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華娛是一種生活->章節

228、操縱股票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2010年以後,娛樂圈進入了資本時代。

踏踏實實拍電影,已經不是主流文化了。

主流是搞資本市場,是玩金融遊戲。

bat開始進入娛樂圈,大肆的參股、收購、吞併著大大小小的娛樂公司。

林誠也面對很多誘惑和威脅,但他都堅定的拒絕了。

新生活影業始終處於林誠獨資控制的狀態下,而且他還不上市,讓人沒有空子可以鑽。

要不了七八年,bat就會全面掌控娛樂圈,衍生出一條ip孵化製作(藝人經紀)分發(渠道、發行、營銷)消費(衍生品、票務預訂)的全產業鏈。

七八年的時間,bat已經投資了近150家娛樂行業相關的公司,基本上有點名氣的公司不是姓馬就是姓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娛樂圈也分成了b系、a系、t系。

藤訊除了影視之外主做做產業、ip孵化,打通了影視制作的上下游。

阿里主要做電影,各種買買買,華宜、搏納、光鮮、達都接受了阿里的注資,還有大地在內的四家院線,以及本身的淘票票做發行。

百度在電影領域就稍微要弱了一點,但是愛奇義的自制劇是國內最強的。

甚至為了應對片酬激增的情況,bat企圖從源頭控制成本,共同注資魔都影視傳媒公司,這家公司直接和魔都戲劇學院合作。

這就是赤果果的壟斷,行業每個領域都跳不出bat的手心,比1948年之前米國最高法院判定幾大巨頭非法壟斷之前還要嚴重。

------------------------------

不去考慮bat三大流氓,但林誠不能對資本市場視而不見。

尤其是股市裡面蹦著無數綿羊,林誠不去收割,也會有別人收割的。

林誠去收割,最多剪剪羊毛;別人可是心狠手辣、連綿羊都要殺掉的。

光鮮傳媒是2011-08-03上市的,現在已經滿一年了。林誠有資格丟擲一部分股票了。

幾個月前,林氏家族已經在鵬城找齊了人手,都是在中國股市摸爬滾打10幾年的老油條、操盤手。

年薪百萬加盈利分紅的模式讓他們很滿意。

而領導這個私募基金的,則是林誠的一個堂姐、一個表哥。都是在美國留學過,並在華爾街工作過的精英人士。

林氏控股(林誠自己的海外公司)出資10億人民幣,但只佔了基金的40%份額;其餘60%,15億人民幣的份額,被林誠父系、母系二家的親友們給瓜分了。

血濃於水、皆大歡喜。

這些親友,這些年來沒少動林誠公司的心思。

要麼想加入公司,要麼想投資,都被林誠強硬的拒絕了。

所以林誠在家族裡面,是以冷漠無情,吃獨食出名的。

這次收割股票市場,但願能夠讓林誠的名聲在家族裡面變得好一點。

-------------------------------

幾個月裡面,林氏私募基金,已經吸納了1000多萬股股票。

這些股票,不是拉抬的底倉;相反,他們是打壓股價的籌碼。

光鮮傳媒在2012年4月23日,已經實施過分紅送股:10轉12股派10元(含稅)。

林誠原有的800萬股,現在變成了1720萬股.當然股價也除權了。從60多元變為30多元。

林誠首先發布公告訊息:他將減持500萬股的股票,減持時間在六個月之內。

佔比5%以上的股東,提前公告釋出減持訊息是必須的程式,是交易所的規定。

如果林誠偷偷摸摸的減持,不公告,那才是違法的。

這則減持訊息一出,光鮮的股票,立即大跌。

王常田那邊已經溝通過,所以他們也不會託市,任由股票下跌。

而林氏基金則推波助瀾,大肆甩賣,促使股價大幅下跌。

半個月後,股價就整整跌了30%。

在這個時候,林氏基金開始悄悄的吸納,股價暫時企穩。

而當股價稍微一升,林氏基金就賣出打壓。

就這樣,光鮮的股票,始終在低位,被林氏基金打壓吸納了3000萬股。

在8月末,林誠宣佈:他將把《私人訂製》交給光線傳媒,以保底價發行。

什麼叫保底價發行,普通平民百姓不懂哇。

別急,很快網路上就出現了許多熱心人,他們在各大入口網站、大大小小的論壇普及著保底價發行的基本知識。

比如:《私人訂製》,林誠做價票房5個億,交給光鮮發行。

五個億以上的利潤約定各佔一半,那麼最終分配方案是:

如果票房五個億,制片方可以賺到2億元左右;而光鮮保本。

如果票房低於五個億,制片方還是可以賺到2億元左右,而光鮮虧損。

如果票房高於五個億,假設有10億,那麼制片方賺到2億+1億=3億元;而光鮮可以賺1億元。

這個方案只能說是公平,稍微帶一點利好。

因為林大導演的電影,票房從來不低。按照中國電影市場的增幅,在2012年票房5億以上,還是可以做到的。

光鮮傳媒不會賠本,也不會大賺。所以股市還是比較平靜的。

這個時候,又有爆料帝出場了。他們說:據內部消息:《私人訂製》的制片方有三家,其中光鮮傳媒佔了30%的投資。

就是說:如果票房5個億,光鮮傳媒也可以分到7000萬元利潤。

這個訊息一出,光鮮傳媒的股票,天天上漲。

因為現在,光鮮每年的純利潤,也才1個億左右。

7000萬元,就等於說光鮮今年的收益會翻倍。

收益翻倍,和股價關係其實不大。

但操盤手就可以抓住這個利好,拉抬股價了。

於是股價有理有據的大幅上漲,天天漲停,二週就漲了100%。

現在,股票可以喘一口氣了。而林誠則宣佈:他的500萬股股票,以集合競價的方式,已經減持完畢。

收益喃?沒有公佈,但林誠已經套現了三個億!手中還剩下1220萬股股票。

而林氏基金在高位,也出掉了大部分倉位。

--------------------

這只是第一階段,別急,還有很多次迴圈喃。

莊家抓住一個股票,都是反覆做幾年的,不榨幹不放手的。

林氏基金也也賺翻了,他們在高位橫盤出貨,去掉拉抬打壓的成本,也賺了12個億。

在這個時候,光鮮的一些小股東們,看到歷史新高已經出現,就也紛紛宣佈進行減持。

林氏基金不但不維持股價,反而把手裡剩餘的籌碼反手砸出。

於是,光鮮的股票又開始大幅下跌。

在8個漲停之後,連續2個跌停,是最基本的操作,沒有任何人懷疑什麼的。

而大大小小的股東們,看到股價下跌,當然馬上、立刻賣出。

這就促使了股價的進一步下跌。

又是半個月的時間,股價下跌了50%。

也就是時間太緊張,所以林誠才會讓光鮮股票快速大幅的動盪。

而當股價下跌50%以後,林誠又宣佈:為了保護股價,他將入場增持。

這一系列組合拳,把股民們打蒙了,誰都不清楚是怎麼回事。

有財經記者,立即約談採訪林誠。

林誠大大方方的接見了記者,回答說:“我減持,是為了抽出資金,籌備新的電影;而增持,則是為了維護股市的穩定。在當前的熊市中,給股民點亮一盞燈塔,給他們信心,照亮他們前進的方向。”

好人喃,多少股民熱淚盈眶的輕輕喊著林誠的名字,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就這樣,在《私人訂製》上映之前,林誠已經完成了一輪炒作。

500萬股股票不但回到手中,數量還多了一倍!3億利潤變成了1000萬股票。現在林誠總計持有2220萬股股票。

整個過程,林誠沒有花一分錢!

而林氏基金就更不用說了,現在的資產,股票市值加現金,已經從25億,變為37億元了。

相關推薦:太古至尊衡華苟命大師兄,開局跟神帝同遊當青梅竹馬變小以後重生從華娛2002開始異界的二戰精英們小人物的華娛華娛之忽悠大師華娛宗師華娛,我的老婆我自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