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花開美利堅->章節

第1084章 貌似……玩脫了?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一套行之有效的動作,究竟能夠給人帶來多大的變化呢?

這麼說吧,一般人出拳的時候,都是手臂的力量,拳頭雖然很強大,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多大的傷害。

但是換一種方式,卻不一樣了。

讓武學大師來動作,他們的力量來自於大地。

從腳部開始發力,將力量透過腰身轉移到手臂,雖然同樣是一拳,哪怕雙方的力量是一樣的,但是武學大師的這一拳,卻也能讓人夠嗆。

而凱瑟琳現在,就是在學習這樣有著高效率的戰鬥模式。

在石油危機爆發之後,凱瑟琳反而不怎麼忙了,在經過了初期的一系列的改變之後,一切似乎都進入了一個逐漸平穩的時期。

——這是當然的,因為兩伊戰爭本來就是又臭又長。

如果不是因為伊拉克要入侵科威特的話,說不定兩伊戰爭根本就不會那麼快結束。

“用最先進的科技打最糟糕的戰爭。”

這就是凱瑟琳對兩伊戰爭的看法。

現在看來,事情還的確是如此。

霍梅尼的號召力很強,布林也很有力量,蘇聯對待兩伊戰爭,表面上宣佈持中立立場,實際上一直支援伊朗。

雖然這時候伊拉克佔據了伊朗的一些領地,但是伊朗在蘇聯等力量的支援下,未嘗不能一戰。

但是伊朗註定是不可能和伊拉克一戰而定鼎的,因為美國可不喜歡現在的伊朗,反而是伊拉克最讓他們放心。

或許現在沒有啥人質事件,但是霍梅尼可是曾經發表過很多反美的言論的,這讓美國人對伊朗還是很不對付的。

暫時的省心之後,凱瑟琳終於有時間來管自己的事情了。

而這個事情,就是那套發力技巧。

……凱瑟琳訓練中……

“這情況可就麻煩了……”

當肖恩。康特接到了新的待命通知之後,結合自己打聽到的訊息,肖恩發現,現在的兩伊戰爭的情況,似乎有些微妙。

——蘇聯介入了戰爭。

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而且肖恩也大概知道,自己的訓練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了。

雖然表面上沒說,但是肖恩明白,自己未來的工作,極有可能將會介入兩伊戰爭。

在辭去了教官的職位之後,肖恩回到了部隊,卻是參與了志願者計劃。

這個計劃是很不錯,但是肖恩卻隱約有一種“賣身”了的錯覺。

嗯……就好像是現在一樣。

自己雖然是參與實驗,但是他們說自己要做啥,自己也是不能反駁的。

怪就怪肖恩當時在簽訂合約的時候,沒有看清楚內容,這下子就苦逼了。

“戰爭麼……”

肖恩嘆了口氣。

這事情還真是麻煩。

……

“蘇聯派兵?!”

說實話,凱瑟琳在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

她甚至連手頭的工作都停掉了。

雖然這個訊息很勁爆,但是還好,在凱瑟琳聽到了這個詳細的訊息之後,卻是松了口氣。

——蘇聯沒有派兵,而是“莫斯科酒店”這個僱傭兵團接受了伊朗的僱傭……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其中的問題。

不過還好,雙方似乎都沒有撕破臉皮的打算,但這個訊息太震撼了,讓人受不了。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海灣地區的大國,它們歷史悠久、石油資源韋富、經濟實力雄厚、戰略地位重要;它們的對外政策對中東局勢均有較大的影響,是美蘇全球戰略中的重要爭奪目標。

蘇聯與兩伊很早就建立了外交關係(1923年蘇聯與伊朗建交、1958年蘇聯與伊拉克建交)。赫魯曉夫上臺後,特別是勃列日涅夫政權日益加緊推行霸權主義擴張政策以來,兩伊都成了蘇聯擴張滲透的重點對象。

雖然這個時候勃列日涅夫已經掛掉了,但是這也是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而已。

安德羅波夫雖然比較“和諧”,但這並非就代表安德羅波夫軟弱。

一個克格勃的頭子,怎麼可能和軟弱搭邊?

安德羅波夫在這方面的手腕,甚至比勃列日涅夫更強!

在之前,蘇聯本想和兩伊同時發展密切關係,使它們成為蘇聯推行南下戰略和與美國爭奪中東的重要基地,但是,兩伊之間由於歷史上的邊界糾紛和庫爾德問題等原因,長期以來,兩國宿怨甚深。

尤其是雙方爆發戰爭,兩國遂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這就使蘇聯對兩伊的政策始終處於既想左右逢源、但又苦於不可兼得的為難境地。因此,蘇聯只能根據形勢發展和本身利益的需要,在兩者之間作出偏倚其中一方的選擇。

很顯然,安德羅波夫選擇了伊朗。

就和歷史上一樣。

在凱瑟琳看來,這也是難免的。

伊朗緊靠蘇聯南端邊境,又是扼守海灣的要衝,其戰略地位比伊拉克更為重要;而且,從戰略上考慮,它認為一旦控制了伊朗,遠比控制伊拉克對美國和西方的打擊更為沉重。

“不過這樣明著派遣僱傭兵,真的沒有問題麼……”

凱瑟琳還是有些奇怪。

雖然莫斯科酒店表面上是僱傭兵,但不管是誰都知道,這個“僱傭兵”可沒有表面上那樣簡單,這個僱傭兵,可以說就是蘇聯紅。軍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沒錯,就是這樣。

而美國對於伊朗這麼明目張膽的行事,也是驚懼不已。

蘇聯人披個馬甲就上戰場了,這是擺明了要干涉吧?!

但表面上,他們卻不能說什麼,因為僱傭兵的規則就是這樣。

面對這個訊息,凱瑟琳也很感興趣美國究竟會怎麼發展。

但很失望,美國方面並沒有行動,而是選擇了觀望。

沒辦法,凱瑟琳只能暫時算了,繼續去訓練自己的發力技巧去。

但這個時候,霍梅尼卻似乎突然某根神經短路了。

或者說……霍梅尼突然不短路不舒服斯基了。

1976年6月8日,美國接收流亡在外的沙阿巴列維,讓他在美國接受醫治癌症的治療。

而這個時候,霍梅尼及伊朗國內左。翼團體隨即強烈抗議,堅決要求要將沙阿遣返回國受審及處死。事件令革命分子想起23年前的阿賈克斯行動,當時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及英國情報機關在伊朗沙阿流亡在外的時候聯手策劃政變推翻伊朗的民。族主。義政府。

而等到6月11日,卻發生了一件令美國政府手足無措的事情——一群霍梅尼門徒的學生佔領了德黑蘭的美國大使館,脅持了52名使館人員!

人質危機在美國被視為是對國際法明目張膽的侵犯,激起了強烈憤慨及反伊情緒。不過,佔領大使館卻在伊朗受到廣泛支持,霍梅尼以“美國不能以該死的行為對付我們”為口號爭取支援。

霍梅尼對美國表示各種蔑視,這讓美國極其憤怒。

7月4日,就在美國獨立日這天,霍梅尼宣佈伊朗議會將會決定美國使館人質的命運,要求美國遣返沙阿到伊朗,為危害國家的罪名受審。霍梅尼的支持者稱美國使館為“間諜活動的老巢”,宣稱他們在使館內找到軍械、諜報裝置及許多官方和機密文件。

這種行動派的強力嘲諷技術嘲諷到了世界第一的DPS。雖然這個DPS的物理攻擊力沒有蘇聯高,但是這貨的控場技能多啊!

美國立刻對此就有了反應。

因為伊拉克領導人重病纏身,所以美國人與薩達姆取得了聯絡,並且牽頭幫助薩達姆接了一系列的合作計劃,並且輸出了M70A1坦克。

M70A1坦克,這種因為Pipboy火控系統而出現的、一種歷史上不曾有過的坦克,在這個時候大行其道。

作為主戰坦克,M70A1的效能在各種方面都是非常優越的。

在這件事情上面,凱瑟琳甚至惡意的猜測,如果那痛擊坦克實用化了,說不定美國還會直接給伊拉克人這種痛擊坦克。

而另一邊,美國也展開了對伊朗的經濟封鎖。

雖然伊朗的國力和人口等,都是伊拉克的幾倍,但是霍梅尼雖然是一個領袖,但是在管理國家方面,卻一點都不合格。

在他掌握了伊朗之後,他沒有半點改善經濟的念頭,伊朗人反而更加不幸了,而這個時候,霍梅尼告訴這些人,相對於他們的神,物質上的生活根本算不了啥。

相對於明目張膽的蘇聯,美國人還是比較剋制的。

至少美國人並沒有派遣“僱傭兵”去戰鬥。

——實際上,不剋制也不行啊,如果接下來不剋制的話,和蘇聯打起來了,到時候真打出了火,直接演變為世界大戰都有可能!

一想到這事情可能會讓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那可就是核戰爭了。

所以美國暫時沒鳥蘇聯。

但美國不鳥蘇聯,不代表蘇聯不鳥美國。

在經濟上,蘇聯利用美國對伊朗實行經濟封鎖之機,曾力圖發展同伊朗的經濟關係,以造成伊朗在經濟上對它的依賴。

由於美國與一些西方國家對伊朗實行經濟禁運,使伊朗的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等失去來源,本國工業企業的開工率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同伊拉克作戰的話,錢財消耗也是巨大,國內主要港口也因戰爭而被迫關閉,運輸極為緊張,人民生活必需用品嚴重缺乏,等等。

伊朗經濟上出現的重重困難,為北方鄰國蘇聯對它的經濟滲透提供了有利條件。

針對伊朗國內物資嚴重不足,蘇聯乘虛而入,安德羅波夫積極與它發展外貿關係。

雖然伊朗和美國交惡,卻得到了蘇聯的支援,對於伊朗而言,衝擊力卻不是那麼大了。

9月,蘇聯向伊朗政府提出了關於蘇伊兩國締結為期25年的合作條約的建議;它甚至謀求同伊朗恢復1921年簽訂的蘇伊友好條約,該條約規定,蘇聯可以在兩種情況下對伊朗進行軍事干預:一是如另一國試圖用武裝力量取得對伊朗的控制;二是在必要時蘇聯可以把伊朗作為它採取行動的基地。

不過霍梅尼似乎真的眼高於頂了,對於蘇聯的合約,霍梅尼直接就是不鳥你。

“但是……蘇聯會一直支援伊朗麼……”

凱瑟琳突然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

“當然不會了。”

她自問自答著。

伊拉克也是中東的重要國家之一。蘇聯與伊拉克在60年代的關係並不密切。進入70年代以來,由於蘇埃關係出現逆轉,蘇聯感到有必要在發展與伊拉克的關係上下功夫,企圖以伊拉克來代替埃及。

1971年,蘇聯向伊拉克提供了6億美元的“經援”:隨著1972年薩達姆總統與柯西金總理的互訪。而結果,雙方出於自身的需要,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

兩伊戰爭爆發後,蘇聯礙於同伊拉克有“約”在先,不便公開支援伊朗,便宣佈對兩伊戰爭持中立立場,但實際上它是在支援伊朗取勝。

這卻也導致了伊拉克與蘇聯之間的關系惡化。

兩伊戰爭開始之後,伊拉克佔據上風。這時,蘇聯很擔心伊朗因軍事上處於劣勢而倒向西方,因此,蘇聯打著中立旗號,暗地裡卻用軍火武器大力支持伊朗。

或許是因為霍梅尼的瞎搞讓伊朗局勢糜爛,所以伊朗面臨的形式很嚴重,為了防止一些問題的出現,也同樣為了幫助伊朗,蘇聯這個時候無恥的派遣了援軍。

嗯,表面上就是“僱傭兵”。

但,如果情況好轉了呢?

就歷史上而言,蘇聯充當了很不光彩的兩面派的角色。

歷史上,伊朗反守為攻,掌握了戰局的主動權,並使戰爭向伊拉克領土上推進。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感到原先對伊朗可能倒向西方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了;加之,伊朗國內形勢出現了於蘇不利的變化,因此,安德羅波夫——歷史上的那只——認為當務之急是轉而用軍火武器支援伊拉克。

凱瑟琳大概也能夠猜得到安德羅波夫的用意。

前段時間,安德羅波夫終於幹掉了他的死敵,之後,安德羅波夫就開始準備大展拳腳了。

安德羅波夫力圖迅速改變蘇聯在中東無所作為的被動局面。他執政半年來,在推行中東政策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有兩件事:一是向敘利亞提供包括薩姆一5導彈在內的大批軍火武器;二是跑錢莫斯科酒店進入中東……長期以來,蘇聯竭力拉攏、討好伊朗,企圖大幅度改善同伊朗的關係,使其最終納入蘇聯的勢力範圍。

但凱瑟琳知道,只要霍梅尼還坐在那個位置,蘇聯的努力就是很少的。

這一點從霍梅尼正在圍捕馬列主義者就能看出來——人家根本就不看安德羅波夫的臉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蘇聯在這方面所作的一貫努力,收效甚微:伊朗戒備頗嚴,不肯輕易就範。

假以時日,凱瑟琳相信,對方的立場一定會改變。

“但現在的問題,就在於究竟是蘇聯先沉不住氣,還是美國先沉不住氣了……”

凱瑟琳發現了這個問題裡面很嚴重的一點。

如果美國人先沉不住氣的話,到時候派遣了僱傭兵,蘇聯人看到美國竟然也敢介入肯定就會是另外一個看法了。

——到時候,也就不關伊朗啥事了,兩伊戰爭將直接變成兩個大國的角力點。

“不是沒有這個可能,還是給防著一點。”

好像有些玩脫了……

凱瑟琳突然意識到了這一點。

(說起來,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我要不要挖一個避難所先藏起來?)凱瑟琳心中突然這麼想了一下。

但凱瑟琳很快就將這個想法從自己的大腦裡面剔除出去。

不過,凱瑟琳也不會說就防著這事情的發展不可。

至少在美國沉不住氣也要介入的時候,凱瑟琳首先要保證這些人能夠儘可能的保持剋制和不發生衝突。

“但蘇聯也不可能放棄……”

鑑於伊朗的戰略地位對蘇聯實現其全球戰略至關重要,凱瑟琳不認為蘇聯會放棄控制伊朗的野心。

凱瑟琳認為,伊朗是蘇聯推行南下戰略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它開啟海灣地區大門的戰略鑰匙。

但儘管蘇聯與伊朗的關係一度發展較快,但伊朗對蘇聯的擴張野心始終保持戒備。

蘇聯不僅在靠近伊朗邊界大軍壓境——安德羅波夫調集了蘇軍總計四十個師的力量在上面——而且,蘇聯還暗地支援伊朗的反政。府活動,主要是支援伊朗人。民。黨,培植親蘇勢力,大搞情報工作等等。

特別是當霍梅尼開始捕殺進步人士的時候。

霍梅尼就好像是三十年代的申凱大帝,但人家是行動派,不需要地圖開疆、日記強國。

或許霍梅尼是一塊硬骨頭,但美國的行為,幾乎可以說是已經斷絕了和蘇聯和伊拉克之間有眉來眼去的機會。

這也意味著,蘇聯就算面對霍梅尼這個又臭又硬的茅坑裡的石頭,卻依然只能捏著鼻子忍了。

但凱瑟琳相信,一旦機會來臨,蘇聯必然要千方百計地加以利用,以盡快恢復和改善與伊朗的關係,並滲透其中。

“蘇聯的戰略要點是伊朗,而對於美國而言,無論是伊朗還是伊拉克,都是同樣重要的……嗯,有沒有辦法可以弄出一個方法,讓蘇聯和美國都不再關注戰爭本身了呢……?”

凱瑟琳在注意到自己玩脫了,鬧出了一個這樣的危機之後,凱瑟琳開始注意了起來。

僱傭兵制度的確立,可以說凱瑟琳就是幕後推手了。

而另一邊,蘇聯藉助僱傭兵來介入戰爭,這也是在原本的時代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而美國現在,也即將想要進入中東,凱瑟琳心中更是覺得有些不靠譜。

雖然自己現在各種安逸,但是到時候究竟要出現什麼事情,那可就不清楚了。

而這個時候,凱瑟琳開始回憶起了歷史上的兩伊戰爭。

現在的兩場戰爭的程序,絲毫也差不多,戰爭第一時期都是在伊朗境內發生的。

而在曾經的歷史上,當時間在第二時期的時候,就不一樣了,這個時期,戰爭是在伊拉克境內的。

1982年7月,伊朗集中10萬軍隊,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發動猛烈進攻。經過多次拉鋸戰,至9月底伊朗軍隊控制了伊拉克境內面積約200多平方千米的狹長地帶。從10月開始,伊朗又出動5萬軍隊向伊拉克北部曼達利地區發起進攻,深入伊拉克境內,對巴格達造成威脅。伊拉克軍隊前後組織7次反擊,將伊朗軍隊阻擋在邊界一帶。1983年2月以後,伊朗在中線和北線再次發動了一系列攻勢。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線。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勢基本停止。

為了進一步迫使伊朗罷兵言和,自1984年4月起,伊拉克採取“以戰迫和”方針,在地面和海上連續向伊朗發起主動出擊。在局部地區對伊朗軍隊發動一系列的小規模襲擊,並在戰鬥中多次使用化學武器。與此同時,伊拉克還利用其空中優勢,發動了舉世震驚的“襲船戰”。

但在之後,因為蘇聯和法國的支援,伊拉克逐漸回過神來,然後戰爭就進入了第三個相持階段,這個階段持續了整整四年的時間。

但是現在,歷史還會這樣發展麼?

現在的伊拉克就有了世界第一後援的美國,而伊朗則有蘇聯,但伊朗和蘇聯之間,可以說是貌合神離的,伊朗雖然力量較強大,但是卻和對方配合不了。

而伊拉克這邊接受了大量的援助,情況反而好些。

究竟會發生些什麼呢?

凱瑟琳有些疑惑。

正在這個時候,凱瑟琳卻接到了一個電話。

她接過了電話,然後和對面透過了一陣子話,最後凱瑟琳卻是苦笑了起來。

“這次好像真玩脫了……”

她喃喃著。

1977年9月,美國的一支僱傭兵正式接受伊拉克的“僱傭”而進入了戰場……這回,變成了美國大兵與蘇聯紅。軍的PK了…………

相關推薦:十億遺產最強小仙農隨身一個迷霧世界超凡血統整合體最A團寵[娛樂圈]最強生物之九頭蛇海賊開局假扮白鬍子二世神級進化:開局霸王蟹天之霸王最狠氪金主播