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花開美利堅->章節

第508章 CPU的倍頻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戈登.摩爾居然對自己提出的定律產生了懷疑?

這讓凱瑟琳覺得有些荒謬,但是她還是認真的往下面看去了。

如果這篇論文的作者換做一個不知名的毛頭小子,凱瑟琳對這事情才不會去管呢,即便是換成其他的知名人士,凱瑟琳對此的看法也會是撇撇嘴就過去了。

但是……寫這篇論文的,居然是原本的“摩爾定律”的創造者戈登.摩爾。

既然是原作者過來了,凱瑟琳自然是要重視一番了。

“埃德森小姐所提出的有關電晶體與計算機之間的關係,就目前而言,似乎是恰好符合電晶體的發展速度的。就從微型計算機的處理器來說,每年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的整合率都翻了一番,即便是最近的GPU核心出現,也並沒有改變這種結果,只是GPU與CPU之間的聯動,使得計算機的效能有了提高罷了。Intel公司每年都會採用新的工藝,同時也會有新的架構出現,計算機的發展似乎都如同這個如同魔咒般的‘埃德森定律’而發展的。”

難道他想說著僅僅只是一個巧合?

凱瑟琳有些狐疑,但是她還是繼續看了下去。

“可是,這個被人盛讚為計算機的普遍發展規律的‘埃德森定律’,其所適用的範圍卻是極窄的。它首先就沒有考慮到功耗之間的問題,其他的一般條件在埃德森定律裡面,更是完全沒有出現。”

凱瑟琳對於這個反駁理由不以為意。

這種言語充其量也只是說是“低階噴”,何況戈登.摩爾似乎也不打算從這個方面來噴凱瑟琳。

“而第二點,則是與我們的思維模式有關。在英文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習慣的以線性的形式去看待文字,這就是所謂的‘一維’的世界觀。而相對於的,日文、中文等使用象形文字的國家,他們需要根據文字的圖片形態去識別文字,所以他們的思維形態更加的偏向‘二維’。與此同時,現在的電晶體技術完全都是集中在平面上的。克雷先生的超級計算機啟發了我。他將計算機當中的處理器堆疊起來,在超級計算機中,零件的架構都是立體式的。在埃德森小姐創造出了閘電路之後,我們僅僅只是意識到電晶體能夠在平面內增設與架構而已,但是如果我們將整個平面的架構放在空間上面,將我們的產品從2D轉化為3D,電晶體的數量與處理器的效能就將呈現出幾何形式的上升……只是,這種上升就目前而言,僅僅只是存在於理論之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同時也無法解決這種結構的散熱問題……”

……立體?

立體閘電路?

凱瑟琳記得,在21世紀的時候,Intel似乎搞過這個玩意兒,而且似乎就是在凱瑟琳來到這邊之前不久……但是這技術似乎過於高階了吧?

而且Intel的電晶體和現在摩爾所談論的立體式似乎也有些不太一樣……如果電晶體能夠朝著立體式的發展的話,似乎會更好呢……但是這種技術可以說是前無古人的,既然現在的戈登.摩爾可以想到這一點的話,說不定歷史上也能夠有人想到這一點。但是為什麼立體式的電晶體技術直到21世紀的時候才出現呢?

“說的很好聽……但是一點實際價值也沒有……”

凱瑟琳搖搖頭。

如果自己是從2020年穿越回來的Intel的硬體工程師,說不定自己能夠知道這一點。但是很可惜,自己並非來自2020,而且自己最主要的還是搞軟體的,順便也只是玩玩電影而已,早期硬體還好,但是未來的東西……那只能依賴這個時代的工程師們的努力了。

“這篇論文怎麼樣?”

“一般一般,沒有實際價值,摩爾說的這些技術如果能夠變成現實的話,我也不用呆在這裡了……至少十年之內,立體式的電晶體什麼的,是不會出現的。”

至於功耗方面,那根本就不是考慮的問題。凱瑟琳現在所追求的都是效能的極致,無論是Nimbus還是奔騰電腦,都是大功耗的產品。

“這個理論用來坑人倒是很不錯……”

如果換做是已經進入了納米級工藝的凱瑟琳,對於這個技術自然是會在意的,但是現在……似乎還不可能。

“我覺得要說提高效能的話,似乎倍頻技術更省力一些。”

凱瑟琳將論文放下,然後搖了搖頭。

“倍頻……?”艾爾莎以為凱瑟琳似乎在說一個專業名詞。

“不,沒什麼……”而另一邊,無心說出“倍頻”這個詞彙的凱瑟琳,卻突然發現這個時代貌似沒有啥倍頻之類的東西存在……最初CPU主頻和系統總線速度是一樣的,但CPU的速度越來越快,倍頻技術也就相應產生。它的作用是使系統總線工作在相對較低的頻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透過倍頻來提升。CPU主頻計算方式為:主頻=外頻*倍頻。倍頻也就是指CPU和系統總線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簡而言之,倍頻也就是指CPU和系統總線之間相差的倍數,當外頻不變時,提高倍頻,CPU主頻也就越高。

在未來的話,如果有一個CPU-Z的軟體,將其開啟,就能知道一切了。在這個軟體的左下角,就會顯示CPU的頻率,還有倍數。

人們所說的“超頻”,很多時候就是將原本10倍的倍頻提高到11倍、12倍或者更多。至於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透過超外頻來實現了。

理論上倍頻是從1.5一直到無限的,換句話說,在酷睿時代,很多CPU基頻只有100MHZ,但是倍頻卻高達21倍或者更多,從而成為了所謂的2.0GHZ雙核的CPU。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塊CPU,預設外頻200MHZ,倍頻X16。那這塊CPU此時的最高頻率就是3.2GHz,CPU此時執行在3200MHz下。這是對一秒鐘內處理器經歷了多少個時鐘週期的度量。一個時鐘週期就是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處理器能夠執行給定數量的指令。所以在邏輯上,處理器在一秒內能完成的時鐘週期越多,它就能夠越快地處理資訊,而且系統就會執行得越快。1MHz是每秒一百萬個時鐘週期,所以3.2GHz的處理器在每秒內能夠經歷三十億兩百萬個時鐘週期。超頻的目的是提高處理器的GHz等級,以便它每秒鐘能夠經歷更多的時鐘週期。

歷史上第一款擁有倍頻的CPU應該是出現80年代末,這款CPU,就是著名的486系列。Intel-80486DX2就是以2倍倍頻來執行的處理器。

隨著技術的發展,CPU速度越來越快,記憶體、硬碟等配件逐漸跟不上CPU的速度了,而倍頻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可使記憶體等部件仍然工作在相對較低的系統總線頻率下,而CPU的主頻可以透過倍頻來無限提升(理論上)。

有倍頻的不僅僅是CPU,甚至還可以是GPU。

一瞬之間,凱瑟琳就發現了一條陽光大道。

倍頻是可以無限提升的,但是其主要還是取決於CPU的體質。所謂CPU的體質,就是它的超頻能力,任何CPU都有一定的超頻潛力,讓它在高於預設頻率下執行,這樣可以提升一些效能。只要CPU的體質夠好,自己就能夠順勢推出一些擁有較高頻率的CPU了,這似乎是不錯的。

如果自己的CPU和摩托羅拉之間有一些差別的話,完全可以透過一點點的小手段,來得到更好效能的CPU,從而反壓摩托羅拉一頭……只是,超頻會讓CPU的發熱量增大並有損壞CPU的風險,這卻是不妙的。

但是現在的工藝相對於未來而言,雖然粗陋,但是卻也說明了現在的CPU比起未來的而言,沒那麼“精貴”。

從一個很簡單的方面就能看出這點,現在的CPU執行電壓通常是在5~12V,而21世紀的Intel的32納米技術的CPU,最高電壓通常也就是1.4V左右,再大的話,CPU就會承受不了。

因此,如果採用倍頻技術,然後再透過超倍頻,甚至是超外頻來提高CPU的效能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提前擁有了倍頻技術的話,自己的產品就能夠與未來的產品進行無縫連線,而不用擔心未來自己的CPU因為效能過高而無法與現在的硬體所匹配的窘況。

“如果透過研究倍頻,應該能夠讓我們多些勝算吧?”

凱瑟琳覺得,自己的這個主意似乎真是不錯呢……等到未來將GPU整合進入了CPU之後,再有了雙核,凱瑟琳可以保證,現在的所有的廠家,都將被自己秒殺……只要擁有了合適的架構和合理的系統設定,未來的計算機平臺,肯定會是自己的天下。

Wintel聯盟的出現,就為凱瑟琳指明了一條道路,她現在也是在這麼幹的。

摩托羅拉是強者不錯,但是凱瑟琳這邊如果將自己的公司變成1+1的模式的話,那就絕對不會錯的,如果這樣還幹不過對方,那1+1*2這個時候,即便是再怎麼追不上對方,也應該是差不多了。

“可惡啊,要是我來之前就Intel洗劫了一遍多好啊!”

凱瑟琳歇斯底里著。

“喝口茶吧。”

看著凱瑟琳糾結的樣子,艾爾莎將一杯紅茶放在了她的面前。

相關推薦:十億遺產最強小仙農隨身一個迷霧世界超凡血統整合體最A團寵[娛樂圈]最強生物之九頭蛇海賊開局假扮白鬍子二世神級進化:開局霸王蟹天之霸王最狠氪金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