏了,走向了流量明星,小鮮肉。

他們的片酬,佔據了電影投資的絕大部分,沒有演技,沒有故事,只有搔首弄姿,賣弄他們的如花容顏。

而特效技術,被用來摳圖,8000萬片酬請來的大明星,竟然不是親身出演。

以前明星們的片酬過高,大幅擠佔了製作成本。隨著國家對明星高片酬的關注,加上2018年對陰陽合同的打擊,行業大規模補稅。未來一段時間明星片酬在製片成本中的佔比可能會大幅下降。

----------------------------------

黃博、沈藤、許崢三位國內頂級演員出演的《瘋狂的外星人》不敵《流浪地球》,明星的流量光環不再強勢,優秀的劇本跟特效等其他方面似乎更受市場追捧。

從《戰狼》大賣帶動的國產軍事題材主旋律影片的增加,《致青春》大賣帶動的青春校園內題材的跟風,《流浪地球》勢必會帶動大批的科幻題材影片的井噴。

2019年,微博上談論流浪地球的話題不遜色於當初的戰狼2,且談論流浪地球的著重點放在了特效上。

流浪地球已經被大家定義為: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開啟中國工業電影元年。

接下來一週國內市場可以確定性持續發酵的事件也只有流浪地球:下周一到週五,票房大機率實現20億到30億的跨越,下下週,大機率達到40億。(目前貓眼對流浪地球的票房預測為51億。)

其他可能發酵的事件:

1、官媒甚至新聞聯播把這部電影當做科幻元年做宣傳,打造標杆。

2、大家更多的挖掘特效製作過程,同時把國內的幕後特效公司逐漸推向前臺。

3、更多的公司宣佈製造科幻電影,劉慈欣的作品被爭奪。

可以說:在2019年,中國特效行業加速向上的拐點已經出現。

--------------------------------

說到特效公司,不得不提到“數字領域”公司。

有資料顯示,好萊塢80%的影片都使用特效,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特效公司應該營收不錯。

然而在2012年,3家業內領先的電影特效公司相繼陷入困境。

為《普羅米修斯》製作特效的澳大利亞fuel vfx公司進入破產程式;參與過《泰坦尼克號》製作的matte world digital也於8月8日關門;剛剛被收購的“數字領域”也經歷了破產。

特效公司接連倒下,特效行業到底怎麼了?

數字領域是一家在全世界擁有很高知名度的電影特效公司,這家公司在美國的名氣僅次於工業光魔,數字領域擅長將美與創新完美的融合,大名鼎鼎的世界大導詹姆斯卡梅隆也曾經入股這家公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數字領域”曾製作《泰坦尼克號》、《終結者》、《加勒比海盜》系列、《變形金剛》系列等90多部電影的特效,擁有業界領先的數字技術研發實力,手握7個奧斯卡獎項(3個最佳特效獎、4個技術成就獎)。

截至2012年9月該公司債務已達1600萬美元,並有超過5000萬美元的多項虧損。

為扭轉局面,“數字領域”在2012年8月22日成立特別委員會,在向相關部門提交虧損報告後,弗羅裡達州聖露西港市為其提供了1.35億美元的稅收減免和多項補助,但扭虧依然無望。

2012年9月7日,走投無路的“數字領域”關閉了旗下位於弗羅裡達州佔地13000平方米的工作室,該工作室300名員工只保留20名,原ceo約翰泰克斯托已引咎辭職。

2012年9月,“數字領域”正按照美國破產法案執行破產重組程式。

2012年公司陷入到破產危機中,中國的小馬奔騰啟動了收購計劃,收購成功之後將擁有數字領域70%以上的股份。

在紐約時間2012年9月21日舉行的“數字領域”破產拍賣中,小馬奔騰聯合印度信實媒體組成“小馬奔騰信實”合資公司以3020萬美元的金額收購了“數字領域”及其子公司“航母傳媒”,小馬奔騰持股70%。

合資公司將獲得“數字領域”和“航母傳媒”旗下電影、視覺特效、廣告製作和虛擬人合成技術等所有主要業務,位於美國加州和加拿大溫哥華的工作室,以及科幻大片《安德的遊戲》的聯合製作權。

影視特效行業處於低谷成為收購契機,但林誠偏偏放過了對“數字領域”公司的收購,為什麼喃?

因為“數字領域”欠債太多!

小馬奔騰收購“數字領域”後,只過了幾個月,就把它轉給了香港的一家公司。

數字領域是奧斯卡獎的常客,其手中掌握著業界最頂尖的cg技術,還有無數關於3d電影的自主研發。

這次收購,相當於收購了一個空殼公司,只是買到了cg技術的專利使用權。

-------------------

好萊塢數家頂尖特效公司相繼面臨破產危機,似乎與電影特效化的大趨勢形成強烈反差,其中一種說法是:“特效行業其實是一個低利潤的行業,他們試圖發揮專長開闢新局面來扭轉這一切。但問題是,他們投資的成本總是會輕易超過他們帶回的利潤。”

特效行業具有勞動力密集型及資金密集型的特徵。

特效的主要成本包括人力成本(佔比超過60%),軟體成本(佔比10%-20%)和硬體成本(佔比20%-30%)。

所以林誠在美國和中國同時開設新的特效公司,大量廉價的招收員工。

不求技術最先進,效果最好,只要求便宜、廉價。

客戶要求五毛錢的特效,絕對不給他做六毛錢的。

這樣,收費也很便宜,都是良心價。

不會出現收客戶100萬,只給做出30萬元特效的事情。

-----------------------

關於特效行業的幾篇深度研報,可以參閱一下:

201704 招商證券:綠幕時代特效產業深度調研。

201706 海通證券:銀幕後的魔術師,影視特效產業探究。

相關推薦:太古至尊衡華苟命大師兄,開局跟神帝同遊當青梅竹馬變小以後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異界的二戰精英們小人物的華娛華娛之忽悠大師華娛宗師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